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馬猶自窺晉山(上)

一隊騎兵呼嘯直衝過街道,攪擾了整個洛陽城夜晚的安寧。

不過洛陽城的百姓倒是已經熟悉了這樣的場景,自北伐以來,兵部尚書張世傑進駐洛陽城,主持北伐各項事宜,洛陽城也緊接着成爲了大明北伐各主力戰軍的後方所在,不但從南面調來的各路大軍不斷匯聚在洛陽城外,又緊接着開始陸續北上,甚至就連平日裡並不多見的商隊和糧草車隊、船隊,在這洛陽城裡城外的數量也是翻倍的漲。

據說之前來過的皇帝陛下,這一次御駕親征,就是要坐鎮這洛陽城。上一次在洛陽城大街上一睹陛下天顏的洛陽百姓們頓時都炸了鍋,大家奔走相告,就等候着陛下駕臨的那一天。

據說大明的皇帝陛下是真龍下凡,對着陛下的真身許願,什麼願望都能夠實現。

連大明皇帝都要駕臨,所以這一兩名騎兵來往傳訊,已經屬於常態,

兩名騎兵身後都插着十萬火急的令旗,城門上士卒和街道上的巡邏士卒都沒有阻攔,兩人很快就直接衝入洛陽府衙門中。雖然已經是深夜,不過洛陽府衙之中卻還是燈火通明,來來往往的官吏和將領匆匆走過,看到這象徵十萬火急的信使也沒有太多驚訝的神色,畢竟這裡是洛陽府衙,數十萬主力戰軍北伐的後勤總基地,每天少說也得有三四個來自各處戰場的十萬火急,所以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

“兩淮軍現在在什麼位置?”還不等兩名信使推門進去,就聽見張世傑的聲音,“在白溝河這邊已經耽誤了不少時辰了,王將軍和陳督導也算得上出色的搭配了,不會連一個白溝河都過不去吧?”

“啓稟相公,前面剛剛送來的戰報,兩淮軍已經突破白溝河防線,蒙古韃子正在白溝河以北設置防禦,還是伯顏坐鎮,不過因爲白溝河一戰讓蒙古韃子損兵折將,所以這一道防線看上去只是想要阻擋一下大軍,蒙古韃子現在不斷地後退,龜縮幽燕的意圖很明顯。”一名兵部官吏朗聲回答。

張世傑點了點頭,正想要說話,正好看到大步走進來的信使,頓時眉毛一挑:“什麼事情,十萬火急?”

“啓稟相公,山西急報!”信使急忙掏出來信件遞上。

張世傑怔了一下,隱約明白過來,回頭看了一眼輿圖,忽必烈部之前在草原上和八剌部決戰,最後雖然放跑了八剌部,但是好在自己部落傷亡也不是很大,所以很快那木罕、奧都赤等忽必烈部麾下的主要步騎力量就已經重新集結,在草原上不斷向東南移動,上一次被錦衣衛的密探發現,就是在九原,之後三四天裡面都沒有了蹤影,現在想必也是他們再一次現身的時候了。

作爲葉應武抵達洛陽之前北伐的領導者,張世傑自然不想看到蒙古韃子這最後的主力南下。畢竟張世傑雖然頂着“上柱國”的頭銜,歸根結底還是兵部尚書,不是大明皇帝,從全局來考慮,張世傑當然不想看着葉應武按照計劃率軍北上,作爲大明皇族,張世傑很清楚葉應武就是大明皇族唯一的頂樑柱。這一根頂樑柱自然是越少冒險越好。

不過張世傑畢竟是從龍老臣了,更可以說是看着葉應武長大的,所以和文天祥這些“老臣”一樣,自然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葉應武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他們就絕對不會去阻攔,更何況一般葉應武需要親力親爲的事情,都是無解的問題。

接過來信件,張世傑並沒有着急拆開,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方纔不緊不慢的拆掉火漆。

信件是太原府的錦衣衛送來的,蒙古韃子前鋒騎兵已經前進到岢嵐軍一帶,實際上已經算進入了山西地界,也就是百年前北宋的邊境。而天武軍在抽調了大多數軍隊前去支援幽燕之外,還在飛狐陘、娘子關一帶留下了不少精銳隊伍,死守太行八陘,從而避免蒙古軍隊越過太行山進攻北伐各路大軍的側翼。

不過這實際上只是未雨綢繆,畢竟對於以騎兵爲主的蒙古本部主力來說,越過太行八陘絕對不是好的選擇,畢竟開闊的山西南部地區甚至包括整個河洛以北,都可以讓蒙古騎兵來往縱橫馳騁,蒙古人也不傻,自然不會想着在太行八陘之中和以逸待勞的明軍死磕到底。

對於蒙古人來說,直接南下,是最好甚至說是唯一的選擇。

“該來的終歸是要來的。”張世傑將信件看完,忍不住輕輕嘆了一口氣,“消息送往陛下處了麼?”

