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

楚國,雲夢澤,浩瀚湖水,煙波浩渺,極爲壯觀。.

在水畔,站着一個身長瘦長的中年男子。這個男子身長約七尺,一臉的黑黝黝,如同驢蛋似的。卻很是精壯,身上透着一股精悍之氣。

一雙眼睛特別明亮,炯炯有神,注視着煙波浩渺的雲夢澤,仰首向天,長嘆一聲,道:“想我李冰,窮盡一生之力,走遍楚國山山水水,欲爲楚國治水,卻是空有壯志,報國無門。”

這個男子就是著名的水工:李冰!

李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水工,他修建的都江堰,澤被後世,就是兩千多年過去了,都江堰依然在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在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前,成都平原災患不斷,不是水災,就是旱災,就少有風調雨順之年景,這讓巴蜀成爲苦寒不毛之地。

直到李冰入蜀,修建都江堰,岷江得到治理,自此以後,成都平原就成了“天府之國”。

可以這樣說,就是李冰一手打造了天府之國,若是沒有李冰修建都江堰,成都平原就不會如此富饒。

澤被蒼生,遺惠後世的李冰不是秦國人,他是楚國人。他自小就對治水感興趣,更有驚人的天賦,無師自通,總結出了不少治水修渠的經驗方法。

楚國,地處南方,其境內多江河湖澤,若是治理好的話,楚國之富饒將會遠遠超過秦國,成爲天下最爲富強之國。爲此,李冰奔走呼喊,想要楚國治水修渠,可惜的是,他的奔走白費了。沒人理睬他。

楚國的朝政是由世家把持,這些世家忙着爭權奪利,整得你死我活,誰會在乎國計民生?誰會用李冰?

是以,李冰空有不世治水之術,卻是報國無門,徒自苦惱罷了。

“楚國是七大戰國中江河湖澤最多之國,是天下間最爲富饒之地,我李冰身爲楚人。本想使楚國成爲天下最爲富強之國,然而,楚國朝中昏昏,無人識我李冰,無人用我李冰。我李冰誠屈子第二也!”李冰苦惱萬分。慨然而嘆。

屈子,就是指著名的詩人屈原。屈原不僅詩寫得好,還心繫楚國安危,忠心耿耿,想要在楚國變法圖強,其結果卻是落得屈死於汩羅江,誠讓人嘆息。

“爹。”就在這時。只見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疾奔而來,滿臉的喜色。

“二郎,何事歡喜?”這個少年就是李冰的兒子,李二郎。

李二郎年歲雖是不大。卻也有治水天賦,深得李冰喜愛。

“爹,您出頭的日子到了。”李二郎遠遠就嚷了起來。

“出頭的日子?”李冰搖搖頭,嘆息道:“李冰奔走一生。就爲了一個機會,一個治水的機會。卻是空度四十載,仍是沒有機會啊。”

“爹,這是鄭伯伯送來的書信……”李二郎歡喜無已,把手中一捆竹簡晃着。

“鄭國?”李冰大是詫異。

鄭國也是一個了不得的水工,與李冰甚爲相知,兩人談得來。而且,兩人有着相同的境遇,可以說是同病相憐。

鄭國是韓國人,他想爲韓國治水,讓韓國更加富饒。然而,韓桓惠王卻是對此毫無興趣,只想着享樂。是以,鄭國空負治水之術,卻是無水可治,這與李冰如出一轍。

“鄭伯伯在書信中說,秦國發求賢詔……”李二郎歡喜之下,聲調有些高。

“求賢詔?”李冰大是驚奇,道:“秦國人才濟濟,文有範睢,武有白起,爲何要發求賢詔?”

秦孝公發求賢詔,招來商鞅,秦國由是變強。這次,秦國又發求賢詔,難道秦國發求賢詔上癮了?

“……向天下招水工。”就在李冰驚奇之際,李二郎接着道。

“招水工?還用求賢詔?”李冰更加驚奇了。

戰國百年,變法之風盛行,發求賢詔的不在少數,那是要招攬治國理民的大才,有誰發求賢詔招水工的?

這是戰國百年的頭一遭,要李冰不驚奇都不成。

“當真?”李冰仍是不相信。

“爹,你瞧瞧吧,這是鄭伯伯親筆書寫的呢。”李二郎把手中的竹簡遞給李冰。

李冰接過,三兩下展開,一瞧之下,眼睛瞪得滾圓:“真是招水工。”

“爹,楚國不用您,我們去秦國試試,好嗎?鄭伯伯也要去呢。”李二郎很是期待。

他深知李冰想爲楚國治水,奔走呼籲,費盡心力,卻是不爲楚國所用。

“嗯……”李冰沉吟不語。

“爹……”李二郎急了。

“秦國發求賢詔招水工,好大的氣魄,我李冰就入秦一試。”李冰有了決斷,很是惋惜道:“非我負楚,實爲楚負我。”

略一停頓,大是感慨,道:“李冰今日方知商君、張儀、範睢爲何入秦了!”

