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

“啊!”秦異人的話剛落音,只聽一片驚呼聲響起,聲音之響亮,如同雷鳴似的,差點把殿頂給掀飛了。

不僅來自山東之地的讀書人、飽學之士驚訝莫銘,就是秦國的大臣也是震驚不已。

就是範睢、王翦、黃石公、尉繚、李斯、韓非、范增、蒙武、蒙驁、蔡澤這些顧命大臣誰個不震驚?

要知道,在古人心目中,聖人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神聖無比,人人都得尊敬之,不得有不敬之語。

即使不接受他們的觀點,行事之法,也不能如此直接,說聖人是用來踩的,這話太過驚人了,誰能不震驚?誰敢不震驚?

“君上,你說笑的吧?”範睢愣了半天,這才反應過來,忙提醒秦異人。

要是這話被傳開了,秦異人一定會被罵爲狂妄之輩,會背上罵名,範睢是一番好意。

“是啊,君上說笑的。”王翦他們忙附和,以此來減輕這事的嚴重性。

“是說笑的,是說笑的。”朝臣和來自山東之地的讀書人、飽學之士無不是贊成。

一統天下是不世偉業,秦異人能完成如此偉業,很是令人敬仰,他們對秦異人不乏敬佩之情,不想讓他背上罵名。

然而,他們的好意白費了,只聽秦異人道:“寡人沒說笑。”

“這……”範睢一窒,忙道:“敢問君上這話如何解?”

原本以爲秦異人是說笑的,哪裡想得到,秦異人竟然直承他不是說笑,好意白費了。那麼,以範睢的才智,不會想不到。秦異人如此說,必然有其原委。

“你們一定很奇怪,寡人爲何說出如此狂妄之言,是吧?”秦異人站起身,掃視殿中人,眼中精光一閃,道:“寡人就爲你們釋疑。”

無不是伸長脖子,瞪圓眼睛,死盯着秦異人。想要弄個明白。

“淳于越,你提到先王,也就是聖人,你可知何爲聖人?”秦異人並沒有直接釋疑,而是衝淳于越問道。

“這……”淳于越萬萬沒有想到。秦異人會問他問題,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有些發懵。

“君上,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淳于越愣了愣,終於反應過來,忙說明何謂聖人。

“嗯。”殿中人無不是大爲贊成這話,這也是當時最爲流行的關於聖人的解釋了。

“錯!”秦異人卻是斷然否決。

“啊!”又是一片驚呼聲響起。個個一臉的難以置信,如同見鬼似的。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這是當時對“聖人”最爲流行的定義,也就是“止於至善”。也就是說沒有比聖人更完美的人了。

就是如此令人信服的解釋,到了秦異人嘴裡竟是錯了,誰能不驚?

“大錯特錯。”秦異人還特的補充一句。

這話如同雷霆似的,轟在所有人的心坎上。個個被雷得如同木樁似的。

“在你們的心目中,三王五帝周公是謂聖人。是吧?你們可知,他們爲何成爲聖人?”秦異人眼中精光閃爍,反問一句。

三王五帝功莫大焉,對華夏的貢獻極大,是公認的聖人。然而,至於他們爲何成爲聖人,還真能把人給問住。

“君上,三王五帝之所以爲聖人,是因爲他們有大功於世,爲後人頌揚。”淳于越想了想道。

“你這話雖是有理,卻是不夠準確。”秦異人卻是搖頭,道:“你只知他們的成功,卻不在他們爲何成功。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爲他們有着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把握時代的脈絡,知道該如何做才能還天下安寧,一句話‘與時推移而爲功’。”

後人都在讚揚三王五帝周公,是因爲他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福於民,儒家更是把他們奉爲教條,一個勁的宣揚要“法先王”。

然而,儒家卻是沒有看到他們爲何成功,要不然的話,孔孟也就不會主張“克己復禮”,要求恢復周公那一套過時的政治理念。

“三王五帝之時,有他們那個時代所的脈絡,有他們那個時代的需求。然而,三王五帝與我們眼下所處的時代已經差點好幾千年,我們這個時代的脈絡已與他們那個時代大爲不同了。”秦異人扳着手指頭細數起來,道:“三王五帝時,華夏不過中原那麼大一塊地方,而眼下的大秦疆域遼闊,是其數百倍;三王五帝時的口衆稀少,而眼下大秦的口衆衆多,不下兩千萬,是三王五帝時的數百倍。已經山河鉅變,若是我們再法先王,用三王五帝之法來治理我們這個時代,一定不會成功。”

