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此路不通(中)

“快逃啊,快逃啊,只要逃過陰山就回家了!”單于一邊策馬疾馳,一邊攘臂高呼,爲逃命的匈奴加油鼓勁。

陰山,自古以來就是匈奴心目中的天塹,數千年來就從未有華夏軍隊大規模越過陰山的先例,以他們想來,只要過了陰山就是回家了,即使單于不加油鼓勁,匈奴也是歡天喜地,歡喜得不成樣兒。

“烏特拉!”

“烏特拉!”

匈奴揮着胳膊大吼,爆發出一陣陣驚天的萬歲聲。

與秦軍交戰是他們的惡夢,橫行大漠的匈奴沒有一點兒還手之力,只有被屠殺的份,他們早就心膽欲裂了,恨不得長上一對翅膀飛回大漠中去。如今,來到陰山,眼看着就要脫卻厄運了,要他們不歡喜都不成。

有了希望,匈奴士氣高昂,精神大振,不再是以前那副垂頭喪氣的樣兒了,人人歡喜莫銘。連帶的,逃命起來也倍兒輕鬆了,如同在旅遊似的。

“烏特拉!”

“烏特拉!”

一陣陣萬歲聲響徹天際,直貫九霄,蘊含着匈奴的好心情。

要是他們知道他們的退路已經被王翦截斷了,不知他們會作何感想?

不知道不要緊,馬上就會知道了。

就這般,匈奴在單于的率領下,做着回家的美夢,輕鬆愉快的在隘口裡向北馳騁。

秦異人雖然採取了最佳應對之策,要秦軍推倒帳幕。製造混亂,讓匈奴自相殘殺,死傷無數。不過,畢竟這次匈奴南下的口衆太多了,不下百萬之衆,即使再混亂、死傷再慘重也不可能在北河圍殲匈奴,潰圍而出的匈奴不在少數,少說也有四五十萬。

這些匈奴一衝出營地,不要命似的朝着北方逃去,他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回家,回到大漠中的家。

四五十萬匈奴逃命,那是一股滾滾人潮,洶涌澎湃。汪洋姿肆,不可阻遏,在陰山隘口裡馳騁起來,驚天動地,發出的聲響具有毀天滅地之威。

這聲響遠遠傳了開去,如同驚雷炸響,數十里外都能聽見。

單于騎着駿馬,在隘口裡馳騁,望着熟悉的陰山,大是歡喜。臉上泛起了笑容。這些南下。雖然傷亡慘重,讓他很是不爽,不過,逃出昇天的喜悅襲來,他仍是歡喜不已。

“只要逃過這一劫。本單于誓要報此仇!秦異人,李牧,你們給本單于等着!”單于一邊逃跑,一邊轉念頭。

祖墳被挖這等事。他哪能忘記,要是不報此仇,不配爲人!不配爲匈奴的單于!

“大單于,你瞧,那是什麼?”就在他轉念頭之際,只聽左賢王尖叫起來,右手指着方。

單于順着左賢王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條黑色的水線,橫亙在前方。

“這是……”單于思索起來,搜腸刮肚之下,硬是沒有想起來這是何物。

“你們可知曉這是何物?”單于扭頭衝羣臣問道。

“不知啊。”羣臣也是一臉的迷糊。

“我們南下之時,沒有這樣的物事兒啊,這會是什麼呢?”有大臣不住敲腦門,彷彿要敲出答案似的。

沒過多久,這道黑色的水線更加清晰了,有大臣尖叫起來:“是營寨!是營寨!”

“營寨?”

“不可能!這裡怎會有營寨呢?絕不可能!”

要他們相信這是營寨,很有難道,不比登天容易。

這次南下,匈奴就是走的這隘口,那時節,這裡連鬼影都沒有一個,怎會冒出營寨?

乍聞此言,個個如同在聽天方夜譚,哪裡會信。

“真的是營寨,是營寨,錯不了!”

“是呀,你們瞧,那是寨柵,那是哨塔,一定是營寨!”

很快的,他們就看清了,這的確是一座營寨,有寨柵,有哨塔,那不是營寨還能是什麼?

“是誰的營寨呢?”

緊接着,匈奴心裡就是如此疑問,大是不解。

“大匈奴宿營,只要安下帳幕就成,不會弄這些沒用的寨柵,這肯定不是大匈奴的營地,會是誰的呢?”

對這問題,匈奴哪裡能回答,他們只知道這絕對不會是匈奴的營地。因爲匈奴宿營,只要安下帳幕就成,不會去做寨柵。

“該不會是秦軍的營寨吧?”有匈奴終於想到了。

“不可能!絕不可能!秦軍在我們後面呢,我們早就甩掉秦軍了,怎會在我們前面?”

