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

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

如此一夜無話,轉眼就到了第二天。

下午時分,到了約定之時,劉備便帶着趙雲、秦瑱與一衆隨從朝着劉曄家中行來。

須知古時候拜會,除非有熟人引薦,不然都要注意時間。

定好時間之後,又需要準時抵達。

劉備前來拜會,劉普府內早已張燈結綵,與府外等候。

見得劉備前來,劉普自是上前見禮,笑道:

“今聞貴客遠來,特來迎接,老朽劉普,見過使君!”

劉備見得劉普鬚髮花白,不敢託大,急忙上前扶起道:

“君乃長者,不可如此,備此來拜見,豈可讓長者行禮!”

他一邊說着,扶起了劉普,又對之行了一禮。

劉普見其如此,心中自也暗驚,心想劉備身居高位,尚且如此,可見起仁厚之名絕非虛假,當下又問道:

“我聞使君與我家有親,不知祖上何人?”

劉備聽着這話,自是笑道:

“備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聞劉公乃阜陵王,屬光武一脈,故言有親!”

劉普也屬長者,一聽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便是心中一異。

須知孝景皇帝是漢文帝一脈,他們卻是光武之後。

雖然祖先都是劉邦,可親屬關係就差得遠了。

但他終究人老成精,知道不能弗了劉備面子,因笑道:

“原來如此,若依此言,果是有親的,但族譜難尋,不知輩分。”

“老夫應是癡長几歲,厚顏稱兄,不知可否?”

劉備見此,自是從善如流道:

“故隨兄願,但既有親,不當再以使君稱之,可喚吾字玄德!”

二人如此攀附一番,親近了不少,當下劉普又將劉備喚入府內招待。

兩人之間,一人有意攀附權貴,一人有意折節下士,自是情投意合。

不一會兒便以兄弟相稱,相談甚歡。

如此聊了許久,劉備見得時機差不多了,便對劉普笑道:

“備聞兄有二子,皆是俊逸之才,可否請來一見?”

劉普心中早有準備,聞言便道:

“正欲爲玄德引薦犬子,不想玄德倒先提起,即是玄德欲見,爲兄這就喚來!”

他說着,又令人將兩個兒子叫來,對劉曄等人道:

“此乃劉豫州劉使君,我與玄德兄弟相交,爾等當以父禮侍之!”

劉曄劉渙兄弟見狀,紛紛下拜道:

“我等拜見叔父!”

劉備見狀,自是欣喜,見得劉渙年級雖長,卻無靈性,倒是劉曄其人,英姿颯爽,甚和他意。

當即又對劉普笑道:

“皆是俊才,可見兄教子有方。”

劉普聞之,自是連道不敢,劉曄卻對劉備笑道:

“久聞叔父領軍征戰,撫平諸亂,侄心甚慕。”

“今得見之,小侄心中甚喜,但有一問,敢請叔父解惑!”

劉備本就看中劉曄英姿,又知其有才幹,自是喜之,見其主動發問,自是笑道:

“子揚有問,但說無妨,備若能解答,自無不告之理!”

可劉普見狀,卻懼劉曄冒犯劉備,忙道:

“豎子無禮,玄德遠來,尚未饗食,哪裡又來諸多問話!”

劉曄一聽,便對劉普笑道:

“父親不知,孩兒心中有惑,不得其解,唯叔父一人可解,現在不問,來日叔父去了,又尋何人問來?”

劉備見其這般,自對劉普笑道:

“兄勿怒也,我見子揚,心中甚喜,若其有問,自當答之。”

說罷他就看向了劉曄:

“子揚但問無妨!”

劉曄看着劉備,不由暗自點頭,笑問道:

“若要問話,叔父須先答小侄一事,我聞叔父此番南下帶有數千兵馬,可是欲取合肥?”

劉備見其一口說出自己目標,點了點頭道:

“正是如此,吾此次南下,正欲取合肥!”

可他一說罷,劉曄便露齒一笑道:

“若是如此,那就怪了,小侄久聞叔父仁厚之名,昔日在徐州時,甚重百姓。”

“後聽天子傳詔,故而南下討之。”

“小侄思慮袁術爲謀篡逆賊,是該伐之。”

“然則此次討伐袁術,卻非獨有叔父一家,尚有孫策、呂布兩家齊至。”

“按理來說,三家共至,乃是友軍,何以一入壽春,便即生難?”

“那孫策率兵前來,卻被叔父與呂布敗於壽春,此何故也?”

“若是欲討袁術,自應合力共進,若叔父果無私心,便應結交兩家,方可成大事!”

“爲何大事未定,叔父便倒戈相攻,此舉可合乎仁義之道?”

劉曄這話一說出來,劉備便是面色一沉。

他本以爲劉曄這小子會問些普通問題。

沒想到劉曄的問題如此尖銳。

而劉普頓時兩眼一瞪,怒視劉曄道:

“家國大事,豈是孺子可言,當真無禮,退下!”

