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故技重施 金劍之假

眼看了塵方丈和青海一梟兩人的右掌就要碰在一起,就在這時,突然從場外傳來一聲暴喝“了塵方丈速退!”。

這一聲暴喝不僅來得突然,而且聲如洪鐘,灌入耳中時振聾發聵,顯然是一位內家高手提聚真氣而發。

了塵方丈本來見青海一梟揮掌迎來,還以爲他要與自己比拼掌力,不想徒然聽聞這一聲暴喝,他聽出了這一聲暴喝卻是出自千湖龍王之口。雖然他不明所以,但是聲音出自千湖龍王口中,那麼這中間定然有什麼蹊蹺了,卻見他掌勢一挫,同時旋身橫移,飄到了青海一梟的左側。

但是,了塵方丈堪堪移動身形,卻覺身後涌起一股勁風,直襲向他的脖頸。他來不及回頭,急忙左袖一揮,迎向那股勁風,與此同時身體就着這一揮之勢轉過身來。

只見青海一梟一隻骨瘦如柴的左手已向自己抓來,而右手則依然原來的掌勢不變。

了塵方丈這一看,卻又看不出青海一梟的攻勢有何不妥,於是左手一揮之勢突然一沉,驟然多加了幾分力道。他左手這一揮雖然看來隨意至極,然而了塵方丈卻是使用了少林派另一項絕技鐵拂功裡的一招“手拂浮雲”,這一招手拂浮雲卻是專門對付對方拳掌襲來的勁氣,因此青海一梟左手的爪勢立即被這一揮袖給化解了。

但是,青海一梟右掌卻依舊無聲無息的攻來,了塵方丈見鐵拂功奏效,不疑有他,就揚起右掌迎去。

可是,卻又在這時,又傳來了千湖龍王的喝聲道:“接不得!他的掌上藏有毒針!”

了塵方丈一聽“毒針”二字,舉起的右掌倏然收回,同時縱身一躍,退到了數丈之外,恰巧落在了千湖龍王不遠之處。

只不過,此時卻不見青海一梟再次襲來,只見他瞪着那雙綠豆般大小的眼睛,怒視着千湖龍王。

了塵方丈見千湖龍王就在身側,轉過頭來問道:“龍老湖主可否向老衲言明?”

千湖龍王其實初時也不知道青海一梟掌中藏有毒針,卻是後來琴聖以千里傳音之術告訴了他。

原來,琴聖當日在丹陽寺解危後,癲僧便將自己和了緣住持都中了青海一梟的毒針之事說出,直到剛纔青海一梟與了塵方丈對掌時,琴聖這纔想起來。於是便以千里傳音之術告訴千湖龍王。

千湖龍王聽說之後,眼見了塵方丈的右手就要迎上青海一梟的手掌,情急之下他只有大喝一聲,提醒了塵方丈。

此時,青海一梟見毒針之計敗露,他當然心中既驚且怒,只能怒視着千湖龍王,他實在想不明白這黑臉彪形大漢是怎麼知道自己的秘密的。

但是,此時青海一梟已經沒有那麼多心思計較了,他見了塵方丈此時正自驚疑,而除了守在路口的崑崙大師和一旁掠陣的三清道長仍然保持警惕外,衆人都一臉困惑地看着千湖龍王,似乎他們也和了塵方丈一樣,急於知道其中的隱秘。

青海一梟知道這次終於被他找到機會了,他只稍微瞟了一眼下山的路口,便已經計上心頭。他這人本來就善使陰謀詭計,臨陣脫逃更是他所擅長之處。

只見他右手緩慢一揮,就見數縷寒芒直向了塵方丈和千湖龍王兩人無聲無息地射去。就在他一揮手之時,又見他突然閃身到了衆人身前,雙手一抓,便一手一個像抓小雞一樣就將距他最近的兩名漢子抓在手中。

然後,像提着兩個繡花枕頭一樣,一縱身就帶着兩名漢子躍到了崑崙大師身前不足三丈的地方。但是,衆人還沒看清楚他的身形,又見他突然一躍而起,與此同時,他手上抓着的兩人還沒等他躍到極致,就被他頭上腳下的給扔向了崑崙大師的身前。

這一下變故當真是眨眼之間,就連崑崙大師和三清道長這樣的高手都沒能看得細緻。這青海一梟的輕功身法確實算得上是武林一絕,那日連琴聖都沒能將其留住。而且,別看青海一梟身形骨瘦如柴,他一手抓着一個人縱躍之間卻像毫無負擔一樣,不僅毫不費力,連身形也不見有任何遲滯。

那邊千湖龍王本待向了塵方丈解說,卻突然發現數縷寒芒向他和了塵方丈射來,他沒有看見青海一梟是如何出手的,但卻猜到這定然是毒針一類的暗器,因此他一邊提醒了塵方丈,一邊雙拳揮動,將射向自己的寒芒悉數震落。而了塵方丈聽到千湖龍王的提醒後,急忙揮動右手,長袖一捲,便將射來的兩道寒芒卷在袖中。

