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救?不救?(下)

關中,是當時華夏的形勝所在,是秦國的都城所在,河套之地可以威脅關中,可以威脅咸陽,僅此一條,就不能落入匈奴之手了。

正是因爲河套之地對關中有着如此巨大的威脅,到了漢朝,匈奴據有河套之地,差點攻入了關中之地,著名的“凌辱之恨”、“烽火甘泉”就是因此而產生。

到了唐朝,那就更加不得了,突厥更是長驅直入,進入關中的渭水之地,兵臨長安。唐朝朝野震動,不少人想要遷都避禍。好在,當時唐朝的皇帝是著名的唐太宗,他沉着應對,沒有驚慌,調集唐軍,準備決戰。這一手,反倒是嚇住了突厥當時的首領頡利可汗,最後只得與唐朝和談,訂下了著名的“便橋之盟”。

漢唐兩朝的歷史,已經清楚的告訴我們,河套之地的重要性,可以威脅關中,可以威脅華夏形勝之地。

白起的眼光非常獨到,不愧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兵家!

“這……”秦昭王、範睢、司馬梗睜大眼睛,大爲震驚。

白起的話,他們不敢有絲毫置疑,不能不驚。

“不可能吧?河套之地離關中還遠着呢,匈奴就是再厲害,也莫想打到咸陽。”贏煇卻是不以爲然,叫嚷起來。

他不過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罷了,哪裡看得明白這等戰略上的事兒,秦異人冷冷一笑,連搭理他的興趣都沒有了。

“閉嘴!”秦昭王卻是沉聲喝道:“老三,你若再敢亂說,你就滾出去。”

言來極爲不善,贏煇忙一縮脖子,不敢再說話了,只得老老實實站着。

“這還不是匈奴最大的危害,匈奴最大的危害,在這裡,燕國!”白起手中的木棍從河套之地開始。一路朝東劃去,直到燕國都城薊城停下,眼中精光暴射,道:“一旦匈奴得到河套之地,站穩了腳跟。必然是大舉東進。攻打燕國。”

“攻打燕國?”秦昭王、範睢、司馬梗他們極是震驚,眼睛瞪得滾圓。

“沒錯。”秦異人重重點頭,大爲贊成道:“你們可知匈奴爲何要攻打燕國?因爲燕國之地勢壓中原,是中原的北方屏障。匈奴若是滅了燕國。大勢則成。據有燕國舊地,對中原大舉用兵,如何抵擋?”

白起重重點頭,大爲讚賞,打量一眼秦異人。微微一笑。白起難得有笑的時候,他竟然衝秦異人一笑,這是何等的難得。

“不會吧?”秦昭王卻是不信了,搖頭,道:“燕國之地苦寒不毛之處,口衆少,即使匈奴得到,也不會有太大的用處呀。”

燕國所處的地方就是現在以北京爲中心的華北平原。這本是一塊富饒之地,然而在戰國時代。這裡人口太少,屬於極不發達之地,被中原視爲苦寒不毛之地。

“大父,此言差也。”秦異人卻是搖頭,道:“燕國之南就是中原。而中原的屏障就是燕國南方的大山。若從燕國之地出發,這是居高臨下,俯瞰中原。即使中原實力雄厚,也是難以抵擋。”

秦異人這話並非無的放矢。而是爲歷史所驗證了的。

衆所周知,宋朝積弱。先是爲契丹壓着打,後是被女真佔了中原,奪取了半壁半山,最後被蒙古人給滅了。宋朝爲何會被這些異族壓着打,最終滅亡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宋朝積弱無能是一個重要原因,不過,也有客觀因素。

這客觀因素就是“石敬瑭賣國”,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他契丹。當時的燕雲十六州,相當於戰國時代的燕國之地。契丹、女真和蒙古人得到這裡後,以此爲戰略基地,對中原大打出手,打得宋朝無還手之力。

很多人在想一個問題:若是燕雲十六州沒有落在異族之手,即使宋朝積弱,會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亡於異族的王朝嗎?

由此可見,燕雲之地的重要性了。

燕雲之地之所以如此重要,除了這些土地肥沃,適於農耕外,還在於,太行山是中原的北方屏障。一旦落到異族之手,中原的門戶就洞開了,後果無法設想。

“異人,你言之有理,可是,就算匈奴佔領了燕地,只要中原一統,中原實力雄厚,也是不懼啊。”秦昭王搖着雪白的頭顱道。

“那可未必。”秦異人反駁,道:“若是匈奴再與東胡勾結在一起的話,大父,你還敢如此認爲嗎?”

