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

九月下旬,凌厲的秋風拂過河北平原,吹到了汴梁城下。

城中繁華依舊,甚至更加興盛。

大宋與西夏之間的戰事好像一點都沒有影響到這裡,除了糧價每石略微漲了十幾文以外。

不過這都是正常的波動,原因是運河發生了一次事故,導致運糧船比原定日期晚了半個多月纔到開封,談不上是受到了戰事的波及。

今天早上朝會關於宋夏戰爭的議題除了兵部和樞密院報告了一下昨日又發了一批物資前往陝西,以及向朝廷彙報了一下前線情況以外,甚至都沒有過多佔用議論的時間。

因爲宋軍已經贏麻了,前不久戰報傳來,宋軍主力自從攻破河口之後,就開始分兵,一路由景泰率領,北上進攻卓囉城。一路往西去,繼續進攻湟州。

昨天剛剛發過來的消息是景泰配合涇原路的宋軍,已經對西夏的卓囉和南地區採取了合圍的形式,卓囉城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態勢。

而西線也進展非常順利,宋軍主力抵達了邈川城外,現在正在拔掉城外李元昊佈置的釘子,一旦處理了城外的西夏軍,那麼圍攻邈川城,把整個青塘握在手中,也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總得來說,開戰到現在不足兩個月,宋軍正式出發不到一個月,西夏軍就連戰連敗,損失了數千人馬,戰略地點和防守區域接連丟失,可以說一敗塗地。

這就導致大宋朝野上下對於此戰的結果非常樂觀,甚至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邊境一場不大不小的普通戰役,還不如國內的事務要緊。

因而除了兵部和樞密院日常彙報一下情況以外,別的部門也最對偶爾提一嘴,也就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實在不值得爲了一場必勝的戰鬥而天天掛在嘴邊。

“我說過吧,西北那邊栓條狗都能贏,我們與西夏之間的國力差距已經非常大了,他們就算全民皆兵,全都押上,也就是來送人頭而已。”

回到政制院後,諸多宰相開啓了常例會議,趙駿看着桌案上關於西北戰事的公文,笑了笑對衆人說道:“我看去西北的汴梁禁軍,回來過年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了。”

“嗯,西北那邊戰事確實比較順利,不過先不談這個了,先談談今天的議題吧。”

晏殊此時的臉色比較嚴肅。

因爲今天的議題還是比較重要,除了國內一些其它瑣事以外,最大的議題就是十月份政制院改組的問題。

自從七月份王曾病逝之後,呂夷簡這邊也基本處於病休退居二線狀態。

對於呂夷簡這樣對權力慾望把控極大的人來說,一週只有一兩天時間來政制院坐坐,有時候就坐一會兒便堅持不住,回家休息,可見病情嚴重。

所以十月改組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各部尚書都在盯着這個位置,朝野內外對於十月改組的事情關注度可比西北大得多。

聽到晏殊的話,趙駿點點頭,說道:“那就先說說吧。”

“自然資源部和工部、鐵道部對長成鐵路沿線的考察已經做好,報告今天早上提了上來,我簡單看了一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怕是困難重重,最大的問題還是道路情況複雜,山地太多做不到那麼平整。”

晏殊說道:“這條鐵路是不是先擱置起來,等以後再說?”

長成鐵路就是趙駿規劃的第二條鐵路,第一條鐵路是汴南鐵路,汴梁到南陽,目前已經修到了許昌,進度不算快也不算慢。

而爲了完成趙駿提出來的經濟循環,第二條鐵路就必須連通陝西的長安和四川的成都。

但顯然四川與陝西之間的道路..

“擱置是不能擱置的,其實你們應該也明白,我規劃這條鐵路不僅僅是爲了完成經濟內循環,同時也是爲了加強川蜀地區的控制,爲以後拿回雲南做鋪墊。”

趙駿雙手交叉放在鼻下,沉吟着說道:“它的戰略意義對於國家來說非常重要,而且即便不考慮以後,也得考慮當下,如今巴東、巴中地區豪強林立,當地社會幾乎與奴隸制沒什麼區別,朝廷要想改善這個情況,鐵路建設勢在必行。”

“那道路的問題?”