商君、張儀、範睢他們之所以入秦,是因爲他們在山東之地沒得到重用,空負盤盤大才,不得不入秦。

不被重用還是好的,象範睢更是差點被魏齊害死。

就這樣,李冰父子入秦了。

楚國都城,郢,楚國王宮。

楚考烈王眉頭緊擰着,急得是團團轉,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似的。

春申君站在一旁,緊抿着嘴脣,不敢發出一點兒聲響,平日裡的翩翩公子風度蕩然無存,倒象一隻縮頭烏龜。

“春申君,你是令尹,可有保全大楚之策?”楚考烈王猛的停下來,衝春申君問道。

秦異人班師歸來,秦國的國力大幅提升,秦國即將大舉東進,楚國難保,要楚考烈王不愁都不成。

爲此,他是天天愁,夜夜愁,都愁白了頭髮。依然是想不出一個保全楚國的好辦法。

“君上,臣以爲有兩策可用。”春申君萬般無奈,只得硬着頭皮道。

“兩策?不少嘛,快說。”一聽這話,楚考烈王大是欣慰,道:“春申君,你如此大才,不愧是大楚的令尹,寡人把大秦託付給你。果是沒讓寡人失望。”

一個勁的讚歎,彷彿春申君是大功臣似的。

若是在尋常時日,楚考烈王如此誇讚,春申君的小尾巴早就搖上了,會得意洋洋。今兒卻是沒有一點兒喜悅。不僅沒有一點兒喜悅不說,還是顫顫兢兢。

“君上,臣以爲可以割地賠金,這是一策。”春申君只得獻上一“計”。

“呸!”若是在往昔,春申君如此獻計,楚考烈王即使不同意,也會考慮考慮。今日卻是想也沒有想,就是狠狠啐,道:“虧你是大楚的令尹,竟出如此無用的主意。秦國這是要滅楚。要滅亡大楚,豈會受地得金?”

楚考烈王就是再糊塗也是明白,眼下的局勢大爲不同了,秦國這是要滅亡山東列國。要一統天下,不會接受割地賠金。

“那就只有唯戰一途了。”春申君當然明白這點。只是他被楚考烈王點名,不得不說話。其實,他又哪裡有辦法,只能濫竽充數了。

“戰?如何戰?打得過虎狼秦人嗎?”楚考烈王恨不得扇春申君兩個耳光,要是打得過,他會急嗎?要是打得過,他還不起兵報楚懷王之仇嗎?

正是因爲楚國打不過秦國,眼看着秦國要滅楚了,他這纔不得不急啊。春申君這話就是放屁,比屁還要臭。

“君上,喜事,喜事,大喜事。”就在楚考烈王即將小宇宙爆發之際,只見一個內侍歡天喜地,一路小跑着進來,遠遠就叫嚷起來了。

“喜事?喜個屁!眼看着大楚就要亡了,有屁的喜!”楚考烈王一聽這話,差點沒把鼻子氣歪。楚國處在亡國邊緣,內侍還來報喜,他是氣不打一處來,想要把這個不識趣的內侍給剁碎了喂狗。

“君上,真的是喜事呀。”這個內侍卻是不識趣,仍是叫嚷着道:“秦軍不會東進了,不會東進了。”

“不東進?”楚考烈王如同火燒了屁股一般,一蹦老高,一臉的難以置信。

“千真萬確。這是秦國的求賢詔,向天下招水工呢。”內侍討好般的忙把手中的竹簡呈上,道:“君上一瞧便知。”

“當真?”楚考烈王驚疑不定,一把奪過竹簡,展開一瞧,不由得大喜過望,把手中竹簡一拋,仰首向天,大笑不已:“哈哈!天佑大楚!天佑大楚!”

心中暗想,早知道秦軍不會東進,我還擔心個屁呀。

笑過之後,又是輕蔑的道:“區區水工,還稱賢,還發求賢詔,嬴稷老兒,你是老糊塗了吧?”

以他想來,水工不值錢,更與“賢”字挨不上邊,秦國竟然發求賢詔,招水工,這不是秦昭王糊塗了,還能是什麼?