“有理。”範睢、王翦、黃石公、尉繚、李斯這些具有卓越政治智慧的幹才大爲贊成這話,無不是重重點頭。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他們那樣的政治智慧,不少人大爲搖頭,不以爲然。

淳于越大聲辯駁,道:“君上,不法先王,無以爲治,當今天下歸一,必行先王之法,方能令天下安寧。”

此人的迂腐是出了名的,抱着聖人之法不放。

“沒錯,聖人之法不可廢。”立時響起一片附和聲。

如此想法者不在少數。

“淳于越,寡人問你,你三歲時所穿袍衫需布幾尺?”秦異人卻是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再發一問。

“兩尺。”淳于越很不想回答,卻是不得不回答,因爲他很想弄明白秦異人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你七歲時所穿袍衫需布幾尺?”秦異人再問。

“三尺。”

“十歲呢?”

“五尺。”

“如今需布幾尺?”

“七尺。”

秦異人和淳于越一問一答,引來一衆人個個睜大了眼睛,打量着秦異人,這穿袍衫與所議國事有啥干係?

“淳于越,如今的你還能穿兒時用兩尺布所做之袍衫嗎?”秦異人再發一問。

“不能。”如此明顯的事兒,還要在這裡相問。淳于越大爲不屑,不住裂嘴角。

“爲何不能?”秦異人又問。

“嗤!”淳于越譏笑一聲,道:“如此明白之事,君上何須多問。”他已經不屑於回答了。

“你所說的明白之事,無非就是你的身胚更加高大了,兒時兩尺布所做之衣已經不合你的身胚了。你明白這個理,爲何就不明白三王五帝之時的事兒已經不適合於今日今時?”秦異人這纔給出結論,道:“三王五帝時猶如你兒時,如今眼下時局猶如眼下的你。你可懂?”

“妙!妙!妙!”秦異人話剛落音,一片讚揚聲響起,不少人微微頷首,大爲贊成。

這比喻非常形象,三王五帝時代。是華夏的發端時期,很多東西處於萌芽狀態。到了戰國時代,可以說已經很有成就了,疆域更廣了,口衆更多了。

“這……”淳于越很想反駁,卻是找不到詞兒來反駁。

他要想反駁,除非他承認他眼下還能穿上他兒時用兩尺布所做的袍衫。

“大秦要想治理好天下。就是要踩在聖人的肩上,如此方能站得高,看得遠,深謀遠慮。天下才會安寧,成就更大的功業。”秦異人擲地有聲,道:“而不是如你淳于越所說,法先王。不顧先王所做之事對與否,一咕腦兒的照搬過來。聖人成功的經驗。大秦可以借鑑;聖人的教訓,大秦要吸取,這纔是正確之法。”

“好!”一片叫好聲響起。

經過秦異人這番解釋與說服,很多人已經轉過彎來了,大爲贊成這說法。

“三代之法就是分封,分封的可怕後果,你可知?”秦異人衝淳于越,道:“分封的第一不利,不利於天子制約諸侯。諸侯有土地城池口衆,有錢有糧,他們可以爲所欲爲,不聽從天子的號令,更有人起兵與天子對戰。這是周室舊事,這是周室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委。”

分封制不能有效控制諸侯,因爲諸侯有土地城池,有口衆,有錢有糧,就可以建立軍隊,有了與天子叫板的實力。

在東周之初,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發生過戰爭,結果是周天子大敗,因此事使得周天子的威信大減,不鳥天子的事兒層出不窮,就這樣,周天子就不能制諸侯了。

“二不利,不利於廉潔,不恤國人庶民。”秦異人扳着手指頭,道:“周公建雒邑,負成王會諸侯,一是爲了查治績,二是爲了收取各諸侯的貢賦,也就是禮物。周室視禮物之輕重來定諸侯之忠心與否,這會失察,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就會以此來矇蔽天子。淳于越,你是飽學之士,當知此等事不知幾多吧?”

“是,很多很多,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淳于越很不想回答,卻不得不回答,因爲這是事實。

“天子要收禮物,諸侯就要仿效,我收你收,到了最後,一切禮法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就成了盤剝,不恤民情了。”秦異人感慨一句,道:“山東之地疆域比大秦廣,口衆比大秦多,最終卻是爲大秦所滅,原委爲何?因爲他們盤剝無度,賦稅不定,隨時可以更改,國人庶民度日艱難。淳于越,你是齊人,你可知齊人是如何痛恨此等之事嗎?”