“秦惠王爲了開蜀道,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最終修出棧道南下吞併蜀國,加強了國力,現在我們的生產力比秦國時期強了不知道多少,還怕不能開蜀道嗎?到時逢山開山,用火藥炸開就行。”

“好,那我到時候知會一下沿線的官府,讓他們每地都各自估算一下鐵路經過他們區域的時候需要的花銷和各自投入成本。”

晏殊就把這件事情記下。

現在倒不是要直接開始修第二條鐵路,而是處於規劃和研究階段。

對於國家發展來說,有些事情是需要立即就開始行動的,因爲可能一耽誤就會錯失良機。

可對於另外一些事情來說,就不能太急,也不能一拍腦袋做了決定就必須馬上要錢做,還得經過各種研究和規劃。

不然像鐵路這樣,如果一說要建就馬上建,萬一沒修好,那就涉及的是投入打水漂、實際建設當中遇到各自阻礙困難以及各項安全的問題。

所以爲了順利完成任務,就必須要慎重。

“接下來就是物理學院今天早上也把蒸汽輪船的設計圖交了上來,他們與船舶案那邊組成的專家小組,將一臺蒸汽機用於輪船實驗。”

晏殊換下一條國務道:“經過多次試驗和研究改裝,他們認爲可以建造一艘超過十丈的鋼鐵蒸汽輪船先試一試。”

“十丈,差不多三十來米,我記得歷史上第一條蒸汽輪船“克萊蒙特”號是四十五米,在美國哈德遜河上試航,以每小時6.4公里速度,航行91.4公里,標誌着蒸汽輪船的誕生。”

趙駿沉思片刻,然後說道:“輪船我覺得可以不需要這麼保守,大宋以後是要開拓世界的,航海業必須支撐起來,船隻就是重中之重。給物理學院那邊說了一下,我欣賞他們開拓的精神,放心大膽地去做,不要有什麼顧慮,國家會支持他們。”

“嗯,好。”

晏殊點點頭。

接着李迪也推了推眼鏡。

自從透明玻璃出現之後,慢慢也開始應用於生活當中。

像眼鏡、望遠鏡、顯微鏡等產物,自然也被物理學院一直用來研究。

於是汴梁去年就出現了眼鏡店,給近視眼、老花眼、遠視眼等等眼疾患者帶來極大的福音。

李迪說道:“今年刑部打算推動一項司法改革,是關於國際犯罪的原則問題。”

“已經立法了嗎?”

“立了,根據漢龍你的意見,目前確定屬地、屬人、保護、普遍四項原則。”

“嗯,隨着我們國際貿易加深,與周邊各個國家的交易往來頻繁,像這樣的犯罪之後就逃往國外,或者在國外犯罪的,還是要嚴格立法要求。”

趙駿說道。

最近幾年出國熱的潮流已經起來了。

特別是往日本和高麗那邊的頗多,隨着日本諸多金銀礦山發現,很多人出海前往日本淘金。

但也因此犯罪率飆升。

不少人在國內犯罪潛逃,就偷渡到日本高麗,在當地爲非作歹,形成了龐大的黑惡勢力。

日本那邊煩不勝煩,卻又忌憚大宋在對馬島駐軍,所以就上書大宋這邊,希望大宋能夠給出一個解決的方法。

趙駿這纔想起了以後隨着蒸汽輪船的出現,國際貿易勢必會更加興盛,這樣的犯罪問題也會不斷髮生,於是開始着手這方面的立法,現在刑部已經做好了法案。

“那我就批了,明年就正式頒佈。”

李迪道。

“嗯。”

