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

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

宋代對於上書彈劾這件事情是極爲看重的,特別是仁宗時期的官員們,多爲清流。如果有宰相被人彈劾,即便沒有實質證據,也往往要上書請貶,然後自己辭職走人。

這幾乎是宋朝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仁宗朝有二十三個宰相,其中十五位都是被彈劾罷相或者被彈劾自己辭職下臺,可見規矩之森嚴。

所以呂夷簡被當衆彈劾,這個時候他應該做的是上疏自辯,然後向皇帝請辭,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但呂夷簡是個權力慾望很大的人,歷史上他雖然與范仲淹進行了辯論,引發了轟動朝野的朋黨攻訐之事,可他並未上疏請辭,而是仗着仁宗庇佑,將范仲淹和支持他的人全都貶官。

這一行徑使得他的風評急轉直下,受到朝野非議,以至於後世把他當成了奸臣。

實際上呂夷簡併不壞,只是他權欲心太大了而已。

此刻就在趙禎準備把范仲淹提爲陝西路運轉使的關鍵檔口,范仲淹忽然彈劾宰相,令滿朝震驚,更令呂夷簡措手不及。

他與趙禎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驚駭以及遲疑不定。

現在怎麼辦?

還能夠繼續任命范仲淹爲陝西路轉運使嗎?

兩個人都在心裡給這件事打了個問號。

范仲淹權知開封府,是從四品。

而他要去擔任的陝西路轉運使是正三品,屬於升遷。

並且還不是散官或者虛職升遷,是職事官,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

結果任命還沒下達,范仲淹卻公然率先彈劾宰相。

要是硬着頭皮繼續把范仲淹提到陝西路轉運使的職位上,那呂夷簡還幹不幹了?

這邊范仲淹剛彈劾了呂夷簡,朝廷就升他爲陝西路轉運使,不提呂夷簡宰相的威嚴何在,單說這無疑會開個先例,讓人誤以爲彈劾宰相就能升官。

結果就是呂夷簡必然會被羣起而攻,無數彈劾如雪花般飛到趙禎桌上,呂夷簡到時候也只能是黯然下臺的結果。

也就是說,要想完成把范仲淹調去西北當轉運使的工作安排,首先得幹掉趙禎的肱股之臣,還是一路陪他走來,情如師徒的呂夷簡,這讓趙禎怎麼接受得了?

可要是不罷呂夷簡的話,那范仲淹肯定就沒辦法去陝西了。至少得先貶他的官以示懲戒,然後才能以後再找藉口把他調去西北。

這怎麼辦?

“陛下!”

呂夷簡權力慾望如此之大,自然不願坐以待斃,立即反擊道:“范仲淹信口開河,胡言亂語,臣絕沒有任人唯親。”

范仲淹說道:“陛下,西漢成帝信張禹,終釀王莽之亂。唐朝玄宗信李林甫,以令安史爲禍四方。臣恐今日朝廷有張禹、李林甫也,若陛下不能定朝廷官員升降之次序,那這朝廷到底是丞相的朝廷,還是陛下的朝廷。”

誅心之言!

呂夷簡臉色大變,連忙反駁道:“自周公設百官,劃定職責,分掌天下事。百官各司其職,由宰相統領,效忠天子。天子不能親歷天下事,宰相及百官本就應爲天子分憂,若有宵小好高騖遠,越職論事,禮制崩壞,則天下亂矣。”

“周公設百官定禮制,天下人人守禮則天下安,然若大臣亂政,不守禮制,小臣定當盡節用命,以求陛下撥亂反正!”

