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

宋景祐四年八月,這場耗時接近半年的貪腐大案,總算是落下帷幕。

八月底,涉案的官員、商人,被殺了八十多人,有五百多人被判流放,還有一千多罪責較輕的相關人員被問責,處以其它如坐牢、笞打、杖臀、罷職等刑罰。

同年九月,大理寺、御史臺以及審刑院把當時涉案,事後調到外地的其餘犯官,包括原淮南路轉運使、發運使、判官等等一衆官員捉拿歸案。

按照以往經歷,只是罷黜他們的官職,甚至都沒有流放。

但政制院很快下達了指導意見,讓三司判處主要涉案官員死刑,其餘從犯才能夠從輕處理。

大理寺卿錢正威、審刑院同知張揆、御史中丞範諷不服,要求政制院給出解釋。

畢竟以前趙駿殺人,一來是他殺的都是品級沒那麼高的官員,二來則是趙禎給了皇城司自行處置的權力。

雖然百官們紛紛上書反對,不斷彈劾,但那次官家的決心很大,他們拿趙駿沒什麼辦法。

可現在趙駿人都不在汴梁了,憑什麼還要求他們按照趙駿的意思來辦事?

沒想到政制院那邊只給了一個解釋,就是“依法辦事!”

這讓三人一時無言以對。

因爲《宋刑統》當中其實也沒有任何一條“刑不上大夫”。

甚至在北宋初年,由於五代十國剛剛平定,必須用重典恢復社會秩序,因此剛剛制定刑法的時候,趙匡胤還是以嚴格爲主。

據《宋史》記載,宋太祖趙匡胤在位的十七年之內,處死的大小官員約有4000餘人,趙光義也殺了不少。

只不過到了宋仁宗趙禎時期,經過士大夫們的不斷忽悠,總算是把趙禎父子給忽悠瘸了。

所以如果說“依法辦事”的話,他們還真沒什麼理由反駁。

只是寬待士大夫都是潛規則慣例。

原本宋太祖和宋太宗對貪官的嚴厲打擊,甚至還和“十惡不赦”的造反等大罪一起列入了絕不赦免的行列。因而當時的吏治比起五代以來的貪婪成風,肆無忌憚已經大大有所改善。

但是後面隨着經濟的發展,以及律法的寬鬆,導致貪官污吏死灰復燃。

比如到了仁宗年間,包拯就曾經感嘆道:“貪黔暴政,十有六七”。雖然朝廷有包拯這樣的能吏,可也是杯水車薪。

等到了北宋中期的哲宗年間,一年審判下來的死刑官員約有260餘起,但是其中僅僅只有25人被處死——“所活垂及九分”,就可以知道對官員的寬鬆程度有多大。

現在三司衙門又想按照以前的慣例,寬鬆對待犯官。只是沒想到政制院這邊態度明確,要恢復到太祖太宗時期,這實在是讓他們難以接受。

所以雖然政制院給了“依法辦事”的政令,可三司衙門這邊還是拖着沒有判決。他們判的結果政制院不籤,政制院給的意見他們不受理,雙方竟然一時就這樣僵持住了。

要是趙駿在的話,估計不會搭理他們,直接讓皇城司的人把那些該死刑的人拉去東城外砍頭就是了。

但呂夷簡那幫人還是得講點官場規矩,沒有這麼蠻橫。

於是乎晏殊出馬,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告訴三司衙門這邊,之所以對那些人死刑,是因爲他們貪污腐敗造成了嚴重的後果。

大宋可以刑不上大夫,但問題是隻能針對那些犯事不太嚴重的官員可以從輕發落。

比如小小的貪污一點銀錢,或者動用一些特權,搞點私人經商,打擊競爭對手之類的玩意兒,減免些刑罰也不是不可能。

唯一的條件是不能弄出人命。

正所謂人命大於天,這是自古不變的正義口號!

如果你害死了幾萬百姓,最後卻寬大處理,那朝廷的威嚴和顏面何在?