“這……”秦昭王張口結舌,無言以答。

“危言聳聽,匈奴與東胡有世仇,他們未必會勾結在一起。”贏煇譏嘲一句。

對這話,秦昭王倒是有些贊成,沒有喝斥贏煇。

“世仇又如何?”秦異人一咧嘴角,冷笑道:“趙武靈王時,匈奴大舉南下,大父拋棄了與趙國的世仇,下令停止攻趙。不僅停止攻趙,更是要爲趙國提供幫助,準備與趙國合兵,共破匈奴,這事你忘了?”

“嗯。”這是秦昭王平生最得意的事情之一,他白眉一軒,大是受用,挺了挺胸膛。

“你敢保證匈奴和東胡不會勾結?”秦異人衝贏煇一揚下巴,充滿挑釁的問道。

“……”贏煇張口結舌,無言以答,只有生悶氣的份。

“公子此言有理。謀國者,當謀萬全,不能存在僥倖之心。”範睢大聲附和:“匈奴與東胡或許不會勾結,也可能會勾結,爲了萬全計,就得當作他們會勾結處置。”

範睢不愧是智士,一語切中要害。謀國者,不能有任何遺漏,哪怕是萬分之一都不行。

爲了華夏的安危,絕對不能賭匈奴與東胡不會勾結。

“有理。”秦昭王點點雪白的頭顱,話峰一轉,道:“若是寡人即時出兵,掃滅列國,一統華夏。到那時,華夏之強,前所未有,即使匈奴與東胡勾結在一起,大秦何懼?”

“是呀。”司馬梗、蒙驁和桓齮他們大聲附和。認爲秦昭王所言有理。

秦昭王的話當然是有道理的,只要中原一統,實力就會劇增,到那時何懼一個匈奴?就是匈奴、東胡、百越,這些周邊的異族全部與中原爲敵。亦是不懼。

“君上。此言差也!”秦異人搖搖頭,就要出言反駁,只聽範睢開口道:“匈奴佔領燕地後,大秦還不可能一統華夏。”

“哦。”秦昭王有些想不明白了。眉頭一擰,道:“丞相何出此言?寡人即時發兵,要滅山東之地何難之有?只要大秦之軍一到,就能踏平山東之地。到那時,說不定匈奴還未進攻燕地呢。”

“不!君上誤也!”白起卻是大聲道:“君上可知。大秦要滅山東列國,費時幾多?”

“費時幾多?”秦昭王一心想一統華夏,他當然是想過這事的,道:“不過三五年吧。”

“不!”白起重重搖頭,道:“三五年間,大秦無論如何不能滅了山東列國。”

“你胡說。”秦昭王有些不悅了,道:“山東無力抗秦,三五年還滅不了?寡人就不信了。”

他是巴不得立時掃滅山東列國,他等不起。因爲他來日無多。

“君上且聽臣細細算一筆帳。”白起卻是彷彿沒有聽見秦昭王的喝斥似的,扳着手指頭細算起來道:“大秦東進第一戰,必然是滅韓,這至少要半載時間。”

韓國雖小,畢竟還有那麼大的地方。秦國若能在半年會滅掉,已經非常不錯了。

要知道,這是戰國時代,交通極不發達的時代。不要說攻城略地,就是韓國不抵擋。任由秦國去佔領,以秦軍的進軍速度,也要費時良多。更別說,韓國還會抵擋。而且,韓國都城新鄭,是韓國經營百年的老巢,城高垣厚,易守難攻。

“半載?”秦昭王緊抿着嘴脣,沒有說話了。以他之明智,他當然知道白起這是已經以最好的結果在算了。

“魏國雖是屢敗於大秦之手,丟土失地,然而,魏國都城大梁歷時百年經營,曾是天下間最大的城池,大梁風華曾爲天下所重。此城極爲堅固,很難攻克,能在一年之內滅魏,已是僥天之倖了。”白起扳着手指頭,接着算帳。

“一年半。”秦昭王輕語一聲,眉頭緊擰着。

“齊國,曾是一流戰國,更是太公舊地,得太公遺教,甚是了得。得漁鹽之利,齊之富甲於天下,就是大秦也是難以企及。雖然樂毅伐齊,齊國大損,亦是不容小視,沒有兩載時間,難以攻克。”白起沉聲道。

