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

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

村莊邊大樹下,趙駿聽到吃絕戶以及賣人妻女的事情,臉色不是很好看。

吃絕戶,封建社會一大駭人聽聞的陋習。

一般情況下是指一對夫妻死後,無兒無女,沒有子嗣繼承。

他們生前所置辦的田畝地產、房屋地基,金銀珠寶,就會被其餘地主鄉紳霸佔。

其中田產和房屋會被變賣,換成錢財。然後鄉紳用這筆銀子在村裡大擺流水席,宴請村裡的每一戶人家,直到把錢吃完爲止。

這種現象算是比較正常的,畢竟人死燈滅,古代鄉村又是個封閉社會,沒有人繼承的話,還不如普惠村莊。

而另外一種情況是一對夫妻死後無兒無女,不過有兄弟姐妹之類的親屬,那麼大部分財產都會被他們的兄弟姐妹瓜分,至於辦不辦流水席就看他們自己的心情。

反正繼承兄弟姐妹的財產也屬於正常現象,這樣吃絕戶的就不是村子裡的人,而是這對夫妻的親屬。

但同時也存在着一種極端。

那就是男主人死了,可死後沒有兒子,或者兒子還比較年幼,沒有長大,那麼宗族親屬同樣會瓜分他們的財產,哪怕女主人還在都沒有用。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魯迅,魯迅父親在他十五歲時病逝,宗族就開會把他們家財產瓜分,一時間家境益艱,世態炎涼。

而魯迅還算好的,至少家中有男丁,因此還給他們留了一些房屋和土地,不至於把他們趕出去。

其餘大多數情況則是如果家中沒有男丁,只留下妻女,下場往往非常慘。

除非女主人孃家背景強大,否則趕出去流落街頭都算是輕的,嚴重者甚至被賣去青樓或者乾脆打死一了百了。

不過賣去青樓與打死畢竟有悖人倫,所以爲了防止村裡人指指點點,親屬們一樣也要置辦流水席,把死者一部分財產拿出來搞宴會,堵住村裡人的口實。

現在趙駿聽到這樣極端的案例出現在自己面前,心裡就很是不舒服。

旁邊江大郎見他臉色難看,低聲問道:“知院?”

“沒事,先回去吧。”

趙駿擺擺手。

“是。”

衆人隨即向着車隊方向走去。

過橋之後,楊告楊察王安石等人就走了過來。

楊告最擅長察言觀色,見他臉色不好,便問道:“知院,怎麼了?”

“民間諸多陋習,讓我擔憂啊。”

趙駿嘆道。

隨即就把吃絕戶的事情說了一下。

他接着又道:“配女兒骨,吃絕戶,還有其餘典妻女、農奴,還有南唐時期士族流行的裹小腳都是糟粕,殘害了不知道多少百姓,特別是女子,迫害尤爲嚴重。”

“不止。”

王安石搖搖頭道:“據下官所知,南方還有殺嬰、活人殉葬、活人祭祀之說,尤以兩湖、兩廣、福建路等地最爲興盛,活人殉葬多以女子、孩童,活人祭祀則用男子,尤以儒生、僧侶最佳。”

陳希亮也說道:“是啊,我當初任長沙知縣,曾聽說過有瀏陽鄉民,例只養二男一女,如果多了就會溺斃。也曾聽聞本地有祭祀之風,中原常祭五顯神、四相公,南方常祭棱睜鬼、五通神,平時常以牲畜爲祭,卻有那走投無路者,妄想一夜富貴,則殺人活祭,當真是目無法紀。”

“說起這祭祀,我曾聽一位在鄂州任職的同僚說過,湖外風俗,用人祭鬼,每以小兒婦女,生剔眼目,截取耳鼻,埋之陷阱,沃以沸湯,糜爛肌膚,靡所不至。”

“還有那殺嬰,以前真是屢見不鮮,之前就有嶽、鄂間田野小人,貧者生子多不舉,初生便於水盆中浸殺之。若是男孩還好,現在國家昌盛,鄉民不能說錦衣玉食,但也多衣食無憂,就怕女子。”

“不錯,我聽說南方尤諱養女,初生輒以冷水輒殺之。其父母亦不忍,率常閉目背面,以手按之水盆中,咿嚶良久乃死。”

“唉,我在地方爲官也聽說過這種事情,真是讓人聞者落淚,聽着傷心啊。”

趙抃、楊察、蘇渙、李孝基等人也紛紛說道。

“唔”

趙駿的眉頭就更緊了,隨後搖搖頭道:“當真是駭人聽聞,令人髮指,大郎。”

“知院。”

江大郎連忙過來。

“你派人通知一下臨城官府,再讓官府的人把當地農會負責人叫來。”

趙駿說道。

“是。”

江大郎隨即讓人拉來幾匹馬,帶着數人飛速離開。

趙駿雙手揹負在身後,嚴肅地對衆人說道:“我知這陳規陋習,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改變,但既然讓我遇到了,就決不能袖手旁觀。此次我行走天下,勢必要正風氣,養道德。南方的問題根深蒂固,可能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但北方的風氣還沒那麼頑固,諸位隨我一同盪滌肅清這毒瘤。”

