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平江風雷動 中

?

cpa300_4;明月高懸,清輝如許。

一葉扁舟搖搖晃晃的從運河當中緩緩駛出,向着前方幽深的汊道而去。前方是一座拱橋和簡易的碼頭,雖然經歷過多少年風雨,但是依舊這樣佇立。而在另外一側,也是一座石橋,橋甚至比前面這座拱橋還要高上不少,兩座橋相映成趣。

月光正從東方天空中傾灑下來,穿過拱橋,灑在水面上,也灑在船上,而水面無風有如未莫之鏡,可以清晰的看見水下倒映的明月。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葉應武一身黑衣,幾乎要融入到黑暗當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忍不住輕聲吟誦。就在小船的右前方,一座塔樓佇立,此情此景,彷彿也能聽到那並不存在的鐘聲。

前方是楓橋,一側是寒山寺。

而不遠的地方,高大的城牆連綿,正是平江府。

此時的平江府正處於歷史的上升時期,在經歷了五代十國更名吳縣的默默無聞之後,古老的蘇州賜以嘉名號爲“平江”,升格成大宋州府中最高級別的府。而葉應武知道,百年之後,蘇州將會成爲整個江南僅次於金陵的中心,並繁榮明清兩代。

饒是現在,在城外,連綿的原野、低矮的山丘,無時不在彰顯着“蘇湖熟,天下足”的富足和強盛。

對於葉應武來說,宋代有最大的好處,便是永遠不要擔心財富,畢竟這是身處中國上下五千年最富有的朝代,大宋的船隊通達四海,天下財富彙集江南,而宋軍的軍餉也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再加上葉應武一直對於商人有着很大的好感和親近,這讓本來一直被士人階層所排擠的商人們紛紛靠攏。

六扇門和錦衣衛之所以能夠發展迅速,和這些商人的暗中臂助有着很大的關係。

小舟緩緩在碼頭靠岸。這是數百年前張繼“楓橋夜泊”的碼頭,然而時光流淌,只剩下這古老的碼頭與古老的楓橋依舊守望着明月一輪。平江府雖然城內河道縱橫交錯,人相往來皆乘船隻,但是幾座城門當中只有位於西南角的盤門是水陸城門,所以葉應武也不好張揚着大半夜進城。

更何況碼頭上已經有人相候。

小舟靠岸,葉應武長長舒了一口氣。他身後是楊絮帶着五名親衛,而江鐵率領的百戰都騎兵爲先鋒,陸續到達的張順天武軍右廂居後,五千余天武軍勁卒則由陸路過常州,兵鋒直指平江府。

至於所打的旗號,自然是“洪起餘孽作亂,天武軍平亂”,本來賈似道就已經將安撫鎮江府的事情丟給了葉應武,葉應武自然毫不客氣的拿來大做文章。

反正南宋只在沿江各個州府屯駐有大兵,內地各個州府只有少量廂軍和維持秩序的鄉兵駐紮,根本抵擋不住天武軍,甚至連和天武軍正面交鋒的膽量都沒有。

這從常州四面城門大開恭迎天武軍入城便可看出。

一道瘦削的身影靜靜地佇立在碼頭上的柳樹下,看着葉應武大步而來,身後楊絮緊緊跟着寸步不離,方纔流露出一絲笑容。

“二叔!”看到這道身影,楊絮驚喜的低聲喊道。

楊風大步走上前,一拱手:“屬下楊風,參見使君。絮兒年幼,跟在使君身邊,有勞使君照拂費心了。”

“二叔,誰讓他照拂過我?”楊絮頓時有些調皮的嗔道,“他連他自己都還照顧不了呢,還不得我護着他。”

“絮兒,不可無禮!”楊風低聲喝道。他身爲年長者,對於楊絮和葉應武一顰一笑中流露出來的情意自然看的清清楚楚,但是現在畢竟是公衆場合,該守得禮儀還是不能鬆的。

楊絮自幼喪父,實際上是楊風帶大的,所以對於楊絮能夠和葉應武暗生情愫,楊風終歸還是放心的。畢竟葉應武的性情他很是瞭解,這是一個值的託付的人。

楊絮俏皮的吐了吐舌頭,沒有說話。

不再看她,楊風輕聲說道:“夜半時分,入城的話容易引人注意,所以今夜暫且在楓橋鎮歇息,使君這邊請。”

