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

另一邊,卻說秦瑱自入荊州之後,便先至章陵郡,至於平氏,又南下湖陽租了船隻經水路而下。

不料還未抵達襄陽,就遇到了黃射前來迎接。

要說黃射這個人也很有意思,其父黃祖雖爲士族子弟,卻只好武藝,不喜詩書。

但黃射卻不同,他這人喜歡詞賦,由好蔡邕的詞賦。

聽到劉備使者前來,他第一反應是令人報與劉表知曉,可一聽是秦瑱來了,他便即大喜,謂左右道:

“吾荊州雖有諸多學士,吾卻不喜,獨愛蔡公翁婿。”

“蔡公詩賦天下一絕,秦子瑄亦常有新聲,每每聞之,不由心醉喝彩,恨不得見!”

“今秦子瑄至於吾地,當親迎之,以表敬意!”

說着便帶着人一路北上,正趕江上迎到了秦瑱的隊伍。

秦瑱這邊剛想直入襄陽,結果半道便見黃射兵馬,不由心中一驚。

暗想劉表這老小子莫非是想先給自己來個下馬威不成?

結果還沒等他問話,便見一黑色衣裝,頭戴進賢冠之人立於當道,高呼道:

“敢問可是秦子瑄秦君當前?”

秦瑱見其身着官服,頭戴二樑冠,腰間掛着錦囊印綬,心想自己到荊州來並無他人知曉。

此人穿戴如此,卻非縣令可比,如果不是郡守,應該不至於此!

如此觀察一番,他就確定了眼前人的身份,頓時笑道:

“正是區區在下,尊駕莫非便是章陵太守黃府君?”

而黃射一聽,便即下馬上前笑道:

“秦君之前,可不敢稱府君,只管喚小字公禮即可!”

見他這幅熱情模樣,秦瑱自是一異,心想自己和黃家也沒啥交往,這小子怎麼如此模樣?

“吾隨至於此,卻不敢勞公禮大駕,不知卿何來也?”

黃射聽聞此言,自是撫須笑道:

“射平生最喜碑文,尤好蔡公所創飛白之書,惜哉蔡公已故,不得往之求見!”

“今見蔡公婿來,安能不見?”

“再者先生亦是文采了得,至此多年,必有新作,特來求教!”

秦瑱聽着解釋,一時搖頭笑道:

“吾常忙於軍事,何有新作,若求詩賦,卿恐怕要白來一遭矣!”

他還以爲黃射是來幹啥,不想竟然是追星來了。

但他這次可不是來郊遊的,並無心思應付黃射。

而黃射聽着秦瑱沒有新作,自是有些失望,可隨之又表態道:

“此亦無妨,詞賦之作本由心生,先生忙於國事,無暇作詩,自也尋常。”

“然我荊州才子甚多,正是入鄉隨俗,或是南下有感而發也說不定!”

“但叫吾一路隨之,必能聞先生佳作!”

隨後他便沒了返回章陵之意,竟登上了船隻,便要與秦瑱一路南下。

秦瑱見其如此模樣,暗道這二世祖就是好,啥也不用管,爲了詩賦把一個郡縣拋下可還行?

但他也知黃祖父子在荊州頗爲獨立,索性也不多計較。

便將孔明喚出,與黃射三個人一道討論起了詩賦。

前文說了,諸葛亮是個全才,不僅軍政了得,還善畫、音律、草書、詩賦。

秦瑱雖是個半道入門,可終究也是蔡邕弟子,理論知識豐富。

三人一路討論,自也相談甚歡。

一路處下來,秦瑱發現黃射這人其實人不錯。

雖然是個二世祖,卻不盛氣凌人,比其父黃祖謙和得多。

於是他便趁着關係熟絡,又向黃射打聽起了甘寧的消息。

不過黃射一提起甘寧之名,便是眉頭一皺,頗爲不屑道:

“似這等背主妄爲,輕奢狡詐之徒,自也無須論之!”

