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

這一次羅毅就算是想自己帶隊衝鋒也不可能了。

戚昕很果斷的下達了死命令,誰敢讓羅毅走到隊伍中,那麼就先砍誰的腦袋,這就導致整個點將臺上下,所有的親衛,無論是羅毅的還是戚昕的,都瞪大了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羅毅,生怕羅毅自己什麼時候跳下去又帶隊衝鋒了。

而且戚昕又想出來了一個新的辦法來應對眼前這個註定需要付出大量犧牲才能完成任務的局面。

一批又一批剛剛被抓獲的林邑人和投降的林邑人都被混編在一起,短短几個時辰前的風雨中,他們還站在漢軍的對立面,而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國王所在的山丘發起進攻。

換句話說就是一羣炮灰。

這樣的攻堅戰中,的確沒有什麼花裡胡哨可言,尤其是林邑人準備了大量的盾牌,甚至山上還有石頭可以用,因此完全能夠有效地抵擋漢軍火槍手的進攻,因爲第一次進攻的時候,漢軍火槍手有足足二十幾人死傷,幾乎創下了海軍登陸作戰之後的記錄,所以就連戚昕和羅毅這兩個膽大包天的傢伙也不敢貿然讓火槍手來打頭陣了。

炮灰,纔是最好用的。

漢軍刀槍如林,逼迫着戰戰兢兢的林邑俘虜向前衝。

而且戚昕也不是傻子,賞格已經開出來了,第一個衝上山丘頂端的,賞賜百金。

對於這些完全就是泥腿子出身的林邑人來說,一百兩黃金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根本不敢想象,更重要的是戚昕還真的說到做到,他把一百兩黃金就擺在了自己的中軍大旗下,明確地表示就是要用自己的將旗和大漢的赤色龍旗作爲擔保和見證。

這個時代的人們講求的就是信仰,對於他們來說,將旗和大漢本身的旗幟有着至高無上的威嚴在,尤其是那龍旗,幾乎就是“如朕親臨”的意思,因此這是在拿着自己的信用乃至於陛下的名譽起誓,就算是自己的信用不值一提,陛下的名譽誰都不敢玷污。

那些亮閃閃的黃金實際上就是漢軍上次進攻盧容的時候才繳獲的,新鮮熱乎。

畢竟海軍跨海遠征,爲了能夠再多裝下一個人,船上早就沒有任何一寸多餘的空間,更不要說帶着黃金走了,因此戚昕這麼做也算是就地取材了。

這些黃金還沒有被朝廷官員清點和登記在冊,所以還算軍隊的戰利品,按理說軍隊主將是有任意支配的資格的,戚昕這麼做也是爲了勝利,自然無可厚非。

在這些亮閃閃的黃金刺激下,驚恐無奈的林邑人也都鼓起鬥志。

尤其是在林邑人之中還有幾個之前就被大漢收買,專門負責煽風點火的人,這些人就負責在人羣之中用林邑話大聲講述範氏統治下林邑底層百姓的苦難,號召大家爲了推翻範氏、迎接天朝的統治而戰。

這些當兵的林邑人多數都是被強拉壯丁的,也絕大多數都是底層百姓、平日裡就飽受欺壓,對林邑王室本來就沒有什麼好感,因此物質上的鼓勵和精神上的刺激讓他們很快就重整隊形,一個個嗷嗷叫着恨不得將範梵志這個不共戴天的仇人直接撕成碎片。

要真的論思想作戰,林邑王室和漢軍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如果不是事出突然,戚昕甚至還想要讓各軍的主簿們深入林邑人之中,多做做啓蒙工作,堅定他們的意志。

不過事實證明,依靠財物和些許煽動,就已經足夠讓這些林邑人鼓起勇氣向自己曾經的國王發動進攻了。

就算是這個時候倒戈進攻漢軍,範梵志也不會賞賜他們高官厚祿,但是如果能夠拿到範梵志的項上人頭,他們就將獲得所有。

對於本身就沒有多少國家和民族概念——即使是大漢民族,也不過是在數百年前的漢王朝時期才逐漸開始因爲國家的強盛而萌生一些對於民族和國家的認識罷了,更遑論這些遠在南蠻的林邑人了。

戰鬥再一次爆發之後,打頭陣的林邑人的進攻一點兒都不比漢軍弱,或許是因爲這些財物對於他們很是誘人,又或許站在他們身後一排的漢軍手中的刀實在是過於雪亮,讓他們寧肯向前去面對曾經自己的同胞,現在的敵人。

一批一批的林邑人向前衝,從山坡上也是一批一批的箭矢射下來,林邑人成片倒下,但是後面更多的林邑人還在努力的向前衝,他們似乎相信只要身邊的同伴幫助自己擋住了箭矢,那麼自己就能衝上山頂,就能成爲這足足三四千林邑人之中真正得到榮華富貴的那一個。

榮華富貴,對於這些已經窮怕了、苦怕了的林邑人們來說,原來是可望不可即的四個字,而現在他們有實現這個夢想的可能,因此他們絕對不想放棄。

“林邑人死的差不多了。”戚昕眯了眯眼。

山坡上又是一排林邑人中箭倒下。

漢軍當然是不可能給他們弓弩的,因此面對從山坡上射下來的箭矢,他們完全只能依靠自己的血肉之軀和極少數的一些盾牌來阻擋,換句話說,漢軍根本就是在用林邑人的人命來消耗範梵志的親衛們手中的箭矢。

山坡上林邑人的箭矢如果落在漢軍的頭上,那麼是會造成傷亡的,既然能造成傷亡,那就說明這些箭矢是有價值的,而一旦漢軍能夠通過林邑敗兵和俘虜們的生命消耗掉敵人的這些箭矢,那麼這些箭矢就失去了價值,哪怕漢軍將會付出遠超過自己親自上陣的代價,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因爲對於漢軍來說,這些林邑人不過就是炮灰,換句話說他們的性命一文不值。

在這一點上,軍隊上下,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卒,都達成了共識,他們前來林邑,本來就是來征服的,不是來做慈善工作的。這些林邑人全部死在這裡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他們消耗掉了林邑人的箭矢就已經足夠了,而如果還有哪個傢伙運氣好能夠倖存下來,那麼戚昕和羅毅到時候也不介意真的給他獎勵。

大漢想要徹底的佔領林邑,還是需要幾個鐵桿林邑奸的,這些殺掉了自己國王的林邑人,的確是最佳人選。

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六八一章 禁衛軍初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八章 危機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
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六百一十一章 時也,命也!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國事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六百七十二章 不會太久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一五二五章 磨合和融合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千七十九章 寸步不讓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六八一章 禁衛軍初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八章 危機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