所以爲了朝廷的臉面着想,這些人必須死刑。

晏殊這個說法是站得住腳的,但當時三司魔怔了,就是不鬆口。

之後政制院下了絕招。

他們讓一些人放出三司對重大犯官包庇的風聲。

歐陽修知道後,勃然大怒,立即寫了文章在報紙上猛烈抨擊了三司這樣的行爲。

雙重輿論引導下,引發了巨大的輿論風暴。

早朝上也進行了議論。

他們針對是所有士大夫都能從輕發落,還是隻有沒弄出嚴重後果的士大夫可以從輕發落進行了激烈辯論。

最終在歐陽修等人的帶節奏下,得出結論,就是“刑不上大夫”的確是大宋對士大夫的一種優待,但這不能成爲士大夫無法無天,可以肆意妄爲的理由。

若是士大夫們到處禍害百姓,到處殘殺無辜,那對於朝廷的打擊會非常大,造成的後果肯定也讓朝廷難以承受。

所以“刑不上大夫”,必須是有限的,如果造成了巨大後果,就必須明正典刑。

當時場面上還是頗爲壯觀,大部分百官都屬於那種看熱鬧的心態,以歐陽修、蔡襄、餘靖等年輕正義之士,把三司罵了個狗血淋頭。

就連趙禎都下場幫歐陽修他們說話。

百官們一瞧這情況,也是馬上改變了吃瓜立場,紛紛指責起三司來。

說那些人能幹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就已經不算士大夫,根本不配得到優待云云。

還有真正的士大夫就應該爲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是這樣蠹國亂民等等。

這就直接把那些人給開除士大夫籍了。

錢正威、張揆、範諷三人根本頂不住這麼大的壓力,最後只能妥協,按照政制院的交代,把人給判處了死刑。

如此一來,朝廷收穫了顏面,趙禎呂夷簡他們能給趙駿一個交代,百姓得到了公道。

同時官員們也明白了“刑不上大夫”的底線在哪裡,將來做事想必也會深思熟慮,有所收斂,不敢再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

對於幾方來說,都是一件共贏的好事。只有那些被砍下了腦袋的犯官們受傷的世界,算是達成了。

而趙駿這邊,則南下前往江浙。

他走的那天,真州百姓雲集渡口,紛紛歡送。

其實趙駿沒怎麼爲真州百姓做過什麼事。

因爲他多去走訪地方,在真州待的時間比較少,除了視察一下漕運情況以外,就是在轉運使衙門辦公,只是偶爾去鄉下看看而已。

但即便是如此,很多百姓也是自發過來相送,即便沒有受過他的恩惠,也不斷喊着青天大老爺。

世界就是這樣,如果你常年呆在了黑暗裡太久,陡然間有人給了你一抹光明,那麼這抹光明,就成爲了伱的救命稻草。

趙駿在他自己看來,沒有做什麼,無非就是查了一些陳年舊案,打擊了一些貪官污吏。

可對於百姓來說,他是在把壓在他們頭上的那座大山搬走的恩人。

這便足以讓人銘記了。趙駿便在這歡送當中,船隊浩浩蕩蕩南下。

過了長江,就是江寧府。

他在江寧也帶了一段時間,然後去了潤州、常州、蘇州等地,視察當地農業、商業情況。

並且趙駿每到一處地方,就開設府衙,歡迎一切百姓舉報官府違法行爲。

如果有冤屈,他也會派人秉公處理。

只是除非像郭承祐那樣被他碰見,或者淮南貪腐案這樣的大案,一般的案子他都是移交給地方刑獄司來處置。

不然的話要是事事都讓他辦,那地方的司法衙門還要了做什麼?乾脆撤銷算了。

下基層期間,最多的就是遇到地方上的官吏和地主不法行爲。

這是趙駿最喜歡的事情。

因爲他可以名正言順地對一些不法地主抄家,沒收他們的土地,把土地收歸國有。

雖然還是那個問題,就像廉租房不一定是窮人在租一樣,縣裡的國有土地,到最後未必會落到沒有土地的百姓手裡。

但就算是分出去,將來那些地主們還是會用各種手段把土地奪走,那還不如讓這些田土保留在縣衙當中。

只要州衙以及路臺四司那邊保存有底件檔案,明確哪些土地是國家所有,將來便能夠做到監管。

比如趙駿打算等局勢穩定後,就支持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改革。未來御史臺每個路都要駐紮部門,每個月都要巡迴視察。並且刑獄司也要走訪,進行多重監管。

所以一旦發現有地主謀奪官府擁有的田土,那就要看趙駿的刀鋒不鋒利,他們名下的那些田土,是不是也要被充爲國有了。

到景祐四年十月底,趙駿巡視了兩浙路和江南東路,南下又去了福建路。

他現在名望滿天下,所到之處,那是真的民衆竭誠歡迎,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知院,甚至還有很多兒歌。

諸如“迎知院,盼知院,知院來了有青天”“滿城瞧着知院來,吏饕嚇得臉發白。殺了他們下酒菜,吃了心肝荷葉在。”“若要紅花開,須待知院來”等等。

特別是第二首,對貪官污吏們又是殺,又是下酒菜,還要吃他們的心肝,由此可見當時政治黑暗,官場腐敗,讓底層老百姓有多憎恨。

而趙駿的出現卻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給予了無數百姓希望,讓他們能夠看到曾經壓迫在他們頭上的那些大山,被趙駿一一搬走,被趙駿一一剪除,讓他們充滿了感激和愛戴。