范仲淹向着趙禎拱手一禮,表情極爲嚴肅。

百官頓時議論紛紛。

看這架勢,老範這是打算要和呂夷簡拼命了。

唯有趙禎左右下不來臺,只好說道:“今日朝議到此爲止,呂夷簡、范仲淹,你們各去左右內殿,諸相、同叔公,你們隨我來後殿。”

說着起身,去了垂拱殿後殿。

范仲淹看了呂夷簡一眼,冷哼一聲,拂袖往左殿去了,呂夷簡則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去了右殿。

此刻後殿內,晏殊急急忙忙地過來,對趙禎道:“陛下,今天早上我與趙駿聊范仲淹改制的事情,他說起范仲淹脾氣如牛,還曾公然彈劾宰相,我才知道《百官圖》的事,急急忙忙過來,卻已晚了。”

趙禎焦躁道:“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范仲淹已經彈劾了呂相,若是把他遷爲陝西路轉運使,豈不是讓天下人以爲朕在支持他?呂相到時候被彈劾的劄子,要堆滿朕的桌案了。”

“這”

晏殊一時遲疑,看向王曾等人。

王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晏殊的眼神視而不見。

他和蔡齊是一夥的,都看不慣呂夷簡權傾朝野,歷史上景祐四年他們發生黨爭,最終跟呂夷簡以及支持呂夷簡的副相宋綬拼了個同歸於盡,全都給罷相了。

所以呂夷簡遭難,他纔不會管。

至於王隨、盛度,差不多屬於庸官一流,基本上不幹事兒,權力都被呂夷簡、王曾以及他們的支持者宋綬蔡齊搶佔,也說不出什麼東西來。

見這一幕,晏殊給急了。 事實上晏殊亦是呂夷簡一黨,他和呂夷簡曾經在劉娥時期共事多年,早有友誼,且之前惹怒趙禎沒被一擼到底,現在還能回來,全靠呂夷簡幫助。

因此晏殊與呂夷簡關係非常不錯。

甚至《宋史》記載,晏殊的女婿富弼,還曾經怒罵“晏殊奸邪,黨呂夷簡以欺陛下”,可見二人也屬於朋黨關係。

現在呂夷簡落難,晏殊不能不幫。

他很聰明,腦子靈活,幾乎是在這一剎那,就想到了一個主意,對趙禎道:“官家,我有辦法。”

趙禎現在也不想失去呂夷簡,連忙問道:“同叔公有何辦法?”

“遇事不決問趙駿!”

晏殊說道。

“趙駿?怎麼問?難道問他朕要提拔范仲淹爲陝西路轉運使,然後他剛好上了《百官圖》,朕又不想讓呂公罷相嗎?”

趙禎自嘲一笑,這是歷史上沒有的事,那樣的話跟趙駿明着說他現在就處於宋朝有什麼區別?

晏殊沉聲道:“我觀趙駿對呂相評價還不錯,我們將趙駿的來歷告知范仲淹,帶他去范仲淹那聽聽趙駿對這件事情的評價不就好了嗎?若是趙駿覺得范仲淹不對,范仲淹也當心服口服。”

王曾忍不住說道:“你之前還說趙駿覺得范仲淹是個牛脾氣,就算范仲淹能接受趙駿的意見,他現在已經上了《百官圖》,那還能收回來不成?”

晏殊說道:“臣以爲只要范仲淹接受,到時候先將他貶官,屆時再由呂相舉薦他爲陝西路轉運使,范仲淹只要上書說當初錯怪了呂相,這豈不是呂相任人以賢,而非任人以親的明證?”

宋綬也說道:“確實是這個道理,只有讓范仲淹明白他是錯的,讓他自己將彈劾收回去,哪怕將他一時貶官,將來再讓呂相提拔他便可,也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聽到這句話,趙禎大喜道:“同叔公不愧自幼便聰慧,傳呂夷簡范仲淹。”

“傳呂夷簡范仲淹。”

當下宦官王守忠便出去把在左右內殿的呂夷簡和范仲淹叫到了後殿。

後殿內,趙禎坐在龍椅上,下方几個人都站着。

范仲淹雖然不明白爲什麼皇帝要讓他在內殿詳談,但他也不懼怕與呂夷簡繼續對峙,正氣凜然地進來行禮:“陛下。”

趙禎認真地看着他,倏地忽然嘆氣道:“希文公,伱與呂相皆爲朕的肱股,又何必內鬥呢?”