當他打開衣袖一看時,發現原來卻是兩枚不足一寸、頭大尾細的青光閃閃的鋼針,這一看便知道,這些鋼針是經過劇毒淬鍊的毒針。

了塵方丈看得心頭直冒冷汗,若不是千湖龍王的提醒,此刻只怕自己要遭了這毒針的暗算了。

不過,了塵方丈心中卻是驚訝不已,只因這毒針飛來之時,速度雖然不急不緩,然而卻是無聲無息的,就算到了身前數尺,像他這樣功力修爲的人竟然毫無所覺,這豈非讓人感到驚駭無比。

其實,他哪裡知道,這些毒針正是青海一梟的毒涎針,這種毒涎針可是被青海一梟視爲他們青海一派的鎮山之寶,爲數極少,不到不得已之時是絕不會當暗器放出的。

就在千湖龍王和了塵方丈將毒針擊落之時,恰恰看見青海一梟從半空中摔下來兩件物事,然後又見青海一梟突然就在半空中一折身,竟然向前橫移了數丈之遠。

了塵方丈一見,立時心中大急,急忙縱身追去,卻見青海一梟已經落在了下山路口不足一丈的地方,只可惜三清道長距離那下山的路口還有十餘丈遠,等他反應過來時,已經晚了。

崑崙大師本來就守在路口前兩丈多遠之處,但是當他發現青海一梟抓着兩個人向這邊躍來時,他本待上前將青海一梟攔下,不料青海一梟突然在半空中向自己扔下兩人。這一着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崑崙大師見這兩個向自己飛來的人毫無反應,知道兩人極有可能已經被制住了穴道,崑崙大師來不及多想,急忙雙手齊出將兩人接住。

也就在崑崙大師接住這兩個人時,卻聽身後響起一陣風聲,他急忙回頭看去,卻見青海一梟已經躍下了路口。

此時,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也已經相繼趕到了下山的路口,然而青海一梟已經在一個縱躍之間飛下了十餘丈遠,此時想要追已經來不及。

眼看着青海一梟已經又是一個起落,正當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都覺得青海一梟就要逃脫,而衆人大都仍然處於不知所以之時,卻聽不遠的山路下傳來一聲慘叫。

仍處在驚愕之中的人立即被這一聲慘叫驚醒,而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卻聽得一震,神色一片驚疑,只因他們聽得出,這一聲慘叫正是青海一梟所發。

就在衆人清醒過來,而崑崙大師三人又處於驚愕之際,上山的路口上突然飄起一道青色身影。這身影上得峰頂,輕飄飄落在地上之後,又向前踱了幾步,才停了下來。

這回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才回過神來,也看清了這青色身影,只見這身影原來是一位身着青色長袍的中年書生。只瞧他不過四十來歲,可是細細一看卻又不像,但見他顎下五綹長鬚,面目俊朗,一臉正氣,輕袍緩帶,左腰懸着一柄三尺來長的長劍,神情甚是瀟灑,看着讓人心中油然生出敬仰之情。

這中年書生一停下來,便一臉疑惑的向了塵方丈問道:“了塵大師,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爲何你們幾位要追趕那瘦小老人?”

了塵方丈見這中年書生突然出現,臉上神色一喜,但是又馬上焦急說道:“申大俠來得正好,你可是把那青海一梟給截住了?”

那中年書生聽得一愣,不解道:“青海一梟?此人可是四十餘年前爲禍江湖一時的那個青海派的掌門人?”

“正是此人!申大俠可是把他攔下了?”了塵方丈又急急的說道。

中年書生聽說適才自己所見的那個瘦小老人竟然就是青海一梟,不由得神色一驚,然後又見他對了塵方丈問道:“了塵大師和衆位追趕之人就是青海一梟,只不知爲何要追趕此人?”

了塵方丈此時是真的急了,只聽他急道:“他使詭計搶走了武林金劍。”

“武林金劍”那中年書生聞言,失聲驚呼道。只見他驚呼之後,急忙轉過身,也沒看清他如何動作,就見青影一閃,便不見了他的身影。山路下同時傳來了他的聲音道:“快隨我來!”