“就是啊,就算秦軍長得有翅膀會飛,也沒有大匈奴的騎術了得!”

要讓匈奴相信這是秦軍的營地,不是一般的難,是很難很難。一是匈奴對自己的騎術很有信心,他們打死也不會相信秦軍會在他們前面。二是他們絕對不願意也不敢相信,若是相信秦軍就在他們前面,就意味着他們的退路被切斷了,他們就失去了逃生的希望。

“咕咕!”單于喉間發出一陣怪異的聲響,如同被正公雞輪着的老母雞似的。

他不僅喉頭髮出一陣怪異聲響,而且,他的臉色蒼白,沒有一點兒血色,如同在土裡埋過似的。

單于畢竟是個精明人,他的念頭轉得很快,已經明白了,這絕對是秦軍的營地。

“呃!”一衆匈奴大臣臉色大變,個個發出一陣磨牙聲,他們集體失聲了。

他們和單于一樣,想到了最爲可怕的可能性,由不得他們不膽顫心驚。

這種可能性非常可怕,一旦成真,他們將死無葬身之地,匈奴會匹馬無還,由不得他們不懼。他們是膽顫心驚,只覺腦中嗡嗡直響,如同世界末日到來似的。

這已經很打擊人了,然而,還有更打擊人的,只聽一陣尖叫聲響起。

“秦軍!是秦軍!是可怕的秦軍!”

“真的是秦軍呢!那是秦軍的旗幟!我識得上面的字,就是一個秦字。”

“秦軍的旗幟,我們都識得呢,這個秦字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匈奴認出了秦軍的旗幟,驚駭欲絕,尖叫聲響成一片,此起彼伏,如同見到惡魔似的。

秦軍的可怕,他們記憶太深刻了,那是用匈奴的屍山血海驗證過的,他們就是做夢都會害怕。此時此刻,見到做軍擋路,他們能不驚駭欲絕嗎?

“噗嗵!”單于只覺一陣天旋地轉,從馬背上一頭栽了下來,如同死狗一般,趴在地上,一動不動。

此時的單于,腦中嗡嗡直響,眼前發黑,不知天地南北。他只道一個問題:“完了!完了!大匈奴完了!大匈奴完了!”

以他的精明,自然是想得到,這支秦軍應當是秦軍的伏兵,是秦異人早就隱藏在這裡的,專門用來截斷他們的退路。

“可惡的秦異人,你太會騙了!太會騙了!你不僅騙了本單于的財貨牛羊駿馬,更是騙得本單于信以爲真你只有二十萬人馬,你卻在這裡隱藏了一支伏兵!”趴在地上的單于,在心裡一個勁的叫嚷。

到了此時此刻,他終於明白過來了,這次來到河套之地的秦軍不是十萬,也不是二十萬,而是更多。

至於秦異人是如何把這支秦軍隱藏起來的,這並不難猜,必然是隱藏在陰山中。這寨柵必然是秦軍這段時間趕製的。

“可惡可惡!”單于擡頭向天,一聲沖天咆哮,蘊含着不甘與憤怒。

當明瞭秦異人的整個謀劃時,他不僅沒有絲毫喜悅,反而一顆心直往下沉,如同墜入無底深淵似的。

秦異人的謀劃環環相扣,把匈奴算得死死的。如今,匈奴已經陷入了絕境,插翅難逃了,他就算有通天徹地之能,也莫想逃走了。

“這可怎生辦?這可怎生辦?”

匈奴驚恐莫銘,如同善良的小白兔遇到餓狼似的,個個驚駭莫銘,臉色大變。

恐慌,如同瘟疫一樣,在匈奴中蔓延,很快的,不計其數的匈奴陷入了驚恐中,適才以爲能夠逃走的喜悅蕩然無存。

“大單于,切莫驚慌,切莫驚慌。”左賢王強作鎮定,飛身下馬,在單于身邊大聲提醒。

“處此之情,誰能不驚慌?就是偉大的崑崙神也會驚慌不已!”單于真想啐左賢王一臉,卻是知道他說得很對,只能在心裡吼吼。

“呼呼呼!”單于長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從地上爬起來,扯起嗓子,大吼道:“大匈奴的勇士們,莫要驚慌,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這是強作鎮定,表面上看是鎮定自若,其實,他只覺雙腿無力,一陣陣發軟,隨時可能會摔倒在地上。只是,他知道,若他此時不能強作鎮定的話,必然演變成一場災難,匈奴就會再度自相殘殺,不需要秦軍動手,匈奴就會死傷慘重。

“大單于,這可怎生辦?怎生辦啊?”

