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

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

見得二人如此,秦瑱便笑道:

“所謂火中取栗,爲瑱家鄉俗語。”

“因有一猿狸相交甚厚,見爐火中有慄,欲食之。”

“猿乃對狸曰:今欲食慄,奈何火大,不得食之,弟天生靈巧,可得此物。”

“狸欲顯其能,便以爪取慄,幾番試探,果然抓出一慄。”

“猿猴趁勢撿起,以此誇讚,狸信之,幾次取慄,其爪火燎見禿,慄卻盡入猿猴之口!”

“這便是火中取栗之典故!”

聽得這個故事,劉備似有所思道:

“這個典故當真巧妙,似若如此,猿猴之舉頗爲不義,狸雖受苦,未得慄食,也是自討苦吃,二者爲友,倒也是相得益彰!”

而徐庶聽了,卻微微一笑道:

“主公,子瑄此譽,正可以對應當今之形勢!”

“若依子瑄之言,袁術便是這火中之慄!”

“我軍若欲食慄,便得當這猿猴,唯有如此,方可得食!”

說到這裡,他扭頭看向秦瑱道:

“不知子瑄之意,是否這般?”

“正是如此,我軍欲取淮南,恰如火中取栗!”

秦瑱點了點頭,扭頭看向劉備道:

“明公切莫覺得猿猴卑鄙。”

“須知天下大勢,浩浩湯湯,皆爲利來,皆爲利往。”

“今關東羣雄並立,若欲匡扶漢室,彼等皆爲我軍之敵。”

“故此火中取栗之計,乃是借敵之力,助我軍得立業之基,非如此,我軍難以盡取淮南!”

劉備見狀,搖頭一笑道:

“先生放心,備當日聽得先生告誡,已知何爲大義。”

“若爲天下萬民計,備又有何慮之?”

說實話,相比老曹來說,劉備是一直都在成長的。

曹操是典型的主角開局,一出場就是滿級。

無論是軍略還是權謀,都是漢末一等一的存在。

相較來說,劉備卻是從起兵開始不斷成長,從一介白身,經歷戰爭和權謀詭計,一路走到今日。

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吸納着成爲一個梟雄所必須的經驗。

尤其是半個月之前,和秦瑱的那次會面,讓他突然醒悟了過來,他之所以會漂泊至今,就是沒搞清楚自己的最終目的。

現在搞清楚了之後,他的內心便越發堅毅!

於是他借勢又問道:

“即是袁術爲慄,我軍爲猿,但不知何人可爲這狸?”

一談起這狸,秦瑱就悠悠一笑道:

“曹操、呂布、孫策皆可爲狸!”

“我軍當前之要,便在於待時以動,因勢利導!”

“袁術方今稱帝,招兵買馬,正欲四處征戰。”

“而我軍的優勢在於只有區區寸地,缺兵少糧,袁術必不會放在眼中。”

“因此,袁術的下一個目標,定然是曹操、呂布、孫策三家其一!”

“我軍要做的,就是與三家之一聯合,不斷參與攻伐袁術,藉此攻城略地,逐漸擴大我軍優勢!”

“這也是在下不可就任軍師的原因!”

“瑱雖無大才,卻有些虛名,若我就任軍師,則必壞大事!”

“故而唯有化名上任,方可助使君成事!”

“原來如此,先生考慮周全,備實難及也!”

劉備聽完原委,不由越發讚歎秦瑱心思之縝密,還沒有出山,就已經考慮到了後續影響。

但這也讓他越發欣喜。

因爲秦瑱連這點小事都考慮到了,可見秦瑱定然是對奪取淮南有了全盤計劃!

他越想越覺得秦瑱靠譜,不由再問道:

“但不知先生欲化何名,待返回之後,我也好爲先生引薦!”

面對老劉的問話,秦瑱沒有回覆,而是看向徐庶問道:

“化名之前,還需問清一事,如今我在此地,軍中有多少人知道?”

徐庶聞之,看了看劉備,方纔道:

“因子瑄尚未出仕,故爲了子瑄安全,我軍之中,唯有簡憲和與二位將軍知曉!”

“如此還好,化名還來得及!”

秦瑱點了點頭,思慮片刻,點頭道:

“即是如此,我便化名王禾,子野!”

“此事務必先讓二位將軍與簡憲和知曉,不得傳揚出去!”

“不然我軍謀劃難成!”

劉備一聽,連忙應諾道:

“這事好辦,我這邊派人前去知會二弟三弟!”

他話還未說完,徐庶就笑道:

“主公何其急也!”

“便要知會,也當先上任再說!”

他看着秦瑱似笑非笑的道:

“趁着今日時候尚早,不若軍師便與吾等一道返回縣衙,也好安排大事!”

劉備亦是反應了過來,忙對秦瑱道:

“正當如此,先生不妨與備一道返回縣府,待備略備薄宴,也好爲先生接風!”

