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進山

雖然不知道李藎忱在想什麼,但是蕭世廉還是很聰明的保持了沉默。對於這個眼界和思想都頗爲獨特超前,渾不似一個山野村夫,所以蕭世廉多有結交之心。

現在蕭摩訶面臨的處境,作爲長子的蕭世廉也很清楚。此時作爲南陳軍事上中流砥柱的吳明徹年事已高,蕭摩訶在之前歷次征戰之中都表現突出,現在更是持節、領武毅將軍,絕對算得上軍中第二人。

並且吳明徹對於這個年輕力壯——相比於六十六歲並且身體狀況已經不太好的吳明徹來說,四十六歲的蕭摩訶絕對算得上年輕力壯——的後輩也多加賞識,很顯然是將蕭摩訶作爲自己的接班人在培養。

畢竟無論是蕭摩訶的統軍能力,還是之前他以十二騎大破敵軍十餘萬展現出來的勇猛,都足夠當得起“軍中第一人”。

但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對於吳明徹來說是年邁力不從心,而對於蕭摩訶來說,則是上升的實在是太快了。

蕭摩訶真正的發跡實際上也就是在五年之前,追隨吳明徹大破北齊大將尉破胡,一戰封侯。之後蕭摩訶的上升之路可以用平步青雲來形容,短短五年之中,赫赫戰功就將他一路送到了武毅將軍、軍中自吳明徹以下第一人的位置上。

並且誰都知道吳明徹老將軍已經年邁,恐怕也沒有幾年征戰沙場了,這呂梁之戰很有可能就是老將軍解甲歸田前的最後一戰,所以蕭摩訶這貨真價實的軍中第二人實際上不久之後就將變爲軍中第一人。

但是相對應的,蕭摩訶這一路青雲平步,卻並沒有足夠的時間組建起來屬於自己的幕僚體系和派系,可以說之前蕭摩訶是利用吳明徹老將軍的關係網絡和幕僚體系一步步走上來的,但是一旦老將軍走後,蕭摩訶很有可能會變得無依無靠。

畢竟之前軍中將領們還會因爲吳明徹的關係所以對蕭摩訶忍讓幾分,但是吳明徹走之後,誰都不敢保證這些現在看上去一臉和善的將領們,有多少人會按捺不住自己的嫉妒之心。

哪怕是蕭摩訶的功勞實打實的擺在這裡,但是畢竟人心難以揣摩,尤其是關乎到軍中位置、關乎到權勢。到時候蕭摩訶將要面對的環境和現在肯定截然不同,必然會更加惡劣。

而李藎忱清楚的知道,在歷史上蕭摩訶面臨的也是一樣的困境,隋朝的軍隊浩浩蕩蕩從北向南滌盪,只有蕭摩訶一人在前線苦苦支撐,其餘將領基本都沒有抵抗的鬥志,甚至就連陳後主都不同意他的抵抗策略,直到整個大陳分崩離析。

所以蕭摩訶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在吳明徹解甲歸田之前,組建起來屬於自己的幕僚班子,作爲蕭摩訶長子的蕭世廉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自家爹爹的榮辱和他有着莫大的關係,所以顯然他也在爲蕭摩訶物色合適的人選。

對於蕭摩訶來說,想要構建自己的幕僚班子和親信體系,實際上可有的選擇並不多。蕭摩訶的出身算不上世家,無論是他只是郡丞的父親蕭諒還是其姑父蔡路養,都沒有辦法給他高貴的身份,蕭摩訶能有今天主要是已經過世的侯安都和現在的吳明徹這兩位南陳大將的賞識,尤其是他和南樑、南齊皇室相同的姓氏,更容易給人以遐想,所以想要通過世家體系來打造自己的班子是不太可能的。

僅僅憑藉現在纔算是崛起的蕭家根本不足以滿足蕭摩訶的要求。

因此蕭摩訶最好的選擇就是從民間和軍中物色,“高手在民間”這句話一向很有道理,草莽之中出身的英雄豪傑也不在少數,而平地裡冒出來的李藎忱,就滿足蕭摩訶這個需求。

這也是爲什麼一向嚴肅正直、不苟言笑的蕭世廉突然間變得健談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李藎忱對於昨天山中一戰的描述全都屬實的話,那麼他的膽識和能力足夠當得起重任,更主要的是李藎忱還很年輕,有足夠的成張和鍛鍊空間,並且也正是因爲他的年輕,所以少很多掣肘和牽掛。

如果不是現在着急解決這一夥山賊,恐怕蕭世廉會毫不猶豫的拉着李藎忱去見自家父親。

而話說回來,若是能夠幫助李藎忱解決這一次的麻煩,對於蕭世廉也是一舉兩得。一來實際上也是解決自己的麻煩、達到父親給予的任務,二來還能夠給李藎忱一個莫大的人情,到時候就可以以此爲突破口邀請李藎忱下山。

如此一箭雙鵰的事情,蕭世廉想想就有些激動。

————————————————————--

“藎忱下山已經有大半天了吧,也不知道怎麼樣了。”宋老爺子用手中的柺杖輕輕敲着地面,看向一邊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成,“村子裡的人全都送去後山了。”

李成點了點頭,環顧四周,曾經熱鬧的村子此時已經沒有一點兒聲音,只有鄭慶帶着幾個年輕人還在遠處村口的道路上放哨,並且時不時的向這邊看,顯然只要有什麼特殊情況,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衝過來將這幾個老爺子帶走。

宋老爺子苦笑着說道:“五十年來,你我三人所作所爲,不過是爲了遠離南北這一場無休無止、血肉磨坊一般的大戰,結果誰曾想到,五十年的躲躲藏藏,最後還是化爲虛有,今天又重新被捲入了這場大戰之中,身不由己。”

“是福是禍,既然來了那就躲不過啊。”李成皺了皺眉,“既然已經身在局中,那我們所做的也就只有竭盡全力破局而出了。”

頓了一下,李成沉聲說道:“你不要忘了,當初咱們追隨將軍北上,也是身不由己入局中,但是最後將軍還是帶着我們破局而出了。一力破百巧,有的時候就是這麼簡單。”

“可是當時我們雖然只有七千弟兄,但是都是生死與共的袍澤,然而現在同樣的敵衆我寡······”宋老爺子依舊難掩擔憂的看向李成,顯然相比於當年,現在他們的處境一點兒都不妙,走錯一步都有可能是滅頂之災。

沉默了良久,李成方纔輕笑着說道:“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是當年,但是現在的這些山賊又豈能與當年數十萬北軍相比?更何況我們此刻不是還有退路麼?”

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九十章 袁英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
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藎忱的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九十章 袁英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六百三十二章 不想隔岸觀火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三四二章 一大一小沒正形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