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

建安六年的秋天,大漢一十三州彷彿都按下了暫停鍵,四境皆無戰事。

在劉備入主荊州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個多月,隨着秋收到來,劉備治下也進入了一個忙碌期。

地盤越來越大,收取稅收也成了一個麻煩事,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

但就在這個忙碌的季節,劉備軍卻開啓了一場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爲在奪取荊州之後,劉備便將治所從壽春移到了襄陽。

關於遷移治所之事,自然不是劉備突發奇想,而是在和秦瑱仔細商議過後決定。

本來劉備原本是打算奪取荊州之後,便讓秦瑱繼續坐鎮此處來穩住荊州大勢。

但由於張紘諫言,再加上秦瑱的建議,這個想法被劉備給直接拋棄。

而在拋棄想法之後,劉備短時間又想不到合適的人選,於是秦瑱就給劉備建議,將治所轉移到襄陽。

給出如此建議的理由有四,一則徐州、豫州作爲他們起家之地,已經趨向穩定。

相較於荊州來說,徐州、豫州方面有大量人才和兵力,無須劉備親自坐鎮。

二則,雖然壽春已經經營數年,但在奪取荊州之後,壽春已然不適合再作爲都城。

畢竟,壽春雖然地勢平坦,卻沒有航運上的優勢,無論是下令還是軍報,都存在極大的滯後性。

與之相對,襄陽周邊水脈縱橫,可以通過航運來進行物資上的調轉和信息傳遞。

光是這一個優點,就能節省他們的人力物力,還能繼續發展麾下船運和商業。

三則,從戰略地勢上來說,現在的壽春處於腹地,太過遠離前線,不利於繼續擴張。

因他們現在位於中原的戰線已經過長,接下來的戰略重心將轉移到西邊和西北。

襄陽南邊可以加強荊南的掌控力,西邊可以進軍川中和漢中,北邊可以直接威懾曹操。

以這種地方作爲治所,可以方便他們下一步繼續征伐,擴大自家的地盤。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壽春無險可守,會被曹袁兩家騎兵威脅。

襄陽不同,雖然地處前線,但這裡發達水脈可以阻擋曹袁兩家的騎兵,不至於讓對方偷襲老家。

綜合以上意見,劉備便採納了秦瑱的建議,下令麾下重臣從壽春遷移過來。

此令一下,其麾下文武便開始朝着西邊遷移,壽春的治理工作,便由劉馥、孫幹接手。

如此整整搬了兩個月,方纔將文武衆臣與其家小全部搬入襄陽城內。

可隨着大量臣屬到來,襄陽城也變得擁擠不堪,政令一度陷入了混亂之中。

只因搬遷治所不是簡單的把人調過來,連帶治理體系,官僚系統也得調來。

很巧的是,劉備麾下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一個系統的官僚體系。

由於沒有一個好的體系,其麾下各種官員互相之間職權協調十分困難。

這也是困擾着劉備還有袁紹一大問題,沒法像曹操一樣建立朝廷來管理天下。

袁紹的解決辦法是分封制,也即將麾下州郡平均分給自己子侄一輩。

平時施政皆是依照各個子侄喜好行事,只有在戰事纔會組建臨時班子調配。

這種施政體系使得袁紹麾下各州郡極爲鬆散,行政效率十分低下。

而劉備軍從一開始就採取了政令統一的方式,尤其是在秦瑱將軍政分管之後,政務便是單獨一個整體。

這種整體使得他們可以更有效率的統籌各地的問題,給出相應政策。

但在秦瑱出任江東都督之後,他們短期內又變成了分封制的情況。

江東是一套施政體系,淮南和徐州、豫州等地又是另一套施政體系。

後來秦瑱奪取了交州,體系由兩套變成了三套,除了江東之外,又多了一個交州。

也就是劉備現在手下幹才足夠多,不然的話其麾下行政早就亂成一團了。

不過之前雖然沒亂,此時在將治所遷到荊州後,問題也直接暴露了出來。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原本劉備在淮南之時,劉馥雖然是揚州刺史,卻只管理着淮南的民政,江東的政令由秦瑱主管,劉馥沒有插嘴的餘地。

但現在秦瑱卸任了江東職位,劉馥也被留在了淮南,那揚州的政務該不該劉馥管?

如果劉馥要管的話,各地主官未必聽話,如果劉馥不管,魯肅也不敢僭越,那就變成了沒人管。

同理,劉先作爲荊州別駕,總管一州事務,秦瑱身爲軍師將軍,總管全境的政務。

由於職權不明,秦瑱委任的官員,劉先能不能調動?那些官員又該不該聽令?如果上下政策相悖又該怎麼辦?

