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

第292章 大宋有槍

慶曆四年八月下旬,西夏提大軍十萬突襲青塘。

他們的先鋒軍還帶了十多門火炮。

康定元年,宋軍的火炮第一次出現在宋遼戰場,大放光彩。

之後宋遼、宋夏相繼簽訂條約,遼國和西夏都開始不遺餘力想弄到火炮與手榴彈。

手榴彈還好,康定元年不管是戰場上遺留的啞彈,還是後來偷偷從宋國軍方採購,遼夏兩國都能夠弄到不少。

但火炮就不行。

因爲從康定元年戰事結束,到慶曆二年之前的兩年時間裡,大宋的火炮總共也才二百多門。

且都是銅炮,每一門都價格昂貴,只供給特殊精銳部隊,這些部隊受到嚴格管控,幾乎不可能偷賣出來。

事情的轉機從慶曆二年開始,趙駿建鋼鐵廠,以轉爐鍊鋼,讓鋼鐵產量大幅度增加。鋼材應用之後,大炮噴井式製造。

光那一年下半年,大宋就造了四百多門鋼炮。

等到慶曆三年就更誇張,造了一千多門,到慶曆四年初的時候,幾乎整個河北路和陝西路邊境各城池都堆滿了大炮,嚇死個人。

如此大規模製造火炮,自然就有漏洞可鑽。那個時候趙駿又沒有整頓軍隊,因此私下販賣軍械的事情不在少數。

遼國和西夏當時就從大宋軍方弄了不少火炮,只是礙於他們搞不出鋼材,只能製造熟鐵炮而已。

遼國還好,仿製了黑火藥、手榴彈以及大炮,現在也算是有了一定的火器實力。

西夏就難受了。

缺少原材料硫磺,目前手中的大炮除了從大宋軍隊那偷買進來的幾門鋼炮以外,就只有五十多門熟鐵炮。

不是西夏缺鐵,事實上西夏的冶煉工藝和鍛造技術不算差,不然歷史上也不會記載大宋在與西夏的交戰中,大宋的刀槍刺不破西夏人的鎧甲。

實在是那點硫磺製造出來的黑火藥根本不夠用,手榴彈的庫存才幾萬枚,就可以知道西夏的硫磺原材料到底有多稀缺。

也就是遼國這次下了血本,不僅拿出大量的錢財,還給了很多硫磺,李元昊都不一定敢出兵。

不過硫磺確實已經在運的路上,還沒有送到。又擔心宋國那邊會盡快整頓完軍事,李元昊也是想趁着大宋軍隊正處於虛弱期,立即出兵,拿下青塘。

青塘的情況李元昊早就已經摸透。

大宋根本就沒有賣給唃廝囉一門火炮,連手榴彈都沒有賣,顯然是要讓唃廝囉對大宋形成依賴,將青塘政權徹底綁在大宋戰車上。

秦鳳路那邊,只有秦州,也就是後世天水市儲備了三十多門。

其餘大炮要麼在范仲淹的那支火器軍手裡,要麼佈置在河北以及陝西路邊境各城池上,蘭州城不可能有大炮。

所以李元昊才放心大膽地出兵。

在他看來,蘭州城拿下不是問題,等拿下蘭州之後,他在蘭州佈置防線,然後立即往西突襲西寧。

若宋國大軍來襲,他抵擋不住,就立即撤兵。

然後按照原定退路,以西夏只與大宋簽訂和平契約爲由,說出兵青塘名正言順,再綿裡夾針指責大宋率先發難是在撕毀條約。

想來趙禎是要臉面的人,大抵也拿他沒辦法。

若宋國大軍來襲,他不僅抵擋住了,而且還大敗宋軍,那就有意思了。

這就說明此次宋軍整頓軍治出了大問題,軍隊戰鬥力低下,那麼李元昊摸清楚大宋虛實,立即可以聯合遼國,南下吞併大宋。

此乃一石二鳥之計。

只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蘭州城南的皋蘭山上,忽然多出了幾十門火炮。

光看那發射頻率,李元昊就判斷至少得有三十門以上。

這嚇了他一大跳。

上午辰時末,經過兩天的奔波,西夏人先是在昨天中午抵達了東玉關以北。

隨後沿着黃河北岸往東,於後世蘭州西固區一帶渡河。

在今天上午開始對蘭州發起襲擊。

然而蘭州城中守軍頑強,並且還有大炮,將他的先鋒軍打得七零八落。

若非蘭州西城是片廣袤無垠的平原區,地方寬敞,恐怕他的前軍和中間都有可能遭到先鋒軍的倒捲了。

“怎麼回事?怎麼這麼多炮聲?”

