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異人新政

“嚴刑峻法?”秦異人好一通詫異,嘴巴微微張大。

秦法苛暴,以“嚴刑峻法”著稱,就是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現代人一提起秦法也是一陣陣心悸,實在是秦法太過可怕了。

“輕罪重法”是秦法的核心,哪怕是亂倒垃圾這樣的輕罪,都要割鼻子。

正是因爲秦法的可怕,使得山東之人極力反對秦國,他們中固然有別有用心之人,其言未必無理,這也是造成秦朝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山東之地據此而大肆指責秦國,然而,秦人卻是稱便,沒有埋怨秦法,而是遵守秦法,一時間,秦國大治,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就連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也是讚揚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商鞅決心要採用嚴刑峻法?這個問題,秦異人還真是沒想過。

回到秦國後,秦異人並沒有立時回咸陽,而是去四處查看,瞭解秦國的國情。其中就有不少商君軼事,從這些軼事可以看出,商君是一個極其聰明之人,才智非凡,具有經天緯地之才,他卻是採用了“嚴刑峻法”這種讓無數後人爲之詬病的做法,那麼原因何在?

秦異人擰着眉頭,沉吟起來。

“啪啪!”範睢在商君手書上輕拍,笑道:“嚴刑峻法是商君刻意爲之,因爲他不得不這麼做。這是商君的手書,也是商君的遺願,商君說等到天下一統之後。天下寧安了,務必要修法,不能再用嚴刑峻法……”

“商君要修法?”秦異人的嘴巴張得老大,可以塞進一隻海碗了,眼珠子差點砸在地上。

商君是“苛暴”秦法的推手,因此而爲無數後人謾罵、詆譭,在後人心目中,商君就是殘暴不仁的象徵與化身,他竟然留下手書,要秦國在時機成熟時修法。不再使用嚴刑峻法,這實在是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即使以秦異人的承受力,也是感覺難以置信,如同被雷劈中似的。

“呵呵。”範睢把秦異人這副震驚笑兒看在眼裡,笑得很是歡暢,道:“莫說公子震驚,難以置信。就是我當年得知此事後,也是震驚無已,難以相信。看了商君手書。知曉了商君遺願之後,我不得不佩服商君的明智。”

“你也佩服?”範睢智計高千古。一條“遠交近攻”之策,讓無數後人爲之讚歎,就連他也佩服,那麼,商君推行嚴刑峻法必是有重大原因了,這會是什麼呢?

“嗯。”範睢重重點頭。

“明白了。”突然間,靈光一閃,秦異人豁然貫通,臉上泛着笑容。一臉的欽佩之色,重重點頭,大是讚歎道:“商君果真了得!果真了得!這嚴刑峻法是不得不爲啊!”

“沒錯!”範睢大聲附和。

“以商君之明智,他不會不知道嚴刑峻法的可怕後果,而他明知這太可怕了,卻又極力推行,其原委有兩個:一是亂世當用重典。戰國大爭之時,諸侯力征,華夏從未有如此之亂者,非嚴刑峻法不足以治秦。”

“啪啪!”範睢雙手輕擊。一臉的讚賞之色。

“二是因爲秦國的國情與山東之地皆不同,不得不用嚴刑峻法。”秦異人接着剖析,道:“秦之地本是周室舊地,周平王東遷之際把岐豐舊地賜給大秦,秦襄公率軍與戎人大戰,奪回這些舊地,自此成爲秦地。然,周室舊地與西戎相接,戰亂不斷,周室奈何不得戎人。直到穆公時期,拜由余爲軍師,滅西戎二十餘國,這固然讓秦的口衆、土地大增,卻是埋下了隱患。”

範睢眼中精光閃爍,大是激賞。

“西戎本是蠻夷之民,他們不懂得禮教文明,只認武力,唯武是尚,若是給他們講禮儀道德,那是對牛彈琴,不僅沒有一點兒用處,反倒會被他們譏嘲。”秦異人的眉頭一掀,道:“要想降服這些西戎之民,要想讓他們遵守秦法,唯有用重典,用嚴刑峻法!”

“啪啪啪!”範睢一雙手不住輕擊,眼裡精光閃爍,對秦異人是讚賞不已,笑道:“公子所言極是有理,商君正是因此而推行嚴刑峻法。可笑那些山東之人,他們壓根兒就不知秦國國情,卻在胡亂指責商君,何其愚也!”

