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

“嘎吱!”

“哈哈哈哈,朕太高興了。”

趙禎推門而入,還未等衆人說話,就滿面紅光。

“恭喜官家,賀喜官家,收復燕雲,可謂神文聖武之大業也!”

“自石敬瑭獻出燕雲之地,已有一百一十年之久,如今回來,功在千秋。”

“官家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功,此番功勳,乃比之歷朝歷代,諸多聖明之君也。”

“大一統便在今日,以後看誰還說我大宋並非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衆人紛紛吹捧。

不是他們都是馬屁精,而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不僅僅在於它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而是在華夏版圖當中,燕雲十六州一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後世很多人以爲我國版圖就應該有這麼大,包括西域、青藏高原、東北三省、彩雲之南等等地方,都該是我們國家的領土。

只有擁有那麼大地盤,纔算是大一統王朝。

但實際上對於古人來說,關中、河北、河南、江浙、川蜀、山西、北平以及兩湖等地,其實才是自古以來的完整版圖。

這些地方就是戰國七雄時期的疆域,包括西域對於中原王朝來說,都屬於可有可無的狀態。

並非我們華夏古人對土地沒有佔有慾望,而是隻有這些地方纔是最豐腴、最美好、最適合農耕文明發展生存的領地,因此它們的重要性遠超其它地域。

其它地方,像古代的湖北南方,甚至湖北都屬於荊蠻之屬,不是中原正統。

廣東、廣西、貴州,更是嶺南化外之地。

因此在古人看來,只有拿下戰國七雄時期的所有疆域,纔算是完成了大一統,是一個完整的古代王朝。

這也是爲什麼秦始皇備受推崇的原因之一。

大宋以前雖然沒有西域,但有沒有西域跟大一統沒有關係。

因爲秦朝也沒有西域,明朝也只有小半個西域,卻都不妨礙他們是大一統王朝。

所以大宋不是大一統王朝的標準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沒有燕雲十六州,也就是曾經燕國和一部分趙國的領土。

而現在大宋終於把燕雲十六州奪了回來,這就意味着大宋已經拿下了華夏故地的所有版圖,從原來的殘缺王朝,正式邁入了大一統王朝的序列。

這怎麼能不讓趙禎君臣開心。

畢竟大一統王朝其實並非後世才形成的概念,古代就一直有,趙光義發動北伐,不就是想完成這個壯舉嗎?

“雖然我不太想承認,因爲我覺得只有中華秋葉海棠纔算是大一統,不過古代社會確實是認爲只有華夏故地纔是,所以這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趙駿見大家非常開心,就也沒有潑冷水,而是笑着說道:“不過我的建議是大家別高興得太早,因爲以後還有更高興的,比如滅了遼國,滅了西夏,再收復青藏高原和西域,甚至看看朝鮮半島和日本的領土.”

“哈哈哈哈,這麼說朕還高興得太早了哦。”

趙禎就更加開心了。

但轉而至又舔了舔嘴脣,走到書桌案邊道:“可惜了,若是這一戰把遼國滅了就好。”

他是堅定的滅遼派,畢竟滅遼之後,他的功績就太大了。

後世的評價,怕也能爭一爭前五。

如果能把遼國和西夏滅了,再推動工業革命,推動教育發展,怕是坐二望一都有可能。

“算了吧,花費的代價和收益不成正比。”

趙駿搖搖頭:“真要這麼幹,你花費那麼多人力物力把遼國滅亡,最多就是名義佔領,實際上撈不到一點好處,如果想實際佔領治理的話,花費的成本甚至可能拖垮大宋。”

對於滅遼這件事,他是堅決反對的。

不是打不過,而是純粹得不償失。

漢武帝要滅匈奴,是因爲匈奴威脅到了大漢。

而現在遼國已經不可能威脅到大漢,滅遼就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了。

新來的夏竦杜衍等人其實有些不太明白爲什麼趙駿如此反對滅遼,杜衍問道:“知院,爲什麼會拖垮大宋?”

“很簡單,這些地方的生存條件太惡劣了,一到冬天,零下幾十度,你們誰能頂得住?”

趙駿反問道。

“那遼人又爲何可以?”

杜衍不服。

“那是因爲他們採取的生存模式就是“遊牧”制度。”

趙駿說道:“你們以爲草原人天天套馬射鵰?其實不是,他們天天在爲生存奔波,不然爲什麼他們總是要選擇南下與中原王朝交戰呢?”

趙禎也詫異道:“這裡面有什麼關節,大孫不如說說?”

