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駕臨前線

“虎狼秦國出兵七十萬,亡我大楚之心不死,即使大楚要退,也是無路可退了,大楚當齊協心,共抗秦國,方有一線生機。”楚考烈王先是說了一通漂亮,緊接着道:“屈景昭黃四氏,你們出兵幾許?”

一直以來,楚考烈王都想把五大世家的子弟兵控制住,卻始終沒有機會。眼下,他自認爲機會來了,自然是不會錯過這等良機。

“臣願再益兵三萬。”屈氏族長想了想道。

“臣也願出兵三萬。”昭氏和景氏族長道。

“臣願出兵四萬。”春申君爲了討好,特的多出了一萬兵。

四氏總算有些進步了,沒有象上次般只出兵數千,這次出兵三四萬,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然而,楚考烈王不會滿足,道:“你們把子弟兵窩着藏着,以爲可以守住你們的封地,是不是?你們也不想想,要是大楚沒了,你們的封地有何用?你們還能有封地嗎?虎狼秦國會放過你們嗎?”

楚國是世家大族的根本,若是楚國被秦國滅了,這些世家大族也就完蛋了,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君上,臣願出兵五萬。”屈氏族長想了想,一咬牙道。

五萬子弟兵,再加上上次的一萬,就是六萬了,應該是佔了屈氏子弟兵的一半了,他很是肉疼。

這些世家大族之所以能與王族周旋,就在於他們有子弟兵。若是王族要動他們的話。就會發生戰爭,楚國就會發生動亂。是以,王族明知這些世家大族是天大的威脅,卻是動不得,只能聽之任之。

要是沒有了子弟兵,世家大族就無力與王族抗衡了,王族要幹掉他們就幹掉他們。

“臣願出兵五萬。”景昭二氏族長忙道。

“臣也願出兵五萬。”這次,春申君沒有討好了。五萬子弟兵不少了,還要留下一部分與王族周旋。

“你們的小心思。莫以爲寡人不知曉,你們是想藏着子弟兵吧?”世家大族一直是楚國王族的威脅,王族早就想幹掉他們,只是沒有機會,眼下就是良機,完全可以打着抗秦的旗號把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兵調到前線,借秦軍之手除掉。楚考烈王自然是不會錯過這一良機的。一個勁的施壓。

這些世家大族也不是好對付的,你有理由,我有籍口,各說各的理,就這樣,又開始扯皮了。這次扯皮異常精采。所費時間竟然長達近兩個月。

秦國七十萬大軍壓境,可以說是軍情似火,刻不容緩,楚國卻是扯皮如此之久,真是令人震驚。

兩個月後。楚考烈王與屈景昭黃四氏終於達成了協議,四氏再各出兵九萬。加上上次增兵的一萬,總計出兵十萬。

王族出兵十五萬,再加上各中小世家的子弟兵約五萬,這次楚國一舉增兵高達五十六萬。

加上項燕手裡的四十萬楚軍,楚國總計調兵九十六萬與秦軍抗衡。

有朋友可能會說,楚國沒有這麼多兵力,因爲歷史上項燕率領四十萬楚軍與王翦率領的六十萬秦軍對抗,沒有更多的兵力了。

其實,歷史上王翦滅楚是分爲兩個階段進行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幹掉燕項率領的楚國精銳,也就是四十萬。爲了解決這四十萬楚軍,王翦與項燕相持一年有餘,直到項燕輕敵後,秦軍突然出擊,一舉而擊敗這四十萬楚軍。

接下來,就是進入第二階段了,秦軍在王翦的率領下大舉追擊,一直追到壽春。項燕在壽春另立楚王,召集楚國的殘餘勢力前來勤王。爲了對付這些殘餘勢力,王翦圍住壽春,並不急於攻克,這是想把楚國的殘餘勢力集中,一舉殲滅。

楚國的殘餘勢力果然中計,大舉趕去壽春。爲了全殲這些楚國殘餘勢力,王翦在江陰、宜興一帶部署秦軍切斷他們的退路,最後一舉全殲。

至於這些殘餘勢力究竟有多少人馬,沒有準確的數字,難以知曉,相信不會少,四五十萬應該差不多。

達成協議之後,各大世家大族又使出“拖”字訣,要麼是不發兵,要麼就是今日發一點點,明日發一點點。多的時候有一兩千,少的時候只有數十人,真是咄咄怪事。

這些奉令出征的子弟兵在路上不是遊山玩水,就是東遊西逛,哪條路不好走,哪條跟遠,就走哪條。好走的路,便捷的路,一概不走。

能走,還算是好的。更有甚至,在一地一駐就是十天半月,甚至於長達一兩個月。

這些子弟兵每到一地,就要吃要喝,要美貌的婦人,因爲他們自以爲他們是爲了救楚國,是楚國的大恩人,楚人就要把他供着。

要是一個不如意,就會打砸搶,甚至於殺人放火。是以,他們所到之處,怨聲載道,楚人苦不堪言。

項燕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傳下去,要這些子弟兵早日趕到。然而,領軍的四大世家子弟傲慢的答覆:“項燕,是你無能,不能打敗秦國,這纔要我們前來助戰。你要是無能,就滾吧。我們是來幫你的,你得對我們客氣點。”