了塵方丈等人聞聲,紛紛縱身追去,那些各路來的武林豪傑也爭先恐後的隨後趕去。

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趕到距離峰頂不到三十丈的山路上時,卻見那中年文士佇立在一塊聳立的尖石上,而在他前面三丈多遠的一塊山石旁,半倚着一位身形瘦小、鬚髮皆白的老頭,這小老頭赫然就是那剛從峰頂上逃脫的青海一梟,只見他此時臉上一片驚恐痛苦之色,五官幾乎擠在了一塊,使得他原本奇醜的瘦臉增添了幾分怪異,當真是醜怪之極。

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三人見狀,心中不由得又驚又喜,都在細細查看着青海一梟。卻見青海一梟的身體半倚在大石旁邊,右腿膝蓋處滲出一片血跡,似乎因爲痛苦而使他無力站穩。

當青海一梟看見崑崙大師等人時,臉上馬上換成一片急怒之色。

只聽了塵方丈高喧一聲佛號,對那中年書生道:“幸虧有申大俠及時出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了塵方丈話聲剛落,卻見青海一梟指着那中年書生怪叫道:“你是什麼人?老夫與你有何仇怨?你爲何要暗算老夫?”

那中年書生神色微變,卻連忙反問道:“閣下就是青海一梟?”

“不錯!正是老夫!你到底是何人?爲何如此卑鄙?”青海一梟又大叫道。

中年書生神色連變,雙目中寒光突然一閃,但他很快又平復過來,只聽他緩緩說道:“在下申振嶽,便是宇內三絕中的劍聖。”

“什麼?……好……好……算老夫倒黴。”青海一梟驚叫一聲。只見他話未說完,伸手連點右腿數處穴道,然後又見他取出插在腰間的武林金劍。

崑崙大師等人見他一動,連忙快步上前,然而卻仍然是慢了一步,只見青海一梟突然將手中的武林金劍向崑崙大師扔去,同時又見他左手一揮,數十縷寒光向着衆人激射而去。

崑崙大師等三人本來距離青海一梟不足三丈,當青海一梟拋出武林金劍時,幾人同時伸手接過,卻在武林金劍尚未到手之時,發現數十道寒光激射而來。崑崙大師等三人來不及接過武林金劍,連忙雙袖齊揮,將那些射來的寒光盡數掃落山崖。

與此同時,青海一梟突然拔身而起,但聽呼一聲,就見半空中黑影閃動,當衆人回過神來時,哪裡還有青海一梟的影子。這青海一梟的輕功當真是厲害之極,而且見機逃走的本領更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就在崑崙大師等人忙於應付那些寒光時,又見青影一閃,那原本站在山石上的中年書生已經站在了崑崙大師等人的身後。他此時手中已然持着那柄武林金劍,只見他打量了一下那柄武林金劍,纔對了塵方丈問道:“了塵大師,難道這便是武林金劍?”

了塵方丈見武林金劍落在了中年書生的手中,長吁了一口氣,底喧一聲佛號,道:“不錯!此劍正是那數百年前武林盟主的信物武林金劍。今日真是多虧了申大俠及時出手,不然恐怕將來會引起更大的殺劫。雖然逃脫了青海一梟,但是總算沒有釀成大禍。阿彌陀佛!”

那中年書生詫異道:“有這等嚴重?”說完,又看了一眼手中的武林金劍。

只聽了塵方丈又道:“既然申大俠幫老衲等人解了困,那就請申大俠到峰頂略坐,也好讓老衲等一盡禮數。”

那中年書生道:“好!好!”說完,卻又突然對着崑崙大師道:“這位想來就是崑崙派的崑崙老禪師了。未及拜見老前輩,在下失禮了!”說着就向崑崙大師長長一揖。

崑崙大師合十回禮道:“不敢!老衲久聞宇內三絕大名,只可惜也只能有幸得見簫聖楊大俠,卻無緣一見另外兩位大俠。今日老衲目睹劍聖的風采,真叫老衲好生欽佩。”

原來,這中年書生正是那享譽武林二十多年的宇內三絕中的劍聖申振嶽,難怪此人有如此神仙般的風采。

此時,只見劍聖又對三清道長拱手道:“三清道長神采如昔,實讓申某快慰呀!”

三清道長單掌立胸,還了一禮,微微笑道:“申大俠客氣了!”

了塵方丈見從峰頂趕來的衆人幾乎將山路擠滿,連忙對劍聖道:“還是請申大俠移駕峰頂,大家也可以好好敘一敘。”

劍聖連忙說道:“請!請!”

於是,四人只兩三個起落便回到了封頂,了塵方丈將劍聖引入少林派所在的草棚中。

在峰頂東南側靠近下山路口的一塊高大聳立的山石旁,千湖龍王對着一位身着粗布長衫的中年人道:“大哥爲何不去與劍聖相見呢?再怎麼說大哥和他也算是生死之交呀!爲什麼……”

