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

第45章 拉一派打一派

世人都以爲大宋商貿繁榮,裡面官商勾結,暗藏的污穢肯定也是數之不盡。

但實際上這種現象竟然很少,史料記載中反而不多。

因爲大宋不僅是商人做生意,官員同樣做生意,官員本來就是商人,普通商人哪裡鬥得過他們?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宋代的官員流動性太大了,保質期也非常短。

比如仁宗朝宰相二十三個,參知政事加上三司使、樞密使等副相、計相、樞相一百多個,平均在任時間基本不超過兩年。

像王隨去年才上任宰相,到今年還沒一年的時間,就已經遭到了以韓琦爲首的諫官們羣起而攻,不斷彈劾。

要不是他運氣好,趙駿從天而降,救了他一命,他現在就已經被參倒,在任時間也就八個月,可以說屁股都還沒坐熱就涼涼。

這種情況下,商人們即便想賄賂官員,拉攏與官員的關係,也往往是關係還沒處好,官員就已經調任走了,根本來不及和官員一起同流合污。

所以實際上不是商人們不想勾結朝廷官員,而是維持不了長久關係。

反而各個衙門的吏員成爲了商人們拉攏的對象,吏員們的主要收入,也是來自商人們的奉送。

比如茶商們拉攏最多的,就是負責茶引發放的太府寺吏員以及邊關安撫使、轉運使、制置使司、提舉茶鹽司負責收納糧食、清點貨物、交割茶引等機構的下屬吏員。

茶商交引虛估的價值,也都是這些吏員幫他們高估一些,擡高物價,幫助他們從國庫吸血。雙方三七分成,形成了這樣的利益同盟,從而各取所需。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今年太府寺新調過來的判太府寺事的王雍,田昌甚至都還沒跟他見過面,自然也沒有資格和人家扯得上關係。

不過田昌畢竟是老江湖,很快就打聽到樞密使李諮連通太府寺事王雍一起召見全國各地茶商。

田昌沒有直接找上門去,而是先找了太府寺熟稔的吏員們,奉上一筆金銀,請他們代爲引薦。吏員們得到了錢財,自是興高采烈,先與田昌吃飯喝酒,透了不少底過來。

“老田,你也是運氣好,如今李相公和王判事本來已經不見客了,是我等幫忙美言幾句,他們才答應見你,到時你可千萬要注意言辭,別漏了餡。”

翌日上午,太府寺一個酒槽鼻的老吏員帶着田昌從後門進了府衙,一路從偏院穿過各個衙署,向着正廳去,邊走還邊叮嚀着田昌。

田昌表面上應承,心裡頗爲反感噁心。

他知道李諮本來就召集各路茶商們在太府寺開會,根本不用引薦,也絕不是他們這些吏員的功勞,他們比自己還不配在李相公面前說得上話。

結果吏員卻說自己能見到李相公全是他們的功勞,實在是令人作嘔。要不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田昌也不會花這冤枉錢。

很快在吏員的帶路下,田昌就進入了正廳,李諮身體不是很好,臉色略微蒼白,正在喝茶潤潤喉嚨。

旁邊還坐着個四十來歲的官員。

“李相公、王判事,這就是田昌,汴梁最大的茶商東家。”

吏員進來後先拱手行禮,然後才介紹田昌。

田昌忙不迭行禮道:“田昌見過李相公、王判事。”

“伱就是田家茶鋪的東家?”

李諮放下茶杯問道。

田昌恭敬迴應道:“是的。”

“朝廷打算重新實施見錢法,你覺得如何?”

李諮問。

田昌就說道:“這是利益國家的好事,小民萬分支持。”

“可是我聽說昨日汴梁幾個大茶商找你,要與你聯合一起,共同反對新政?”

李諮淡淡地說道。

田昌大驚,連忙拱手道:“他們確實找過小民,不過小民並不願意與他們一起反對新政。”

“哦?”