在當時,齊國還沒有那麼糜爛,君王后還在世,不容小視。能在兩年內滅掉齊國,已經是非常了得不的戰績了。

在歷史上,齊國很快就被秦國所滅,那是因爲秦國的邦交成功,成功的迷惑了齊王建,還有後勝這個奸臣暗中相幫。更重要的是,明智的君王后已死,齊國無能人。如今,君王后還在,秦國的邦交還未成功的迷惑齊國。

如此一來,若秦國要滅齊,必有一戰,不會象歷史上那樣,幾乎是兵不血刃。

“三年半。”秦昭王的眉頭皺在一起了。

“楚國雖是屢次敗於大秦,卻是地域廣闊,可以一退再退,大秦要想滅楚,談何容易,必是有一番惡戰,能在三年內滅楚,已是僥天之倖了。”白起的話很是打擊人。

歷史上,秦國滅楚,費時最多,前前後後,差不多三年,還有一場大敗仗,這還是在楚國比起眼下更加糜爛的情況下。

眼下的楚國,雖然積弱,不是秦國的對手,然而,其實力不容小覷,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楚國還沒有被春申君弄得國蔽民貧。

如此一來,秦國要滅楚,最爲艱難,能在三年內完成,已經是非常非常了不得了。

“六年半!”秦昭王臉色很是難看。

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49章 救?不救?(上)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4章 下馬威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13章 秦昭王病了第47章 不出兵?第5章 散合縱(三)第8章 子楚?第63章 離間朱亥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13章 稱帝?第22章 將相和第93章 李斯拜師第28章 廣納賢才第21章 仇人見面第9章 趙姬登門第6章 調兵北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7章 首戰告捷第74章 要當爹了!第60章 深謀遠慮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56章 楚國大亂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21章 張良第18章 李牧第11章 夏姬第14章 秦王誇讚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15章 平原君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7章 再間朱亥第74章 要當爹了!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2章 凱旋歸來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10章 天才聚會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27章 定計滅齊第28章 秦王之路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22章 巡視天下第52章 異人出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14章 革除積弊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章 調兵北上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31章 范增第15章 蓋聶來投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10章 白起辭世第36章 戰神王翦第88章 無恥之尤第3章 蓋聶(下)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9章 異人之怒第53章 提兵北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51章 分髒第62章 袖中金錘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74章 要當爹了!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72章 清夫人第24章 重獲自由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10章 大舉出塞第5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2章 滅周?第55章 目標:西海第12章 滅周?第6章 吐納術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章 華夏聖地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11章 太子丹第76章 怨氣沖天第52章 荊軻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34章 奇襲歷下第9章 異人之怒第29章 同仇敵愾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
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49章 救?不救?(上)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4章 下馬威第44章 秦始皇他媽第57章 血色西海(下)第13章 秦昭王病了第47章 不出兵?第5章 散合縱(三)第8章 子楚?第63章 離間朱亥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13章 稱帝?第22章 將相和第93章 李斯拜師第28章 廣納賢才第21章 仇人見面第9章 趙姬登門第6章 調兵北上第17章 秦昭王駕崩第27章 首戰告捷第74章 要當爹了!第60章 深謀遠慮第37章 伏屍萬里(三)第56章 楚國大亂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21章 張良第18章 李牧第11章 夏姬第14章 秦王誇讚第41章 我們是趙人!第5章 兄弟之歌《無衣》第15章 平原君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27章 再間朱亥第74章 要當爹了!第43章 宿命的相遇第2章 凱旋歸來第53章 信陵君竊符第10章 天才聚會第35章 長策驚宇內(中)第27章 定計滅齊第28章 秦王之路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二)第37章 齊國滅亡第16章 呂不韋的陰謀第22章 巡視天下第52章 異人出手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8章 揚眉吐氣(下)第14章 革除積弊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章 調兵北上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31章 范增第15章 蓋聶來投第23章 敲詐匈奴(上)第21章 黃鼠狼借雞第10章 白起辭世第36章 戰神王翦第88章 無恥之尤第3章 蓋聶(下)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9章 異人之怒第53章 提兵北上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51章 分髒第62章 袖中金錘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74章 要當爹了!第66章 秦軍敗退(中)第72章 清夫人第24章 重獲自由第24章 清夫人來訪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10章 大舉出塞第5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2章 滅周?第55章 目標:西海第12章 滅周?第6章 吐納術第14章 大破匈奴(上)第1章 華夏聖地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11章 太子丹第76章 怨氣沖天第52章 荊軻第59章 用信陵君的骨頭熬信陵君的油第34章 奇襲歷下第9章 異人之怒第29章 同仇敵愾第2章 好大一棒槌,嫪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