“賢弟此言差矣,愚兄與劍聖還有楊兄弟雖然被尊稱爲宇內三絕,在旁人看來我們三人定是親如兄弟的生死之交,其實不然。不錯,愚兄與楊兄弟確實是真正的生死之交,但是與劍聖卻並非如此。劍聖當年雖然也曾和愚兄跟楊兄弟一起行走過江湖,但是卻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分道揚鑣了。雖然我們相處的時間不長,但是愚兄和楊兄弟卻發現,劍聖此人行事狠辣,劍下極少留情。因此,當時在外表看來,我們三人似乎都是相交莫逆,其實愚兄和楊兄弟早已對劍聖此人心存芥蒂。後來愚兄和楊兄弟在一起時,總是避免與劍聖相遇。唉!算來距離我們與劍聖最後一次相見也有十七八年了。只不過,這些都是我們三人之間的秘密,外人是無法知曉的。此刻愚兄與賢弟說明這中間的原委,還望賢弟莫要怪罪。”這中年人正是琴聖,原來這宇內三絕之間還有這麼一段不爲人知的秘辛,這實在出乎別人的想象。

不過,千湖龍王卻不管那麼多,他本來對劍聖就極爲陌生,他一生就認定琴聖是他的大哥,心中就想着:“像大哥這樣的好人,他心中所不恥之人定然不是什麼好東西。”

於是,他毫不思索道:“原來是這樣,那麼大哥不見此人也罷,懶得又要我老龍與別人胡亂客套,我老龍最討厭就是和別人說客套話了。”

千湖龍王說完,卻聽一直靜靜立在山石旁邊的嫣然說道:“爹爹!那位劍聖就是你以前和女兒說過的申叔叔嗎?”

琴聖回顧嫣然一眼,微笑道:“不錯,嫣然將來遇見他時一定要以長輩之禮拜見,知道了嗎?”

“知道了,可是爹爹爲什麼不喜歡和這位叔叔相見?爹爹不喜歡,嫣然也不喜歡。”嫣然說道。

琴聖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輕聲對嫣然說道:“這是我們大人之間的事,等你長大了自然會明白,但是你一定要聽爹爹的話,不得對長輩無禮。”

嫣然這回一聽琴聖的話,小嘴一翹,含糊道:“知道啦!”

千湖龍王在一旁看見嫣然這般摸樣,終於忍不住笑道:“哈哈!賢侄女的脾氣倒是和我老龍像得很,一旦認定的東西,就是天皇老子也管不着。”說着又哈哈哈幾聲得意地笑了起來。

琴聖見千湖龍王這樣,更是無可奈何,只因他實在太瞭解千湖龍王的爲人,只要是他不想做的事情,這世間也許只有自己能夠說得動他。

但是,琴聖卻心存一點擔憂,那便是愛女嫣然,只因這小妮子雖然此時年紀不大,而且外表看來溫文嫺靜,其實她的內心、性格卻恰恰相反,就如千湖龍王所說,只要她認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她自幼便養成了一種孤高自傲的性格,而且倔強要強。琴聖是擔心她的這種性格將來會給她帶來一些情感上的苦惱,因爲她的這種性格註定她絕不會輕易向人示弱。

此時羣情已經漸漸平息下來,適才緊張的氛圍也在劍聖的出現後立即變得緩和。當然,宇內三絕在武林中是多麼神聖不可侵犯,就算是青海一梟這樣的四十多年前就讓江湖上人人聞風喪膽的魔頭,都對琴聖忌憚三分,更何況是峰頂上那些各路英雄豪傑。

其實,單論武學造詣,宇內三絕無疑要在武林五奇之上,只不過是因爲武林五奇是武林前輩、成名久遠,這才使三絕與五奇並稱江湖。因此,像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這樣的一派掌門都要對劍聖禮敬有加,其實若論輩分,兩位掌門更在劍聖之上,至於崑崙大師那就更不用說了。

此時,崑崙大師、了塵方丈、三清道長和劍聖在草棚中坐下,只見劍聖將武林金劍置於桌上,一臉疑惑地對了塵方丈道:“了塵大師,申某實在不明其中原委,這武林大會和武林金劍到底是怎麼回事?”

了塵方丈看了看崑崙大師和三清道長,纔對劍聖道:“難道申大俠連武林大會之事都不知道?”

劍聖仍然一臉困惑道:“請恕申某無知,只因這幾年來申某一直隱居山中,爲了悟出劍道之最上乘精意,幾乎未與外人接觸過,因此……”

“這就難怪了!申大俠閉門修煉,從未走出過小五臺山半步,焉能知道這許多事情。”了塵方丈沒等劍聖說完,便恍悟道。

劍聖一聽了塵方丈的話,突然嘆了一聲道:“雖說這幾年申某不問江湖之事,然而卻在兩個月前出山之後,聽說了簫聖楊兄弟一家六十餘口被害的消息。當申某一聽到這個消息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雙耳,於是星夜兼程趕到揚州,卻見簫聖府院一片荒涼,了無人跡,當時申某仍然心存僥倖,認爲楊兄弟只是因爲闔家遷移隱居。但是,讓申某痛不欲生的是,就在楊家不遠的山腳下,見到了楊兄弟夫婦和楊家六十餘口人的墳墓。申某當時的心真是如遭雷擊,都……唉!沒想到像楊兄弟這樣的好人會遭到如此不幸,真是黃天無眼、天道無情呀!”

