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

第138章 改革之始,遇事不決問軍師

要說搞錢一事,可以說是秦瑱的一個心結。

因爲遠在曹操麾下之時,他就已經有搞錢的心思。

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要想改革,就要從經濟上開始。

而爭霸本身又是一件極度消耗錢財的事情。

招兵買馬、製造軍械、撫卹傷員、籌措軍需,每一項算下來都需要巨大的資金。

受困於這個時代的侷限性,幾乎所有諸侯搞錢的辦法,都是通過掠奪剝削。

就如老曹一般,軍費不足便有三板斧,加稅、搶錢、盜墓。

在這個生產力被落後的農業拖累的時代,幾乎很難脫出這個禁錮。

故而曾幾何時,在老曹開始屯田之後,秦瑱就給老曹建議,現在天下局勢混亂,商業毀壞嚴重,當速速興商,積累爭霸之基。

彼時老曹剛剛入主兗州,理政安民,事物繁雜,一聽這話,就表示:

“耕織爲其國本,工商乃末業,吾知君才,然則如今百姓未定,君當先理民治政,不可荒廢君治國之才!”

話語說得很委婉,就是一個意思,我知道你有才幹,但方向不對。

現在的問題在於趕緊安置百姓,不在於興商,有想法很不錯,可現在不現實。

秦瑱一聽這話,自是不敢苟同。

在他看來,就是因爲農業破壞嚴重,纔是興商的最佳時機。

因爲在這個重農抑商的年代,經濟基本上和農業綁定。

要想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首先要打破小農自然經濟的基本結構,集中生產力,大力發展製造業。

再通過製造業反哺,進一步發展農業,最終實現生產力的進步。

彼時百姓流離失所,小農經濟已經完全破壞。

那個時候,只要通過官方干預,進行資源調配,就能同步實現商業和農業的進步。

因而他認爲的完美屯田模式,應該是一部分人屯田養軍,一部人從事工商業賺錢,類似於後世的根據地形式,將軍隊和百姓打造成一個龐大的經濟體。

這樣一個經濟體,將所有人的利益糾結在一起,就能對任何勢力形成碾壓。

抱着這樣的想法,他自然是和老曹據理力爭。

最後還是將老曹給說服了。

畢竟老曹也算開明,不是聽不進道理之人。

可當秦瑱想要施行的時候,阻力卻不是一般的大。

以陳宮牽頭的一票既得利益者,一聽秦瑱要把流民糾結起來發展手工業,就紛紛跳出來指責秦瑱亂政禍國。

因爲對於世家來說,無論是商業還是工業,都不是好東西。

你把這些流民給集中在一起,那我們還怎麼招收佃戶?

你們發展了商業,大家都去逐利,我們的地誰去種?

說白了,秦瑱要做的事情損害到了世家的根本利益。

對此,秦瑱自然不懼,橫眉冷對,但卻把老曹嚇了一跳。

他本就是在陳宮等兗州士族的支持下坐穩的兗州,若是士族反叛,他老曹扛不住。

於是在老曹的苦苦勸解之下,秦瑱第一次改革無疾而終。

不過秦瑱並不是那種會輕易放棄之人,他尋思既然流民不行,軍隊總行了吧。

然後他又給老曹建議,給他一個縣,兩千兵馬,一千萬錢,一年時間,還老曹十倍之利。

但這一次,曹操卻主動拒絕這個請求。

而老曹的理由也很直白,你是我的謀主,應該縱觀全局,兗州這麼大的地盤,怎麼可能只去治理一個小縣!

被曹操拒絕之後,秦瑱就知道改不動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兗州的世家勢力太過龐大,在這種龐大的勢力面前,除非曹操全力支持,不然改革根本改不動。

但老曹同樣是士族的一員,且剛入兗州,不會爲了一個還未實現的計劃,而去得罪這些世家。

所以他要想改革,就需要等到曹操看到士族的危害之後,採取抑制政策之時改進。

至此秦瑱按下了改革之心,準備等到曹操和士族起矛盾之後再改。

結果他沒想到的是,曹操確實和士族起了矛盾。

可隨之也增加了老曹的疑心病,連帶他這個創業元老都開始懷疑了起來。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直到他準確預測了關中大旱,並幫助老曹獲取大量流民之後,老曹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不斷削弱他手中的權力。