“很簡單,我們的國力畢竟不是後世,現在的北方除了瀋陽還勉強算是膏腴之地以外,其它地方全是苦寒之地。”

趙駿說道:“我們後世東北三省被開發,那是從明清到民國時期,幾百年的漢人闖關東形成的,一代又一代,前仆後繼,才完成了這樣的壯舉。”

“而現在東北那邊自然條件惡劣,開發難度極大。想要讓它回饋我們,投資的人力物力非常巨大,拖垮大宋是有可能的事情。”

“蒙古草原就更不用多說,自然條件還不如東北三省,我們去大草原上吃什麼?連糧食都種不出來,只能餓死。”

“事實上不是我們漢人武力不行,滅了周邊各國,奪取不了他們的土地。而是即便奪取了,也沒辦法長久統治,一旦本地土著反抗,我們鎮壓的成本簡直是”

他搖了搖頭,趙禎這幫人現在看到工業化開始,已經有了盲目自信,以爲他們終究可以做到後世東方大國的強盛。

但東方大國是東方大國,帶宋是帶宋。

除非帶宋發展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水平,不然想要奪取那麼多土地並且實行治理,難如登天。

“那爲什麼不用羈縻統治呢?”

鄭戩問道。

“不是沒用過,但沒什麼用,漢朝設了護匈奴中郎將,然後控制了蒙古草原嗎?”

趙駿說道:“我記得有這麼個例子,二十世紀上半頁,國民政府就想對生活在四川西北部的霍羅科馬遊牧民徵稅,但是結果呢。”

他環顧四周。

衆人也都看着他,靜等下文。“上牲稅任其自便,政府不敢強迫也,否則遷家驅牛,逃往野番。”

趙駿伸出五根手指頭繼續說道:“這還是四川那邊相對封閉的環境,你們可知道草原遊牧區域有多大?整個蒙古草原加上東北到庫頁島地區足足有五百多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的大宋版圖還大接近兩倍。”

“這麼大的區域,你想羈縻統治是不現實的東西。因爲遊牧民族逐水草而生,他們必須要時時刻刻追逐着水草豐茂的地方,不然他不走,草就黃了,雪就來了,牲畜都死光了,他們吃什麼?”

“所以那麼大的土地,人口稀少,人員流動性極大。幾乎不可能設置城池,也不可能派遣官員治理,可能隔着幾十公里纔有一戶人家,幾個蒙古包,你拿什麼去羈縻統治?”

“到時候即便把遼國滅了,我們也只能繼續放任這些遊牧民族野蠻生長。而且缺失了上面的政權之後,我們反而不太好與他們進行貿易往來。”

“還不如保留着遼國,讓他們幫我們做基層統治,從而開通互市,吸引那些人過來貿易,利用他們爲我們運送原材料。”

“這也是我爲什麼一直反對把遼國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說到最後,趙駿也露出苦笑。

說真的,他要是有什麼穿越金手指,可以有什麼系統讓大宋幾年間就進化到新時代,那他真不介意滅了遼國,順便再統一全球什麼的。

但這是真實世界,不是什麼歷史爽文,他是真的做不到啊。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後世內蒙當前的新巴爾虎右旗,20畝地才能夠養活一隻羊,而至少需要300-400頭羊才能夠完全供養一個五口之家;一個完整的牧民家庭需要6000畝左右的地才能夠養活。

這還是有現代工業文明的反哺,比如後世的草場已經可以人工種植,飛機可以四處撒草籽,冬季草料能夠完全共享的情況下。

而在古代一戶五口之家的牧民,比後世的牧民需要的草地多了不知道多少。甚至可能一年下來,你得趕着自家的牛羊羣走幾百公里,才能維持得了基本的生存需求。

可以說整個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一生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時間都在趕着牛羊去吃草,能夠停下來的時間很短。

如此一來,遊牧民族流動性太大,很難在一個聚集地長期生存。

滅遼容易,可後面的統治就麻煩。

你去派人統治,幾乎沒有統治的可能性,無法耕作,無法設立官府,也無法組織牧民。可能一個牧民小村居住的範圍,就比大宋的一個州還大。 шшш☢ ⓣⓣⓚⓐⓝ☢ ¢O

伱不去派人統治吧,那更血虧。因爲你要滅亡遼國,就必須派遣大軍北上,深入草原,進攻遼國的上京道。

相當於漢武帝再滅一次匈奴,李世民再滅一次突厥。

那樣國家要出的人力物力非常多,兵力幾十萬,糧草幾百萬噸。如漢武帝打匈奴,差點把國內打崩潰。李世民滅突厥雖然花銷能接受,可也是出動了十多萬大軍。

白白浪費那麼多人力物力,卻連一點好處都撈不到,這仗打得必然是虧麻了。

畢竟漢武帝和李世民都有理由,那是匈奴和突厥威脅到了漢武帝和李世民的政權,不得不悍然出兵,穩固自己的政權。

但現在遼國已經完全威脅不到大宋的政權了,再打這一戰不是白虧錢?