“尊知院令。”

衆人紛紛拱手應下。

趙駿就回到了馬車當中,坐在車裡閉目養神。

對於這樣的陋習他也聽說過,事實上作爲學歷史的人,他知道很多古代的陋習陋規,以前也在歷史書裡看過很多起這樣吃人的記載。

穿越過來之後,雖然沒有親眼見到,但有的時候大理寺斷案,也會出現各種各樣離奇的案子,牽扯到這些封建壓迫。

以前趙駿並沒有把重心放在整治這種情況上。

不是他不在乎這些被壓迫者人的生死,而是相比之下,當時他面臨的環境比現在惡劣得多。

大宋三冗嚴重,苛捐雜稅無數,大部分百姓水深火熱,吃飯穿衣都是問題,又怎麼能管得了這部分陋習?

因此他必須先解決朝廷的財政,解決絕大多數百姓吃飽飯的困難,將房子裡的大窟窿補上,才能治理這些縫隙和小毛病。

另外則是古代皇權不下鄉,在封建社會王朝對鄉村缺乏有效控制手段,往往就需要本地宗族或者地方地主豪紳幫忙管理,自然也就無法改變宗族進行私刑。

就像魯迅的家產被宗族叔伯霸佔,他卻求告無門一樣。

綜合兩點,趙駿一直沒有對基層進行大幅度革新,目前停留的新政方面,大多都只是涉及到官員、地主以及普通百姓賦稅方面的變動。

至於對基層百姓的道德要求,法律限定,有,但涉及得不是很多,並且地方官府也不是全能的。

一個縣的縣衙沒有能力掌管全縣的百姓,很多案件和事情並非沒有發生,而是沒有上報到縣衙去,就成爲了“民不舉、官不究”。

所以很多時候報到縣衙,再從縣衙報到州府、路府,最後乃至上到中央的情況就少之又少。

讓朝廷就出現了一種地方上風平浪靜的錯覺。

但如今卻大不相同了。

趙駿雖然還未對基層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可對北方的農村也已經有過一定的變動。

比如不允許私自設立公堂,不得限制宗族人身自由,妾生子享受同樣的地權、繼承權以及教育權,以此來瓦解宗族的力量。

同時一縣的鄉野幾個村莊可以聯合起來組建,農會內部爲了防止有人不愛惜公共器具或者將據爲己有,並沒有由官府出資放置農具。

不過官府與農會社,官府收購農民手中多餘的農具、牲畜、糧倉等,農會的成員可以低價租用這些生產資料提高生產力。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南方,趙駿最多也就是遇上了進行懲戒,還真沒辦法進行大規模整治。

但現在既然他在北方基層有了一定力量,那麼或許是時候開始利用這股力量,對以前的那些陳規陋習進行嚴厲打擊的時候。

車隊停在河邊,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東岸的村子還在大擺宴席,絲毫不知道大禍將至。

等差不多半個時辰左右,就有十多匹快馬飛奔而來。 臨城縣令和縣尉都騎在馬上,還有幾名衙役,更遠的後方七八里外還有不少衙役在撒丫子狂奔,累得上接下氣。

要知道這裡是交界處,距離臨城得有二十多裡,差不多十公里的樣子,江大郎他們飛馬報信也得花二十多分鐘時間,可見臨城縣令的急迫。

“知知院!”

縣令和縣尉匆忙到近前下馬,來到馬車前行禮,已是汗流浹背。

趙駿撩開窗簾,掃視了他們一眼:“你是臨城令?”

“下官臨城縣令黃安文。”

黃安文大概三十上下,是慶曆七年的進士,去年才觀政結束,調到臨城做縣令。

趙駿問道:“農會的人來了嗎?”

“已經派人去叫了。”

黃安文忙道。

“你帶人去把這個村莊的人全部控制起來。”

趙駿又對黃三郎說道:“三郎,你去把主家抓住,分開審訊,詢問前因後果,找到被賣去青樓的母女下落。”

“是。”

黃三郎隨即聽令行事。

在趙駿的命令下,黃安文的執行力達到了頂點,稍微等了片刻,等後方衙役大部隊抵達,立即下令包圍村莊。

古代村莊佈局不一,有些聚集在一起,有些則分散開來。

不過河北平原區往往都棲息在河邊附近,像這個因泜水支流叫小陽河,村莊又位於小陽河東岸而叫東陽村的村子佈局就頗爲緊湊。

大部分村民都居住在河岸沿線,然後從小陽河又截取了數條水渠,繞過村莊,向東灌溉他們的田地。

而村子東面原本是一片空地,現在卻建起了一座頗大的三進三出宅邸。

此刻這座宅邸內外正歡天喜地,全村人都被邀請過來吃飯,大擺宴席,三天三夜,盡情狂歡。

雖然現在大宋百姓安居樂業,村裡人只要有土地,即便是沒有土地也能去縣城做工保證不會餓死,但誰會嫌棄白送的吃食呢?

