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馬家的兩個進士被抓後,在朝堂上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九月三日清晨。

在韓家的推波助瀾下,醞釀了幾日後,御史臺再次發起進攻。

宋代御史臺與諫院合稱臺諫,按照真宗時期官制,應該是臺諫各六人,總數十二人。

但到了仁宗朝臺諫官日益增多。

御史臺有御史中丞、御史各一人、殿中侍御史兩人、左右巡檢使兩人、廊下使、監香使各一人、監察御史六人、監察御史行裡十二人下面還有三京留司御史臺數人。

這樣光臺官就能多達二三十餘衆。

而諫院人數相對較少一點。

因爲御史臺的臺官主要是對百官糾察,人數更多。

諫官則是對皇帝監督,順便還能監察百官,職權比御史更重,因而人數更少,只有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左右正言六人。

臺官當時多由宰相舉薦,雖然能起到監督宰相的作用,但也偶爾會被宰相用來當作針對競爭對手的進攻武器。如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都有他們的身影參與。

所以韓億作爲樞密副相,再加上馬元曾經就是監察御史,有那麼三五個御史臺的好友,自然能夠在背後推動御史臺。

便在這同一日,趙駿也在清早走出了家門。

天漸冷了。

趙駿去了慈幼局看瓶兒。

慈幼局南宋才設立,北宋並沒有這種東西。

但趙駿查抄諸多貪官污吏家產,所獲衆多,因而專門調撥資金,購置房產,安置這些受害者。

搗毀那無憂洞分會,抓獲一百多名罪犯,解救出三十一名受害者,其中只有四人找到了家屬,並且願意回去。

其餘人要麼已經無家可歸,要麼不願意回家,畢竟裡面有不少都是女子,遭受那麼多苦難,回家裡去也只能被鄉鄰非議,還不如留下來。

至少皇城司管吃管喝,那位知司也承諾將來會給她們安排一些紡織之類的工作,待過兩年安撫好了心靈創傷,看能不能找個好人家嫁了,安穩過日子。

慈幼局被安置在了外城十字大街,佔地數畝,這是爲了將來徹底搗毀無憂洞和鬼樊樓,安置大批受害者準備,因此眼下倒是空蕩蕩。

趙駿僱傭了幾名護工打掃院落,又安排了一隊皇城司察子住在前院,保護他們的安全。

當趙駿走入慈幼局的時候,察子們紛紛上前見禮:“知司。”

“嗯。”

趙駿點點頭,一路到了後院。

後院中大家正在吃早飯,未來慈幼局可能會住幾千人,光養着這些人肯定不行。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每個人都要靠自己雙手勞動賺錢纔是硬道理。

只是眼下趙駿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所以暫時就先這樣過着,等忙完了最近手頭上的工作,就開始着手讓他們自給自足。

院中擺上了長椅,斷手斷腳的都有護工幫忙喂吃的,兩隻小猴子在裡面上躥下跳,猴毛和身體已經長在了一起,要想剝離開對於他們太痛苦,就只能先這樣。

見到趙駿過來,其中一個小猴子吱吱怪叫地道:“知司叔叔來了,知司叔叔來了。”

衆人一下子驚慌站起來。

趙駿來過幾次,剛開始想讓他們叫自己哥哥,但後來想到宋朝的哥哥也有父親的含義,就讓他們叫自己叔叔。

雖說宋朝的叔叔也有小叔子的意思,但也有叔父的意思,含義上已經跟後世的叔叔差不多。

他笑着雙手往下壓了壓:“大家都坐下,不用拘束,這裡以後就是大家的家。”

“謝知司!”

有個女子微微欠身行禮,似乎在被擄走之前頗懂一些大家閨秀的規矩。

其餘人也有樣學樣地說道:“謝知司。”

一個護工婆婆熱情地說道:“知司,吃了朝食嗎?”

“倒是還沒。”

“那快來這邊坐下。”

“好。”

趙駿笑了笑走過去坐下來。

瓶兒就在旁邊。

桌上擺着豐盛的食物。

現在皇城司的資金充足,慈幼局人也不多,因此每餐都有肉食。

二十七個人,都是兩葷兩素一湯,不過早餐就沒那麼豐盛,今天是灌湯包和麪條,還搭配了羊肉湯。

往日飯菜端上來後,大家就都會開動。但今天卻很拘謹,趙駿坐下來,誰也沒動筷子。

相比於無憂洞裡的地獄,這裡就像是天堂。

就連瓶兒都恢復了那麼點神智,不再像以前那樣渾渾噩噩,只會保持着麻木的微笑,本能地背臺詞。

所以每個人都很害怕回到以前,生怕觸怒了趙駿。

趙駿的左手邊有個丫頭,她正可憐兮兮地看着自己,他笑了笑道:“都吃吧。”