位於蘭州西城外大概十多裡地,西夏的前軍當中,李元昊陡然聽到諸多炮響,震驚不已。

他這次五十多門炮自然全帶上了,可問題是先鋒軍只帶了十二門。

光聽聲響,正面戰場上怕是得有四五十門。

哪這麼多大炮?

“大王!”

就在這個時候,前方將領派回來的斥候急急忙忙來報道:“敵人在山上部署了三十門大炮,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不可能!”

李元昊愕然道:“蘭州城根本就沒有大炮。”

“他們肯定是放在了山上。”

旁邊部將說道:“大王,大炮最怕近戰,我們立即繞過去突襲!”

“好!”

李元昊應了下來,他現在也必須要去看看戰場形勢。

當下大軍繼續前進。

結果纔剛走了十多分鐘,離蘭州城還有七八里地,離他的先鋒軍還有大概三四里的時候,他就看到了前方連綿爆炸不斷髮生。

緊接着先鋒軍終於招架不住,開始撤退。

這個時候就別想進攻了,他立即下令攔截潰敗的先鋒軍,將他們重新組織成隊形。

“跑啊!”

“神威天發怒了。”

“這是天神懲罰我們!”

諸多回鶻、回紇、達靼小部落士兵驚恐地喊着,縱馬發足狂奔。

不止是他們,連在軍隊裡控制他們的党項軍官都扛不住,同樣驚慌失措地跟着他們四處亂跑。

沒辦法。

一來他們的大炮打不到人家山上。

二來王士允他們的小鋼炮在平地上沒法跟人家比距離比威力,可在山上有射程彌補之後,射速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以前不管是槍還是炮,都是前膛設計,子彈和炮彈都要從槍管炮管往裡面塞,用銑管往裡面捅。

但大炮需要增加威力和射程,炮管非常長,所以造成了填彈速度非常慢。

一分鐘能發射三到五發就不錯了。

而小鋼炮的炮管比大炮短,往裡面塞炮彈,一下子就能見底,射速自然快得多。

不斷轟炸之下,那些士氣本來就不高的回鶻、回紇、達靼部落根本扛不住。別說人了,馬匹都先四下逃散,難以招架。

李元昊見此極爲焦急,但急也沒有用,他只能命令手下將領和軍官立即前去重新組織起部隊。

而他自己則是四下掃視,目光最終放在了遠處皋蘭山上。

山高林密,隱隱約約能夠見到半山腰懸崖邊有銀光閃爍,好像還能見到一些幾乎看不清的黑點正望向這邊。

雙方的距離離得實在是太遠了,至少得十多裡,甚至二十里地,哪怕平原區視野開闊,沒有望遠鏡,也完全看不到那邊到底有什麼東西。

“大王,我帶人繞過去殺奔那山上吧,末將不信那山裡還藏有多少兵馬。”

有將領也注意到了,立即向李元昊請命。

李元昊沒有立即答應,目光露出深思,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遠處蘭州城大門打開,不知道多少吐蕃士兵衝殺了出來。

這下就讓戰場變得更加混亂。

見此李元昊擔心城中有埋伏,只能說道:“快撤!”

“快撤!”