實則到了這個時候,洛陽有了大量流民,正是改革的最佳時機。

只可惜他已經沒了改革的機會,只能脫手而去。

由此,改制興商成了秦瑱心心念念之事。

不是簡單的搞錢,而是在搞錢的同時改變基礎經濟結構。

這件事情之前在老曹麾下沒法搞,後來轉到老劉麾下沒機會搞。

現在取了淮南,又有旱災,將會出現大量無家可歸的百姓,正是他着手改革的最好時機。

因而在會見了梅氏兄弟之後,秦瑱就回到了家中,取出了幾塊布帛,寫起了自己計劃書。

其實對穿越者來說,在古代賺錢真就跟玩一樣。

不說某公孫大娘,單靠倒賣奴隸、物產就壟斷了兩州生意。

就說鹽糖紙酒,衣食住行,哪一項不是暴利產業?

但真要想改變基礎經濟結構,那就需要仔細選擇產業。

比如鹽、糖等產業,確實是暴利產業,可對生產力發展卻沒多大作用。

酒同理,飯都不夠吃,這個時候發展釀酒產業,屬於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唯獨造紙業一項,可以極大推動知識傳播,打破士族的知識壟斷。

因而在秦瑱的計劃之中,鹽糖酒,都只是斂財工具。

他們主要發展的產業,應該是造紙業、紡織業和製造業。

其中紡織業是工業之母,一是因爲紡織業最爲簡單,能創造巨大效益。

二是因爲可以培養僱傭關係,致使資本主義萌芽。

在東漢時期,布匹是和金銀同等價值的硬通貨。

百姓一年到頭要想將自己家的勞動成果轉換成錢財,只有兩個途徑,要麼賣糧食,要麼賣布匹!

可以說他們如果能大規模生產布匹,就是純賺的事情。

眼下大量流民之中會產生大量閒散農婦。

只要他們準備好工具和原材料,這些農婦就是最好的廉價勞動力,可以幫他們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

至於製造業那就是工業之父,尤其是玻璃製造,更是發展工業的必要產業。

因爲玻璃這種物件,不是簡單的奢侈品,玻璃的製造,關乎冶煉、農業、能源、化工等諸多產業。

首先,玻璃的燒製需要提高爐溫,降低熔點,這就關係到能源和純鹼。

以化石燃料替代木柴,可以進一步發展鋼鐵製造,更新軍事裝備。

以氨鹼法制造純鹼,可以得到副產物氯化銨,可以用來生產化學肥料。

其次,玻璃透明且耐高溫的特性,幾乎是發展化學的必要前置!

只有通過不斷的觀察實驗,才能不斷製造各種化學物質。

這些產業的價值遠遠超過玻璃能達成的經濟效益。

而玻璃創造的經濟效益,又能不斷倒推產業擴大,直到推動整個工業進程的發展。

至於造紙那就更不用說了,即有助於推進教育普及,又有助於搜刮士族的錢財,將資金投入建設之中,可謂萬金油。

有此三項就足以積攢足夠爭霸與改革的經濟基礎。

而除了這三項外,其他的奢侈品就是附加產業。

如此思慮一陣之後,秦瑱便將大體規劃書寫完畢。

隨之他又將造紙工藝、製造玻璃以及各種副產品的技術要點寫了下來。

шшш¸ ттkan¸ ℃O

這些東西其實都不難,尤其是造紙,以前他還自己做過,現在只需要進行工藝改進。

至於玻璃,難度其實在純鹼的製作,其中包含了很多化學產品,秦瑱只知道化學式以及替代品,操作自然也需要工人來摸索。

而對於紡織業,他準備了新式紡織機的樣圖。

這個紡織機,是以前上歷史課的圖例,乃黃道婆改進,分爲攪車、椎弓、三錠腳踏紡車等三個部分,可以增加紡織的效率。

搞定了這些,他便帶着計劃書又來找到了劉備。

終究是要進行改制賺錢,需要錢糧和人手,這都需要劉備知曉和點頭。

他自能統籌兼顧,卻不能瞞着大老闆。

如此一路朝着劉備府內行來,結果剛一到劉備府內,便見一人匆匆行出。

定眼一看,正是孫幹孫公祐。

要說劉備麾下誰秦瑱最不熟悉,那首推便是孫幹其人。

因爲孫幹雖然是劉備麾下大臣,但和他卻沒有多少有交集的地方。

他主管軍事,直接對接的就兩個人,負責情報的簡雍,負責錢糧的糜竺。

這兩人長久打交道,至少關係不錯。

唯有孫幹,一直輔佐劉備治理民生,負責戶籍和百姓管理,與他甚少交往。

不過不熟悉是不熟悉,招呼還是要打的!