葉應武點了點頭,就在楓橋連接的沙洲上,便是楓橋鎮,數十間房屋整齊排布,其中還有不少是客棧酒樓,方便前來觀賞遊玩的遊人歇息飲食。

而六扇門在姑蘇城外的落腳點,正是這楓橋鎮上一家並不起眼的酒樓。白牆黑瓦,一樣的江南風情。牆上已經生了綠苔,卻不知道這建築是不是當初張繼楓橋夜泊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楊風也不敢多逗留,雖然波光粼粼的河上並沒有船隻,但是誰能保證什麼時候不會突然來一兩個遊興大發的人,正撞上這些人在碼頭上鬼鬼祟祟,那時候可就說不清楚了。

房間很是素淨,沒有什麼過於華麗的擺設,打開窗面對的就是滾滾北上的運河,甚至可以看到河面上來往的幾艘商船,即使是夜色中依然趁着今天月光好接着趕路。

“這幾間客房都沒有人,使君可以放心休息。”楊風輕聲說道。

葉應武點了點頭,坐了下來:“臨安到底是什麼情況?”

楊風輕輕吸了一口氣,苦笑道:“當初皇城司突然對平江府發動攻擊,城中幾處據點都被人進攻,雖然陸續殺退,但是平江府人手損失慘重,平江府是情報傳遞重要一環,又是來往商旅雲集的地方,最容易蒐集消息,不容有失,所以某和春芳娘子商量之後,便帶着十餘名精銳人手趕來支援。

之後和皇城司在平江府大大小小交手五六次,雙方兩敗俱傷,不過皇城司法線無機可尋,再加上各地商會都開始聚集人手,所以陸陸續續退了出去。誰曾想到,等某派人前去臨安府回報的時候,卻是再無音訊。聽臨安來的商人說,臨安府醉春風已經被查封,一干人等盡數抓捕,具體抓到了哪裡就不清楚了,此間消息是密不透風,再加上最近的湖州、紹興府、嘉興府等處的六扇門都受到了突然襲擊,損失慘重,更難以查詢。”

“臨安,春芳阿媽都知道多少?”葉應武的手指敲打着扶手。

楊風苦笑道:“倒是不多,春芳娘子知道自己不通武藝,所以平時只是幫助着套取些消息,真正的來往書信都是某負責的。但是醉春風在各地所開設的大小青樓酒樓,她都知曉。更何況臨安醉春風還留下了不少精銳人手,並且開挖了數條暗道,但是從外面進攻,即使是突然襲擊,也不可能全軍覆沒。”

“有內奸?”葉應武緩緩站起身來,擡頭看向窗外流淌的運河水。

楊風輕輕嗯了一聲:“除此之外實在是想不出來還有別的可能。不過平日裡醉春風當中知道這些秘密的人也是屈指可數,而且某都很是瞭解,的確難以判斷,不過好在這樣的內奸,恐怕也就只有一個,既然已經暴露了,至少平江府等處可以鬆一口氣了。”

葉應武點了點頭:“不可掉以輕心,畢竟這裡距離天武軍太遠,距離臨安府太近,是在賈似道的眼皮子底下。不過這一次已經將天武軍右廂拉到了常州,荊湖水師戰船也已經進去運河河道,放眼整個江南尚無能夠匹敵之人,也可以放開手和皇城司一決勝負了。”

楊絮燒好了水,沏了一壺茶端上來:“你們一老一少說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人說口渴,當真是怪事。”

楊風慈愛的看向她:“些許日子不見,絮兒怎麼變得這麼勤快了?可否說與二叔聽聽?”

葉應武接過話茬,笑着說道:“楊老統領,這你可就得感謝鄙人了,跟着某,絮娘可是很是用心的,這麼賢惠勤快,也有某的幾分功勞在裡面啊。”

楊風和葉應武相視大笑,楊風指着楊絮笑道:“女大不中留,這是心中有了人了,否則還不知道給老夫撒嬌成什麼樣子。原來這家中什麼活計她曾經幹過?”

楊絮放下盤子,狠一跺腳:“你們兩個,一個爲老不尊,一個油嘴滑舌,不理你們了。”

看着俏臉通紅轉身跑掉的身影,葉應武笑着搖了搖頭,幾句調笑,原本有些沉悶的氣氛總算是活潑開來。楊風自失的搖了搖頭:“這丫頭??????也罷,使君,咱們接着說。現在和皇城司決一勝負,是不是有兄弟鬩牆的隱患??????”

