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

只不過後來韓擒虎北上,把薛延陀人狠狠的教育了一頓,在草原上,呼嘯而來的騎兵就算是再氣勢滂沱,在一排排火槍面前也只能跪下叫爸爸。

因此韓擒虎南下平城之後,薛延陀人就轉而向東,現在冬天到了,自然開始以北周爲獵物南下覓食。

草原上的民族就像是草原狼一樣,柿子撿軟的捏,原本大漢肯定就是軟柿子,所以他們一直幫助北周進攻大漢以求能夠從中分一杯羹,但是最後卻驚詫的發現,這些應該軟綿綿如兩腳羊的漢人,卻有着昂揚的鬥志、數量雖然不多但是絕對堪稱精銳的騎兵以及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式火器,完全有能力將北周和薛延陀部兩支軍隊都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他們現在肯定不再會去招惹大漢了,相比之下北周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宇文憲的基本盤是以鄴城爲核心的冀州,而冀州的北側還有幷州和幽州,前者也是當初北齊的核心,而後者則是鄴城北部的兩個門戶。只不過即使是北齊比不上當初的北魏強大,依舊是可以壓住北方尚且處於崛起階段的突厥一頭的,畢竟突厥不是柔然,剛剛以柔然人的附庸起家的突厥人遠沒有歷史上隋末唐初那麼強大,因此幷州和幽州的大多數土地實際上都在北齊以及後來的北周牢牢掌控之中,長城之內依舊是漢家樂土。

所以這些年長城之內大多數的耕地還是得到有效利用的,再加上這個跨度漫長的小冰河期也已經結束,氣候正在回暖,耕地利用率更高,農作物產出自然也就更多,歷史上隋唐盛世也是因爲冰河期的消退讓華夏王朝能夠回過氣來,糧食的增收給朝廷了足夠多南征北戰、平定四方的底氣。

這些耕地顯然也是宇文憲拿來對抗大漢的底氣,現在薛延陀人盯上了這批土地以及土地上的豐厚產出,宇文憲當然不會同意,率兵北上也在情理之中。

恐怕就連宇文憲自己都沒有想到,當北周軍隊雲集準備趁着大河冰凍而發動反擊的時候,薛延陀人竟然會在背後來上一刀。

雖然薛延陀人沒有來向大漢明確的表示善意,但是這行爲無疑已經在賣給大漢人情了,李藎忱不能不領情。給大漢這麼一個冬天,大漢能夠鞏固對河南之地的統治,同時抓緊趁着冬天農閒進行工坊生產、基礎設施修繕等等,解決內部的問題。

明年作戰需要的箭矢、石彈以及火槍槍彈等等可都不是從平地之中長出來的,漢軍北伐消耗巨大,必須抓緊生產這些明年征戰必然會用得到的東西。

另外從南中等地過來的礦產已經有不少都堆積在工坊之中,因爲工坊已經全力生產戰爭所需要的東西,其餘的生活用品之類的自然都要先放下,這也導致了市場上物價已經產生波動,而且戰事消耗頗多,稅收也在增高,只不過因爲前方的大勝時時傳來,現在大漢的民氣正在節節攀升,大家都以大漢子民爲榮,都在爲前線慶祝祈福,一時間還沒有注意到這些支出增長帶來的負擔。

不過即使是這樣這也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問題,百姓能夠忍受幾個月的物質匱乏和稅收增長,時間再長可能就會有怨言,朝廷也必須要趁着這個冬天抓緊補充市場上日常用品的缺口,調平物價,降低肘腋生變的可能。

不怕百姓有怨言,百姓就算心裡不滿,也會明白現在的生活要比之前風餐露宿、流離失所來的強多了,更何況在前線奮戰的都是自家子弟,就算是自己辛苦一點兒也得擠出來吃的和錢財給自家子弟,但是就怕有心人利用和煽動這種情緒,到時候如果掀起反戰浪潮,那李藎忱會很難受,大漢全有天下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更可能會給周人喘息之機。

畢竟李藎忱不相信宇文憲連一個薛延陀部都打不過,如果那樣的話宇文憲也就不配做自己的對手了,等今年冬天宇文憲解決掉薛延陀部,明年開春之後戰鬥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就算是李藎忱想要喘一口氣,宇文憲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宇文憲不可能眼睜睜看着李藎忱佔據中原的。

誰有中原,誰就更加名正言順,誰有中原,誰就有最肥沃的土地——雖然中原是黃土地,但是比南方的紅土地還是要好一些的,更何況這個時代最肥沃的東北還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幾乎算是人跡罕至的地方。

所以宇文憲能打敗薛延陀人,肯定就會帶着這一支氣勢被鼓舞起來的軍隊南下進攻中原。

給李藎忱的時間,就只有這個冬天。

這個冬天,不能浪費。

李藎忱又吩咐楊素務必要派出更多的斥候向北刺探情報,掌握北方軍隊的一舉一動,同時讓韓擒虎率軍扼守平城,這是漢軍到時候夾攻晉陽的一記重拳,不能輕易的收回去,當然了現在宇文純的鮮卑騎兵已經調往幽州反擊薛延陀人,一時半刻應該也來不及去找韓擒虎的麻煩。

不過如果薛延陀人敗得太快——這幫傢伙並不是自己推翻突厥人的,而是撿了一個便宜,所以到底有多少本事李藎忱也不清楚——保不齊宇文純會從幽州出居庸關(北周遵循北齊的稱呼,稱之爲納款關,而大漢遵循東西漢的稱呼,稱之爲居庸關)進攻平城,或者宇文憲的步卒也可能越過太行進攻平城。

這一枚鑲嵌在敵人腹心之中的釘子不能被拔掉,正是因爲韓擒虎的存在,宇文純在晉陽一直不敢輕舉妄動,牽制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

“派李靖去平城。”李藎忱還是有些不放心,又補充一句。

韓擒虎是一員驍將,但是牛弘實際上不算是,這傢伙應該是個文官纔對,歷史上他是楊素的同窗,又是隋朝的禮部尚書,做的都是不折不扣的文官的事,只不過北周文武不分家再加上無人可用,所以牛弘來頂一下。

讓他當軍師,實在是有些爲難他了。因此李藎忱傾向於轉牛弘爲平城太守,然後讓李靖去做韓擒虎的軍師。

作爲李藎忱的身邊幕僚,順便擔任起秘書監的責任,李靖的確是有些屈才了。

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九十章 袁英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戰山腳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
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九十章 袁英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三百六十七章 亂分寸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四百零九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四二二章 尋求合作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戰山腳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二二三章 淮南二三事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千八十章 楊素在成都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八十九章 聽一言(第三更)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二一四五章 杜齊想打自己一巴掌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