所以總結來說。

現在確實不是滅遼的好時機。

還不如放任遼國在北方與其他民族部落內耗。

一來可以加劇遼國自己崩潰速度,讓他們自生自滅。

二來也可以維持北方的基本統治,讓蒙古草原的遊牧部落和東北的漁獵民族可以繼續與大宋保持貿易關係,利用他們繼續充作原材料提供方。

“其實我們不用主動派兵去進攻遼國,遼國估計也撐不了多久了。”

趙駿最後說道:“遼人主要的人口區域就是燕雲十六州,主要賦稅區域也是這裡。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遼國就元氣大傷,損失非常大。”

“此戰過後,遼國國力衰敗,加劇他們的國家崩潰是遲早的事情。東北女真人,草原蒙古人都不是善茬。”

“估計要不了多久,耶律宗真就會陷入無止境的內亂當中。他哪還有什麼精力南下,光鎮壓叛亂就夠他受的,甚至遼國政權都有可能被顛覆。”

“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花費那麼多國力去攻滅遼國,過兩年把西夏滅了,徹底打通河西走廊,把西域收回來就行。”

“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加速我們自己內部的發展,提高生產力,沉下心去做學問,搞科研,舉國家之力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綜合素質。”

“這樣我們的科技才能大爆發,我們才能更快地走出去,開拓屬於我們自己的新大陸。”

他輕點桌案,做出對未來路線的部署。

國家要想長治久安,戰爭不可避免,但最重要的還是發展路線要明確。

一味打仗不可取,一味不敢打仗也不可取,所以這中間的度要拿捏好,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纔是國家發展的正確道路。

“這麼說的話,未來遼國會自己崩潰?”

趙禎詫異道:“那萬一耶律宗真壓服了其餘民族部落,沒有崩潰呢?”

“那到時候遼國也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我大宋隨便派一支邊軍不就滅了?省得我們現在再出動大軍。”

趙駿笑道:“最主要的還是要修路,把鐵路修起來,人口流通起來。東北遍地都是寶,以後多鼓勵百姓出關,慢慢地也就能開發出來了。”

“嗯。”

趙禎微微點頭。

“估計要不了多久遼國和西夏就要遣使者求和了,現在爭取我們自己的利益纔是王道。”

趙駿繼續道:“遼國那邊就簽訂個和平條約吧,逼着他們開通互市,互通有無。至於西夏那邊.”

他說着目露寒光道:“晾着李元昊,過兩年把西夏滅了。”

“好,滅了西夏也是好事。”

趙禎大喜道:“而且不管怎麼樣,收回燕雲十六州,這等豐功偉績,朕還是要恩澤於民,不如大赦天下,減免賦稅怎麼樣?”

“大赦天下的話.就算赦免也最多赦免一些犯事比較輕,刑期比較短的罪犯。其餘中等罪犯就減免一定刑期,重型犯人就不能赦免,不然不能給予受害者藉慰。”

趙駿說道:“現在也確實缺勞動力,全國各地大生產要建設,放出一部分罪責輕的犯人也沒什麼,但也得把握住度,凡事不能一拍腦袋就幹。”

“嗯,朕知道了。”

趙禎點點頭。

當下衆人就商議了其餘一些細節。

比如到時候遼宋和談的時候,大宋該怎麼爭取利益。

今年賦稅要減免多少。

釋放哪些犯人,對哪種犯人不進行赦免等等。

除此之外,趙禎還建議重修太廟。

他打算祭祖,告訴列祖列宗自己完成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偉大功績。

趙駿覺得沒什麼問題,就答應了,同時還建議乾脆在太廟外的廣場上修座碑,以此紀念大宋正式邁入大一統行列!

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18章 李朝覆滅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81章 無憂洞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27章 交子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445章 內燃機?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45章 內燃機?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16章 靖康恥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59章 三易回河第44章 茶商們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84章 揚帆,出海!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2章 嫌棄大宋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
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521章 大宋邊境,外軍禁行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139.第138章 趙允讓的試探第494章 龍潭虎穴也敢闖114.第114章 你們投的真快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89.第285章 後苑驚變,引蛇出洞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18章 李朝覆滅274.第270章 時機已到,準備起兵!第450章 圖謀幽燕世家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86章 執掌皇城司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第81章 無憂洞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39章 對王安石進行思想教育第27章 交子第97章 老範的幫助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445章 內燃機?187.第185章 還是遊戲好玩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403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193.第191章 大貪官孫沔第445章 內燃機?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第511章 十倍回報率,工業先發國的優勢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第500章 阿拔斯的救世主148.第147章 鬼樊樓覆滅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第16章 靖康恥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07.第204章 趙禎鐵血真男人第414章 有宋人在賣軍械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59章 三易回河第44章 茶商們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190.第188章 淮南貪腐案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220.第217章 宋皇震驚,遼皇也震驚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84章 揚帆,出海!第488章 我看他挺像個國王第19章 僞造一個尼尼村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444章 工業建設與新的發明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46章 交子務初見成效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第77章 出宮,刺青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第356章 野人一拳,莽過去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第350章 趙昉小色批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498章 分裂的阿拔斯纔是好阿拔斯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2章 嫌棄大宋228.第225章 建立宋日貿易路線第524章 趙禎出京第426章 此一去,西夏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