葉應武苦笑着端起茶杯:“沒有辦法,皇城司將咱們施爲眼中釘肉中刺,咱們又何嘗不是將他們看作大敵。兄弟相互猜忌已經到了這個程度,沒有辦法再聯合起來了,只有快速的分出勝負,纔能有更多的精力迎接北面的強敵。畢竟某也不想着天武軍出征在外,背後有人暗地裡捅刀子,甚至光明正大的送來十二道金牌。”

輕輕吸了一口涼氣,楊風鄭重的看着葉應武:“使君想做嶽武穆,匡扶江山社稷?”

葉應武眼神再一次凝重起來,直直盯着楊風:“若是不爲嶽武穆,卻是想要做什麼人?”

楊風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寒戰,苦笑着搖頭不語。

若是不爲嶽武穆這等忠臣,便是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或者直接就是王莽篡漢,甚至就是像大宋藝祖趙匡胤一般,黃袍加身,直接坐了這天下!

英雄如紅顏,不許見白頭,除非英雄變爲梟雄,改了忠誠,篡奪這萬里山河。

葉應武心知肚明,楊風又何嘗不知道,只是兩個人相視一笑,終究沒有將答案說出來。葉應武不知道楊風到底想要自己成爲怎樣的人,或者說什麼樣的人才是他心中的效忠對象。而楊風也不知道葉應武到底是怎麼打算的,否則選擇錯誤了自己這一副殘軀倒是沒有什麼事情,只是可惜了從小養大的侄女跟着葉應武承受無妄之災。

葉應武放下茶杯:“皇城司在平江府內可還有據點?應該除掉的一個都不能留,不只是平江府,嘉興府、湖州、紹興府,臨安周圍各個州府必須要有大量六扇門,就算是臨安中的消息時斷時續,是十死無生之地,那也要將臨安外圍死死控制住。”

“平江府中在城南盤門內瑞光寺中有十餘人,只是我們懷疑,另外在山塘似乎有大量皇城司人手,城中六扇門走到山塘,或多或少總會有形跡可疑之人尾隨其後。”楊風輕聲說道,“至於城中六扇門,還有二十多名精銳好手,在報恩寺(今蘇州北寺塔)和定慧寺(今蘇州雙塔)處分頭藏身,另外平江河沿岸有大小三家客棧打探消息作爲接應。平江府六扇門的總舵設立在韓園(今蘇州滄浪亭),這座園子原爲蘄王世忠的住處,韓家沒落之後,園子輾轉數人,最後落入六扇門手中,小心經營,多加修繕,也算是周圍州府一個比較大的據點了。”

葉應武輕輕舒了一口氣,寺廟來往上香的人衆多,而瑞光諸寺都已經有些年頭了,平日裡也需要人打掃庭除、多加修繕,所以寺廟往往是不錯的藏身之處,尤其是在江南,“南朝四百八十寺”,衆多的寺廟無疑提供了很好的聯絡通道,並且起到了掩飾作用。

至於韓園,滄浪亭,前世這是葉應武最喜愛的江南園林之一,小巧玲瓏當中暗藏富貴大氣,而且“滄浪”之意更是悠遠渾厚,令人忍不住回想起浩瀚流淌的歷史長河。

不過現在後來赫赫有名的獅子林還只是一堆亂石,拙政園和留園更是一片普通屋舍,蘇州園林只有韓園勉強有些園林的樣子。反倒是最後都消散的寺廟,此時在平江府中佔據了很多的土地。

“明天從寒山寺以西的胥門入城。”葉應武低聲吩咐,“百戰都五百騎兵將不會在常州停留,而是分爲兩隊,一隊進入城西北的虎丘山,一隊進入城西南的靈巖山,一旦有變,五百騎兵便是很強的助力。”

“請使君放心。”楊風站起來拱手說道,“平江府內皇城司必可不日而平,另外靈巖山上姑蘇臺、靈巖寺,虎丘山上雲巖寺中都有六扇門從各個州府彙集撤退出來的人手,同樣有二三十人,具是精銳,隨時可以聽從調遣。”

葉應武皺了皺眉:“這些弟兄都是從皇城司的圍追堵截中廝殺出來的,同時還有受傷的人,能不動還是不要動。畢竟骨幹力量不多,以後各個州府六扇門重建還要依靠他們。”

見到葉應武如此說,楊風點了點頭沒有再反駁,畢竟這二三十個人在城外,如果突然事發,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楊風之所以說出來,也是不像有什麼隱瞞着葉應武,畢竟以後若是葉應武知道了,對自己有所猜忌的話,那就是自找苦吃了。