趙駿點點頭表示同意。

接着賈昌朝、張士遜、蔣堂等人也各自說了一下分管部門的一些重大議題。

教育部今年又要組織科舉考試,按照政制院的要求,今年關於數理化的內容要提高到20%,這讓教育部和禮部那邊有些爲難。

慶曆四年教育改革,先納入的是數學,畢竟數學在唐代就是科舉考試的內容之一,而且宋代由於商品經濟發達,明顯學習數學之風比較流行,因此這一點倒是無人反對。

但從去年開始,就納入物理跟化學了,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很多秀才抗議這項改革,朝野內外也有不少利益相關的朝臣上書請求,希望朝廷可以暫緩。

只是這項政令還是被趙駿強行推動了下去,不過剛開始數理化的內容還不算多,大概佔據整個考試內容的10%左右。

今年又要提升比例,教育部和禮部表示反對。

可惜反對無效。

沒辦法。這段時間肯定是陣痛期。

損害了大量以前只關注儒家經典的秀才利益。

但這些事情總歸要去做,否則就無法提高人們學習數理化的積極性。

考科舉當官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如果不把數理化納入科舉當中,想要迅速推廣出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衆人一一把各部門的主要事情都談完後,氣氛才終於到了最後的臨界點。

“好了,接下來就是最後一項事情了。”

趙駿輕輕揚了揚手中的公文道:“這是呂許公今天早上向官家遞交的辭呈,他說老病不堪,想要頤養天年,官家雖不忍,但一來呂公確實病重,二來十年任期到了,也就只能如此。下個月,政制院就又要改選了。”

他這話說出來,宋授和蔡齊都緊張了起來。

呂夷簡是個權力慾望很重的人,從前幾年開始,他的病情就一直不太穩定,時好時壞。

但即便是如此,他也依舊不願意病退,甚至連趙禎給他放病假,他都堅持要帶病工作,只要身體好轉,就一定要跑到政制院來刷一刷存在感。

是他熱愛工作,願意爲國爲民奉獻身軀嗎?

當然不是。

是因爲政制院的權力表面上來自於趙禎,實際上是來自於他們人坐在政制院裡,擁有批閱奏摺和影響人事調動的權力。

除了國家大事以外,各部門的人事變動,官員的升遷、貶謫都由諸多宰相把持。

這就意味着只要呂夷簡還在政制院一天,那他依舊還能把持着權力,爲他那一派的徒子徒孫提供可以向上升遷的“政治資源”。

特別是他還需要坐在那裡,爲他的幾個兒子保駕護航。

一旦他沒了,那人走茶涼,他那一派不管是遇到政治對手的打壓,或者遭遇到一些其它事情,都有可能讓派系完蛋。

所以他只能強撐着。

但現在顯然已經撐不下去,特別是王曾死後,呂夷簡的身體情況也是每況日下,據說已經在牀上躺了好幾天了,能不能撐過今年都難說。

因而到了這個時候,他也就只能選擇鬆開手中的權力。

他那邊是走了,宋授和蔡齊就麻煩了,歷史上他們倆個人屬於早死類型,五十歲左右就掛了。

但現在倒是還算安然無恙,看情況再幹十年應該問題不大。

如果趙駿以十年任期爲藉口,他們兩個就必須退下,讓習慣了權力的人放開權柄,恐怕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關於十年任期這件事情,我有些提議。”

賈昌朝忽然開口。

趙駿知道他想說什麼,但沒有阻止,只是看着他道:“什麼提議。”

“蔡相和宋相勞苦功高,且年歲並不高,早早地退離是國家的損失,我覺得若是沒有其它因素,還是應該留任比較好。”

賈昌朝說道。

“你們也是這樣認爲的嗎?”