了塵方丈也略微將自己知道的關於簫聖一家被害的消息說了出來。

劍聖臉上的神色說不出的傷感,只見他突然又疑惑地問道:“以楊兄弟的武學修爲,當今武林中能與他一決高下的粒粒可數,怎麼會就……”他沒有說下去,只嘆了一口氣,又黯然神傷道:“若非親耳從了塵大師的口中聽聞,申某實在敢相信江湖上的傳聞,只可惜了楊兄弟……唉!”

劍聖說着,四人都不勝唏噓,默然半響後,只聽劍聖又道:“對了,難道楊兄弟一家數十口人就沒有一個活口嗎?這行兇賊人到底是何方神聖?難道就一點痕跡都無可搜尋?”他一連幾個疑問,使得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三人神色愕然,相顧而無言以答,只因劍聖所問,都是江湖中人人想知道,卻又無從瞭解和探尋的疑難。

劍聖一見三人的神色,倍感失望道:“唉!此事本來申某也有責任,宇內三絕本是同氣連枝。可是,申某這幾年只沉溺於劍道,與衆親友疏於來往,若非如此,申某無論如何也能爲朋友略盡些微薄之力。”說着,臉上的傷感之色更濃。

了塵方丈不忍再見劍聖如此傷心自責,勸慰道:“申大俠快不必如此,逝者已矣,生者徒勞傷感,還望申大俠莫要自責過甚,更莫要虛耗心神。”

崑崙大師說道:“宇內三絕當年的交情不淺,申大俠聽聞簫聖楊大俠的噩耗,爲朋友落英雄之淚也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此神傷也不是我輩所當爲。”

三清道長也勸道:“是呀!簫聖也已經逝去一年有餘,我輩武林所能做的便是儘快將元兇查出,當着天下英雄之面給予正法,這樣纔不枉與簫聖相識相交一場,才更對得起楊大俠爲武林所盡之心力。”

了塵方丈和劍聖認同地點了點頭,只見了塵方丈看了一眼峰頂上的羣雄,突然喟嘆一聲道:“只愁目下的武林形勢不容樂觀,雖然表面看來只是波瀾微蕩,其實內裡卻是風起雲涌。而且,大部分武林中人似乎對近年來發生的幾件大事全無警惕之意,對這幾件慘事也幾乎是無動於衷,老衲擔心此徵兆正是武林陷入風雨飄搖的前奏。”

“方丈大師的擔憂正是貧道所慮,觀今日之武林形勢,各門各派、黑白兩道、各路英雄豪傑,其實力較之百餘年前何止增強了一倍。然而,天下卻非一心,武林中亦無一個有足夠威望和藝業之人能攝壓天下衆人。正所謂‘靜極思動’,江湖經歷二十餘年的平靜,各門各派大都蠢蠢欲動,看來武林局勢大變在即呀!”三清道長說了這一番話,崑崙大師和了塵方丈兩人不約而同默然點頭。

劍聖也許是因爲這幾年足不履江湖,對武林大勢知之不詳,雖然對三清道長之言並未表示贊同,卻也未置疑義。

只聽他突然說道:“申某幾年來初次下山之後,一心掛懷這昔日衆位前輩和至交,只是卻未曾有琴聖史大哥的行蹤消息,不知幾位前輩……”

了塵方丈不等劍聖說完,就微微笑道:“老衲數月前曾收到丹陽寺住持了緣師弟的信函,信函中談及琴聖史大俠解丹陽寺之危後,極有可能攜着愛女回到了太白頂。”

劍聖一聽神色一片疑惑,正待發問,卻見了塵方丈又接着道:“老衲差點忘了,申大俠大概還不知道丹陽寺之事。”於是,了塵方丈便簡要將丹陽寺幾乎遭到滅頂之災的事說與劍聖聽。

劍聖聽了之後,突然拍案道:“哎呀!實在太可惜了!竟然讓青海一梟這個老魔頭逃逸了去。”說完,右手握拳,重重的擊在左掌上。

了塵方丈說道:“申大俠不必如此,此魔爲惡已久,終有惡貫滿盈之日。”

劍聖聽了了塵方丈的話,才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

崑崙大師和三清道長在一旁見劍聖這般狹義心腸,不由得暗暗點頭。

此時卻見劍聖目注桌上的武林金劍,不解道:“這便是那傳言中的武林金劍麼?申某倒是從未見識過。”說着,拿起桌上的武林金劍,細細地觀賞起來。

看了一會,突然右手一揚,武林金劍便已然拔出劍鞘握在手中。本來他的右手距離武林金劍的劍柄還有將近兩尺,但是他只這麼隨意一揚,便將武林金劍拔了出來,而且他右手揮動時,隱隱可以看見一縷真氣像一根細線一樣將武林金劍引了出來。這一手分明是以氣引劍,而非凌空攝物。