周圍將領們也是連忙大喊。

一時間雙方一追一逃,都沒怎麼廝殺,很快李元昊大軍如潮水般撤去,連先鋒軍帶去的大炮都被繳獲。

西夏軍撤退三十多裡地,差不多就是後世蘭州市西固區到城關區的距離。

接近夜幕降臨,數萬大軍被迫安營紮寨。

這一次李元昊帶了五萬人來,十萬大軍其中兩萬駐紮在卓囉城做後備軍,另外三萬在河口,防止短時間內沒有拿下蘭州,後方唃廝囉前來馳援。

結果萬萬沒想到,根據假扮成商人混入蘭州城的細作回報,本應該只有五千守軍,沒有火器,沒有大炮的蘭州,居然有如此強大的火力。

並且敵人還敢於出城作戰,這讓多疑的李元昊不得不撤退回來,驚疑不定。

晚上曠野平原上,帳篷林立。

中間的大帳篷當中,李元昊與衆人展開軍事會議。

帳篷內點燃了蠟燭,西夏雖然國小,有些資源比較缺少,不過石蠟礦倒是有。

宋代常用樹脂、石蠟做蠟燭,雖然味道有點難聞,但對於他們這些權貴來說,在材料里加點香料並不是難事。

屋內蠟燭明暗不定,讓李元昊微微低着頭的臉也隱藏在了黑暗當中,令人感覺到一絲不安與恐懼。

他默然許久,才壓抑着憤怒說道:“誰能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斥候不是來報,城裡只有五千守軍,沒有大炮的嗎?”

“這”

將領房當丘斛猶豫道:“可是進城的所有斥候都是這樣,會不會是這段時間唃廝囉從宋軍那買到了大炮?”

“我看不像,這其中必定有詐。”

另外一名將領費聽沽細說道:“安子羅如何得知我們會前來?他又怎麼敢出城鏖戰?末將懷疑.”

他說着看向旁邊一直沉默不語的張元道:“懷疑軍中有細作。”

李元昊頓時狐疑地看向張元。

張元苦笑一聲,隨即說道:“大王,臣反倒認爲並無細作。”

“哦?”

李元昊不置可否地道:“你說說。”

“若有細作,我們能這樣平安渡河?人家只需要把大炮架在河口,半渡而擊,我軍就損失慘重了。”

張元耐心解釋道:“何況若大王大敗敵人,也同樣會趁勝追擊,所以安子羅出城鏖戰,想要追殺我們並無不妥之處。”

“那這大炮又作何解釋?”

李元昊問。

“大王莫忘了宋軍。”

“你是說蘭州城外的宋軍?”

“不錯。”

張元說道:“之前我們細作探察他們只有兩千餘人,且並無大炮,但若是恰好在細作查探之後就有大炮送來呢?如今大宋火炮何止上千,今年多做幾門,送到軍寨也是有可能之事。”

“我”

李元昊一時無語。一想也是。

他的斥候確實查探過王士允部。

然而他不敢直接對宋軍出手。

怕走漏任何一個宋軍斥候,等待他的就是宋國指責他撕毀盟約,然後大軍主力直接殺往西夏。

所以就只能進攻蘭州。

說不好王士允部之前沒有大炮,現在又裝備上了呢?

真要這樣,就不知道上哪說理去了。

“就算是如此,那如今蘭州城也有火炮,我們該如何是好?”

費聽沽細說道。

張元正色道:“大王,臣覺得蘭州城其實就只有五千人,最多加上兩千宋軍。我們攻打青塘,宋軍既然主動進攻我們,就屬於宋國撕毀契約,將來宋國責問,理也站在我們這邊,無需擔心。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找到破城之法。”

“你有什麼主意嗎?”

李元昊問道。

“臣今天看了一下,他們是在蘭州城南面的山上往西打,我們從西往東進攻自然在他們射程範圍,但如果我們從北往南進攻呢?”

張元說道。

“哦?”

李元昊稍稍思量,頓時大喜道:“還是軍師有才智,如今新敗,士氣低落,待休整一日,便從北城進攻。”

“那爲什麼我們不進攻那山,把山上的大炮打下來?”

有人問道。

張元耐心解釋道:“山勢陡峭,我們逆行攻山,人家在山上往下放炮,我們會吃大虧,因而只需要從北往南攻,他們的火炮就無用武之地。”

古代蘭州城並非在黃河邊,而是在距離黃河大概十多裡的皋蘭山腳下,生活飲用水靠阿幹河,也就是後世蘭州的雷壇河。

所以如果由北往南進攻的話,蘭州並沒有黃河天險,北面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區,非常好打。