話是這麼說,可誰也沒有動手。

趙駿就只好自己拿了一個灌湯包,遞給了那個小丫頭。

小丫頭餓壞了,本能咬了一口,湯汁濺射出來,糊了一嘴,倒是沒那麼燙,便傻傻地笑起來。

“咯咯咯咯。”

周圍孩子們瞧着小丫頭的樣子,也都笑起來,紛紛開動。

趙駿在地上撿起兩片樹葉擦了擦手,扭過頭看向瓶兒,另外一隻沒有拿包子的左手摸了摸瓶兒的腦袋。

瓶兒眯起眼睛像是小貓一樣享受,身邊那個護工婆婆正在給她喂吃的,趙駿問她道:“瓶兒,在這裡過得好嗎?”

“好。”

瓶兒嘴裡咀嚼着湯包,含糊不清地說道:“李婆婆對我比蔡婆婆好多了。”

“不要再提那個蔡婆婆了,也不要叫她婆婆。”

趙駿叮囑道:“那個人現在過得生不如死,等過一陣子她就會死掉,瓶兒把她忘掉就是了。”

瓶兒就沉默了下來,問道:“蔡婆.她會死嗎?”

“會,瓶兒不希望她死嗎?”

“瓶兒不知道”

“爲什麼會不知道呢?瓶兒不應該恨她嗎?”

趙駿皺起眉頭。

瓶兒停下嘴,沉默片刻,小聲嘀咕道:“也有好的時候。”

趙駿就不說話了。

在那種地方無依無靠,蔡婆婆雖然虐待得她猶如在地獄裡。

但爲了活下去,瓶兒也只能依靠她,甚至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這就是所謂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吧。

也許這需要瓶兒一生去治癒,或許一生都治癒不了。

旁邊的小丫頭四肢健全,她原本就是被父母賣出去的,無憂洞的人打算把她轉手賣給妓院。

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情況。

她開心地吃着麪條,滋滋地喝着羊肉湯,然後揚起頭,翹起臉,問趙駿道:“知司叔叔,我們以後天天都有飯吃嗎?”

“嗯。”

趙駿笑了笑道:“會的。”

“以後不會再有壞人把囡囡抓走吧。”

“不會的,不過現在確實有一些更壞的人,他們不想讓囡囡過得好。”

“爲什麼?”

囡囡的表情一下子變得委屈起來,像是要哭:“是囡囡做得不好嗎?”

“不是。”

趙駿又摸了摸囡囡的腦袋,望向遠處皇城的方向:“是他們的心,本來就是壞的,不過囡囡放心,知司叔叔不會讓他們如意的。”

有些人。

當了官,頭就擡到了天上去。 自己以爲高高在上,身份金貴,已經與普通人云泥之別,早就看不到底層的悲哀。

這種人,其實最可悲,因爲他們永遠都活不在人民心裡。

早朝持續了一個多時辰。

先是處理各地的公務,將國家大事做好。

接着又是彙報一些另外的事情,比如哪裡受災了,哪裡地方官員任免,以及邊境動向之類。

等到各種各樣的國事處理得差不多,按照正常程序,該宣佈散朝的時候。

監察御史行裡楊若雲便站出來道:“陛下,臣有奏!”

“何事?”

趙禎問。

楊若雲說道:“太祖雲,刑不上大夫。臣想問,陛下是否要違背祖制?”

開始了。

滿朝官員頓時精神一振。

趙禎的面沉如水,說道:“朕如何違背祖制了?”

楊若雲道:“馬元與馬仲甫皆是科舉入仕,進士出身,二人並無大過,皇城司卻抄家拿人。據聞司吏殘酷,猶如前唐酷吏,對他們施以毒打之刑,陛下豈不是違背了祖制?”

“不錯!”

監察御史劉文采也站出來說道:“陛下素以仁厚,萬不能行酷吏之事。還請陛下裁撤皇城司,放歸馬元與馬仲甫,以安衆心。”

“請陛下三思!”

接着又有好幾個御史站出來爲二馬求情。

唯獨知諫院富弼說道:“馬元與馬仲甫罪證確鑿,雖刑不上大夫,卻也不能就此放歸,臣以爲當流放。”

“流放?”