“同樣八百里加急送過去了。”信使急忙回答。

“那你先退下好生休息。”張世傑沉聲說道,走到沙盤前面。

這沙盤是工部的發明,據說也是出於陛下的主意,主要就是將整個北地的山山水水盡最大可能複製出來,從而可以給居後指揮的將領身臨前線並且能夠俯視全局、從全局考慮的能力。只不過沙盤的發明時間不久,這也就意味着這種十分有用的工具還沒有辦法列裝全軍,而且沙盤甚是龐大,不易於攜帶,對於前進中的主力戰軍來說,不可能隨軍帶着,唯一的辦法就是每到一個地方就重新搭建。

這也就意味着工部必須派出工匠隨軍,對於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人的公佈來說,這肯定是不可能的,郭守敬就算是上吊自殺也找不出來這麼多人。

不過就算是沙盤數量不多,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也已經夠用了。

拿起沙盤上象徵蒙古軍隊的黑色旗幟,張世傑將旗幟插在了岢嵐軍的位置上,看向周圍的幕僚們:“這一場大戰,馬上就要來了。”

一名幕僚有些詫異的指着沙盤:“現在大明的主力戰軍正在進攻幽燕,就算是伯顏和史天澤兩員蒙古重將都阻攔不住,蒙古韃子剩下的最後可以作爲依憑的本部騎兵,怎麼會沿着山西一路南下,不管幽燕?”

“如果在現在,恐怕蒙古韃子還會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支援幽燕。”張世傑沉聲說道,“但是很快他們就會堅定信心。”

周圍的幕僚和官吏們都有些詫異,而張世傑只是微微側頭看着輿圖。

當蒙古韃子知道大明皇帝御駕親征的時候,沒有不南下的道理!

————————————-

“蒙古韃子的動作倒是挺快。”葉應武看着手中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戰報,忍不住感慨一聲。龍舟順着運河前行,明天才能趕到洛陽府,而蒙古韃子卻已經馬不停蹄的南下了。

而距離上一次關於那木罕部和八剌部交手的戰報送過來,還沒有五六天的時間,這也就說,蒙古人也意識到現在戰局的緊迫,甚至已經顧不上讓久戰疲憊的大軍修整,即刻南下。這一支以騎兵爲主的蒙古大軍主力,可以說是忽必烈最後的底牌了,不但包括絕大多數的蒙古本部草原騎兵,甚至還有不少忽必烈的怯薛親軍,都是經過重重戰火磨礪出來的精病,絕對不是現在大明在遼東和幽燕對付的蒙古軍隊那麼簡單。

“江鐵,小陽子!”葉應武放下奏章,喊了一聲。

兩人本來就等候在門外,聽見葉應武的聲音,急忙走進來。

“禁衛軍準備的怎麼樣了?”葉應武沉聲問道。

江鐵顯然已經明白過來,急忙一拱手:“啓稟陛下,只要陛下下令,禁衛軍隨時可以追隨陛下出戰!”

葉應武點了點頭:“明天早晨,先行一步,不過洛陽,直接前去大河邊,讓水師準備戰船,今夜先行一步。”

“諾!”江鐵和小陽子同時鄭重一拱手。

葉應武輕輕鬆了一口氣,推開門走向後艙。窗外依舊是微雨,能夠聽見雨點落在屋檐和水面上淅淅瀝瀝的聲音。涼爽的風順着半掩的窗戶吹進來,鼓動衣襟。時候不早了,晴兒早就派人準備好了沐浴的香湯。

這一天葉應武都在御書房和官員、幕僚們討論北伐的下一步走向,以及新收復的州府官員任命和糧草轉運。畢竟各主力戰軍不管不顧的在前面猛砍猛殺,留下來的爛攤子總是需要朝廷來收拾的。尤其是對於官吏人數一直不怎麼足夠的大明,在人才使用上自然更需要慎之又慎。