趙駿看向衆人。

“這個建議我是比較認同的,畢竟都是爲國家操勞了半輩子,治理經驗還是比較豐富,早早退下實在是太浪費了。”

“我贊同。”

“我也贊同。”

衆人都贊同,甚至連范仲淹都沒有反對,舉手同意。

“那到時候向官家彙報一下吧。”

趙駿說道。

“呼。”

蔡齊和宋授這才舒了一口氣。

其實他們知道衆人贊同並不是爲了他們倆,而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畢竟都是權力最頂端的人,誰又希望自己早早退下呢?

所以歸根到底還是爲了自己。

只要開了這個頭,那麼他們以後也就有理由繼續留下了。

而對於趙駿來說就比較無所謂,一來這幾個人還算聽話,使着順手,不像呂夷簡和王曾,老鬧幺蛾子。

二來他雖然定下了最多十年的任期,可如果是皇帝挽留,不允許致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叫老幹部發揮餘熱,不算破壞趙駿定下的規矩。

如果以後遇到那種不聽話的,幹個幾年任期一到,要是趙駿不滿意,那直接讓趙禎不挽留,不就正常退休了嗎?

所以政治這種東西,很多時候其實都是爲了達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那就這樣,你們下週把要舉薦的人列個名單出來,等下個月朝會的時候就可以正式提交名單了。”

趙駿敲了敲桌子道:“名單我希望大家慎重一點,宰相不僅僅是位高權重的位置,同時也是爲國爲民的位置,以後如果出現問題,舉薦人可是要被我糾責的。”

這裡指的問題不僅僅是處理能力的問題,還要有私德品質的問題。萬一以後查出宰相是貪官污吏,那政制院的臉面可就丟大了,所以宰相要求高一點是很合理之事。

衆人點點頭表示明白。

“那好,散會吧。”

趙駿站起身收拾了一下文件就準備出去辦公。

就在此時,門外忽然有人敲了幾下門。

“進來。”

趙駿已經站起來了,扭頭看下門口。

門外有人推門進來,是政制院今日當值的官員,進來先拱手一禮。

“什麼事?”

趙駿問。

那官員急匆匆走到趙駿身邊,彎腰低聲道:“知院,遼國進攻高麗,十萬火急!”

遼國進攻高麗?

趙駿當時就楞了一下,隨即不由自主地問道:“現在什麼情況?”

“遼國已經攻破了高麗北部防線,高麗國王退往高麗西京,就怕遼軍繼續進攻,開京都守不住。”

官員說道:“高麗國王遣使者向我們求援,數日前抵達了登州,登州太守知道情況危急,便立即派六百里加急送來朝廷,剛剛纔到。”

“他們的攻勢居然這麼快?”

趙駿皺起眉頭。

高麗到大宋雖然有船直達,可船隻過來,再從海邊傳信到汴梁,最快估計也得大半個月。

這麼久的時間,高麗已經被人打到了西京,恐怕已經是危在旦夕了。

難道高麗這個好二兒,要馬上就要涼涼了嗎?

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318章 李朝覆滅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97.請假條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133.第133章 報紙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381章 宋軍圍城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55章 朝廷的應對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129.第129章 誰幹的?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524章 趙禎出京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26章 玩遊戲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
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第442章 盜匪遍地,該打掃衛生了第474章 出使黑汗王國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482章 陽光開朗好少年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41章 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318章 李朝覆滅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464章 該拿回西域了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97.請假條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131.第131章 大宋不缺官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103章 繼續CPU趙禎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133.第133章 報紙第499章 巴格達城破第381章 宋軍圍城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第341章 事情鬧大了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第528章 番外一,中華秋海棠葉歸於一統113.第113章 回不去了?第519章 金國建立,一指頭摁死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109.第109章 生命不息,CPU不止第55章 朝廷的應對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第355章 韓琦改性,穩健爲主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第502章 世界前進需要戰爭的催動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476章 慶曆十二年,又一輪新政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129.第129章 誰幹的?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466章 出兵,收復西域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57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君臣篇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95章 吹進攻號!第447章 整治陋習,從北方開始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第21章 第一堂課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第524章 趙禎出京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26章 玩遊戲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