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

各自有各自的主見,這就意味着將領和將領之間往往很難形成配合,或許只有父子兄弟之間才知道對方如此排兵佈陣到底在想什麼。

這就導致戰鬥之前大家都得商量好,我把陣型這樣一擺,是爲了讓你怎樣怎樣配合,你要是跑錯了方向,那就搞出事情了。

這自然極大的限制了將領的臨陣變通能力,而或者就需要考察大家的默契程度了。

假如一邊不按照商量的變陣,另外一邊也得手忙腳亂的跟着變陣,這既是看默契,也是看臉啊。

若是換在原來也的確,亂世之中將門出征往往都是帶着自家的部曲,上陣也是父子齊上,老(*)子和兒子當然學的是一套兵法,再加上麾下的兵馬也都是自家訓練的兵馬,這沒有什麼問題。甚至不需要老(*)子下令,兒子就知道自家老爹想幹什麼。

商量?這麼簡單的事兒子還需要和老爹商量?打完仗之後少不得要家法伺候了。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漢軍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整編,早就已經不是某一家某一戶的軍隊,而是大漢的軍隊、是隻忠誠於陛下的軍隊,所以各軍將領之間,在一場戰鬥爆發之前很有可能根本並不熟悉,甚至都沒有見過面,比如這一次韋圓成和薛汪,在此之前一個駐守西北、一個一直在北伐戰場作戰,別說是見面了,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尤其是在缺少一名主帥居中指揮的情況下,在戰場上貿然變陣或者沒有商量就直接佈陣,往往有可能直接導致露出破綻、被敵人抓住後趁虛而入。

而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自然就是指導將領們熟悉一些最基本的佈陣以及變陣的方法,這樣大家使用相同的方法以應對比較常見的敵情,自然也就能夠相互配合。

畢竟能夠讓你抓住破綻並且一戰功成的可能性往往還是比較小的,在華夏五千年曆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可是最終可稱爲名將的又有多少?可稱爲經典戰役的又有多少?

在大多數情況下,戰爭還是你來我往、你攻我守,傷敵一千則自損八百。

因此通過吸取前人經驗總結出的標準化的排兵佈陣方式,自然要比根據自己的喜好操作一通來得好。

再者,隨着火器等新式武器逐漸列裝軍中,如何指揮裝備有新式武器的漢軍將士作戰,而不是單純的亂打一通,憑藉武器的強大碾壓過去——當己方人數不夠多或者新式武器的列裝不多的時候,你想象之中的碾壓很可能反過來被敵人更加佔據優勢的兵力粉碎。而且主動送上門去,跑可能都沒得跑。

更何況在火槍和火炮等等還沒有列裝的情況下,將領們尚且可以說自己早就已經有屢戰屢勝的經歷在身,排兵佈陣怎麼操作,還用得着學院來教?尤其是學院裡往往還有很多曾經的手下敗將,難道反過來教書不覺得自己害臊?

可是現在有了這些新式武器,誰都說不出個反對來了。

給你一百名火槍手,如何發揮出來最大的威力,如何應對敵人數倍於己的進攻?

好多之前連火槍都沒有摸過的將領,自然是瞠目結舌,最後只能乖乖上課。

今日韋圓成和薛汪之間的默契,也並不是來源於兩個人都是究竟戰陣的沙場宿將,知道對方是怎麼打算的,而是之前接受培訓的時候,就被教授過這種情況,此時自然而然的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在組建軍事學院的時候,李藎忱也曾經考慮到這樣是不是會導致漢軍作戰過於僵硬的問題,也有不少將領提出過如此擔憂。再加上李藎忱作爲後來人很清楚,歷史上真的有那麼一位曾經坐着驢車逃跑的皇帝,最喜歡的就是畫好了陣圖讓將領拿着去打仗,以不變應萬變,最後都是以戰敗告終。

李藎忱無從判定畫陣圖這種事到底是不是導致軍隊屢戰屢敗的主要原因,但是隻要有這種可能,自己就不能再明知故犯了。

不過後來負責軍事學院教學的吳明徹、韋孝寬等人指出,軍事學院所教授的排兵佈陣之法,並不是讓學生之後拿着固定不變的陣圖去打仗,而是讓學生知道應對不同的戰況而應該如何排兵佈陣,在具體細節上當然都可以根據實際的地形地勢和敵人的陣型做出調整,但是又不至於直接亂佈陣,導致友軍無所適從。

而且再想想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衆多兵法圖冊,實際上上面也都明確記載了很多排兵佈陣的方法,古代聖賢們難道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麼?實際上可想而知,他們所畫的這些陣圖之類的,也都只是作爲一個參考罷了,以不變應萬變,則總有一天會讓敵人想到應對之法,先賢們也不可能每天抱着一樣的陣勢就可以橫掃千軍。

後人當學其骨,知道先賢爲什麼要這樣排兵佈陣,有哪些優缺點,然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及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保留其精髓而因局勢變化,這便足以發揮出來整個陣勢的最佳作用。

此時薛汪和韋圓成轉眼之間共同構成的這個陣勢便是如此。這個陣勢顯然來源於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賴以成名的卻月陣,只是河流變成了山壁。劉裕麾下本身缺少騎兵,而漢軍既然有騎兵,自然就不能縮在陣中又佔據地方,而應在外圍遊弋,一來掩護沒有了河流而暴露出來的側翼,二來也可以伺機出擊。

“韋將軍!”薛汪翻身下馬,上前拱手見禮。

韋圓成已經迎了上來,笑着說道:“薛將軍廝殺兇猛,餘佩服矣!”

雖然心裡已經把薛汪罵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韋圓成也知道,薛汪能夠在和敵人屢次激戰之後尚且全身而退,是有本事的。之前斥候已經傳回了消息,正是因爲薛汪麾下的騎兵在幾處渡口往返衝殺、幾乎耗盡了箭矢和彈藥,方纔爲漢軍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不然的話韋圓成是絕對不可能挺進到現在這個位置並且還能佔據地勢排兵佈陣的。

而且薛汪本人還能夠帶着這麼多兵馬全身而退,本身也說明他的能力很不錯了。

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尾聲 江山如畫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章 千年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二零一一章 梟雄夢碎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六章 陷阱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
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二三五六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一七零二章 糧食的難題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千零一章 落幕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三三五章 反攻的勇氣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洞尾聲 江山如畫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章 千年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九百七十八章 天亡我也!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五六一章 男人的浪漫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二零一一章 梟雄夢碎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一三六章 大佬們的沉默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二零七章 白袍的重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堅強後盾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二一一七章 家,越來越近了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二三二一章 孩子名字都想好了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六章 陷阱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六八八章 王軌的去向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