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圍困(下)

望着越來越旺的火焰,匈奴眼中精光閃爍,人人臉上泛着喜色,扯起嗓子大吼:“燒死可惡可恨的秦狗嘍!”

“秦軍可惡,要置大匈奴勇士於死地!秦狗,你們也嚐嚐死亡的滋味!”

“燒燒燒,燒死秦狗!”

匈奴吼得山響,火把不住朝油脂裡扔去。只一會兒功夫,到處都是火頭,不知幾多,煞是壯觀。再過一陣,火頭躥起,燒着了樹木,烈焰騰空,映紅半邊天空。

“滋滋!”不計其數的樹木被烈焰吞噬,發出一陣滋滋聲,火勢越來越旺,整個山腳都着火了。

一陣風吹來,火頭更旺了,對着山上就躥去。

“哈哈!”單于望着快速朝山上躥去的火頭,得意非凡,仰首向天,爆發出一陣暢笑聲。

“哈哈!”匈奴大臣們也是大聲暢笑,快活之極。

“烏特拉!”

“烏特拉!”

匈奴歡喜莫銘,手舞足蹈,大聲歡呼,萬歲聲響徹天際。

秦異人與李牧、黃石公、李斯、韓非他們在中軍帳中,商議軍機。

“公子,這一戰,你打算何時結束?”李斯眼中透着睿智的光芒,打量着秦異人問道。

“李斯,你以爲何時結束爲宜?”秦異人並沒有作答,而是反應一句。

秦異人要考考李斯,看看他有什麼見解。

“公子,我以爲,此戰不必把匈奴全殺了,只需要嚇破匈奴的膽,就可以結束了。”李斯顯然經過深思熟慮,言來不慌不忙。

“何出此言?”秦異人問道。

“公子。戰國大爭之世,什麼最缺?不是金銀珠寶,不是糧草,而是人力!”李斯大聲剖析,道:“大爭之世,黎民苦戰國,苦不堪言,在於戰亂不息,諸侯力征。死於戰陣者衆,流離失所者衆,飢餓而死者衆……是以,人力最是缺乏。”

戰國大爭之世,哪年沒有打仗?死於戰陣的人不知幾多。

哪月哪日沒有流離失所的人?死於飢寒交迫的人不知幾多。

人。是萬物之本,只要有了人,就有了一切。是以,在戰國大爭之世,最爲珍貴的並不是金銀珠寶,並不是糧草,而是人!

李斯這話說到要害處了。秦異人重重點頭,大爲讚賞。

李牧和黃石公也是微微頷首,一臉的讚賞。

“以我之意,只要嚇破了匈奴的膽。使得匈奴不敢再叛就成。抓些匈奴俘虜,讓匈奴做苦力。”李斯接着剖析道:“別的不說,匈奴養馬之術天下無雙,若是能爲大秦所用。大秦何愁無駿馬?”

匈奴是遊牧民族,若是用來種莊稼的話。那是不可能的,匈奴一定會覺得很痛苦。若是用匈奴來牧養戰馬的話,那就是用得其所,匈奴一定會把戰馬牧養得膘肥體壯。若是能有數萬匈奴爲秦國牧養戰馬的話,秦國何愁沒有戰馬?

“好!採!”李斯的話剛落音,一片叫好喝采聲響起。

“啪啪!”秦異人更是雙手輕擊,大爲讚歎:“李斯所言,正是我所想。匈奴嘛,固然可恨,可是,匈奴也有可貴之處。匈奴大有用處,別的不說,用匈奴來養馬的話,大秦一定會有不計其數的駿馬,大秦之軍就會更加快捷,來去如風了。”

戰馬這種冷兵器時代最爲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對於一個國家民族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看看中國歷史上強盛的王朝,比如漢朝和唐朝,就知道了。

漢唐兩朝,之所以強盛,漢唐兩朝的大軍之所以能夠縱橫在大漠上,漢朝擊破匈奴,唐朝滅掉突厥,就在於這兩朝擁有很多戰馬。

衆所周知,漢武帝組建了大量的騎兵,在衛青和霍去病這些天才統帥的率領下,大漢兒郎縱橫在大漠上,擊破了強橫的匈奴。究其原因,就在於,漢朝推行“馬政”,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擁有大量的戰馬。

要不然的話,即使以漢武帝的雄材大略,也不可能改革漢朝軍制,組建大規模的騎兵。

唐朝在這方面更是遠遠超過了漢朝,唐朝最強盛之時,光是官府掌握的戰馬就高達七十萬匹之多。這只是官府掌握的,民間掌握的駿馬還不計算在內。正是因爲有了大量的戰馬,唐軍幾乎是人手一匹戰馬,哪怕是步兵也能有戰馬代步,是以唐軍的機動能力特別強。

成功的推行“馬政”,使得漢唐兩朝擁有的戰馬不比遊牧民族少,正是因爲如此,漢唐兩朝才那麼的輝煌。

可以這樣說:華夏的強盛是建立在馬背上的!