忙碌了一天,自然有濃烈的疲憊感,尤其是明天葉應武就要帶着禁衛軍直接北上,蒙古騎兵來的很快,八百里加急消息傳來的時候,已經過了岢嵐軍,如果葉應武再在洛陽停留幾日的話,恐怕蒙古韃子就要飲馬大河了。

整個人都躺在木桶中,葉應武長長呼了一口氣,溫暖的水流在四肢百骸上流淌過,彷彿在轉瞬之間就沖走了一天的疲憊。升騰的霧氣中,腳步聲甚是輕盈。葉應武已經習慣了,直接趴在木桶上,露出脊背。惠娘這丫頭雖然素來沒心沒肺,但是葉應武只要沐浴,還是會過來給葉應武搓背的。

只不過今天似乎有些不對勁,這力道怎麼比葉應武習慣了的力道還要小一些?

“惠娘你今天怎麼沒吃飯?”葉應武有些詫異的回頭,惠娘這丫頭看上去弱柳扶風,但是畢竟是喜歡四處跑的女孩,手底下力氣比之陸婉言、趙雲舒這等深宮宅院長大的女孩,反倒是大不少。

不過葉應武話還沒有說完,就怔住了,因爲站在他身後的,並不是惠娘。

格桑俏臉通紅,也不知道是因爲被熱騰騰的水汽薰得,還是因爲第一次看到了葉應武赤身果體的樣子:“惠娘妹妹說她疲憊······”

葉應武意味深長的“哦”了一聲,惠娘這個冰雪聰明的小妖孽,還真是做好了完全的準備。葉應武此次北上,自然不可能帶着她們兩個,畢竟她們的身份是後宮嬪妃,又不像絮娘那樣本來就身具武藝還是六扇門和錦衣衛的統領,無論是從安全方面還是從行動方面,更或者是從維護葉應武作爲出征主帥形象方面,都有些不合適。

所以也就意味着,在葉應武從北地回來之前,和葉應武纏綿的日子也就只有一兩天了。而出征之前,陸婉言親自選出惠娘和格桑陪着葉應武北上,自然是因爲後宮受寵的妃嬪當中,就只有這兩個還沒有身孕了。讓她們兩個跟着北上,也有趁此機會爲大明皇室延續血脈的意思。

如果北伐之後,葉應武平安回去,結果陸婉言她們發現格桑還是個沒有被葉應武碰過的雛兒,恐怕王清惠就少不了被指責和笑話了。更何況葉應武一向對後宮妃嬪的侍寢沒有太多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交給陸婉言來負責安排,所以到時候作爲懲罰,陸婉言肯定少不了在這上面收拾惠娘。

惠娘這丫頭腦子不笨,而且和後宮中另外幾個小妖孽不同。陸婉言最大的智慧在於遮掩自己的鋒芒,身爲皇后卻和後宮姊妹平起平坐,一切都從公平公正的角度出發,從而在無形之中反而樹立了她的威望;而趙雲舒博覽羣書,堪比班姬續史、謝庭詠雪,但是經歷過國破家亡,女孩日常所思所想都是保全自己和妹妹,根本不把爭風吃醋放在心上。至於綺琴、絮娘等人,不是平淡無爭就是大大咧咧。所以實際上整個後宮,只有能力認真用心玩宮斗的,就只有惠娘一個。

不過葉應武平日裡的表現,無形之中都在證明他的喜惡,惠娘不傻,而且也樂的清閒,這也是葉應武后宮一直維持着至少表面上和平的原因,也是格桑出現在葉應武面前的原因。

只不過葉應武還是想要吐槽一下,以惠娘活蹦亂跳的樣子,隨便找了一個生病的藉口,未免有些太應付公事了。

葉應武上下打量格桑,對於這個吐蕃公主,實際上他還是有好感的,主要是因爲那天晚上的月下獨舞,一下子吸引了葉應武的注意。畢竟後宮這些女子多是溫婉柔弱,突然多了這麼一個,未免有新奇之感覺。

不過這麼久,葉應武除了那天晚上喝醉了,糊里糊塗抱着格桑睡了一覺,似乎什麼都沒做過。

有些不可置信的摸了摸鼻子,葉應武感慨一聲。

素來自詡衣冠禽獸,什麼時候成了正人君子?