因而秦瑱一看,便即笑問道;

“公佑先生何往也?”

孫幹聽得此聲,便擡起了頭來,看到是他,便一把將他抓住道:

“軍師從何而來,在下正欲去尋軍師,有要事相商!”

那模樣像是看到了救星一般,一把抓住就不放手。

而秦瑱見其模樣,亦是一驚,方纔孫幹低着頭還不覺得。

現在一看,這位先生兩眼浮腫,面色發白,一副睡眠不足的模樣。

竟然毫無往日那種名士風範。

又兼被他一把抓住了手,秦瑱自是一驚,忙道:

“先生有何事尋瑱,可直言之!”

孫幹自是將他往道旁一拉,說出原因。

原來是自從劉馥上任之後,他們這些文臣就紛紛被劉備分派了任務。

如劉馥,自是居中調度,依照各地情況輔助劉備統籌管理。

如袁渙,就被委任巡縣職責,負責穩定各縣形勢。

如鄭渾,自是負責各地的水利工程,搶修溝渠。

而孫幹便被委派來負責各地難民安置。

這樣做的好處,自是個人分管一攤,方便施行理事。

可帶來的壞處,卻是孫幹扛下了大量的難民安置工作。

前文說了,劉馥的治災之法,是穩住能穩的百姓,將那些即將流離失所的百姓集中在壽春一線,進行集中賑災。

在他的政策下,數以萬計的難民就朝着壽春、曲陽、陰陵一線涌了過來。

這一下可就把孫幹給愁壞了!

因爲壽春、曲陽、陰陵三個縣城同樣處於受災之中。

僅是這三個縣城的難民,就超過十幾萬人,眼下又涌入了幾萬,而且後續還會不斷前來。

救災都還是其次,如何安置這些百姓卻是個大問題。

既要考慮安置在什麼地方,又要考慮以什麼形勢安置,如何去管理。

房屋、水源,吃喝拉撒,每一項都極爲繁雜。

孫幹雖然也有治理之才,卻從未面對過這種局面,一想到冬天來了還有大量難民抵達,他就急忙來到了府內找劉備商量對策。

結果劉備這方面也是個二把刀,想了許久沒想出妥當的辦法。

想來想去,突然想到了秦瑱身上,然後就告訴孫幹,我也沒招,但是軍師主意多,你去問問軍師。

孫幹自也知道劉備習慣遇事不決找軍師,索性就朝府外行來。

沒想到纔出門,就遇到了秦瑱。

當下他自是拉着秦瑱叫苦道:

“軍師務必救我一救,不然這數十萬百姓斷難安置妥當!”

而秦瑱一聽這話,便是一笑道:

“先生莫急,我正爲此事而來!”

第337章 醫者仁心,治疫之法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44.第244章 鏖戰孫策,奇襲春谷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18章 漢越雜居,屠夫之名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第329章 謀劃荊南,神機妙算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
第337章 醫者仁心,治疫之法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38.第38章 欲圖呂布,先除陳宮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44.第244章 鏖戰孫策,奇襲春谷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18章 漢越雜居,屠夫之名100.第100章 袁渙歸降,尊駕便是秦瑱?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167.第167章 橋蕤之請,兄弟鬩牆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257.第256章 秦瑱決意,金印紫綬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第330章 許攸投曹,歷史轉折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119.第119章 歷史的慣性,子龍人狠話不多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191.第191章 小吏樑習,劉曄vs郭嘉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第371章 長安動亂,曹操回軍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87.第285章 賈詡奇謀,轉戰千里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76.第76章 計破陳蘭,當塗陷落56.第56章 陷陣襲營,請君入甕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220.第220章 桀驁之將,水軍副督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第329章 謀劃荊南,神機妙算219.第219章 荊州局勢,甘寧到來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第37章 魚兒上鉤,出兵下邳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第4章 目標小沛,荀彧的警覺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213.第213章 老將出馬,糾結的蔡瑁123.第123章 智取汝陰,關羽用兵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