百姓就是這樣,誰對他們好,他們就感謝誰。

與之相對的,自然是官場上很多人對趙駿十分不滿,向朝廷不斷彈劾,縱使是捏造事實,或者說些如殺戮過重之類的理由,也希望能將趙駿給彈劾下去。

主要是趙駿並不是在搞什麼改革,他要是搞改革,政令傳下去,基層那些官吏,有幾萬個辦法讓原本的好政令變成壞政令,禍害百姓。

可他什麼都沒有改,也沒有發佈什麼政令,只是查貪污腐敗,查官員們的違法亂紀。

這些事情,本身就是作爲上級名正言順,並沒有不合什麼規矩。

而且也是各路的刑獄司職責所在之事。

像《大宋提刑官》宋慈,就是刑獄司憲臺官,跟李柬之一個級別,負責全路刑獄訴訟。

只不過以前礙於官場情面,或者乾脆那個提刑官就是個貪官,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互相打個哈哈就算是過去了。

現在趙駿屬於是動真格的,而且毫不留情面,相當於一個權力至上的包拯過來,地方官吏不遭重纔怪。

所以他們又沒有別的攻擊趙駿的辦法,自然就只能彈劾,希望停止他繼續出巡。

然而連趙禎都管不了,更別說這些人。

反正送上去的劄子都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回音。

趙駿繼續我行我素。

關鍵他要是自己一個人,說不準還有貪官污吏鋌而走險。

問題是他帶着一支軍隊四處跑。

地方廂軍還歸他節制。

現在全天下的地方廂軍都知道他來了,不僅沒有厭惡,連廂軍都盼着他來。

因爲上級喝兵血、吃兵餉嚴重,廂軍們也希望趙駿來爲他們做主啊。

因此不管任何一州一路,趙駿走到哪裡,都掀起了一陣風雨。

這也算是爲將來范仲淹改革平定道路。

福建路那邊趙駿沒有待多久。

原福建路轉運使邊肅,由於女婿孫沔貪贓枉法,無惡不作,被御史彈劾,現在降爲南康軍節度使,算是遭受池魚之禍。

新上任的福建路轉運使鄭載是同知樞密院鄭戩的親哥哥。

此人是鹹平三年進士,在天聖九年曾以職方員外郎知福州,時稱循良,民歌稱賢。明道元年到今年陸續擔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和江南西路轉運使,政績出色。

本來今年恰好是他擔任江南西路轉運使的第三年,應該到了換屆的時候,朝廷考慮到鄭戩擔任高位,他不方便回中央,正不知道怎麼安排。

結果邊肅被孫沔牽連被罷免了,加上他以前在福州做過知州,就順水推舟讓他去福建路。

鄭載在福建路頗有威望,趙駿去了之後,發現福州百姓對他還是十分愛戴,並且瞭解到此人確實是個有才能的清廉官員,是他欣賞的人才。

在鄭載的陪同下,趙駿巡視了一些地方,聽鄭載講了他很多以前在福州的事情,並且聊起了他對地方治理的理念。

趙駿覺得鄭載的治理方式還是不錯,就跟他聊了不少趙駿自己的治理方法,雙方相談盛歡。

等趙駿離開福建路的時候,他給鄭載下達了一些政治任務。

如打擊貪污腐敗,打擊地主豪強,特別是那些違法亂紀的地主豪強,這樣朝廷就有藉口收回土地,緩解土地兼併的問題。

鄭載一一接納,表示明白。

到十一月份,趙駿在福建路待了大概二十天左右,便往去江南西路。

在這裡他還是沒待多久。

一來鄭載之前是江南西路轉運使,地方政績還是做得相當不錯。

二來繼任者叫周湛,天禧年甲科進士,在各地爲官,政績顯著,後世的《宋史》《府志》《縣誌》都有記載他的功績。

趙駿雖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但周湛之前做的事情他是完全可以查到的,確實非常出色。

在視察了洪州、均州等地,發現鄭載留下的江南西路治理還是能夠達標之後,趙駿勉力和吩咐了周湛,在十二月中旬,就往西進入了荊湖南路的潭州!

他回自己的家鄉湖南了!

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58章 歷史獨一份197.請假條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347章 梟雄第16章 靖康恥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93章 解試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29章 趙禎的果決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27章 交子
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454章 幽燕路發展規劃,與世家談談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第436章 嵩山見佛,佛在心裡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58章 歷史獨一份197.請假條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第347章 梟雄第16章 靖康恥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89.第187章 李元昊籌備稱帝,攻宋第84章 你是不是有什麼大病!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122.第122章 我趙某是讀春秋的!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第345章 真正厲害的是他!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93章 解試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134.第134章 燒第一把火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29章 趙禎的果決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63章 大宋海軍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第78章 看看這大宋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206.第203章 安龍寨對峙,謹慎的李元昊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10.第207章 你們相信我嗎?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125.第125章 東方一極戰略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27章 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