立即有人不忿道:“些許小事也要流放,富彥國這諫官做得倒是好大威風。”

“呵呵。”

富弼冷笑道:“難道這天下還有官員犯了罪,卻還官復原職的道理?”

“呵,就不信富大官人沒有不慎坐罪的一日。”

有人同樣冷笑。

仁宗朝的官員,可是出了名的猖狂。

但他們顯然不知道,如今的趙禎,已經跟原來的趙禎早就截然不同了。

經過趙駿的多次CPU,趙禎想法已經不再如以前那也只知道包庇官員犯罪,而是另有思量。

“好了,朕知道你們想說什麼,恰好今日朕有話要說。”

他環顧四周,下面寂靜無聲,便面無表情地說道:“先帝時,下詔“自今諸州官吏有罪,只要在敗露前投案自首,便可一切不問”。朕以爲不妥,什麼時候,官吏有罪,只需自首,便能一切不問?若是如此,豈不是放縱天下官員犯罪?”

“天聖五年,範希文奏《上執政書》,言明如今官場,貪腐成性,十之七八。其餘多有清流官員,也上書於朕,告知天下官吏貪贓枉法,索賄行賄受賄日益嚴苛。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

“所謂官不潔則政治削,吏不廉則百姓苦。所以漁奪小利,蠹耗下民,搖茲而作矣。朕以爲治國安邦就必須繩贓吏重法,以塞濁亂之源。而萬不能姑息養奸。”

“因而授皇城司緝捕、審查之能。嚴於刑法,防於未然。自此今諸州官吏有罪,現投案自首者,可從輕處置。但若有負隅者,當按重罪處置,贓罪不赦,以典正名。輕則革除一切功名,罷職流放,重則判監坐獄,乃至抄家殺頭!”

話音剛落,全場譁然。

呂夷簡、王曾等三相三參,更是臉色驟變。

士大夫們經過太宗、真宗以及當今朝三代,終於讓皇帝不再殺士大夫。

而且貪官污吏即便乾的事再嚴重,最重最重也就是罷職流放,甚至基本上不再罷職,而是降職處理,等過一陣子再調上來。

現在可好。

直接把三代士大夫們的努力一朝打回原形,又回到了當初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可以隨意殺士大夫的時候。

這別說那些貪官污吏,就算是那些清廉的官員也有點不能接受。

畢竟就算自己清廉,也保不齊家屬、門生故吏一類有些人情往來,搞些背地裡的交易也是常有的事情。

貪贓枉法可不是單純指貪錢的人,也指那些徇私枉法的人。

而在大宋貪污公款的其實少,利用職權欺壓百姓,耀武揚威,自己做官後,指使親屬經商,然後打擊競爭對手,保證官員壟斷經營,獲取合法收益的較多。

嚴格來說,二馬只是收了馬宜的錢,親屬之間送錢在大宋還真不算什麼,蘇軾連懷孕的小妾都送出去了,更別說送錢了。

二馬真正落馬是以權謀私,通過官員職權搶奪別人的家產和名貴字畫。

因此在大宋貪污公款進去的人肯定會很少,但如果官家追查那些徇私枉法的人,有大批人要進去撿肥皂,甚至可能呂家都要牽連其中。

所以趙禎的話,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一個個御史紛紛站出來說道:“官家,祿不充則飢寒迫,先帝之時,皆因體諒天下官員俸祿不足以養家,因而才下此詔令,維護士大夫們體面。且此詔之後,官員貪污者甚少,此乃上策也,萬不能改啊。”

“宋以忠厚開國,凡罪罰悉從輕減。先帝曾言:“贓重及情理蠹害者授諸州參軍,餘授判司,京朝官,幕職、令錄簿尉,等第甄敘”。這並非是縱容官員,皆因先帝仁厚。”

“我大宋自有臺院、殿院、察院、諫院等監察百官之處,上下官員少有貪墨。陛下怎麼能執意放權於外,讓宵小之輩管理朝堂,如此國之不國也!”

“太祖留碑,與士大夫共天下。官家取士於民,士自養萬民百姓。何來苛責一說,陛下萬不能聽信小人之言,而毀君子之風!”

諸多御史們聯名上書,甚至還有其餘官員也都對奏直言。

若是把權柄給皇城司,那還比較勉強說是加強皇權。可現在對貪官不赦,那就是懸在所有士大夫頭上一把刀,讓他們戰戰兢兢,誠惶誠恐。

到時候他們還怎麼肆無忌憚,怎麼爲所欲爲?