項燕這是爲了楚國才與秦國相抗,竟然還得低聲下氣去求人,差點沒氣炸肚皮。

楚考烈王也是不斷下旨,要子弟兵早日趕到。然而,屈景昭黃四氏族長卻是早有默契,找着各種各樣的理由。就是楚考烈王信任的春申君,也是籍口不斷,今天有黃氏子弟得佳兒,明日有黃氏子弟要婚娶……

這些理由壓根兒就不是理由,卻給他們說得振振有詞,正大光明,臉皮之厚令人無語。

楚考烈王真想把這些世家大族全殺光,可是。眼下不是時機,他不得不忍着。

這些子弟兵我拖你拖他拖。趕到淮水之地已經過去了十個月了。再加上楚考烈王與四大世家扯皮的兩個月,楚國這次增兵足足用了一年時間。

增兵竟然要用一年時間,這彌足駭人了。

這些子弟兵一到,楚軍大營就亂套了,項燕的號令不能執行,項燕不能有效控制這些子弟兵。

子弟兵是世家大族的根本,這些世家大族當然不會甘心把子弟兵交由項燕控制,而是有世家大族的核心子弟統領。他們爲了各自的利益。肯定要與項燕對着幹。

屈景昭黃項五大世家中,除了項氏子弟兵是聽從項燕的號令,另外四大家的四十萬子弟兵一概不鳥項燕。

不僅不鳥項燕不說,還處處與項燕對着幹,項燕要他們東,他們偏朝西,這令項燕苦惱不已。項燕有心要整肅軍紀。然而,這四大世家卻是抱成一團,動一個就是動四個,項燕顧慮重重,就是不敢下手。

此時的楚國,應當齊心協心共抗秦國。哪能再生內亂。

項燕的號令只有項氏子弟兵和國府軍隊執行,不過五十萬的樣子。

剩下的那些中小世家,實行的是陽奉陰奉,表面上執行號令,實際上卻是違背。因爲他們也有各自的利益。要是項燕逼得急了,他們就轉投四大世家。項燕拿他們也沒轍。

就這樣,九十六萬楚軍一下子分成兩個集團,各行其是,不能統一號令。

與楚軍營地亂糟糟一團,如同菜市口正好相反,秦軍營地整肅,如同鐵桶一般。

這一年多來,秦軍沒甚事做,就是整日裡投石戲耍。

投石,是戰國時代的一種遊戲,就是比賽誰把石頭扔得遠,類似於現代的擲鉛球。

整個軍營裡都是投石戲耍之事,王翦得知後,下令要衆將把士卒投石距離記錄好,他要舉行一場投石賽事,從中選出優勝者予以獎勵。

得到王翦的支持,士卒就更加歡喜了,投石更加賣力了。

王翦是說到做到,每月舉行一次投石比賽,優勝者予以獎勵。

當然,這獎勵不是白拿的,這些力大,能投石甚遠者,另成一軍。

就這樣,王翦不動聲色中,就選拔出一支力氣過人的精銳,計約三萬人。

這支軍隊是以投石選拔的,王翦就叫他們“投石軍”。

這支投石軍人人有着過人的力氣,能把石塊扔出老遠,要是出現在戰場上,那就是無人可擋的勇士。

歷史上,王翦正是通過投石而選拔了一支力氣過人的勇士組成秦軍的尖刀。在王翦的率領下,一舉攻破了楚軍的營地,最終滅了楚國。

咸陽,秦國王宮,上書房。

秦異人跪坐在矮几上,眼睛瞪得滾圓,打量着軍報,不斷搖頭。

範睢、尉繚、蒙武和蔡澤一臉的不屑。

“這個楚國,竟然如嘴腐朽,增兵竟然要用一年時間,焉能不亡!”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沉聲道。

楚國這次增兵竟然用了一年時間,要是秦軍要動手的話,等到他們趕到,黃花菜都涼了。

“哎!”範睢嘆息一聲,道:“楚國雖大,卻是腐朽不堪,令人無語。”

“沒錯。”尉繚重重點頭,大是贊成這話,道:“幸得君上有先見之明,果斷的大舉增兵。要不然的話,十萬十萬的增兵,楚國光是調集軍隊就要用上三五年,這滅楚之戰就太長了。”