見劉備依舊如此恭謹,秦瑱笑道:

“明公無須如此,瑱雖爲軍師,然則年紀尚幼,明公只喚子瑄便是,切莫再以先生稱呼。”

劉備聞言,自是心花怒放,秦瑱這般,顯然是已經定心來投,再不可能去了,當即他便拉着秦瑱手道:

“子瑄之言,固所願爾,然子瑄有大才,備以師禮待之,以示吾心。”

徐庶見二人這般,自是好笑道:

“即是子瑄意定,我等不妨先回縣府,以免遲了耽誤大事!”

他這麼說罷,劉備還未表態,秦瑱便道:

“明公稍等,雖去縣府,還有一事未定,帶我先把這徐元直一頓好打,再去不遲!”

說完就抽出手來去尋笤帚,他是真的想打徐庶一頓。

畢竟要不是這貨的話,他起碼還能休息一段時間。

現在可好,這貨巴不得趕鴨子上架,立即催他上班,着實可恨!

而徐庶見狀,便忙擡手道:

“子瑄且慢,若要打我,還需荊條,先放下此物,待我去取荊條來!”

說着他就朝着屋外快步走去。

“元直莫要麻煩,就此物即可!”

秦瑱一看這小子要溜,提着掃帚就追了出去。

眼見二人打鬧,劉備坐着笑意不止。

他知道二人友善,必然不可能真打。

現在他先得徐庶,又得秦瑱,可算功德圓滿。

眼前這兩個年輕人,正是他成就大業的關鍵啊!

因而他的笑聲頗爲爽朗,一半開懷,一半得志,其中意蘊,不言自明。

如此二人打鬧了一陣,總算消停了下來。

衆人一道行出府內。

離開之前,秦瑱又將忠伯叫來道:

“且去知會昭姬,今夜我便不回家吃飯了!”

吩咐之後,就行出府內,一路朝縣府方向行來。

可未至縣府,便見一文士快步行出,劉備見之,連忙止住道:

“憲和何往?”

來人正是簡雍。

其人一見劉備,便上氣不接下氣道:

“主公來得正好,我正欲去尋主公!”

“大事不好了,方纔我軍收到消息,袁術以韓胤爲使,欲與呂布結盟,相約兩家結下兒女之親。”

“如今使者已至徐州,將迎呂布之女!”

“若袁術與呂布結盟,我軍該當如何是好?”

聽到這話,劉備眉頭猛地一皺,朝着秦瑱看來,徐庶亦是面色一變。

他們要奪取淮南之地,呂布是一大助力。

可要是呂布和袁術結盟,那問題可就大了。

但在二人視線中,秦瑱卻絲毫不慌,只是笑道: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這件事,正好就是他準備的謀劃之一。

現在開始,時機正好!

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57.第57章 四面皆敵,大獲全勝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211.第211章 再見劉表,奇才不疑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
201.第201章 得一贈一,用才用德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第313章 高爐鍊鋼,改制軍械第326章 張津之死,交州平定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第310章 天子血詔,當誅九族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106.第106章 你或許很懂謀略,但你不懂呂布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139.第139章 財政赤字,以工代賑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250.第249章 突聞噩耗,慘淡現實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第14章 狠辣程昱,沿路通緝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第314章 兵發夷洲,江東來信第357章 人心離散,劉表獻降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第335章 曹操襲鄴,陸遜使荊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第322章 兵臨武夷,諸患皆平第336章 張羨病危,荊南大疫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319章 南北之患,該當伐之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89.第189章 棄守小沛,袁術之死第356章 半渡而擊,劉磐之死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294.第292章 張飛主政,士別三日40.第40章 陳宮的推測,王禾就是秦瑱?161.第161章 大開殺戒,孫策蒙了98.第98章 張飛斬將,強攻城池302.第300章 鎮撫江東,變廢爲寶232.第232章 江上鬥將,破敵之機第333章 沮授之謀,曹昂主事133.第133章 少女心事,大才前來281.第280章 生擒呂布,徐州初定94.第94章 以水攻心,袁術軍慌了135.第135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水軍之難85.第85章 脣槍舌劍,呂布心動第309章 謀國之士,許昌之亂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第315章 軍馬換糧,頌聲作矣第331章 封丘大戰,曹操奔逃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89.第287章 許田圍獵,衣帶之詔127.第127章 袁術之怒,雖勝尤敗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184.第184章 虎父犬子,劉曄設謀103.第103章 孫策感慨,周瑜再謀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57.第57章 四面皆敵,大獲全勝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47.第47章 以假亂真,相縣之謀273.第272章 接連打擊,呂布暈厥188.第188章 四面漢歌,張勳獻降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第360章 河北亂局始,張鬆起異心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211.第211章 再見劉表,奇才不疑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145.第145章 太史之心,口燦舌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