然而趙禎只是面無表情地看着下面,現在他已經被趙駿說服,哪怕心裡再不忍,不想違背百官意圖,可跟大宋江山比起來,那自然是後者更重要一些。

他揮揮手,王守忠和閻文應就從旁邊拿出一大堆公文,接着還有一摞,兩摞,三摞,成堆的公文堆積在地上,像是一座小山。

曹修從旁邊拖出一張桌子,又有人給他拿了一張椅子,上面擺放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他就坐在那裡,好整以暇,一邊磨墨,一邊滿懷笑意地看着衆人,像是在看一場好戲。

這些事情都是內侍們默不作聲地在做,看得百官們個個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們想幹什麼?

趙禎等大家都說完,等曹修準備好了紙筆,等那些公文都堆在地上,又等了幾分鐘,再也沒有人說話了,纔開口說道:“這些都是皇城司從開封府諸多犯官那查抄出來的罪證,你們可以看看。”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伱,誰也沒有過去拿那些公文。唯有富弼站出來說道:“陛下,這些日子皇城司已經將這些罪證公之於衆。”

“嗯。”

趙禎點點頭道:“那看來你們都知曉開封府幹了些什麼事,堂堂開封府,天子腳下,虐待生民,殘暴不仁。馬元和馬仲甫,一個監察御史,一個三司判官,受收賄賂,爲開封府馬宜等人背後撐腰,還有韓綜!”

他說着拍案喝道:“看看這些人犯的罪過,爲無憂洞、鬼樊樓等民間惡社撐腰,害得多少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開封府藏污納垢,多年下來苛責生民數以萬計!這就是你們說的何來苛責一說?難道這數萬百姓,不是朕的子民,不是大宋的子民嗎?”

韓億剎那間臉色煞白,拱手行禮道:“陛下,臣.教子無方,請陛下恕罪!”

“這些人罪不容赦,範希文何在?”

“臣在。”

范仲淹出列道。

趙禎說道:“朕令你與皇城司聯合審查,務必要將汴梁諸多貪官污吏,爲非作歹之徒,清查乾淨。”

“是。”

范仲淹面無表情地回去。

趙禎又看着下方已經鴉雀無聲的諸多官員,冷聲道:“曹修。”

“臣在。”

“把那些爲二馬求情的人記錄下來,回去讓皇城司查查,看看有無錢財來往,有無爲開封府徇私枉法的記錄。若是沒有也無妨,把他們爲二馬求情的事情公佈於民間。”

“是。”

曹修應下。

頃刻間,所有官員的臉色都變得不對勁了。

要知道皇城司先下手爲強,不僅找了很多證人和證據,還把所有的罪證公之於衆。

先在全汴梁都知道開封府藏污納垢或者說以前也知道,但沒有人掀開這個蓋子,導致大家都知道,卻只能敢怒不敢言。

但趙駿出手後,開封府頃刻間變成人人喊打的老鼠,如今就算有冤屈,也多去找皇城司而不是開封府衙。

要不是范仲淹還有以前的名聲在,又重新回開封府後,整頓了一下,不然怕是現在的開封府衙徹底變成了門可羅雀的地方,再無人問津。

若眼下按照趙禎這個做法,二馬以及開封府很多官吏名聲臭不可聞的情況下,百姓們知道他們爲二馬和開封府求情,怕是唾沫立即會將他們淹沒,輿論壓力頃刻間就會涌來。

官家這一招真的絕。

這是要把二馬、韓綜以及開封府那些官吏往死裡整!

官家。

真的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啊!

(本章完)

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21章 第一堂課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94章 該動手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2章 嫌棄大宋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84章 揚帆,出海!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16章 靖康恥第93章 解試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44章 茶商們第2章 嫌棄大宋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94章 該動手了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80章 所見,所聞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70章 島國?辦它!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508章 萬國來朝(3)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章 大宋笑話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60章 上架感言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93章 解試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129.第129章 誰幹的?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
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第21章 第一堂課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94章 該動手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2章 嫌棄大宋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480章 活在魯迅的影子裡第484章 揚帆,出海!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33章 晏殊的心事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第36章 驢車漂移的速度與學好數學的重要性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16章 靖康恥第93章 解試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101章 把開封府一鍋端了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468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第44章 茶商們第2章 嫌棄大宋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29章 趙禎的果決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94章 該動手了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80章 所見,所聞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70章 島國?辦它!第13章 朕要打死他!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513章 律法嚴明,大宋盛世第73章 祖孫交心(爲盟主雲哥加更)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508章 萬國來朝(3)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第3章 大宋笑話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60章 上架感言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93章 解試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129.第129章 誰幹的?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