李諮問道:“爲何啊。”

田昌說道:“因爲小民知道新政是爲杜絕邊境貪腐,多虛估的交引,以利國家。小民不想損害國家之利,以私自己。”

“嗯。”

李諮滿意地點點頭,扭頭看向王雍道:“這田東家很有大義,正是朝廷需要的人才。”

王雍就笑了笑道:“相公說的是,其餘茶商在邊境多賄賂屬吏,從而在中間賺取高額虛估,唯有田昌不僅運糧最多,也少有虛估價格,即便多拿了,也會在回京取錢時少結一些。”

“你很不錯。”

李諮就又回過頭看向田昌道:“大宋要是能多出幾個像你這樣的商賈,那也不至於憂愁邊關無糧了。”

“是是是,相公謬讚了。”

田昌陪着笑臉應和,事實上他也不是不想拿那份錢,而是因爲走南闖北多了,見識了太多官員巧取豪奪,知道朝廷的險惡,所以決定給自己留一份規矩。

那就是不該拿的千萬不能拿。

也就是這份規矩,算是救了田昌一命,因爲趙禎已經從趙駿那得到了解決茶商們的辦法,那就是拉一派打一派,搞死不聽話的,扶持聽話的,現在就是李諮在找代理人的時候。

他見田昌乖巧懂事,便說道:“不瞞你說,朝廷現在確實需要肅清邊關的茶葉虛估毒瘤,爲朝廷節約冗費支出。可邊關又不能缺糧,你說該怎麼辦?” 田昌毫不猶豫地道:“小民今年還會繼續大力從江淮收購糧米送往慶州與河間,比去年還要多一倍,也絕不會虛高多估糧草。”

“很好。”

李諮見田昌很識相,就笑道:“你那茶行很不錯,維持了汴梁茶葉價格的穩定,你功不可沒。”

“謝相公誇讚。”

田昌應道。

“爾等先退下。”

李諮忽然讓周圍吏員和衙署衙役們走開。

衆人便退出廳內,大廳裡就只剩下李諮、王雍以及田昌三人。

接着李諮又讓田昌坐下,田昌有些惴惴不安地坐在旁邊椅子上,似乎是看見了他的緊張,李諮笑道:“你不用怕,是有些事想與你商談。”

“請相公明示。”

田昌小心翼翼說道。

李諮就道:“對於邊關亂象,你應該比我們瞭解得清楚,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但說無妨。”

田昌知道有些話該說有些話不該說,就說道:“邊關確實有些亂,朝廷也該整治一番,對於這些事情,小民也不甚瞭解。”

“嗯?”

李諮皺眉道:“真的不甚瞭解嗎?你可知道欺瞞本官的下場?”

田昌想起了亳州富商張家和杭州富商許明的慘狀,忙驚恐從椅子上起來,叩拜道:“相公要問什麼,小民必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就是商人的智慧了,把提問權交給李諮,李諮如果知道什麼,他答出來那也不能算泄密,畢竟李諮本來就知道。而李諮不知道的事情,自然就不會問,他更加就不可能泄密。

然而這點聰明沒有瞞過李諮,李諮就說道:“先談談邊境的吏治問題吧,你覺得若是直接開啓見錢法,會對邊境吏員們造成什麼影響?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田昌就無奈道:“影響自然是極大的,邊境很多吏員全靠着這些撈錢,見錢法開後,沒有虛估,當場結錢,他們就失了很多收入來源,因而當年相公做見錢法開的時候,鬧騰最大的就是他們。”

本質上來說,見錢法是把原本商人和吏員勾結從朝廷那貪污的錢收回去。商人們家大業大,頂多傷筋動骨,不至於傾家蕩產。但這是邊關吏員們撈錢最多的外快,斷了這條收入,就只有基本工資領,他們自然不幹。

李諮點點頭:“那有辦法可以穩住他們嗎?”

田昌搖頭道:“能有什麼辦法,除非朝廷能多給他們派些錢,不然的話,恐怕沒有人會答應。邊關的吏員們要是鬧騰起來,軍糧沒及時送達的話,造成的後果可就大了。”

“哼!”

一旁王雍大怒拍案道:“這羣污吏,拿着俸祿,還貪腐朝廷的錢財,本就該殺。他們居然還有臉鬧?李相公,就該上奏朝廷,大開殺戒!”