商鞅推行嚴刑峻法也是迫不得已,一是大爭之世必須要用重典,二是秦國的國情與山東之地皆不同。

自從秦穆公滅掉二十餘西戎國後,秦國的土地城池口衆劇增,秦國的實大增,秦國由是成爲大諸侯國。然而,這些西戎之民太過野蠻,他們不認什麼禮儀道德,只認武力,是以,秦國的民風極爲強悍,動不動就拔刀相向,幹翻了再說。

對於這樣的野蠻之民,若是給他們講什麼禮儀道德,那是非常可笑之事。唯有對他們來狠的,他們纔會害怕,纔會遵守。因而,這嚴刑峻法正是針對秦國的良方。

也正是因爲如此,在山東之人眼裡秦法太苛暴了,可以說已經到了很殘忍的地步,而秦人卻是稱便,奉公守法,沒人說那不方便。

範睢把商君手書遞給秦異人,秦異人接在手裡,展開一瞧,商君在手書中說明了他推行嚴刑峻法的原因,與秦異人的說法如出一轍,只是用詞不同罷了。

在手書的最後,商君提醒後人,等到天下一統,安寧之後,務必要修法。

“商君之明若斯,佩服佩服!”秦異人是讚歎不已。

“秦始皇當年統一天下後,爲何沒有及時修法呢?尤其是徭役一事,更是鬧得天下大亂?”緊接着,秦異人就是好奇了。

秦朝強悍讓人震驚,兩千多年過去了,若是問我們,中國歷史上哪個王朝最爲強悍,人們不會想到強盛的漢朝與唐朝,而是會想到秦朝。然而,秦朝之亡,讓人嘆息,無數後人在謾罵、詛咒的同時,又在惋惜。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的王朝,建立了一個龐大而強大的帝國,又開創了中國的統一格局。雖然秦朝覆滅了兩千多年了,然而,秦朝遺澤仍是讓我們受益無窮,就是這樣強大的王朝竟然只存在了極短時間,誰能不惋惜?

秦朝覆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其中有一條卻是世所公認的,那就是秦法太過苛暴,尤其是徭役一事,更是逼得劉邦這些本無仇秦之心的平頭百姓,走投無路,不得不反秦。

以秦始皇之明智,還有李斯、尉繚這些名動千古的大才相輔,他們都沒有修改秦法,這着實讓人想不明白。

秦始皇究竟是怎樣想的,他爲何沒有及時修改秦法,我們無法知曉。不過,可以做一些推斷。

後人在罵秦始皇,斥他爲暴君,不管怎麼說,誰也無法否認秦始皇的偉大功業,他功邁三代,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沒有及時修法的原因或許很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並不是修法的良機,因爲六國雖滅,六國舊貴族遺老仍在,他們仇秦反秦。只有再過上一段時間,這些人死得差不多了,六國的殘餘勢力消亡得差不多了,纔是修法的良機。

世所周知,秦始皇和扶蘇這兩父子因爲政見不同而鬧得很不愉快,就是當時修法與不修法的兩種政見的爭執。秦始皇堅執嚴刑峻法,而扶蘇卻是要改弦易轍,爲此兩父子鬧得很厲害,秦始皇一怒之下,把扶蘇發配到北方去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秦始皇在駕崩之前,又把皇位傳給了扶蘇,儘管因爲趙高和李斯的奸心,扶蘇被害。我們可以仔細想想,或許秦始皇在內心深處認可扶蘇的政見,只是時機未到,不得不暫時擱置。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秦始皇開創的一統格局是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他需要摸索,犯錯是不可避免的。

儒家很是推崇“三王五帝”,讚揚他們是聖人。然而,三王五帝的時代,與秦始皇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

不說別的,就說我們的始祖黃帝,他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在當時,一個部落能有多大?能有一個縣大嗎?秦始皇統一後的中國,版圖比起黃帝時期大了千多兩千倍。

再說人口,黃帝時的一個部落能有一萬人嗎?那時節,人口稀少,一個大部落能有萬把人應該是很了不起的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當時的人口是一千八百萬,比起黃帝是多了近兩千倍。

版圖擴大了千多兩千倍,人口多了千多兩千倍,如何治理,如何施政,就成了大部題。在無前人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秦始皇唯有摸索了。

摸索就會犯錯,這是不可避免的。

秦朝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後世王朝一直在借鑑,再也沒有犯秦朝犯過的錯誤。

“這問題太複雜了,難以一時想通。”秦異人放下商君手書,整理一下思路,道:“異人此來,協助丞相,若有不到之處,還請丞相多加指點。”

“呵呵。”範睢發出一陣暢笑聲,道:“公子言重了。公子才智不凡,多有人所難極的妙法,不知公子對秦國的政務可有高見?”