如果說漢唐兩朝的成功是“正面教材”的話,那麼,宋朝的失敗就是“反面教材”了。說實話,宋朝的經濟實力是中古代王朝中首屈一指的,遠遠超過了夢幻般的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口過億的王朝。然而,宋朝在軍事上卻是沒有什麼建樹,強大的經濟實力並沒有轉化爲強大的軍事實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一個原因卻是衆所周知的,那就是宋朝缺馬,嚴重缺馬。爲了改變這一現狀,宋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推行“馬政”,卻是因爲腐敗滋生,沒有成功。河北路一共有十二個馬場,一年纔有兩千四百匹可用之戰馬,這明顯是不可能的,腐敗太嚴重了。

也正是因爲宋朝沒有大量的戰馬,遇到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的鐵騎時,就只有捱打的份。

最終,宋朝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亡於異族的王朝!

由此可見,戰馬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了,李斯提出用匈奴來牧養戰馬,是非常高明的見解,無論怎樣讚譽都不爲過。

“公子如此想的話,那就需要一個優良的牧場,河套之地土肥水美,天藍草青,正是優良的牧場。”韓非接過話頭,興許是因爲激動,結巴好了許多,說話甚爲連貫,極爲難得了。

“沒錯!河套之地就是最好的牧場!”韓非一句話剛落音,衆人又是一通讚揚。

“公子,依我之見,不僅要……在河套牧……養戰馬,還……要在河套之地築……城。”韓非這結巴的老毛病着實讓人無語,適才一句話還算連貫,眼下又結巴上了。

“築城?”秦異人的眉頭一挑,盯着韓非問道:“爲何要築城?”

黃石公他們眼中精光閃爍,打量着韓非。

“公子,築城之妙用有……二。”韓非依然結巴,道:“一是有城就能有依……託,二是有城才能控制匈……奴,使得匈奴不敢……不聽命。”

“好!採!”韓非的話剛落音,又是一片叫好喝采聲響起。

在河套之地築城的重要性不需要說的,其作用有二:一是有了城池纔能有依託,可以在這裡積蓄軍械糧草,牧養戰馬,爲攻入漠北作好準備;二是有了城池才能控制住河套之地,若是連河套之地都控制不住,河套之地就不能成爲戰略跳板。

歷史上,秦始皇命蒙恬收復河套之地後,就在這裡築城,就是要把河套之地打造成進攻漠北、控制大漠的戰略基地。只可惜,秦始皇死得太早了,秦朝很快就滅了,這一謀劃最後破產,沒能進行下去。

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收復河套之地後,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在河套之地築城。在當時,丞相公孫弘反對,主父偃與之辯難,連發十問,公孫弘無言以答。正是因爲在河套之地修建了“朔方”城,漢朝在大漠中有了基地,爲後來橫絕大漠,攻入漠北,準備好了條件,纔有“單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的傳奇。

韓非不愧是天才,早早就看出了築城的重要性,無論如何讚譽都不爲過。

“歷史上,韓非枉死。這一次,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韓非再死了,一定要讓他死心塌地,爲大秦效力!”秦異人在心裡暗暗告誡自己。

“嗯。”突然間,山下傳來匈奴陣陣歡呼聲。

“發生何事了?”秦異人眉頭一挑,大聲問道。

“稟公子,大事不好,匈奴放火燒山了。”孟昭快步而來,遠遠就衝秦異人稟報。

“燒山?不好!”黃石公、李牧他們一蹦而起,飛也似的衝了出去。

秦異人也衝出去,來到山巔一瞧,只見山腳下烈焰騰空,火勢大起。

“公子,快下令,全軍出擊吧!”李牧大聲嚷嚷。

“是呀,公子。”黃石公他們齊聲附和。

水火無情,這火勢已成,一旦燒上來,秦軍的營寨必然無法倖免。與其被匈奴逃走,不如此時果斷出擊,能殺幾多是幾多。

“沒事。”秦異人看在眼裡,卻是不當一回事。

“沒事?”黃石公急得額頭上直冒冷汗了,大聲叫嚷道:“公子,水火無情,這火勢已成,無法控制了。只要燒上來,營寨必然不能倖免。沒有了營寨,匈奴要逃,難以阻止呀。不如趁這火頭剛起之時,全軍出擊,大殺一通。”