在座的幾位都是不世的高手,自然知道這以氣引劍正是御劍之術的基礎,以氣引劍練到一定境界可以在百丈以外飛劍取人首級。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這劍聖不僅劍術超絕,而且功力更是深不可測。

因此,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看得都暗自咋舌。

就在他們三人驚愕之際,卻聽劍聖驚咦一聲。三人不由得將目光移向劍聖手的臉上。卻見劍聖雙目凝視着手中的武林金劍。

於是,崑崙大師、了塵方丈和三清道長又將目光投注在劍聖手中的武林金劍上,只聽劍聖突然對崑崙大師說道:“崑崙大師難道沒有見過真正的武林金劍?”

崑崙大師等三人聽得一愣,三人面面相覷。

卻在這時,一直坐在草棚裡的玄慈住持突然走過來對劍聖道:“阿彌陀佛!申大俠可是看出了什麼?老衲對此劍早有懷疑,只是礙於理據,這纔不敢妄言。”

劍聖見一個身着大紅袈裟的老和尚向自己行禮,連忙站起身來拱手一禮。

此時,劍聖聽了這老和尚的話,又是一臉困惑。這時,在一旁的了塵方丈底喧一聲佛號,道:“老衲真是老糊塗了,忘了給申大俠介紹,這位便是五雲臺的住持方丈玄慈住持。”

沒等了塵方丈介紹完,劍聖連忙收起武林金劍,對着玄慈住持拱手一揖,說道:“原來是玄慈大師,申某失敬了。”

原來,劍聖在一路上倒是聽說過一點關於本次武林大會之事,只不過因爲趕路匆忙,並未來得及細細打聽。不過,卻知道了這玄慈住持和武林金劍的關係。

此刻剛聽塵方丈介紹了一半,他立刻便猜到了眼前這位老和尚定是玄慈住持了。此時,又聽玄慈住持急忙對劍聖道:“申大俠被稱爲劍聖,對劍之一道自然極是精擅,對劍器自然也有極深的研究。適才見申大俠的神色,難道申大俠有何發現?”

劍聖看了玄慈住持一眼,突然又拔出手中的武林金劍,只見他將劍鞘橫置桌上,左手指着武林金劍劍身上距離劍尖不足一尺的地方道:“幾位前輩請看!這劍身上有一處缺口!”

崑崙大師、了塵方丈、三清道長和玄慈住持幾人聞言一驚,順着劍聖所指看去,果然,當他們凝聚目力注視時,發現就在那武林金劍劍身距離劍尖不到一尺的劍刃上,竟然有一個半圓形的針孔大小的缺口,這一下可把他們幾人給驚呆了。

只因這武林金劍不僅堅不可摧,而且切金斷玉如削切豆腐一般,怎麼可能會有缺口呢?又有什麼東西能讓這樣堅不可摧的武林金劍留下缺口?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崑崙大師等幾人看得目瞪口呆,卻在這時,只聽劍聖又說道:“申某雖然年輕識淺,未曾目睹過真正的武林金劍,卻從前輩師長口中得知,這武林金劍堪稱天下絕世的神兵,其打造的質地絕非凡物,可惜關於這一點至今仍然是個謎團。因此,這武林金劍怎麼可能如此輕易就留下缺口,申某實在懷疑……”

他還沒說完,就聽玄慈住持驚呼道:“它是假的!”

玄慈住持這一聲驚呼可不得了,雖然他的聲音不是很大,可衆人卻聽得清清楚楚,只因此時峰頂上的衆人雖然還時不時的發出議論之聲,但是大部分人都在注視着他們幾人。

因此,玄慈住持這一聲驚呼出口,立時使衆人鬨然起來。

這時,只見劍聖突然雙眉一揚,手持武林金劍走出了草棚,崑崙大師、了塵方丈、三清道長和玄慈住持緊緊隨在他的後面也走了出來,卻見劍聖對着衆人拱手道:“申某數年來一直隱居在小五臺山,直到近日才下山,只是剛剛出了家門就聽說武林金劍重現江湖以及九華武林大會之事,當時申某便心存疑慮,想到九華山一看究竟。適才之事大家有目共睹,這就不用申某多說。只因申某無意間發現這武林金劍上竟然有缺口,綜合近年來關於武林金劍的真僞出沒之事,申某便疑心此劍極有可能是僞造。而且,此觀點在玄慈大師的心中埋藏已久,只可惜大家都沒有親眼目睹過真正的武林金劍,因此纔不辨真僞。”