這種問題數不勝數,幾乎困擾着劉備麾下核心圈層許久,幾乎無人能解。

爲了儘快搞定這個狀況,劉備便屬秦瑱以徵東將軍府事,讓其進行改革。

秦瑱受命之後,眼見治理體系混亂,便直接打破了原有體系框架,參照之前建立監察司,建立了一府八司。

所謂一府,即是徵東將軍府,以他這個軍師將軍爲主,負責大框架的建立。

而這八司,則分別是戶籍司、吏員司、兵馬司、刑罰司、工技司、審計司、教育司、衛生司。

這八司每司設一司長,直接對將軍府負責,專職權限高於所有地方官員。

其中,張昭就任戶籍司長,簡雍就任吏員司長,劉曄就任兵馬司長,其餘五司司長則分別由陳羣、鄭渾、劉巴、袁渙、張機擔任。

也是爲了避諱,本來秦瑱準備任命尚書,但考慮尚書是朝廷便知,只能以司長先代替。

如此一經改革之後,劉備的將軍府實際上便成爲一個獨立於現有體制的小朝廷。

各司上任之後,頓時職權分明,不再像之前一般混亂,政令也通暢了不少。

然則改革體制卻只是秦瑱改革的第一步,八司的建立也是他接下來的改革方向。

首先針對戶籍司,秦瑱提出改變現在的基層結構,推廣之前在壽春使用過的保甲制度。

要如此改革,是因爲現在他們麾下地廣人稀,鄉亭作爲基層結構已不適用。

有的亭由於人口遷徙,幾乎已經了無人煙,可有的亭卻收納大量百姓,擁擠不堪。

因而要建立更有效的基層組織,就需要從人口下手,以人口爲基準來建立基層組織。

其次是針對吏員司,由於察舉制已然名存實亡,秦瑱便決定開始實行科舉制。

在初始實行的十年之內,每年一考,依照成績取士,直到官員滿額之後,改爲三年一考。

同時,針對官員的在任和施政狀況,採取績效制,依照就任期間經濟人口發展狀況,來進行評定。

每年進行一次評定,三年進行一次總評,在任績效決定了官員升遷與調任。

如果三年期滿卻沒有做出成績,或者境內出現反叛事件,一律將官員取締。

而除了明面上的考覈之外,遊離於七司之外的監察司,還負責暗地裡巡查工作。

一旦發現有那種貪官污吏,魚肉鄉里的狀況,便直接查處交予有司進行處置。

再次便是針對兵馬司的改革,秦瑱提出恢復耕戰制度,即採取軍功授田制。

因爲在他們掌握了半壁江山後,像是淮南、南郡等腹地將逐漸恢復秩序。

在此之前,混亂的局勢,會讓百姓爲了一口飯吃就加入軍隊之中去拼命。

而恢復秩序之後,僅僅只是一口飯食,就很難再讓這些百姓去爲你拼命。

這種時候,就需要採取新的制度來調動百姓的積極性,耕戰制度就是這樣一個制度。

秦國統一六國的根本,就在於將戰爭和土地、爵位掛鉤,百姓可以通過戰爭或許階層躍遷。

現在他們治下掌握了無人耕種的耕地,正是通過耕戰體系來擴張的好機會。

除此之外,耕戰體系不僅適用於對內戰爭,也同樣適用於對外侵略的戰爭。

秦瑱已經想好了,先用耕地調動積極性,等到耕地不夠之後,再以奴隸調動積極性。

總而言之,在外界利益被全部奪取之前,大漢這一個恐怖的戰爭機器就不會停止。

不過這也只是改革的一環,針對漢律已經不再適用的情況,秦瑱便以刑罰司牽頭制定律法。

通過依照增刪秦漢舊律,他和陳羣、伊籍、劉先等人,共同制定了一部《法科》。

用新的律法,規定法高於人,取締了漢律之中人情大於天的治理觀念。

針對當前他們麾下工坊難以管理的現在,秦瑱以工技司牽頭,設置專門管理部門——工商處。

以此處爲單位,分別將各大種類的工坊集中管理,負責人才安置、資源調配。

此外,工技司還負責蒐羅各地奇人異士,組建科技所,專職進行工藝改進和研究。

針對當前財物狀況沒有規劃的情況,秦瑱以劉巴負責審計工作,來對他們麾下的錢財進行專項管理。

審計司也是八司之中可以直接調動錢財的部門,其他司需要調用物資,都需要先經過審計司。

最後便是教育司、衛生司,這兩個部門的建立,完全便是源於秦瑱的個人意志。

其實老劉對於其他六司的安排都頗爲滿意,可見秦瑱設立教育司和衛生司之時便是一陣疑惑。

畢竟教育司和那六司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壓根不需要獨立成爲一個部門。

還有衛生司,老劉甚至不知道這個部門有什麼職能,又能帶來什麼好處!