何況誰都知道,劉家老三在縣城做生意賺了錢,是村子裡的首富,能佔有錢人的便宜自然是一個個萬分欣然。

由於村子裡大部分人都在那座大宅院裡外吃飯,當衙役們衝過來的時候,誰都沒有反應過來。

就看到上百人剛纔還在吃得熱火朝天,大量衙役蜂擁而至,一個個都坐在原地,圍在長形方桌兩側,端着手裡的碗不知所措。

其中院子主屋內,幾個人圍在桌子邊吃飯,一個年齡五十上下的人端着碗扒拉,旁邊兩個四十來歲的笑臉洋溢,正招呼同村有地位的人一起吃喝。

正在此時,有人進來喊道:“劉老二,外面有衙役來了。”

話音剛落,那兩個四十來歲的先是一愣,然後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幾乎本能要拔腿就跑。

下一秒諸多衙役衝進屋子。

黃三郎三步並作一步,喝道:“誰也不許動,誰動就打死誰!”

然後目光看向那兩個已經站起來要逃跑的人,問道:“你們就是劉家的人?”

剎那間。

那個一直扒飯,一臉苦大仇深,滿臉皺紋的老人,就一屁股從椅子坐到了地上,唉嘆道:“老二,老四,就知道瞞不過去的,你們不該這樣啊!”

其中一個人惡狠狠地盯着他道:“老大,果然是你報的信,當初我們就應該把你也一起宰了。”

“帶走!”

黃三郎敏銳地察覺到這裡面有事,立即右手一揮。

諸多衙役一擁而上,把劉家三兄弟抓住。

其餘賓客嚇了一跳,本想一鬨而散,但屋外全是衙役,把宅邸都包圍了起來。

整個村子都跑不掉。

而外面直到此時趙駿的車隊才徐徐靠近到了村莊邊上,一直在旁邊停着。

北面臨城方向,幾個農民打扮的中年漢子正急匆匆而來,前面的兩面衙役帶着他們到了外面,但趙駿還未召見,只能先在外面等着。

過了一會兒黃三郎就回來了,快步跑到趙駿面前道:“知院,都招了。”

“前因後果是什麼?”

“這劉家有四兄弟,老大老實正直勤懇種地,老二愛賭,老四在村裡就是個痞賴,唯獨這老三還算聰明,十二歲就去了縣城做工,幹到如今有了幾家鋪子,小有家財。”

黃三郎說道:“這些年老二和老四沒少在他那借錢,一直沒還過。老三非常不高興,等父母死後,就與他們分家斷絕往來。前段時間這老二又欠了不少賭債,找老三借錢無果之後就起了歪心思,與老四一起合謀害死了老三,霸佔了老三的家產,只是半夜謀害的時候被劉老大撞見了。”

“哦?”

趙駿皺眉道:“這老大既然老實正直,爲何不報官?”

“因這老三早年一直忙於生意應酬,沒有結婚生子,等三十來歲才婚配,婚後只生了兩個女兒,這老二和老四就以老三沒有子嗣爲由,哄騙老大。”

黃三郎說道:“說什麼等老三死了,兩個女兒嫁出去,他們劉家的錢就被外人奪走了,還不如他們三兄弟分了。”

“真是人心不古,人性難測啊。”

趙駿長嘆,爲這劉家老三的遭遇而感到惋惜。

說到底還是封建思想害人。

如果不是這種女兒不算傳後人的思想作祟,想來劉老大應該會報官的吧。

“黃安文。”

“知院。”

黃安文急忙過來。

趙駿眼眸中閃爍寒光道:“此殺兄弟奪財產之輩,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知道了嗎?”

“是!”

黃安文當即應下。

“把農會的人叫過來。”

趙駿又道。

他目光掃向遠處,那幾個農民打扮的人正畏畏縮縮地看着這邊。

雖然農會是朝廷組建的民間機構,而且都是地方官府支持,有半官方機構的背景。

但也只是半官方機構,而且還是最下面的基層機構,連官吏都不算,只能算是農村農民互助機構。

他們平日裡見個縣令就是最大的官了,更別說趙駿這個知院。

因而此刻都一個個緊張不已。

唯有趙駿認真地看着那些人,因爲他知道,如果自己想動基層,肅清民間那些歪風邪氣,或許就要倚仗他們!

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492章 得加錢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63章 大宋海軍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324章 巡視黃河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358章 高麗叫父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26章 玩遊戲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
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492章 得加錢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425章 一眼看去,便是萬家燈火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517章 女真反叛,遼國內亂。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363章 大宋海軍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324章 巡視黃河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455章 那個男人很恐怖的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248.第244章 給新人來點大宋笑話的小震撼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41章 又被搶劫了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235.第232章 跑得慢,就得死!268.第264章 想想知院會怎麼做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358章 高麗叫父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87章 他們開心就好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40.第139章 李迪來投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323章 大宋發展與國債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第376章 防守反擊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26章 玩遊戲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