秦瑱見他這般厭惡,忙又問起了原因。

原來甘寧自入荊州之後,便十分不受待見。

因爲甘寧其人本爲名族之後,其祖甘茂官至秦國左相,甘羅十二歲拜相。

但到了他這一代,家世已經衰敗,其人不喜讀書,卻好遊俠,自少年其便即橫行巴郡,無人敢招惹。

直到二十來歲,甘寧幡然醒悟,讀了不少百家經典,順勢被提拔成了巴郡郡丞。

其後劉焉病亡,甘寧等人被劉闔策反,於巴郡作亂,卻被趙韙擊敗。

甘寧走投無路,只得率領八百人前來依附劉表。

可劉表雖然讓劉闔策反了甘寧,卻嫌棄其人背叛了劉璋。

又兼甘寧昔日爲賊,不爲士族所容,便讓其人呆在鄧縣,只供錢糧,其餘一概不管!

偏偏甘寧也不是個省事之輩,見得劉表如此不重,便組織兵馬四處討伐水賊,得了錢財,一概不與上交,只是購置錦衣華服,連帶麾下各個身穿錦衣出入。

若是遇到那等合他心意的人,不管對方什麼身份,皆與其人交往。

若是遇到不合心意的,便即打罵一頓,逐出縣內。

就連劉表所置督郵,都被甘寧逐出過幾次。

劉表見此,更是越發不喜,但又不好驅逐此人,便將其安置襄鄉,頗有眼不見心不煩的意思。

而則襄鄉,便是黃射章陵郡所屬,使得黃射對甘寧也是極度厭惡。

如此一番講述之後,黃射便又好奇的看向秦瑱道:

“甘寧此人應該與君並無交往,何以先生似有所重啊?”

他自能看出秦瑱對這甘寧很有意思,心中自有些不解。

秦瑱對此,自是笑容一斂,微微一嘆道:

“府君有所不知,乃因我軍自入淮南之後,便與孫策交惡!”

“那江東之地與江北有楚江相隔,無水軍難以南下。”

“吾本欲謀劉勳水軍以爲我軍之用,不料卻被那周瑜看到機會,堵住我軍水軍出路。”

“我思慮我軍皆是北人,不習水戰,麾下無水軍大將,故爲此人所欺,常欲求一水將而不得。”

“直至昔日吾遇一巴蜀客商,言說有一甘興霸昔日橫行巴蜀江道,無人阻攔。”

“吾慮此人必有才幹,故欲求之往我淮南爲將。”

“不料此人現在竟然劉牧麾下,吾主與劉牧本是同宗,豈可收其麾下大將?”

“此事說來,着實可嘆,着實可嘆啊!”

說到此處,他連嘆兩聲,似乎一副可惜模樣。

諸葛亮見得此狀,便知秦瑱有意拉攏甘寧,自也在一旁裝作搖頭。

黃射這人優點不多,但是對待朋友頗爲真誠,見此模樣,一時笑道:

“吾還道是何事,不料竟是這等微末小事。”

“既是貴軍無將,自可與使君借調,吾觀甘寧不過一小人,君和以之爲重?”

秦瑱見他這般表現,便是一臉苦澀道:

“府君等坐鎮荊州,麾下水軍天下第一,良將無數,自是看不上這等小人!”

“然則我軍皆北人,不習水戰,便求甘寧這等小將還不得,哪敢奢望大將。”

“至於借調之言,早晚也需歸還,而我軍戰江東,常需水戰,若是一日不得,便借調一日,若數年不得,難道還能借調幾年不成?”

“故借調之事,吾亦甚難厚顏開口,只願求一小將便可!”

黃射聽着秦瑱稱讚荊州水軍天下第一,自是暗自點頭。

心想秦瑱雖爲劉備謀士,但亦知他荊州之狀,果然見聞廣博。

又聽秦瑱叫苦沒有水將,心中竟有些得意,暗道劉備雖然能與曹操爭雄,可終究是個北人。

在中原可以憑兵馬縱橫,可到了南方卻也抓瞎。

在他們眼裡不值一提的甘寧,在劉備那邊卻也變成了求之不得的存在!

有時候人心便是如此,你明面上誇,人家或許覺得你虛假,可用反襯手法來襯托,頓時就讓黃射的內心得到一陣滿足。

因爲荊州水軍大都在江夏,而江夏又是黃家的領地。

秦瑱誇水軍,實則就是在誇他黃家兵強馬壯,天下一絕。

這話說得可讓黃射心中一陣舒坦,又見秦瑱說得可憐,他不由笑道:

“若是如此,吾便知先生之意也,無非便是欲求甘寧爲將。”

“不瞞卿言,實則吾與使君皆怨甘寧已久,恨不得逐之而後快。”

“既是劉豫州有心以此人爲將,便待我稟明使君,調撥甘寧與貴軍爲將既是!”