匈奴眼巴巴的望着單于,可憐兮兮的。

“你們放心,本單于自有辦法把讓你們活命,因爲我們有偉大的崑崙神。”此時此刻,單于是束手無策,沒有絲毫辦法,只有祭出崑崙神這面旗幟了。

“崑崙神啊,請你佑護你忠實的子民!”他一提起崑崙神,不少匈奴立時跪倒在地上,向崑崙神祈禱了。

崑崙神並沒有響應他們,並沒有救他們,似乎拋棄了他們。

好在,在這種絕望的境地之中,有這點兒可憐的精神寄託也是好的,匈奴竟然不再那麼慌亂了。

單于看在眼裡,心下稍安,飛身上馬,一拍馬背,直奔秦軍營地。

第30章 殺雞儆猴第9章 奉旨監國第14章 救白起第56章 楚國大亂第6章 吐納術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章 商君軼事第86章 敵變我變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13章 反詐(上)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10章 玉天清第3章 舉國歡騰第44章 逐客?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38章 無知者無畏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25章 死不旋踵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27章 匈奴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36章 出兵滅周第25章 魏國滅亡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1章 齊國中計第24章 翻臉(上)第35章 轟傳天下第24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8章 一網打盡第46章 李牧升官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33章 清第49章 救?不救?(上)第81章 合縱風雲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8章 子楚?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22章 巡視天下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38章 圍困(下)第31章 毛筆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4章 形勢嚴峻第41章 收拾民心第70章 廉頗被罷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96章 策反後勝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47章 誅殺滿門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40章 將相失和第44章 再度入軍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71章 廣邀名士第7章 舉國糊塗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0章 呂不韋(下)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11章 夏姬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98章 製造恐怖第9章 太子贏柱第11章 夏姬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25章 開戰第54章 魏國驚變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8章 王太孫第40章 不勞而獲第8章 攻心之戰第32章 學館成(下)第5章 大勢已成第33章 出兵滅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3章 蓋聶(上)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1章 夏姬第10章 自討苦吃第51章 駕臨前線第58章 羌滅第49章 拓地千里第17章 寡人有錯
第30章 殺雞儆猴第9章 奉旨監國第14章 救白起第56章 楚國大亂第6章 吐納術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章 商君軼事第86章 敵變我變第18章 秦軍攻城(上)第13章 反詐(上)第37章 伏屍萬里(四)第10章 玉天清第3章 舉國歡騰第44章 逐客?第一一o章 爭相拉攏第38章 無知者無畏第36章 哀兵必勝(上)第6章 大撈好處(下)第14章 異人新政(上)第25章 死不旋踵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27章 匈奴第3章 信陵君算秦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上)第36章 出兵滅周第25章 魏國滅亡第63章 席捲西域(中)第42章 普天同慶(中)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27章 再間朱亥第31章 齊國中計第24章 翻臉(上)第35章 轟傳天下第24章 針鋒相對第26章 公然打劫第28章 一網打盡第46章 李牧升官第8章 藺相如留秦第33章 清第49章 救?不救?(上)第81章 合縱風雲第一o二章 血流成河下第52章 西北之患:羌第8章 子楚?第80章 毛遂劫楚王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中)第22章 巡視天下第23章 敲詐匈奴(下)第55章 算死信陵君第57章 謠言滿天飛第67章 人才爭奪戰第38章 圍困(下)第31章 毛筆第31章 血染大漠(八)第68章 羞辱信陵君第4章 形勢嚴峻第41章 收拾民心第70章 廉頗被罷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7章 廢分封,立郡縣第96章 策反後勝第66章 秦軍敗退(下)第47章 誅殺滿門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31章 蒙恬之父:蒙武第40章 將相失和第44章 再度入軍第2章 僅僅是開始第71章 廣邀名士第7章 舉國糊塗第8章 滅匈奴方略第10章 呂不韋(下)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11章 夏姬第2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第32章 冬日大朝會(中)第17章 絕世水工:李冰第98章 製造恐怖第9章 太子贏柱第11章 夏姬第78章 不打不成交第一oo章 天子使者第25章 開戰第54章 魏國驚變第31章 誅呂不韋滿門第8章 王太孫第40章 不勞而獲第8章 攻心之戰第32章 學館成(下)第5章 大勢已成第33章 出兵滅齊第43章 隳龍城(下)第3章 蓋聶(上)第22章 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第11章 夏姬第10章 自討苦吃第51章 駕臨前線第58章 羌滅第49章 拓地千里第17章 寡人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