“高見不敢當,倒着實有幾個想法,要與丞相商議。”秦異人回到秦國後,查看一番國情,已經對秦國政務有了新的想法。

第42章 齊人歸心第58章 帝王之師第5章 百越平定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38章 圍困(下)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19章 仗義執言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80章 調教郭開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28章 大軍壓境第4章 起兵滅韓第6章 吐納術第50章 層層施壓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2章 白起抗命第25章 魏國滅亡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8章 造紙術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56章 異人謀國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2章 韓國震恐第16章 圖窮匕現第5章 商君軼事第26章 義釋馮亭第44章 滅楚之策第80章 調教郭開第24章 重獲自由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40章 將相失和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32章 無用之人?第31章 齊國中計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70章 西域臣服第95章 財源滾滾第5章 百越平定第35章 出爾反爾第78章 幹票大的(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38章 商君遺願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12章 白起抗命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14章 秦王誇讚第4章 處處碰壁第97章 兵之大家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70章 廉頗被罷第37章 齊國滅亡第73章 使者大出第2章 凱旋歸來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17章 鐵腕平叛第33章 異人獻計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章 天下歸一第25章 開戰第17章 鐵腕平叛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70章 西域臣服第51章 秦人瘋了!第55章 試探第20章 白起當罪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75章 異人升官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4章 趙王之怒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6章 李牧升官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52章 異人掛帥第30章 秦王駕到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50章 蘇代第5章 禪位第11章 絕戶計第11章 天下震動第14章 救白起第3章 合縱回光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23章 大梁城毀第5章 散合縱(一)第47章 三川郡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1章 血染大漠(五)
第42章 齊人歸心第58章 帝王之師第5章 百越平定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38章 圍困(下)第60章 風雲雄傑:秦昭王(上)第19章 仗義執言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16章 出兵遼東第39章 功夫再好也怕板磚第80章 調教郭開第11章 奇貨可居(上)第40章 敲詐呂不韋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28章 大軍壓境第4章 起兵滅韓第6章 吐納術第50章 層層施壓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2章 白起抗命第25章 魏國滅亡第57章 黃石公?張良師傅?第8章 造紙術第46章 華夏聖器:九鼎第56章 異人謀國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37章 烏合之衆第42章 韓國震恐第16章 圖窮匕現第5章 商君軼事第26章 義釋馮亭第44章 滅楚之策第80章 調教郭開第24章 重獲自由第18章 信陵君的恐懼第40章 將相失和第41章 光榮的童子雞第32章 無用之人?第31章 齊國中計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70章 西域臣服第95章 財源滾滾第5章 百越平定第35章 出爾反爾第78章 幹票大的(上)第35章 出爾反爾第38章 商君遺願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35章 鐵鷹銳士,出擊!第12章 白起抗命第一o一章 後勝反水第14章 秦王誇讚第4章 處處碰壁第97章 兵之大家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70章 廉頗被罷第37章 齊國滅亡第73章 使者大出第2章 凱旋歸來第58章 滅國方略(上)第33章 此路不通(上)第17章 鐵腕平叛第33章 異人獻計第93章 項燕奪軍第1章 天下歸一第25章 開戰第17章 鐵腕平叛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70章 西域臣服第51章 秦人瘋了!第55章 試探第20章 白起當罪第34章 西周公討秦第75章 異人升官第一o七章 冤家路窄第16章 樂毅入秦第14章 趙王之怒第17章 信陵君使韓第46章 李牧升官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52章 異人掛帥第30章 秦王駕到第14章 大破匈奴(下)第50章 蘇代第5章 禪位第11章 絕戶計第11章 天下震動第14章 救白起第3章 合縱回光第73章 未來之星(中)第23章 大梁城毀第5章 散合縱(一)第47章 三川郡第43章 華夏危機第31章 血染大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