秦瑱見他鬆口,一時心中暗喜,但他臉上卻還是一嘆道:

“多謝府君好心,然則我見荊州之地繁華,天下竟再難有這等盛地。”

“便是使君肯調令,那甘寧豈願隨我前去?”

聽着稱讚荊州繁華,天下難有,黃射心中自是越發得意,又聽甘寧可能不願前去,便板着臉道:

“他本益州之人,得使君收容於此,自當聽調,豈有不願跟隨之理?”

“先生放心,此事吾自當與其言語,若他不願走,我軍定不與他善了!”

秦瑱這話給黃射造成了一個假象,那就是荊州是個好地方,而甘寧是個外人,賴在這裡不走。

黃射作爲本地士族,聽着外人賴着不走,自然越發厭惡。

潛意識便多了一層想法,這甘寧即便不願走也得驅逐,不能讓這種外人壞了荊州這塊淨土!

而他如此表現,更合秦瑱心意,但他還是繼續引導道:

“誒!府君切不可如此,終究我軍欲以此人爲將,若他不願前去,強求亦是不美。”

“不如這般,此人即在府君麾下,可先讓此人前來與我一見。”

“我好生相勸,若他願意前去,府君再上書劉牧請調,若他不願前去,我軍亦不好強求,便再留於此地便是!”

一番話語說罷,自是說得感慨非常,一副不願強求他人的模樣。

黃射見之還要爲甘寧考慮,不由讚道:

“久聞劉豫州仁義,如今觀之,秦君亦是仁義之人!”

“也罷,便依先生之人,待某書信一封,喚這甘寧來與先生一見便是!”

當下他便又下去寫起書信,準備招甘寧過來和秦瑱見面。

諸葛亮見秦瑱如此一番言語,不由也是一奇,拉着秦瑱悄悄道:

“甘寧其人,學生亦曾聞之,未見有何奇異,怎的先生又是如此看重?”

秦瑱看他問話,自是揚脣一笑道:

“夫天下奇人異士,舉止必異於常人!”

“甘寧此人乃名門之後,兼習水戰兵法,年少便能縱橫江上,吾觀之乃視珠玉。”

“劉景升觀其人而不知用,致使珠玉蒙塵。”

“他不知用便罷,我軍豈可作視明珠暗投?”

諸葛亮見他如此盛讚甘寧,心中再度一異,但也沒有多言,只是笑道:

“是否珠玉,尚未可知,然若真能爲大將,來日劉景升必怨先生掘其才!”

秦瑱聽得此言,也是再度一笑,劉表生不生氣關他屁事,當下索性又等黃射寫好信件,一路隨行南下。

沒想到甘寧還未前來,便見故人王粲乘着孤舟而來。

見得王粲其人,秦瑱也是頗爲高興,忙笑道:

“自昔日京城之地一別,仲宣已是多年未見,賢弟別來無恙否?”

但王粲一見到他,便一把抓住他的手急切道:

“君莫笑,再笑恐要大禍臨頭矣!”

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318章 漢越雜居,屠夫之名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260.第259章 異常舉動,日夜襲擾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42.第42章 擒獲張勳,張飛服輸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42.第42章 擒獲張勳,張飛服輸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95.第95章 慌不擇路,逆轉之機?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
96.第96章 心理暗示,聰明反被聰明誤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318章 漢越雜居,屠夫之名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194.第194章 曹劉和談,薑還是老的辣280.第279章 城內兵變,恍若鬼神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第24章 未卜先知?老劉的決心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09.第109章 什麼仇什麼怨?呂布之怒!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260.第259章 異常舉動,日夜襲擾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第340章 圍點打援,進軍益陽42.第42章 擒獲張勳,張飛服輸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46.第46章 膨脹的呂布,混淆視聽286.第284章 怕應羞見,棄我去者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42.第42章 擒獲張勳,張飛服輸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第376章 密謀不密,梟雄之殤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第367章 進軍南陽,師徒相會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95.第95章 慌不擇路,逆轉之機?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293.第291章 曹袁齊動,進逼吳郡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第320章 海上戰爭,掃平南越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第30章 軍中立威,着手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