“來啊!設宴,寡人要大宴羣臣!”緊接着,楚考烈王就是歡天喜地,右手一揮,如同在指揮千軍萬馬,極是大氣。

魏國都城,大梁,魏國王宮。

魏安釐王急得團團轉,和楚考烈王一般無二,是因爲他也在憂慮秦軍東進之事。

秦軍東進的話,魏國必然是不保啊,因爲魏國地處三晉之地,秦國必欲得之而甘心,要不滅魏國就奇了的怪了。

魏安釐王雖然昏憒,這點還是看得明白的。

他正憂慮間,丞相須賈笑呵呵的進來,向他道喜,說秦國不會東進。魏安釐王不信,須賈討好似的呈上秦國的求賢詔,魏安釐王一瞧,大喜過望,立時做出兩個決定:一是大宴羣臣,要大宴七日;二是遣使入秦,向秦國道賀。

齊國王宮,明智的君王后得知秦國發求賢詔招水工一事,大是心驚,只說了一句話:“秦軍不出則已,一旦東進,必是雷霆萬鈞!”

第70章 廉頗被罷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26章 公然打劫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64章 魏軍來襲第38章 圍困(下)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11章 飛騎鼻祖第73章 使者大出第3章 蓋聶(上)第1章 鐵鷹銳士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112章 一之道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64章 大宛第22章 將相和第58章 帝王之師第56章 兵精糧足第48章 何去何從?第94章 拍賣第17章 趙括之母第40章 活捉單于第49章 開始對峙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44章 滅楚之策第95章 秦異人Vs項燕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76章 怨氣沖天第28章 秦王之路第18章 嬴柱即位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3章 骨氣第13章 提倡商業第27章 首戰告捷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8章 攻心之戰第12章 母子情深第76章 怨氣沖天第65章 迂政亡燕第17章 寡人有錯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38章 官商勾結第48章 何去何從?第25章 罪惡累累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49章 救?不救?(下)第9章 韓國滅亡第14章 趙王之怒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45章 周室滅亡第17章 逃!逃!逃!(下)第25章 罪惡累累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43章 隳龍城(下)第18章 斬盡殺絕第98章 製造恐怖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46章 出兵滅楚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52章 異人出手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29章 斬盡殺絕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5章 平原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17章 趙括之母第51章 異人定計第95章 財源滾滾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5章 散合縱(二)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65章 迂政亡燕第58章 羌滅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5章 散合縱(一)第18章 嬴柱即位第11章 太子丹第46章 翻雲覆雨第8章 子楚?第45章 栽贓嫁禍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8章 商君遺願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6章 遇刺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70章 廉頗被罷第37章 齊國滅亡第32章 成功欺騙第44章 威震大漠
第70章 廉頗被罷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26章 公然打劫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64章 魏軍來襲第38章 圍困(下)第90章 魏軍覆滅(中)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11章 飛騎鼻祖第73章 使者大出第3章 蓋聶(上)第1章 鐵鷹銳士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112章 一之道第37章 伏屍萬里(二)第87章 伏擊信陵君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64章 大宛第22章 將相和第58章 帝王之師第56章 兵精糧足第48章 何去何從?第94章 拍賣第17章 趙括之母第40章 活捉單于第49章 開始對峙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5章 梵書坑儒禍首:淳于越第44章 滅楚之策第95章 秦異人Vs項燕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76章 怨氣沖天第28章 秦王之路第18章 嬴柱即位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3章 骨氣第13章 提倡商業第27章 首戰告捷第2章 召異人回國第8章 攻心之戰第12章 母子情深第76章 怨氣沖天第65章 迂政亡燕第17章 寡人有錯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38章 官商勾結第48章 何去何從?第25章 罪惡累累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第49章 救?不救?(下)第9章 韓國滅亡第14章 趙王之怒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45章 周室滅亡第17章 逃!逃!逃!(下)第25章 罪惡累累第85章 又見黃石公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43章 隳龍城(下)第18章 斬盡殺絕第98章 製造恐怖第67章 一鼓而下(下)第46章 出兵滅楚第48章 滅國!滅國!再滅國!(下)第52章 異人出手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29章 斬盡殺絕第58章 滅國方略(下)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下)第15章 平原君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17章 趙括之母第51章 異人定計第95章 財源滾滾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5章 散合縱(二)第41章 罵死君王后第65章 迂政亡燕第58章 羌滅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5章 散合縱(一)第18章 嬴柱即位第11章 太子丹第46章 翻雲覆雨第8章 子楚?第45章 栽贓嫁禍第96章 孟子學生第38章 商君遺願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15章 信陵君受命第6章 遇刺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48章 傳說中的“井田制”第70章 廉頗被罷第37章 齊國滅亡第32章 成功欺騙第44章 威震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