第146章 王侯之賜

餘勝軍起義之前,林哲就已經對餘勝軍各部進行指揮體系上的調整,這種調整並不涉及到現有部隊的具體編制,只是一種指揮體系上的調整。

餘勝軍各混成團、協防團等團級規模的部隊加起來總數已經超過了二十個,而餘勝軍軍部,或者說林哲個人已經不可能直接指揮這麼多團級部隊,因此建立起更高級別的固定作戰編制已經成爲了必然,這也是林哲年初建立第一步兵師的直接原因。

按照道理來說,餘勝軍應該是按部就班把諸多的混成團、協防團逐步改變爲師或旅級的固定戰鬥編制。

然而隨着1856年清廷大肆編練新軍,尤其是李鴻章的江淮新軍快速擴編,導致林哲被迫加快了起義的步伐,而這也就讓林哲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各部隊一一改編然後整編爲固定的師旅戰鬥編制。

爲了不影響現有部隊的戰鬥力,林哲只能是繼續沿用現有部隊作戰編制,只是又建立了三個師級指揮機構,用以統一指揮某個地區的部隊而已。

由此就是誕生了餘勝軍內的第二步兵師、第三步兵師、第四步兵師。

上述三個師和第一步兵師不同,第一步兵師乃是林哲親自率領的部隊,籌建之初就是打破了各混成團的作戰編制,編成了單純的三個步兵團:第一步兵團、第三步兵團、第四步兵團以及第一炮兵團、第一輜重團、第一騎兵團等。

上述諸部都是餘勝軍內最爲精銳的精華部隊,士兵以老兵爲主,彙集了大量精幹的中下層軍官。

武器裝備優良。其中第一炮兵團轄有足足十八門十二磅火炮,另外有六門六磅騎兵炮。六門三十二磅臼炮。另外各步兵營也是配屬了滿編的四磅步兵炮,共有二十四門之多。

其所轄的第一騎兵團也是餘勝軍內的老部隊。戰鬥力不是今年才編成的第二騎兵團可以相比的。

第一步兵師彙集了大半餘勝軍的精華,但是後面的三個師情況就是有些摻差不齊了,畢竟建立這三個步兵師,主要目的還是爲了短時間內解決某個地區內的餘勝軍統一指揮問題,而不是說改變現有編制建立師旅級別的固定戰鬥編制。

由此以溧水地區的第二混成團爲核心,加上第四協防團、第五協防團、第六協防團組建第二步兵師,由第二混成團團長林安飛兼任第二步兵師師長,該部主要負責江蘇西南部以及鄰近皖南部分地區的戰事。

實際上,溧水地區的第二混成團以及三個協防團之前就是一個整體。最開始的時候是由徐言青統一之後,後來由林安飛接任第二混成團團長後,就由林安飛統一指揮。

也就是說,第二步兵師的組建是完全根據溧水現有部隊進行的,只是把以前的籠統指揮名分正式以第二步兵師的方式給確定下來。

第三步兵師和第四步兵師也是一樣。

其中第三步兵師以原駐防常州、金壇等地的餘勝軍爲主,編有第五混成團、第六混成團、第一協防團、第八協防團,以第五混成團團長施清瑄兼任第三步兵師師長一職。主要負責常州到鎮江府一帶的戰事。

第四步兵師則是以徐言青從上海帶過來的第八混成團、駐防湖州的第九混成團、駐防紹興的第十混成團等在浙北作戰、駐防的部隊爲主,由第六混成團團長徐言青兼任師長一職。負責浙江戰事。

而除了林哲自己外,其他三位師長:施清瑄、林安飛、徐言青三人被統一授予陸軍少將銜。

上述旨在統一指揮的整編中。陳雲陶的這支第十混成團就是被歸屬到第四步兵師所轄,歸屬徐言青指揮。

看着自己頂頭上司下達的命令,陳雲陶算了算時間,發現要在四天內趕到杭州的話。恐怕自己明天就得出發,而今晚必須拿下紹興!

要不然,推延了第四步兵師進攻杭州的時間。進而拖延了餘勝軍的整體浙江攻略的話,恐怕就算他是林哲的家臣也難持其咎了。

就當陳雲陶帶着第十混成團進攻紹興府城的時候。杭州之東數十里外,徐言青已經是親自率領第八混成團朝着杭州星夜疾馳。

而在第八混成團西北方向的湖州。第九混成團的兩個營以及其他部隊也是正在南下,攻克沿途遇上的所有州縣,其箭頭直指杭州。

從地圖上來看,徐言青麾下的第四師的第八混成團、第九混成團、第十混成團都是指向了同一個地方:杭州!

而在蘇州,密切關注着整體戰局的林哲用手指重重的點在杭州方位上:

“只要拿下杭州,那麼整個浙北就能收入囊中,並且徹底鞏固環太湖地區的戰略安全,只是第四師裡新兵居多,這一戰不好打啊!”

此時,旁白邊的許鵬安道:“大帥儘可放心,徐將軍乃當世悍將,春夏之時他能帶着第二混成團兩千餘人就一路奔襲數百里,敵宜興、金壇、丹陽、鎮江之敵皆是望風而逃,甚至進逼江寧迫使太平賊軍常州主力西援,一舉解蘇南之危局。

這一次徐將軍率領三團兵力攻略浙北,勢必戰如破竹,拿下杭州指日可待!”