對此,秦瑱還是給劉備解釋了一番,設立教育司乃是因爲教育才是國家之基。

這途中,自然免不了對各家經典和事例的引用,直接給劉備講明瞭一個道理,教化百姓,國家才能強盛。

如果能普及教育,人人都能識字,那他們尋找人才也不需要像現在這麼費力了。

至於對衛生司的解釋,秦瑱只說了一個作用——防瘟疫,劉備便沒了任何意見。

笑話,如果連防瘟疫都不算大事的話,那他麾下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去重視了。

而老劉這邊沒意見,也使得秦瑱得以直接施行各項改革之策,讓劉備軍上下官吏一片忙碌。

當然,對於秦瑱的改革方案,衆臣也不是沒有提過意見,比如陳羣就來找到秦瑱,推薦了一個新的選才制度,九品中正制。

這一個方案,老陳可算醞釀已久,考慮了各方利益方纔提出來,但秦瑱一聽就給否了。

不僅如此,他還給陳羣直接表示各司分置就是爲了保證職權分明,你是一個管刑罰的,吏員司輪不到你插手。

這也是他特地把陳羣調去管刑罰的目的,就是防止這些士族子弟來插手他們的用人。

除了陳羣,尚有不少人質疑刑罰司、兵馬司的各項政策,都一一被秦瑱反駁了回去。

如此定下改革基調,秦瑱也終於忙裡偷閒,享一享獨屬於他的天倫之樂。

這一次遷都,不僅遷來了劉備的臣屬,也將秦瑱的家小給全部遷了過來。

此時秦瑱一家,早已不再是之前那般人丁不興,在其子禾兒誕生之後,今年年初大橋也幫秦瑱生了一個兒子。

那個時候,秦瑱還在荊州打仗,收到這個消息自然大喜,隨之爲其命名爲阿念,意爲思念家小之意。

這兩個兒子的誕生,自然也讓秦家上下多了不少歡聲笑語,也了卻蔡琰的心願。

然則這二子的出現,卻也惹得秦瑱的另外兩個媳婦小橋和蔡瑤多了一絲幽怨。

畢竟自從秦瑱再娶之後,已經過去了三年時間,小橋已然年滿二十,蔡瑤也到了十八。

可由於秦瑱時常在外,二女甚至還未與秦瑱同過房,都還是黃花大閨女。

這種事在這個時代顯然是有些離經叛道的存在,故而二女嘴裡不說,心中自都有些幽怨。

可偏偏少女的羞澀又讓她們有些難以啓齒,見秦瑱毫無知覺,便只能暗自神傷。

得虧蔡琰這個大姐足夠知心,見二女悶悶不樂,便來到秦瑱跟前說了一陣小話。

此時秦瑱正抱着兒子,一聽便是一愣,心想時間過得也太快了一些,不知不覺他竟然已經三十二了!

在這個三十歲便已經可以稱爲老夫的年代,他也算是步入了中年期了,不由道:

“若非夫人提起,吾幾乎忘此事矣,然則此事終究難以啓齒,又當如何?”

別看他在外一言九鼎,可對於家中事務,卻有些疏於應對,隨着年紀漸大,竟有些不好意思。

而蔡琰見他這般,不由捂嘴一笑道:“固知夫君不善此事,妾身自有安排。”

“妾已與大橋妹妹商量完畢,今夜都不準夫君入屋,但叫夫君往別處睡去!”

秦瑱一聽她有安排,心中便是一安,可一聽只是閉門,不由便皺眉道:

“如此,珂兒和瑤兒可知此事,爲夫突然前去,嚇到她們可如何是好?”

現在的狀況其實不是他不肯同房,只是因爲長時間分居,他怕自己突然前去,會嚇到了小橋等人。

但蔡琰一聽此言,便是笑面如花道:“誰讓夫君讓兩個妹妹獨守空閨?”

“如今兩個妹妹生怨,正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夫君自己哄去,叫妾身前去算何事?”

如此說罷,她便咯咯一笑,抱着兒子徑直離去,獨留秦瑱立在原地,暗自叫苦。

但他終究也是過來人,想着反正也是自己媳婦,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兒還怕這個?

當下他便準備去找二女交流交流感情,結果就在這時,管家卻來報道:

“主君,徵東將軍讓人前來傳喚,言說有要事尋主君入府商議!”

聽着這話,秦瑱頓時眉頭一皺,猶豫了片刻,還是朝着將軍府行了過去。

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303.今晚估計是沒了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282.第281章 劉備回軍,大才陳羣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178.第178章 全才孔明,臥龍培養計劃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
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303.今晚估計是沒了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0.第60章 兵臨城下,相縣陷落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第384章 河北平定,天下一統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03.第203章 士所不容,明珠暗投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第379章 三家齊聚,圍魏救趙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55.第55章 陽謀對敵,謀士間的較量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205.第205章 治亂之賊,緩兵之計第343章 旬始星象,臨沅陷落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84.第84章 其次伐交,子瑜爲使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279.第278章 蛇鼠一窩,暴雨將至282.第281章 劉備回軍,大才陳羣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54.第154章 趙雲擒將,先服其心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143.第143章 招太史慈,遣使蔣幹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178.第178章 全才孔明,臥龍培養計劃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253.第252章 絕望的周瑜,北上九江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第20章 閒居小沛,劉備上門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185.第185章 陳縣之戰,大敗袁術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49.第49章 老劉的感慨,故人趙雲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第365章 改制之難,曹操欺君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