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

按照孫思邈的計劃,皇家醫院會儘快在年底前組成一支人數至少在二十人左右的隊伍提前入駐淮南前線。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李藎忱身爲大漢皇帝會御駕親征,而他主持的方向是淮南戰線,所以淮南戰線也是現在優先保障的,當然了淮南距離江南比較近也是一個原因。

而在來年二月開春之前,將會至少培養出來五十名能夠處理簡單外科手術的醫生,這些醫生將會分配到各路兵馬之中,至少保證每支軍隊之中有五到十個人。

和醫生配套的自然就是護士。

相比於醫生,護士倒是比較容易培養的,尤其是現在皇家醫院之中需要大量的護士,所以楊妙現在採用的是輪班的方式,每天所有的護士三班倒甚至四班倒,這樣就能夠利用最有限的實戰機會培養出來更多的護士。

尤其是護士作爲醫生助手的重要性體現出來之後,朝廷開始命令各地州府贖買青樓楚館之中年紀大一些的女子,然後送往建康府集中培訓,同時在整個社會範圍內聘用女性,原來的時候,前來應聘的女子寥寥可數,但是現在隨着醫院之中護士的職責已經變得衆所周知,所以前來報名的女性越來越多。

對於那些社會中下層貧苦人家的女子們來說,與其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倒不如出來補貼家用,更何況護士的薪水可不算低,有朝廷內府和國庫的雙層保障,缺了誰的錢也不會缺了她們的。

據說一些家中女子的收入甚至比其丈夫都要高了,爲此還引發了不少家庭矛盾,成爲坊間笑談。

如果一切沒有差錯的話,在年底之前,至少可以培養出來二百名以上的懂得簡單止血、包紮技術的護士,能夠起到戰場上的急救作用。

李藎忱當然不指望着這麼短時間內就能夠培養出來樣樣精通的護士,後世護士的培養至少也都是三年到四年的時間。只要這些護士們能夠會一些簡單的包紮急救的本事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實際上培養的不是護士,而是衛生員。

現在大漢的醫療事業是從無到有,所以李藎忱的要求也不能太高,有衛生員能夠在戰場上對受傷的士卒進行簡單的止血救護,總比什麼都沒有的好,醫療救護本來就是和死神搶時間,能夠早一點進行包紮止血什麼的,就能讓人活下來的可能多一點。

而除了和軍隊對接之外,現在皇家醫院也積極地向外拓展,和地方上的郎中、藥房實現醫術的共用,在開設分支機構上,內府倒是輕車熟路了,當初建設各地的義學、慈善堂等等的時候就積攢下來了大量的經驗,現在正好再用來建設皇家醫院在各地的分院。

當然了,隨着分院開始建設,朝廷也開始着手對醫院的經營方式進行改革,之前皇家醫院一直處於試營業的階段,每個患者看病、哪怕是進行手術,所收取的費用都很低,這也主要是因爲皇家醫院的背後有內府的支援,能夠承擔得起支出。

但是隨着醫院越來越多,內府就算是再有錢也不可能負擔得起這麼多醫院的開支,所以當醫院進入正式營業的時候,大漢將會出臺醫療保險政策。

顧名思義,醫療保險和後世幾乎是相同的概念,居民每年可以選擇多繳納一部分稅款以作爲自己前往醫院看病的擔保,這筆稅款並不算多,在絕大多數人的可承擔範圍內——對於真正貧困的人家,只要提出申請並且經過國家審覈確定,也可以由國家承擔這部分的稅款——這樣當他們前往醫院就醫的時候,就依舊可以享受極爲便宜的醫療價格,但是如果沒有繳納稅款,那就抱歉了。

國家就算是再有錢,也不能負擔得起那麼多人的費用。

目前相關政策已經開始吹風,作爲天子腳下,建康府的百姓們多少也都有自己消息渠道,應該都已經或多或少知道了這個消息,從目前來看並沒有多少反對的人。

天下從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這一點百姓們還是很清楚的,如果能夠用小額的稅款換來近乎免費的醫療,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這樣對於各地州府來說,也並不是什麼壞事,按照國家的意思,本地的醫療稅款收上來是交給各地州府保存的,如果一年之內這些稅款使用乾淨了自然最好,如果有剩餘的,交給本地州府用於醫療慈善事業的發展——這當然是要在內府的監督下的,而如果還有虧空,國家將會通過內府和國庫進行補償。

也就是說地方州府只可能賺錢不會賠錢,大家何樂而不爲呢?

朝廷這樣做,自然也是想要督促地方州府發展醫療事業,免得出現懶政現象,儘快讓醫療實現國內的普及。

全民醫療這種穩定民心的東西,實現的越快越好。

又叮囑了孫思邈幾句,李藎忱起身離去。

他今天下午還要動身前往吳郡和會稽。

這還是江南世家叛亂之後李藎忱第一次前往這東南腹心之地。

不爲別的,爲了糧食。

——————————————-

經過疏浚的運河已經溝通了京口和江南腹地,從江南而來的糧食將會源源不斷的通過運河輸送向淮北前線。

大漢開國已然將近四年,江南的屯田進行的很是順利,畢竟在這之前江南就已經是南朝的農耕要地,這裡溼熱的氣候簡直就是爲了糧食,尤其是水稻的種植和生產量身定做的。

只不過在之前漫長的歲月中,南朝很少能夠從江南的農耕中獲利,主要還是因爲江南的山川湖泊幾乎都已經變成了南方士族的私產,很不幸,這些江南士族就像是秀才遇到兵,遇上了李藎忱。

田產是不能給你們的,如果你們有意見,那就別怪朕不客氣。

會稽、吳郡兩次正面衝突,自然是讓世家徹底被打斷了脊樑骨,在鋒利的兵刃面前,世家或是煙消雲散,或是選擇低頭認慫,江南的田產纔算是正式落入朝廷的手中,而世家們這些年來囤積的糧食自然而然的也成了朝廷的戰利品。

因此李藎忱實際上是撿了一個大漏,光是從各家府庫之中搜繳上來的糧食,就足夠漢軍全軍吃小一年的。

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二章 溫飽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序章 白袍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序章 白袍“麒麟才子”徐陵
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二章 溫飽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序章 白袍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二七五章 李淵的建議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九六五章 打點行裝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六九九章 騎兵的肉搏戰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五七三章 天朝上國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二八三章 在疏不在堵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序章 白袍“麒麟才子”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