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個倔老頭

蕭巋怔住了,朝廷的消息,哪怕是在這石頭山上,他也並不是一無所知,現在朝廷不是已經打算和宇文憲合作了麼,怎麼陛下還在想如何解決尉遲迥?

不過蕭巋畢竟是曾經不折不扣的上位者,很快就反應過來。李藎忱既然打算和宇文憲合作,那麼天下大勢已經愈發明瞭,在這兩頭聯手的餓狼眼裡,楊堅不啻於一塊到嘴邊的肥肉,所以李藎忱在想的已經不是如何享受這塊肥肉,而是如何在吃了肉之後把另外一條餓狼拍翻在地,徹底成爲霸主。

的確當初蕭巋作爲西樑的皇帝時候,尉遲迥正好是北周的襄陽總管,雙方也算是沒少打交道,當然了蕭巋對尉遲迥說實在的並沒有什麼好感,當初如果不是尉遲迥的動作太慢,西樑也不至於被蕭摩訶一口吞掉。

就算是李藎忱對蘭陵蕭氏——這個蕭摩訶的蕭氏完全不一樣——也算不得差,但是誰都不想嘗一嘗這寄人籬下當亡國奴的感覺。

“尉遲迥此人頗爲倔強,一向不會以他人之意志爲轉移。”蕭巋斟酌說道,“尤其是在指揮作戰上,甚至可以說多少有些自負。同時既然是他認準的事情,斷然不會改變。”

李藎忱微微頷首,且不說之前自己和尉遲迥對陣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這一份倔強,單單是看歷史上,楊堅完全已經控制了北周的朝野內外,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尉遲迥依然會揭竿而起,這見這絕對是一個倔強的老頭子。

不過現在尉遲迥是阻攔在李藎忱到路上註定要解決的對手,尤其是他現在坐鎮洛陽,十有八九也是到時候宇文憲派來進攻關中的前鋒,李藎忱無論是想要在什麼時候對付宇文憲,都要先把這個他最大的爪牙給解決掉。

“因此陛下與其注重於勸降或者逼迫尉遲迥自尋死路,似乎有些困難,”蕭巋斟酌說道,他現在畢竟只是一介布衣,而且再加上敏感的身份,一些話也不敢說的太直接或者太了當,“草民以爲陛下應該側重於讓更多的人相信尉遲迥和宇文憲之間已經出現了矛盾和衝突。”

李藎忱微微頷首:“現在朕已經着手於此,而事實證明宇文憲對尉遲迥的信任無以復加,朕似乎很難撼動尉遲迥在宇文憲心中的位置。”

而蕭巋沉聲說道:“當初洛陽之戰,尉遲迥一人斷後,掩護宇文憲大軍平安撤退,對於宇文憲來說,尉遲迥更像是一個可以依靠和信賴的兄長。更何況如今看上去宇文憲在對楊堅的戰事上佔據優勢,實則不然,宇文憲麾下的大將充其量也就是尉遲迥和王軌兩個人,相比之下楊堅那裡還有韋孝寬、李穆,另外新崛起的高熲等人也都必然不是等閒之輩,因此楊堅得以坐鎮後方,但是宇文憲要不想事必躬親的話,就必須要給予尉遲迥足夠的信任。”

“爹爹,那這豈不是成了無解的問題麼?”旁邊一直側耳傾聽的蕭琮也忍不住問道。

而蕭巋擺了擺手:“並非如此,且不說人和人之間的信任無論如何終究是有一個限度的,尤其是對於宇文憲這樣的梟雄來說,不可能十足十的信任一個人,更何況宇文邕和宇文贇父子的前車之鑑擺在這裡,如果不是他們過度的信任楊堅,自然局勢也不會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更何況就算是宇文憲信任尉遲迥,當他身邊的重臣們都對尉遲迥失去信心的時候,宇文憲真的可以一意孤行麼?”

李藎忱眉毛一挑,這個問題他之前還真的沒有考慮過,畢竟現在白袍正在操辦這件事,但是白跑現在所能夠做的,一來也就是盡最大可能造謠生事,二來也就是通過各種渠道甚至是手段來影響有一定發言權的中下層官員。

但是正如蕭巋所說,宇文憲註定不可能因爲這些人的意見就輕易的改變自己和尉遲迥通過一場場血火和並肩戰鬥而磨礪出的信任。

但是雙方的關係並不是沒有出現端倪,這一次李藎忱和宇文憲之間的談判,就巧妙地繞開了和尉遲迥的家眷有關係的話題,這實際上並不是什麼不能說的,李藎忱和楊堅之間的談判實際上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楊堅要先以保護藍田於氏的家眷安全爲條件,而就算是雙方談判進展非常不順利,李藎忱還是用足夠的財貨換回來了藍田於氏大多數的家眷,也就是剩下一些自願留在長安的,李藎忱也沒有強迫。

因此家眷的問題並不是不能談,甚至宇文憲要是真的對尉遲迥無條件的信任,那麼尉遲家的家眷本來就應該是首要談的問題,一如李藎忱開口就是索要藍田於氏的家眷一樣。

可是事實卻是宇文憲對此避而不談,也就說明宇文憲也不想讓尉遲迥因爲這件事而處於兩難的地步,更不想因爲這件事的操作出現問題而導致尉遲迥倒向李藎忱,只能將其擱置。

但是至少現在來看,這種信任危機還沒有足夠影響到宇文憲和尉遲迥之間的關係。想要真的撼動,真的正如蕭巋所說,要讓更多位高權重或者有話語權的人相信這個事實。

而能夠直接對宇文憲的思路產生影響的······李藎忱皺了皺眉,王軌顯然並不比尉遲迥好對付,而且李藎忱本來就和王軌有血仇,想要通過影響王軌來影響宇文憲未免難上加難。更不要說陳王宇文純等追隨宇文憲的皇室宗親本來就和尉遲迥關係密切,更有甚者都是出身其麾下······

突然間,李藎忱的腦海中冒出來一個人。

宇文憲和李藎忱約定在這一次談判之後互換使者,而宇文憲那邊派過來的使者便是有着“齊王山中相”之稱的劉休徵。

“山中宰相”說的是南樑時候的陶弘景,其隱居茅山之中,堅決不出山爲官,偏偏他博學多才又有洞察之能,因此梁武帝時常派人前去討教國家大事和施政方針,因此被當時人們尊稱爲“山中宰相”。

而劉休徵因爲旨在追求天下太平,和宇文憲的思想自然大相徑庭,因此一直以來都是以布衣和友人的身份向宇文憲獻策,幾次救他於危難之中,這“山中相”的名聲自然當得起。

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二一一八章 陛下之壽三千霜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三百章 助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
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六百八十五章 前夜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二一一八章 陛下之壽三千霜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四百零二章 重逢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五百二十一章 寒夜中的暖意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三百章 助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二七三章 少年將才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八六四章 強權大漢與分權北周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