到此,劍聖遲疑一下,又道:“本來申某也不敢妄下論斷,只因此事實在關係重大,一個不好,極有可能使武林陷入紛爭,而且此事更是關係衆多武林朋友的生死存亡。而今多說也無益,申某心中雖存九分的疑慮,卻也不敢斷言。因此,申某決定就在衆位面前一驗此劍的真僞。”

說完,只見他突然將武林金劍交到左手,右手伸出食中二指,兩指夾在武林金劍劍尖半尺之處,突聽他大喝一聲“嗨”。

衆人從他手持武林金劍走出來開始,便目不轉睛的注視着他的一舉一動,此時見他這般舉動,登時心中敞亮。

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四十六章 初試身手 柔腸百折第一一五章 爲君哀慟 詭異屠殺第六十二章 枯木神功 解救羣雄第一O五章 芳心難測 後山密道第六十二章 枯木神功 解救羣雄第七十二章 破廟苦戰 重傷垂死第一十八章 昭陽比劍 慘絕人寰第一O四章 情意難言 秘密商議第一O八章 不捨惜別 太上護法第七十章 洛陽再遇 詭異破廟第一二五章 殺伐之音 驚天消息第一章 瓊華美景 慘罹橫禍第一O三章 奇巧相遇 十萬火、藥第三十六章 深藏不露 奇醜老者第三十三章 兩敗俱傷 長白五龍第二十四章 果悟果德 十王奇峰第二十五章 冤家路窄 一較長短第一一八章 武林大會 再見金劍第七十章 洛陽再遇 詭異破廟第一O六章 後山密道 奇花異草第一O九章 一樹繁花 太上護法第五十章 客居神宮 鳳飛客棧第二十六章 崆峒清微 神秘天龍第五十六章 忘年之交 義兄果德第五十四章 詭異廟宇 神秘幫派第三十七章 龍王神拳 毒梟奪劍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一O八章 不捨惜別 太上護法第三十章 大勢使然 以劍使刀第二十八章 武林大會 蜀中唐門第四章 美豔少女 初試岐黃第一一二章 無心之過 紈絝子弟第六十一章 南陵古剎 枯麪人魔第五十一章 初遭重創 客棧鳳飛第九十五章 枯葉神僧 聚氣成刃第九十四章 殺伐果斷 血腥屠戮第一十七章 琴聖退梟 少女猗思第三十一章 長刀叛徒 怪異老頭第九十九章 詭異再遇 伊人殤別第一二一章 造化弄人 親人相認第四十二章 人間逸景 陰謀難呈第七十六章 蜀中三劍 八旗總壇第六十二章 枯木神功 解救羣雄第七十七章 陰陽死算 巧合之遇第七十四章 萬化歸一 今非昔比第一十四章 天雷八音 神奇簫聲第六十三章 夜探劉府 奇蹟巧合第一一O章 終身大事 紫氣東來第九十五章 枯葉神僧 聚氣成刃第五十三章 化影迴旋 日月雙山第三十八章 故技重施 金劍之假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一十五章 丹陽古剎 老僧中計第九十七章 苗疆三老 神秘宗門第九十五章 枯葉神僧 聚氣成刃第五十七章 結義情誼 龍遊淺灘第三十六章 深藏不露 奇醜老者第一十八章 昭陽比劍 慘絕人寰第八十二章 梨花姥姥 門外激戰第一一五章 爲君哀慟 詭異屠殺第二十八章 武林大會 蜀中唐門第一十四章 天雷八音 神奇簫聲第一一一章 隱世武林 神秘女子第九十一章 一世情殤 傾世紅顏第一十八章 昭陽比劍 慘絕人寰第一百章 隱世武林 璇璣老人第一O二章 璇璣老人 不辭而別第一二O章 銀髮女子 無名山谷第七十二章 破廟苦戰 重傷垂死第五十章 客居神宮 鳳飛客棧第一一九章 形同陌路 返璞歸真第二十四章 果悟果德 十王奇峰第一二四章 情勢轉機 情之一字第三十六章 深藏不露 奇醜老者第七十九章 無奈豔遇 奇事禍起第一O七章 吞服奇果 誤會漸深第一一二章 無心之過 紈絝子弟第八十六章 魔佛神尼 百花之園第一一九章 形同陌路 返璞歸真第一O一章 神秘女子 迷霧森林第一一三章 故人相遇 詭異之事第三十四章 兩龍之死 殺伐之聲第一一七章 武林大會 兩敗俱傷第四十七章 絕色少婦 簫聲療傷第一O三章 奇巧相遇 十萬火、藥第七十五章 地支劍陣 大敗逃亡第二十三章 金劍之爭 九華之行第八十章 震懾之威 初現陰謀第八十一章 巧破陰謀 高貴女子第九十一章 一世情殤 傾世紅顏第六十六章 再遇蠻牛 奇逢相遇第九十二章 魂針迷魂 倉皇而逃第八十一章 巧破陰謀 高貴女子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一百章 隱世武林 璇璣老人第二十四章 果悟果德 十王奇峰第六十三章 夜探劉府 奇蹟巧合第六十三章 夜探劉府 奇蹟巧合第九十七章 苗疆三老 神秘宗門