葉應武似乎也揣摩到了他的心思,只是淡淡一笑:“今天天色也不早了,等到明天入了城,某親自看一看情況,在決定是不是要提前下手。另外嘉興府那邊可以通知,只要合適,下手便是,會有人在海上接應的。”

“海上接應?荊湖水師難道還會出海?”楊風臉色微變,荊湖水師在大江上來往縱橫也就算了,若是真的出海的話,恐怕就會引來朝野非議。更何況水師中沒有幾條海船,就算是強行出海也很危險。

葉應武笑着擺了擺手,沒有回答。君失秘即失國,一些不該知道的事情葉應武還不想讓楊風過早知道。畢竟和東極島海賊聯手經營臺灣,是葉應武走的最遠的也是最提心吊膽的一步棋,只要稍稍有所泄露或者有所偏差,就可能萬劫不復。

這一次爲了配合嘉興府六扇門,葉應武尚沒有到達鎮江府就已經派快船前去東極島,再由東極島致信李嘆,李嘆的回答今天白天也已經到了,幾艘快船正星夜兼程趕往嘉興府,另外東極島留守的幾艘戰船也紛紛出動。

楊風見到葉應武沒有回答,自然知道自己不應該知道,當即便也不再問什麼:“時候不早了,使君也早些休息吧。屬下便先行告退了。”

葉應武點了點頭,負手站在窗前,看起滾滾流淌的運河,嘴角邊泛起一絲微笑。

第四百六十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五百五十七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二十六章 某以腹心待君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三百零四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一百零四章 孤村寥落烽煙裡第六百八十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上)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九章 鋒鍔染血平石灘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拜天地姻緣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落永昌陵第五百九十五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將軍當死國(上)第七十三章 是非成敗 中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下)第六百七十章 學院派系的崛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陌上三軍集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中)第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 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十七章 勸君且飲此杯酒第四百九十九章 百戰碎鐵衣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五百零三章 風回小院庭蕪綠第六十一章 南風漸起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六百五十五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上)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雨夜生死決第一百零四章 孤村寥落烽煙裡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甲過遼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一百四十章 平江風雷動 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上)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六百七十九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滄海落日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清泉汩汩夜無光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夤夜談興亡 下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鏖兵天府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歟曰可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上)第九十二章 夏風煙塵 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臣四方之夷(謝謝書友鋣夜魔皇打賞加更!)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二百七十九章 清輝滿臨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赤血燃燒 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勢入浮雲亦是崩(上)第八十七章 恩怨難分 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將軍當死國(下)第一百五十章 只道是尋常 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二百一十二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改舊時意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
第四百六十二章 國破山河在第五百五十七章 萬里長城永不倒(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二十六章 某以腹心待君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三百零四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一百零四章 孤村寥落烽煙裡第六百八十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昏逐逝波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四百六十五章 六部挽袖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一棹碧濤春水路(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上)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上)第九章 鋒鍔染血平石灘第一百六十六章 三拜天地姻緣成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落永昌陵第五百九十五章 樓上殘燈伴曉霜(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回從揚子大江頭(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將軍當死國(上)第七十三章 是非成敗 中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下)第六百七十章 學院派系的崛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洛陽陌上三軍集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中)第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 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十七章 勸君且飲此杯酒第四百九十九章 百戰碎鐵衣第六十二章 南風漸起 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第五百零三章 風回小院庭蕪綠第六十一章 南風漸起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六百五十五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上)第五十三章 誰的末路 上第四百七十章 艨艟破神風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六百二十章 此去天北非本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雨夜生死決第一百零四章 孤村寥落烽煙裡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甲過遼山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一百四十章 平江風雷動 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上)第四十一章 千軍北渡江 下第二百零三章 兵來如水輕迴轉 中第六百七十九章 胡危命在破竹中(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滄海落日圓第五百四十二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中)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清泉汩汩夜無光第五百七十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長歌出漢關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夤夜談興亡 下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鏖兵天府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荒塞烽煙百道馳(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歟曰可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到長城非好漢(上)第九十二章 夏風煙塵 中第四百四十六章 臣四方之夷(謝謝書友鋣夜魔皇打賞加更!)第五百零八章 誰識帝王真面目第二百七十九章 清輝滿臨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赤血燃燒 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勢入浮雲亦是崩(上)第八十七章 恩怨難分 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將軍當死國(下)第一百五十章 只道是尋常 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二百一十二章 挽弓襄陽射天狼 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改舊時意第五百六十七章 底事崑崙傾砥柱(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十四章 惟願海波平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夤夜談興亡 上第四百零五章 刀兵紛亂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