“眼下楚國調集了九十六萬大軍在淮水之地,這即使不是楚國的全部兵力,也佔了八九成了,大秦可以動手了。”秦異人眼中精光一閃,道:“爲了更好的殲滅楚軍,寡人決定親臨前線。”

楚國調集了九十六萬大軍與秦軍抗衡,雖說秦軍的勝算很高,卻也不敢掉以輕心,畢竟那是九十六萬楚軍,一個不好秦軍就要吃大虧。秦異人親臨前線,激勵士氣,這很有必要。

範睢、尉繚他們沒有反對。

“丞相、蒙武、蔡澤,你們留守咸陽。尉繚和寡人同去。”秦異人吩咐。

“諾!”範睢他們領命。

秦異人把國中事務略一交待,率領十萬秦軍,從關中出發,直奔淮水之地。

第57章 軍心不穩第12章 敲詐勒索第26章 有仇報仇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8章 魏國出兵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3章 蓋聶(上)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44章 滅楚之策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1章 太子丹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36章 大漠雲動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8章 羌滅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48章 魏國出兵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12章 田光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40章 勸降第18章 李牧第40章 將相失和第64章 通告天下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50章 親自上陣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3章 白起的選擇第97章 張儀第二!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33章 學館成(續)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16章 出兵遼東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38章 圍困(下)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41章 收拾民心第16章 出兵遼東第17章 鐵腕平叛第11章 飛騎鼻祖第40章 樂毅辭世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47章 拐騙趙姬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章 散合縱(三)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65章 貳師城第51章 分髒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3章 秦軍東進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51章 廉頗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73章 使者大出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55章 目標:西海第24章 風雲突變第14章 救白起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71章 廣邀名士第45章 張網待魚第93章 李斯拜師第61章 你求我啊!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38章 偏安亡齊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58章 喪心病狂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32章 學館成(下)第8章 革新舉措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52章 誓要成名第43章 隳龍城(下)第6章 拒王命第50章 蘇代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9章 奉旨監國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41章 收拾民心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61章 你求我啊!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60章 朱亥神威第2章 誰領軍?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40章 不勞而獲第27章 匈奴第34章 強勢迴應
第57章 軍心不穩第12章 敲詐勒索第26章 有仇報仇第17章 威懾信陵君第48章 魏國出兵第31章 血染大漠(九)第3章 蓋聶(上)第40章 嚇死西周公第44章 滅楚之策第20章 險山惡水:巴蜀第11章 太子丹第34章 困獸之鬥(下)第36章 大漠雲動第31章 血染大漠(一)第70章 西域臣服第42章 統一的代價第58章 羌滅第73章 未來之星(上)第59章 遠交近攻:範睢第48章 魏國出兵第81章 奸臣是這樣煉成的第12章 田光第18章 你小子真有種!第42章 普天同慶(下)第40章 勸降第18章 李牧第40章 將相失和第64章 通告天下第19章 秦昭王三子:贏煇第50章 親自上陣第一o七章 啓程回國第3章 白起的選擇第97章 張儀第二!第13章 信陵君弒君第50章 嚇破呂不韋的膽第42章 普天同慶(上)第37章 王翦Vs朱亥第33章 學館成(續)第36章 哀兵必勝(中)第16章 出兵遼東第11章 魯仲連不帝秦第38章 圍困(下)第18章 超級烏龍:疲秦計第31章 血染大漠(二)第41章 收拾民心第16章 出兵遼東第17章 鐵腕平叛第11章 飛騎鼻祖第40章 樂毅辭世第11章 奇貨可居(下)第47章 拐騙趙姬第一o九章 十強誕生第5章 散合縱(三)第34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o四章 活捉趙王第65章 貳師城第51章 分髒第11章 飛騎鼻祖第13章 秦軍東進第36章 哀兵必勝(下)第51章 廉頗第13章 挖匈奴祖墳(上)第73章 使者大出第47章 誅殺滿門第37章 伏屍萬里(七)第55章 目標:西海第24章 風雲突變第14章 救白起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71章 廣邀名士第45章 張網待魚第93章 李斯拜師第61章 你求我啊!第18章 秦軍攻城(下)第38章 偏安亡齊第15章 異人新政(續)第58章 喪心病狂第22章 借力打力(上)第32章 學館成(下)第8章 革新舉措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67章 一鼓而下(上)第52章 誓要成名第43章 隳龍城(下)第6章 拒王命第50章 蘇代第32章 魯仲連合縱第9章 奉旨監國第31章 血染大漠(四)第41章 收拾民心第91章 荀子、公孫龍子第91章 原來可以這樣設伏!第61章 你求我啊!第23章 秦國不是虎狼第60章 朱亥神威第2章 誰領軍?第一o三章 攻佔邯鄲第40章 不勞而獲第27章 匈奴第34章 強勢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