“是呀。”李牧他們齊聲附和。

“不就放個火,燒個山嗎?這能難住本公子?”秦異人卻是一點也不急。

這牛吹大了吧?儘管黃石公他們對秦異人很是信任,此時也不再相信他們。

“傳令。把營寨前的樹木全部砍倒。嗯,要砍出十來裡就成了。”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

不就一個山林防火嘛,這要是能難住秦異人了,還配做現代人?

一個隔離帶就能完成!

第95章 秦異人Vs項燕第41章 直搗龍城第37章 士俠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38章 狠狠敲詐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42章 鬥信陵君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50章 遷九鼎第12章 田光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1章 反目成仇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29章 離開邯鄲第61章 你求我啊!第23章 韓非哭韓第62章 活捉楚王第44章 威震大漠第71章 渾水摸魚第2章 凱旋歸來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22章 “馬上殺”第31章 冠禮成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6章 兵臨韓都第48章 魏國出兵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95章 財源滾滾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3章 合縱回光第1章 反目成仇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96章 策反後勝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42章 趙姬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43章 公子蟜?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14章 趙王之怒第21章 仇人見面第43章 刁難第3章 合縱回光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3章 學館成(續)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52章 廉頗怒了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41章 收拾民心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12章 征伐異族第5章 散合縱(二)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63章 離間朱亥第43章 韓國稱臣第19章 出兵滅魏第1章 秦異人第50章 蘇代第50章 遷九鼎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27章 定計滅齊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7章 逃!逃!逃!(上)第19章 大破東胡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一 o一徐夫人第35章 出爾反爾第65章 秦國響應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19章 出兵滅魏第48章 欲除白起第53章 滅羌?第18章 鬥獸場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81章 合縱風雲第23章 即位第27章 匈奴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2章 玉夫人第41章 高踞上位
第95章 秦異人Vs項燕第41章 直搗龍城第37章 士俠第14章 匈奴瘋了(上)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38章 狠狠敲詐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42章 鬥信陵君第90章 魏軍覆滅(上)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50章 遷九鼎第12章 田光第25章 罪惡累累第33章 此路不通(下)第1章 反目成仇第21章 杜郵之厄,白起之災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26章 李冰入蜀(上)第29章 離開邯鄲第61章 你求我啊!第23章 韓非哭韓第62章 活捉楚王第44章 威震大漠第71章 渾水摸魚第2章 凱旋歸來第58章 流血的夜晚第27章 族老的誇讚第22章 “馬上殺”第31章 冠禮成第37章 伏屍萬里(一)第6章 兵臨韓都第48章 魏國出兵第一o六章 邀請荀子第95章 財源滾滾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52章 艱難的進展第3章 合縱回光第1章 反目成仇第4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14章 異人新政(下)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96章 策反後勝第82章 異族讀書人第42章 趙姬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中第43章 公子蟜?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14章 趙王之怒第21章 仇人見面第43章 刁難第3章 合縱回光第一o三章 穆天子車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3章 學館成(續)第22章 借力打力(下)第15章 趙孝成王欲反第31章 血染大漠(五)第52章 廉頗怒了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51章 十二金人原型:翁仲第45章 不殺的理由第41章 收拾民心第21章 樂毅膺重任第12章 征伐異族第5章 散合縱(二)第49章 信陵君入趙第39章 匈奴末日(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63章 離間朱亥第43章 韓國稱臣第19章 出兵滅魏第1章 秦異人第50章 蘇代第50章 遷九鼎第15章 向秦王問罪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27章 定計滅齊第33章 此路不通(中)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9章 開始對峙第17章 逃!逃!逃!(上)第19章 大破東胡第23章 各懷鬼胎(下)第1章 把韓非抓起來第一 o一徐夫人第35章 出爾反爾第65章 秦國響應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19章 出兵滅魏第48章 欲除白起第53章 滅羌?第18章 鬥獸場第57章 血色西海(上)第81章 合縱風雲第23章 即位第27章 匈奴第45章 橫刀奪愛第32章 玉夫人第41章 高踞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