雖見其惱怒,劉曄卻也不懼,只是看向劉備笑道:

“不知叔父可否解答小侄之惑?”

劉備見之,自是無言以對,三家相攻,自有齷齪,他當然不可能直接相告。

但他自也不能因此怪罪,故而一時間沉默不語,不由看向了秦瑱。

秦瑱見狀,頓時起身道:

“公子若問此事,明公不便回之,不妨由在下解答如何?”

他早就看出劉曄表現有點不對,心知這小子必然是想激怒劉備來試探劉備的度量。

見得劉備眼神,便知該自己出場。

當下不等劉曄迴應,即開口道:

“若談起此事,實則我軍也甚愧之,只因我軍南下,乃爲討賊而來,一心爲公,絕無私心。”

“奈何我軍如此,孫策卻不如此,他自江東而來,連取諸城,見我軍攻至壽春,心懼壽春爲我軍所取,竟棄合肥而北上,欲與我軍爭搶。”

“我軍見此,自無意與之交惡,一心取城。”

“不想壽春城陷之後,孫策見城內無糧,又聽後方亂起,以爲我軍算計,便欲求呂布進攻我軍!”

“幸得我軍與呂布交好,提前告知諸事。”

“我軍雖不欲與之爲難,卻只得被動防禦,見孫策一意孤行,強攻壽春,不得已而相攻!”

“確如公子所言,倒戈相攻不合仁義之理,但錯不單在我軍!”

“總不能聽得孫策發難,我軍還需上去送死不成?”

“若果真如此,那這仁義又拿來何用?若高祖以此道治軍,恐無我大漢四百年之基業矣!”

劉曄這個問題,根本在於否定劉備的仁義,是在嘲諷劉備是僞君子。

他順勢就搬出了劉邦,若是劉曄再發難,他可就要用劉邦舉例了!

若論髒事,劉邦也沒少幹,我敢說,就看你敢不敢問。

他這一番話說完,劉曄頓時啞口無言。

祖宗都給搬出來了,他還能有什麼說的!

不過秦瑱的發言也讓他注意到了秦瑱,不由問道:

“敢問先生是?”

秦瑱當即笑道:

“在下秦瑱,字子瑄,倒有些許薄名,公子或許聽過!”

而劉曄一聽,自是瞳孔一張,心想傳言果真如此,秦瑱果然在劉備麾下做事。

早就聽說秦瑱這貨能言善辯,如今看來還是真是如此。

思慮片刻,他又笑道:

“原來大賢當前,失敬失敬!”

“不過在下還有一惑,還請先生解答!”

他一說出,劉普便再度惱怒道:

“逆子,即知先生之名,何故又來獻醜!”

他當然也聽過秦瑱之名,見秦瑱駁回了劉曄之問,便知此人不似劉備這般仁厚,劉曄若是再問,恐生事端。

不過秦瑱一聽,便對劉普笑道;

“劉公無需如此,我見公子聰慧,也甚喜之。”

“公子虛心下問,自當一一解惑!”

隨之他又看向了劉曄道:

“公子可再言之!”

見得秦瑱如此態度,劉曄只覺一陣壓抑,竟感覺自己所思所想都逃不過對方眼睛一般。

但他這人爲人通透,心知既然問了,索性問個清楚,當即再問道:

“即是先生有言,小子便大膽試問。”

“方纔小子曾言,貴軍南下討賊,乃是正道。”

“可如今諸郡旱荒,人皆缺食,貴軍即取了壽春,不盡快安撫百姓,接濟難民,何以動兵擾民,又南下再取合肥!”

“須知今年大旱非同尋常,似那等大戶都有缺糧之危,尋常百姓更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貴軍如此舉止,又置淮南百姓於何地?”

他這話,依舊還是在質疑劉備的目的。

你們既然以仁義起家,那現在有旱災,不趕緊救災,還在擴大地盤,是個什麼想法?

而秦瑱一聽這話,便即搖着羽扇輕笑道:

“早聞人說,許子將曾言,公子有佐世之才,如今一見,不過如此!”

“公子此問,並未理清主次矛盾,只知淮南大旱,不知袁術之禍。”

“若論旱情,乃是天災,我軍自當拯救黎民百姓,可天災之前,還有人禍!”

“那袁術橫徵暴斂,麾下將官如狼似虎。”

“正值旱災至此,百姓受災,袁術同樣受災,我軍行仁政,自不與百姓爲難。”

“袁術暴戾妄爲,如今受得此災,何從找補?定要禍害百姓!”

“故我軍南下,非爲置百姓於不顧,而是因百姓之難,特地南下救之。”

“何以此等大義之舉,在公子口中,反倒不知我軍將百姓置於何地?”

“難道公子以爲,我軍不南下,袁術會安置百姓不成?”

“亦或是在公子看來,九江北地百姓是人,南邊百姓便非人哉?”

他們當然是要治淮南的,但治淮南之前,要取淮南,分清主次矛盾。

劉曄這話,就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只看中表面仁義,壓根不看重大局如何。

他這話一出,劉曄再度啞口無言,即便被貶了一通,他也無法反駁,只得訕訕一笑道:

“是小子不智,多謝先生解惑!”