格桑有些手足無措的看着葉應武,如果不是考慮到面前的是自家夫君,還是當今大明的聖上,恐怕格桑早就掩面而逃了。

葉應武懶洋洋的轉過身:“該做什麼做什麼,多用點兒力道。”

格桑怔了一下,不過還是有些恍惚的狠狠一搓。

“你瘋了?!”葉應武倒吸一口涼氣,整個人一下子跳起來,水花翻動,伴着水中的花瓣,紛紛揚揚灑在格桑身上,水珠順着衣衫流淌下來,本來格桑的褙子就是白色的,水珠一過,已經和透明沒有什麼區別,女孩前凸後翹的身姿隨着衣衫貼身而完美的展露在葉應武面前。

再加上幾片花瓣零零散散落在格桑的秀髮上,人面花瓣相映,連葉應武都說不上是更多幾分嫵媚,還是更多幾分青澀,總是葉應武感覺自己心中緊繃的一根弦一下子破裂了。

格桑楞然看着葉應武,顯然還沒有回過神來。

葉應武猛地上前一步,兩人相對而視。

格桑眼眸之中流光閃動,蒙上了一層霧氣,不知道是因爲感動還是因爲恐懼。葉應武緩緩伸手環上她的纖腰,腰帶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不翼而飛,已經快半透明的褙子順着明玉般潔白的香肩滑落,露出大片大片雪膩的肌膚,當然還有那一道讓葉應武心馳神往的溝壑。

第四百二十八章 霜冷金錯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煙波度若飛(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六百五十八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六百五十五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四百三十八章 春風滿神州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六百八十六章 時見疏星度河漢第四百一十五章 鏖兵天府地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三百零四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滿載一船深秋色(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笑千般變化 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酒不醉人醉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南雲軒翥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當以重任委任君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靜聽瓦釜鳴第六十七章 青石路遠 中第四百零七章 朔風袖底生(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三百六十六章 錚然一葉秋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多景樓上笑今古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磨洗認前朝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落永昌陵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二百六十九章 何必爲此朝第三百七十一章 毅魄歸來日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使滄濤寧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下)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五百四十章 漢箭朝飛金僕姑(下)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二百一十四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 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陸門多恩怨 上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八十二章 整軍備武 上第五十六章 神兵天降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七十三章 是非成敗 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流星探馬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赤血燃燒 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春江潮水連海平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四十七章 晨曦初照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水光瀲灩好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
第四百二十八章 霜冷金錯刀第三百八十八章 煙波度若飛(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三百七十章 颯颯風聲凜第六百五十八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三十章 天武赤旗揚九穹第三百零六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幾時真有六軍來(下)第三十九章 千軍北渡江 上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四十四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王率土之濱第六百五十五章 今夜紗廚枕簟涼(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四百三十八章 春風滿神州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帆渡海來第六百八十六章 時見疏星度河漢第四百一十五章 鏖兵天府地第六百七十二章 蓋州大屠殺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將軍百戰身名裂(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下)第四百四十三章 浪向海天涌第八十八章 江上故人凌波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三百零四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上)第六百五十一章 滿載一船深秋色(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笑千般變化 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酒不醉人醉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江南雲軒翥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當以重任委任君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靜聽瓦釜鳴第六十七章 青石路遠 中第四百零七章 朔風袖底生(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街小雨潤如酥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二百四十三章 引弓向天北 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一腔熱血勤珍重(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蘄黃紛亂幾處煙 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民族崛起的代價第三百六十六章 錚然一葉秋第一百零九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日月初升照萬方(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多景樓上笑今古 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磨洗認前朝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五百一十七章 孤城遙望玉門關第五百二十七章 日月重開漢唐天(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落永昌陵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二百六十九章 何必爲此朝第三百七十一章 毅魄歸來日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使滄濤寧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照金戈萬馬動(下)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五百四十章 漢箭朝飛金僕姑(下)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四百六十六章 萬里人歸來第三百九十四章 八百里烽煙第二百一十四章 風雪雜錯虎頭山 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 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陸門多恩怨 上第十八章 道左相逢是故人第八十二章 整軍備武 上第五十六章 神兵天降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六百零三章 南洋重有風潮起(下)第七十三章 是非成敗 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四百一十一章 流星探馬歸第二百五十一章 靜觀風雲譎 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博羅浪潮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赤血燃燒 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臨安血淚長凝噎第七十章 乾坤朗朗 中第三百二十五章 春江潮水連海平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上)(爲書友鋣夜魔皇加更)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一百六十八章 軍政錯綜幾繁複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既載譽歸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河萬里流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下)第四十七章 晨曦初照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水光瀲灩好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