范仲淹昂首挺胸道:“臣並不是想內鬥,而是抨擊奸臣,以防奸臣誤國!”

“那我問問你,呂相如何是奸臣了?”

趙禎反問道。

范仲淹回答道:“呂夷簡權傾朝野,任人唯親,這便是奸臣!”

趙禎想了想道:“希文公,如果說,朕是說如果,要是有一個一千年後來的人,他熟知我們的歷史,知道你我所有人的結局,你會相信他說的話嗎?”

“陛下,此事過於荒謬。”范仲淹堅定地搖搖頭說道:“臣絕不會信。”

“但確實有這樣一個人,是數日前在皇宮後苑發現的,不知道怎麼從一千年後來了大宋。”

晏殊說道:“他早上跟我說,范仲淹什麼都好,就是脾氣倔,上百官圖,搞得自己狼狽被貶,還曾經寫《靈烏賦》,裡面有一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得知此事,急忙來垂拱殿,結果還是晚了一步。”

《靈烏賦》?

范仲淹一頭霧水,他自然不知道這是自己明年被貶去饒州之後才寫的東西,不過裡面那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確實是他能寫出來的句子,令他很是動容。

“這件事情之前只有朕和幾位宰相知曉,你可知道,原本朕是打算任命你爲陝西路轉運使的,皆因那人說趙元昊很快就會發動叛亂,今陝西路轉運使範雍不通軍事,指揮失度,釀成三川口之戰慘敗。”

趙禎看着他認真說道:“朕之後又遣夏竦爲陝西經略安撫使,韓琦與你爲副使,結果因你與韓琦有爭端,造成了好水川之敗。那人說韓琦不懂軍事,也不瞭解西北邊軍情況,冒然勒令士兵出擊,造成大敗。唯有你清楚地方問題根源,所以採取固守,防禦住了趙元昊進攻。”

“因而陛下才準備在事情禍起蕭牆之前,消弭於無形之中,委任你爲陝西路轉運使,主政西北軍事民事,以令三川口和好水川以及後面的定川寨之敗都不曾發生。”

呂夷簡補了最後一句,蒼老的面容並未有一絲波動,但語氣充滿了責備。

要不是范仲淹搞百官圖,他至於這麼狼狽嗎?

范仲淹沉默許久,問道:“陛下,臣還是覺得此事荒謬絕倫,不可信。臣以爲,這可能是有人招搖撞騙,或者敵國派來的內應。”

趙禎擺擺手,覺得有些累了,示意晏殊道:“把事情經過都告訴他吧。”

“是。”

晏殊便開始跟范仲淹說起了趙駿的來歷,包括他的所有隨身物品。

(本章完)

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506章 萬國來朝(1)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343章 全城搜捕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27章 交子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484章 揚帆,出海!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
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481章 李鬼又撞上李逵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77章 棄子攻殺第506章 萬國來朝(1)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429章 野利來降,歸義軍下落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230.第227章 火炮,瞄準!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第449章 剛入幽燕就抓人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第520章 大宋一天比一天好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144.第143章 以後他要無法無天了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343章 全城搜捕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10章 一隻只肥羊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第448章 樹立正確信仰,掃除牛鬼蛇神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465章 藉口有了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36.第233章 打不過,只好談第27章 交子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287.第283章 平叛只需要座標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第25章 裡外都是個死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484章 揚帆,出海!310.第306章 壞消息,只來一萬人,將領叫狄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506章 萬國來朝(1)第493章 爲世界帶來和平第512章 國泰民安,太平昌盛第76章 趙禎的智慧第9章 遇事不決問趙駿(跪求推薦票!)295.第291章 他有大鐵炮,我有小鋼炮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457章 趙駿一走,開始動刀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509章 宗藩關係纔是最好的體系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477章 盛世大宋,初步掌握世界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486章 出使西方,揚我國威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第318章 李朝覆滅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59章 大宋沒我要散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