說罷就對劉備行了一禮,退至了一旁。

劉普見之,自然不能讓場面冷下來,忙對劉備笑道:

“逆子無狀,倒叫玄德見笑了!”

劉備看着劉曄被秦瑱說退,自也不在意的一笑,繼續和劉普談笑了起來。

在這樣的氣氛下,一場宴會就此結束。

劉備見了劉曄一面,隨之就帶着秦瑱等人退去。

待得衆人一走,劉普便叫來劉曄怒斥道:

“豎子,吾今日幾爲汝所害也!”

“那劉玄德何人也,兵馬皆在城外,汝與其不善,不懼其怒?”

“便是劉備不怒,秦瑱此人豈是好相與的?”

但劉曄見之,卻是搖頭笑道:

“父親只懼劉備生怒,不見其人之明,方纔孩兒所以相問,乃見其腹中之量,如今見之,果非輕佻之人!”

他今日一問,即是想看劉備肚量,也想看看劉備城府。

肚量不行,不可爲主,城府不深,難成大事。

而劉備的表現頗和他心意,見他質問,既不問罪,也不發怒,可見其人肚量不小,城府頗深。

又有秦瑱這種人才輔佐,可見能成大事。

他心中自然已有出仕之心,當即笑道:

“待得孩兒明日再去相見,管保劉使君不怪今日之罪!”

劉普看着劉曄這副模樣,想要怒斥幾句,又覺一陣無奈,只得沉聲道:

“若再惹其生怨,休怪父不認汝這逆子!”

劉曄聞言,便即一陣哂笑,起身而去。

另一邊,劉備出得府內,想起剛纔之狀,不由對秦瑱嘆道:

“今見得劉子揚其人,未見其才,恐是空談之輩!”

秦瑱聞之,搖頭笑道:

“非是空談,此人乃欲見明公雅量也,今得見之,可服其心。”

“明日可再請之來見,必見其才!”

劉備聽着,自也不言,心想再給劉曄一次機會,當下與秦瑱回到縣府,又得度過了一夜。

結果第二天一大早,便見親衛前來報道:

“主公,府外劉曄前來求見!”

劉備見劉曄竟然自己前來,不由奇異,忙將其喚入府內相見。

待其進府一看,只見劉曄已經換上了一身寬大袍服,相比昨日的英姿,變得頗爲儒雅。

見其如此改變,劉備頓時一異道:

“賢侄今日何來也?”

話音一落,便見劉曄直接下拜道:

“因知叔父欲取合肥,特來獻策,小侄有一法,可助叔父兵不血刃奪取合肥!”

劉備一聽,頓時愣在了當場。

沒想到還真被秦瑱說中了,昨天是試探,今天才是見真章呢!

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182.第182章 大儒鄭玄,明公莫慌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230.第230章 步步緊逼,周瑜vs諸葛亮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第346章 鳳雛之才,智計百出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229.第229章 劉表奪權,父子決裂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92.第290章 天與之機,白馬相贈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45.頸椎病犯了,請個小假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244.第244章 鏖戰孫策,奇襲春谷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
226.第226章 黃氏隱疾,以子代父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182.第182章 大儒鄭玄,明公莫慌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288.第286章 佈局會戰,曹荀之爭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230.第230章 步步緊逼,周瑜vs諸葛亮171.第171章 情報之差,黃雀在後第353章 樂羊之故,蔡瑁反水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104.第104章 衆人計長,萬無一失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284.卡文了,請緩一天115.第115章 薦才劉曄,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第346章 鳳雛之才,智計百出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251.第250章 破釜沉舟,孔明奇策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229.第229章 劉表奪權,父子決裂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第25章 張飛犯禁,劉備自刑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第23章 師禮以待,老劉的弱點第32章 徐州君臣,呂布的驚訝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277.第276章 徐庶借箭,衆叛親離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274.第273章 兵圍郯縣,虓虎末路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64章 兵出漢中,鉅額虧空242.第242章 魏延顯威風,吳下有阿蒙296.第294章 陷陣之志,孫家末路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72.第72章 狠人陳登,子爲父隱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第352章 故人來訪,絕望的蔡瑁52.第52章 欲取先予,陳宮的反擊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92.第290章 天與之機,白馬相贈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305.第302章 道德綁架,吳郡編戶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45.頸椎病犯了,請個小假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197.第197章 糜竺的謝意,紅顏易老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177.第177章 謂之美玉,代師傳藝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183.第183章 出兵陳國,駱俊詐降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05.第105章 袁渙薦才,細節決定成敗66.第66章 郭嘉獻策,五家伐袁157.第157章 再敗陳策,草臺班子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第36章 糜竺的魄力,騎兵剋星244.第244章 鏖戰孫策,奇襲春谷222.第222章 江東動向,周瑜軍至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64.第64章 曹操:劉備安得如此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