西夏軍從西面進攻,處於南面的皋蘭山火炮就不需要越過蘭州城,直接從西北面的曠野上飛過去,打到他們陣地。

可若是從北往南打,那麼炮彈就要越過蘭州城的上空,不僅可能會誤傷到蘭州城,而且距離更遠。

從蘭州到皋蘭山數裡,蘭州城南北數裡,再加上西夏軍必然是在數裡外開跑。

林林總總加起來,怕是得有二十多里路。

宋軍的火炮再厲害,總不能射出二十多裡地吧。

因而從北往南進攻,確實更好打。

衆人算是聽明白了,當下李元昊就確定先休整一下,後天就對蘭州發動總攻。

而就在西夏軍分析情況的時候,宋軍這邊也在分析。

蘭州城內,王士允和安子羅商議對策。

“援軍何時才能到?”

安子羅焦慮問道。

“蘭州到軍寨得有二百餘里,不過沿途都有我們的烽火臺,我們早就點燃了烽火,想來最遲後日就能到。”

王士允回答道。

歷史上神宗時期,慢慢吞併青塘政權,在邊境修築大量堡壘。

但此時還沒有,最近的也只有古渭寨,離蘭州三百餘里。

不過范仲淹採取了趙駿的建議,在邊境大量修築烽火臺,迅速傳遞消息。

這玩意兒可比騎馬傳信快得多,幾乎這邊戰事剛剛開打,王士允就讓人點燃了烽火臺。

塞北地形開闊,多丘陵山地,烽火臺建在丘陵之上,只要不下雨,青煙能在二三十里外都能看見。

所以幾乎一個時辰左右,靠着烽火臺傳信,古渭寨那邊就已經得知了消息,古渭寨部都監將第一時間率領人馬來援。

“就怕明日西賊就來襲啊。”

安子羅嘆息道。

最近的援軍就是宋軍了,不過古渭寨那邊人手也不多,就三個軍,大概七千多人,其中還有一個軍在蘭州由王士允掌控。

而唃廝囉那邊又在數百里外的青塘,更不可能第一時間來援,現在他們就是幾千人困守孤城了。

王士允安慰道:“不用擔心,西賊今日慘敗,軍心渙散,李元昊應該不會急於進攻。現在唯一要擔心的,就是他們從北城襲擊,這樣就危險了。”

“爲何?”

安子羅不解。

“今日我在山上看過了,離北城太遠,若西賊還有大炮,我們的炮佈置在山上打不到,且容易誤傷城裡,若是佈置在城牆上,同樣打不到他們。”

王士允解釋了一句道:“他們的大炮能射出十餘里,我們的炮只能打三四里,除非像今天這樣,他們繼續從西城進攻。”

安子羅忙道:“今日我們繳獲了他們九門大炮,還有很多炮彈。”

“先安置在城上,我再想想辦法吧。”

王士允陷入沉思。

夜幕降臨,很快就是一日過去。

到了第二天傍晚,蘭州城東面的官道上,塵土飛揚。

“快快快!”

數千匹戰馬疾馳,爲首者是個精壯的大鬍子,此人便是古渭寨部都監孫光義。

遠處蘭州城上的守軍見到是宋軍旗幟,沒有第一時間開門。

直到王士允在城頭見到了孫光義,才馬上下令開城,一大隊士兵們涌了進來。

“孫將軍。”

王士允和安子羅迎了上去。

孫光義笑道:“沒來晚吧。”

“來得正好。”

王士允笑了笑,隨後不解道:“將軍,伱來得這麼快,大炮也帶了嗎?”

他是昨天中午發的消息,到今天下午,過去了大概十五個時辰,也就是差不多三十個小時。

三百里的路程,如果晝夜不停地趕路,騎兵一晚上趕來倒是很正常,如曹操派虎豹騎追劉備,一晝夜三百餘里。

問題在於小鋼炮得帶上啊。

這樣的話速度就慢了許多,因此王士允這才推測他們明天才到。

哪知道這麼快。

“要什麼大炮,你知道我在路上撿到了什麼嗎?”

孫光義笑道。

“什麼?”

王士允納悶。

孫光義就指了指身後兩名年輕軍官道:“撿到了他們。”

年輕軍官拱手道:“龍猛軍團東京火器第三營指揮使曾勇見過將軍!”

另外一人也拱手道:“龍猛軍團東京火器第四營指揮使張文武見過將軍!”