田昌聽了不由得縮了縮脖子。

大宋其實一開始也不是不殺士大夫,太祖和太宗朝就殺了不少,直到真宗和仁宗朝,才慢慢有了不殺士大夫的傳統。

比如郭承祐和孫沔這倆,犯的事兒該殺幾回頭了,但歷史上也就是貶官。

然而大宋只是不殺士大夫,底層百姓、商人、地主、吏員,那是該殺就殺,而且手段還挺殘忍,下手的正是那些士大夫們,仗着官員身份,可以說隻手遮天。

在升斗小民眼中,田昌已經是大人物了,但在李諮和王雍眼裡,他毛都不是,抄家滅族,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而已。

所以田昌聽得是心驚膽戰。

要是朝廷在邊境對吏員們大開殺戒,那就實在是太恐怖了,恐怕整個茶葉行業,都要被波及連累。

不過好在李諮沒有那麼大殺性,且他爲人謙和,還放下身段和茶商們講道理,足以說明是一個有君子之風的高官,搖搖頭說道:“此事牽連甚大,不可取,田東家,我還有一事與你說。”

“相公請說。”

田昌忙道。

李諮就說道:“你那茶行很好,朝廷需要平抑物價,原本是國營榷茶,現在想與你們這些私人茶商做股,能吃得下多少茶葉,全靠你們的本事,你看如何?”

田昌聽了,頓時呼吸急促起來。

大宋茶葉其實是專營制度,有國企部門在販賣酒、米、鹽、茶等生活必需品,如果商人們想加入經營,就要有茶引、鹽引購買,這就是所謂的禁榷專賣。

但不管是國營鹽業還是茶業,都已經腐敗不堪,吏員們貪污成性,造成百姓更願意購買私鹽和私茶。

到仁宗朝後期的時候,官鹽和官茶就已經入不敷出,接近破產。

後來歐陽修就曾經分析過,認爲官辦售賣情況已經糟糕到了極點,官吏紛紛侵吞國有資產,把官鹽和官茶偷換掉,換成沙粒和劣茶,百姓也用劣鹽和劣茶抵塞攤派任務,轉而把好鹽好茶賣給私人商販,造成私鹽私茶橫行。

而且官吏們除了貪污腐敗以外,在售賣上也不用心。他們畢竟吃公家飯,不需要因爲售賣任務而少發俸祿。今天賣幾百貫,明天賣幾十貫,都不影響他們每個月工資,造成售賣積極性很低。

所以還不如停止專營制度,與商賈共同經營,流通才不會阻滯,剝奪商賈利益之謀愈深,則國家利益損害愈大。想把十分之利皆歸於公,就會虧得越多,十不得三。不如與商賈共圖利,倒可以十得五。所以大國之善經營者,應“不惜其利而誘大商”。

不過那都是後來的事情,至少現在茶米鹽酒都還是專營,茶商們想拿到茶引也不容易。而聽李諮的意思,是打算官營改革,與私人茶行共同參股,他們只佔股份不參與經營,但茶葉的份額卻是不限量,憑他們的本事去收。

這意味着以後大宋國企專營的茶葉解禁,以後他們拿到茶葉的份額就會大大提升,並且國營退出市場,他們能夠獲得的市場份額也會提高。這對於被茶引限制的私人茶商老闆來說,誘惑很大啊。

(本章完)

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16章 靖康恥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3章 大宋笑話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29章 趙禎的果決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365章 千炮瞄城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7章 晏殊迴歸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89章 大勢不可擋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60章 上架感言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97.請假條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94章 該動手了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
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318.第314章 給我轟!第16章 靖康恥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3章 大宋笑話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第29章 趙禎的果決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192.第190章 不能讓大孫心寒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23章 宇宙的塵埃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365章 千炮瞄城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第332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第30章 趙駿的身份(求追讀,求推薦票)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23章 宇宙的塵埃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324章 巡視黃河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291.第287章 咱家沒那個命第47章 晏殊迴歸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89章 大勢不可擋127.第127章 趙駿是主心骨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108.第108章 呂夷簡的取捨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60章 上架感言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97.請假條第39章 慫趙不死,大宋永無出頭之日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472章 不怕失敗,大膽試錯!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94章 該動手了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402章 大宋贏麻了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47.第146章 無憂洞覆滅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25章 全國性掃黑除惡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