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四十六章 初試身手 柔腸百折第一一五章 爲君哀慟 詭異屠殺第六十二章 枯木神功 解救羣雄第一O五章 芳心難測 後山密道第六十二章 枯木神功 解救羣雄第七十二章 破廟苦戰 重傷垂死第一十八章 昭陽比劍 慘絕人寰第一O四章 情意難言 秘密商議第一O八章 不捨惜別 太上護法第七十章 洛陽再遇 詭異破廟第一二五章 殺伐之音 驚天消息第一章 瓊華美景 慘罹橫禍第一O三章 奇巧相遇 十萬火、藥第三十六章 深藏不露 奇醜老者第三十三章 兩敗俱傷 長白五龍第二十四章 果悟果德 十王奇峰第二十五章 冤家路窄 一較長短第一一八章 武林大會 再見金劍第七十章 洛陽再遇 詭異破廟第一O六章 後山密道 奇花異草第一O九章 一樹繁花 太上護法第五十章 客居神宮 鳳飛客棧第二十六章 崆峒清微 神秘天龍第五十六章 忘年之交 義兄果德第五十四章 詭異廟宇 神秘幫派第三十七章 龍王神拳 毒梟奪劍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一O八章 不捨惜別 太上護法第三十章 大勢使然 以劍使刀第二十八章 武林大會 蜀中唐門第四章 美豔少女 初試岐黃第一一二章 無心之過 紈絝子弟第六十一章 南陵古剎 枯麪人魔第五十一章 初遭重創 客棧鳳飛第九十五章 枯葉神僧 聚氣成刃第九十四章 殺伐果斷 血腥屠戮第一十七章 琴聖退梟 少女猗思第三十一章 長刀叛徒 怪異老頭第九十九章 詭異再遇 伊人殤別第一二一章 造化弄人 親人相認第四十二章 人間逸景 陰謀難呈第七十六章 蜀中三劍 八旗總壇第六十二章 枯木神功 解救羣雄第七十七章 陰陽死算 巧合之遇第七十四章 萬化歸一 今非昔比第一十四章 天雷八音 神奇簫聲第六十三章 夜探劉府 奇蹟巧合第一一O章 終身大事 紫氣東來第九十五章 枯葉神僧 聚氣成刃第五十三章 化影迴旋 日月雙山第三十八章 故技重施 金劍之假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一十五章 丹陽古剎 老僧中計第九十七章 苗疆三老 神秘宗門第九十五章 枯葉神僧 聚氣成刃第五十七章 結義情誼 龍遊淺灘第三十六章 深藏不露 奇醜老者第一十八章 昭陽比劍 慘絕人寰第八十二章 梨花姥姥 門外激戰第一一五章 爲君哀慟 詭異屠殺第二十八章 武林大會 蜀中唐門第一十四章 天雷八音 神奇簫聲第一一一章 隱世武林 神秘女子第九十一章 一世情殤 傾世紅顏第一十八章 昭陽比劍 慘絕人寰第一百章 隱世武林 璇璣老人第一O二章 璇璣老人 不辭而別第一二O章 銀髮女子 無名山谷第七十二章 破廟苦戰 重傷垂死第五十章 客居神宮 鳳飛客棧第一一九章 形同陌路 返璞歸真第二十四章 果悟果德 十王奇峰第一二四章 情勢轉機 情之一字第三十六章 深藏不露 奇醜老者第七十九章 無奈豔遇 奇事禍起第一O七章 吞服奇果 誤會漸深第一一二章 無心之過 紈絝子弟第八十六章 魔佛神尼 百花之園第一一九章 形同陌路 返璞歸真第一O一章 神秘女子 迷霧森林第一一三章 故人相遇 詭異之事第三十四章 兩龍之死 殺伐之聲第一一七章 武林大會 兩敗俱傷第四十七章 絕色少婦 簫聲療傷第一O三章 奇巧相遇 十萬火、藥第七十五章 地支劍陣 大敗逃亡第二十三章 金劍之爭 九華之行第八十章 震懾之威 初現陰謀第八十一章 巧破陰謀 高貴女子第九十一章 一世情殤 傾世紅顏第六十六章 再遇蠻牛 奇逢相遇第九十二章 魂針迷魂 倉皇而逃第八十一章 巧破陰謀 高貴女子第九章 蛇鱔之血 癲僧傳功第一百章 隱世武林 璇璣老人第二十四章 果悟果德 十王奇峰第六十三章 夜探劉府 奇蹟巧合第六十三章 夜探劉府 奇蹟巧合第九十七章 苗疆三老 神秘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