“知曉。”淳于越額頭上的冷汗流了下來。

秦異人說的是實情,誰都得承認這是真的。如此盤剝,就是從周天子開始的,周天開子要收禮物貢賦,諸侯能不收嗎?

上行下效是也!

“分封制的第三個不利之處,就是沒有才智之士出人頭地的機會。”秦異人臉一肅,沉聲道:“你們之中,不是所有人,也是絕大部分人有無用武之地的悲哀吧?”

“是呀。”一片轟然響應聲響起,如同雷鳴似的,不少人更是搖頭惋惜。

“你們再看看朝堂上,範睢、黃石、尉繚、蒙驁、韓非、李斯、蔡澤、范增,他們都是山東人,他們之所以入秦,是因爲大秦有他們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大秦之所以能給他們提供用武之地,是因爲大秦實行的是郡縣制,而不是分封制。”秦異人指點着範睢他們道。

範睢、黃石、尉繚、蒙驁、韓非、李斯、蔡澤、范增他們不是秦人,卻是在秦國被重用,就是因爲秦國沒有進行分封制,而是郡縣制,有才者可以被重用,無才者只能靠邊站,不會出現“站着茅坑不拉屎”的現象。

這太有說服力了,淳于越身子一躬,道:“淳于越明白了,大秦當廢分封,立郡縣。”

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47章 三川郡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3章 骨氣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55章 蒙恬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34章 樂毅第55章 相見歡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3章 提兵北上第16章 出兵遼東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63章 離間朱亥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1章 秦異人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28章 秦王之路第12章 白起服了第48章 天下共譽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38章 官商勾結第16章 出兵遼東第40章 將相失和第18章 李牧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41章 韓軍覆滅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6章 聲討秦王第39章 出個損招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60章 深謀遠慮第43章 韓國稱臣第7章 誰要我死?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3章 蓋聶(中)第19章 大破東胡第14章 《俠客行》第5章 散合縱(二)第81章 合縱風雲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12章 灰頭土腦第7章 誰要我死?第63章 離間朱亥第38章 圍困(上)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31章 毛筆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11章 巧取豪奪第29章 項燕獻計第10章 呂不韋(下)第45章 張網待魚第7章 困獸之鬥第15章 尉繚歸來第37章 士俠第38章 圍困(上)第70章 拜訪樂毅第26章 有仇報仇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5章 栽贓嫁禍第4章 處處碰壁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49章 開始對峙第34章 強勢迴應第15章 鬥朱亥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7章 朱亥來投第5章 散合縱(一)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38章 圍困(上)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94章 拍賣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4章 逐客?第21章 仇人見面第39章 廉頗奪權第51章 駕臨前線第35章 轟傳天下第36章 大豐收
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47章 三川郡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28章 頭曼的建議第3章 骨氣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55章 蒙恬第85章 江東子弟兵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一)第34章 樂毅第55章 相見歡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53章 提兵北上第16章 出兵遼東第5章 敲詐平原君第63章 離間朱亥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1章 秦異人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28章 秦王之路第12章 白起服了第48章 天下共譽第84章 廉頗的邀請第13章 信陵君算個屁!第38章 官商勾結第16章 出兵遼東第40章 將相失和第18章 李牧第43章 華夏危機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一 o二血流成河上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41章 韓軍覆滅第63章 席捲西域(下)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16章 聲討秦王第39章 出個損招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60章 深謀遠慮第43章 韓國稱臣第7章 誰要我死?第63章 信陵君奪軍(下)第3章 蓋聶(中)第19章 大破東胡第14章 《俠客行》第5章 散合縱(二)第81章 合縱風雲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12章 灰頭土腦第7章 誰要我死?第63章 離間朱亥第38章 圍困(上)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31章 毛筆第72章 再度合縱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11章 巧取豪奪第29章 項燕獻計第10章 呂不韋(下)第45章 張網待魚第7章 困獸之鬥第15章 尉繚歸來第37章 士俠第38章 圍困(上)第70章 拜訪樂毅第26章 有仇報仇第31章 血染大漠(三)第12章 征伐異族第45章 栽贓嫁禍第4章 處處碰壁第39章 異人新政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49章 開始對峙第34章 強勢迴應第15章 鬥朱亥第3章 王道氣象:道不拾遺第86章 建立情報網第19章 男兒當殺人第7章 朱亥來投第5章 散合縱(一)第一o四章 郭開入宮第78章 幹票大的(下)第38章 圍困(上)第一o六章 趙人歸心第94章 拍賣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4章 逐客?第21章 仇人見面第39章 廉頗奪權第51章 駕臨前線第35章 轟傳天下第36章 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