雖然聽許鵬安這麼說,但是林哲心中還是有些擔心,這一次起兵他已經是把所有的退路都給封死了,爲了這一次起兵,他已經用上了所有的底牌,不可能和那些魔術師一樣憑空再變出來好幾萬人部隊。

現在的他已經賭上了一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縱觀目前局勢,餘勝軍在蘇南地區由於兵力衆多,加上這幾年餘勝軍體系對蘇鬆太地區的滲透力度非常大,所以起義後能夠快速的掌控蘇鬆太地區。

而常州的話。由於施清瑄主動率軍進攻江陰,迫使黃宗漢率領殘餘的江南清軍渡江北撤。以保全實力,所以這常州一府也是順理被餘勝軍掌控。

然而浙江那邊就沒有這麼順利的。哪怕浙北的紹興餘姚是餘勝軍的老家,但是杭州城卻是如同一道骨刺一樣,牢牢的卡在浙北,不把杭州城內的清軍給拔掉,餘勝軍就談不上掌控浙北,更加不用說什麼浙江攻略了。

起事之前,林哲就已經制定了起事後的軍事戰略,首先最爲重要的就是鞏固蘇南地區的戰略安全,防止太平天國趁機東進。防止清軍渡江進攻。

作爲具體措施,林哲重兵囤積蘇南地區,包括第一師、第三師以及第七混成團在內諸多部隊都是駐防在蘇南各地,此外水師營也是已經派出戰艦巡弋長江到鎮江的這一段,重點防範清軍渡江南攻或者用水師偷襲上海。

保證了蘇南地區的戰略安全後,餘勝軍的第二步重要戰略就是拿下浙北,把整個環太湖地區收入囊中,讓蘇南、浙北、皖南連成一片,擴大戰略縱深之外。也是奪取整個江南地區裡工商業、農業最爲精華的地帶,從而保障賦稅來源,保證糧食供給。

保障蘇南的戰略安全,拿下浙北。這兩項戰略意圖的根本目的還是建立一個穩定的的後方根據地。

有錢有糧才心裡不慌,林哲可不願意學太平天國,只顧着攻城略地。卻是不考慮建一個穩固的後方根據地支撐霸業,一心想要西征和北伐。導致太平天國都起事那麼多年了,糧食和武器依舊靠搶掠爲主。

如果沒有清軍這個運輸大隊長的話。太平天國早就自己餓死了!

如此也就導致了起事之初,林哲雖然在蘇南地區囤積重兵,但是絲毫沒有渡江北上或者西進鎮江的打算,他需要時間!

需要時間來把蘇南、浙北這一片精華地帶全拿下並消化掉,然後他纔會去考慮西進或者北上,又或者繼續派兵南下。

然而要實現這些戰略意圖,徐言青能不能攻下杭州,要多久才能攻下杭州就非常關鍵了。

數天後,當徐言青抵達杭州城下安營紮寨,坐在營帳內的他手摸着肩章上的那枚金星,回想起自己率兵南下前林哲對他說過的話,心中就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上海起義後的當晚,林哲把他叫進了書房,親手爲他別上了陸軍少`將的軍銜,並一臉鄭重的對他說:“此番慕白你去杭州,把你當初奔襲鎮江,威逼江寧的本事拿出來,我餘勝軍能否一舉成事,我中華能否崛起,一切都拜託你了!”

就算是現在想起林哲一臉鄭重的說把浙江攻略託付給自己,徐言青依舊是感到心情無法平靜。

爲臣者,能讓主公如此看重,徐言青自詡是此生無憾了!

徐言青讀書讀的不多,他不過是林家護院出身,雖然因爲識字而被選入隨營學堂就讀,但是他和其他士子出身的人還是不太一樣,他從來都不會搖頭晃腦咬文嚼字,四書五經之類的也只是一知半解。

看的最多,最熟悉的就是三國演義了,他對那些三國名將崇拜無比,時常把自己自詡爲關張趙典,把林哲視爲主公。

而能夠有這樣一個對自己如此看重的主公,徐言青也算是體會到了士爲知己者死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滋味了。

當然了,除了這些外,讓徐言青激動的還有其他,林哲已經對徐言青、林安飛、施清瑄等幾個餘勝軍的核心高層暗示過,待時機成熟之際,他林哲絕不吝惜王侯之賜!

這把腦袋別在褲頭上玩造反,他孃的誰真的是爲了天下蒼生,黎民百姓啊,還不是爲了封侯拜相,搏一個榮華富貴!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被封侯,甚至有可能被封王,他徐言青的的心臟就是很不爭氣的快速跳動起來,當年誰能夠想到,我徐言青一個靠力氣吃飯的護院也能夠封侯拜相!

現在王爵厚祿已經向他在招手,只要他拿下浙江!

而要拿下浙江,就得先把這座該死的杭州城給先攻下來!。

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15章 公然敲詐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414章 方德嬪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635章 李平桐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83章 添船夠炮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592章 作秀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668章 布拉鎮第78章 各方利弊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4章 擴張護院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
第131章 敵騎來襲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15章 公然敲詐第390章 奕欣投降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302章 聯軍登陸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33章 炮彈下的盾牌第709章 鉅艦對決(二)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414章 方德嬪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495章 齊琳隨駕第635章 李平桐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83章 添船夠炮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285章 勢均力敵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592章 作秀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65章 吳健彰進城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154章 戰火再燃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668章 布拉鎮第78章 各方利弊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4章 擴張護院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307章 騎兵出擊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86章 企業式政府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