火器營?

即便王士允在邊境也知道對方的名聲。

事實上王士允和孫光義上個月才被汴梁派來的使者查完結束。

他們二人都沒有作奸犯科,也沒有裡通敵國,因此那位奉使非常滿意,不僅和顏悅色,還跟他們說了不少東京的事情。

據說這火器營是去年由範相公和張相公組織建設,抽調軍中精銳五萬,分十個軍團,每個軍團五千人,戰鬥力強悍,乃是大宋的鎮國神器。

這次全軍大整頓,各地都派出使者嚴查軍隊,整飭軍紀,爲了防止西夏和遼國進犯,朝廷特意派了火器營三萬五千人戍邊。其中兩萬人在河北路,一萬五千人在陝西路。

沒想到這次竟然能遇到兩營一千人。

孫光義介紹道:“他們二人是奉命北上前往會寧鎮守,路過古渭寨,我又恰好看到了你發的烽火,於是就馬上請他們過來馳援。”

“你們帶了多少大炮?”

王士允連忙問道。

大炮?

曾勇和張文武對視一眼,笑道:“沒有一門。”

“沒有大炮?那可如何是好。”

王士允憂心忡忡道:“西賊不知道什麼時候也做了大炮,雖然不如我們的炮,可他們的射程比我們遠了太多。”

“無妨。”

張文武從身後掏出一細長物,拍了拍道:“我們有槍!”

“槍?”

王士允上下打量道:“這也算槍?”

火槍雖然早在兩年前就製作成功,但一直是機密,從製造好到正式量產,一直只有火器營纔有。

曾勇說道:“將軍不信,來日西賊來犯,我們自然會讓他們知道厲害。”

“先進城吧。”

安子羅連忙招呼他們。

當下王士允帶着孫光義等人就先入城內。

進城之後,衆人齊聚城主府。

他們把目前的形勢簡單地說給了幾人聽。

眼下的兵力對比非常懸殊,哪怕有孫光義他們過來,青塘與宋國聯軍也就一萬多人,而敵人卻有十萬。

所以王士允建議把繳獲的西夏大炮安裝在山上,這樣大炮加上高山的射程,就能射到敵人陣地。

唯一的問題是他們帶一百多斤的小炮上山容易,可帶兩千多斤的大炮就難了。

本來山路就崎嶇難行,這大炮很難帶得上去。

然而張文武和曾勇卻拒絕了他們的提議,他們建議就把大炮擺在城牆上,與敵人對炮,他們會在開戰之後,從側翼發起突襲。

由於大炮轉向比較難,更何況對方一定會把大炮擺在陣前遠射,只要他們從側面或者後方突襲,側面與後方都是西夏軍隊,敵人就不可能用大炮打他們。

到時候張文武和曾勇會讓西夏軍嚐嚐火槍的厲害。

王士允和安子羅都覺得他們有點盲目自信了,可見他們自信滿滿,又覺得朝廷既然建了火器營就不會無的放矢,最後經過商議,決定還是按照他們的辦法實施。

於是到了翌日,青塘與大宋聯軍,便開始嚴正以待。

 

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34章 數學課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3章 大宋笑話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27章 交子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445章 內燃機?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70章 島國?辦它!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24章 巡視黃河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60章 上架感言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29章 趙禎的果決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515章 大授銜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347章 梟雄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86章 執掌皇城司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197.請假條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99章 瓶中人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
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34章 數學課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37章 以汴梁爲核心打造經濟圈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175.第173章 大孫走了,看看電影第3章 大宋笑話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89章 大勢不可擋第27章 交子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219.第216章 人與自然?讓我康康第445章 內燃機?第523章 仰天大笑出門去,宰相院裡皆牛馬第70章 島國?辦它!153.第152章 趙禎有子與元豐改制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第324章 巡視黃河297.第293章 不堪一擊第60章 上架感言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527章 歷史會永遠記住我們(大結局)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13章 朕要打死他!第29章 趙禎的果決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515章 大授銜第372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第347章 梟雄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95章 外交交鋒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86章 執掌皇城司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43.第142章 是時候了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104章 下輩子注意點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197.請假條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456章 將領請滅遼,幽燕世家歸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99章 瓶中人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