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

卻說劉表其人,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

自初平元年出任荊州刺史以來,重用荊州士族,已控制江北諸地。

昔日聞聽天子被李傕、郭汜所擁,便趁機遣使進貢,被任命爲鎮南將軍、荊州牧、假節,封成武侯。

得此名望之後,他一面開經立學,愛民養士,一面外合張繡、袁紹,一時擁兵十餘萬,又兼水軍雄壯,以文聘、劉磐、黃祖等將分守四方,可謂自守無憂。

然則去年曹操南下被張繡詐降之計擊敗,便多次試圖南下,劉表不得已只能與曹操多次開戰。

正當秦瑱出使前來之時,實則劉表這邊纔剛收到朝廷下達讓他協助劉備討伐孫策消息。

看着朝廷方面發來的詔書,劉表不由召集了麾下羣臣前來議事道:

“今吾用張繡於淮南拒曹操,曹操以曹洪多次南下。”

“眼下孫策遠在江東,並未與我軍爲難;”

“劉玄德雖是吾同宗之人,卻也無甚交往!”

“正值此時曹操發來此書,是何意也?”

“莫非是欲調離我軍,而後圖謀南陽之計?”

關於劉備和曹操秘密劃分陳國之事,實際上並未傳開。

由此劉表還不知道劉備和曹操進行了秘密交易,對於現在突如其來的天子詔有些疑惑,生怕是曹操的計策。

但他話一說完,便見一黑衣士人起身笑道:

“使君勿憂,以在下觀之,此未必是曹操之計,而是劉備之謀也!”

“因現在劉備得曹操麾下秦瑱輔佐得入淮南,去歲與孫策大戰於壽春,兩家積怨頗深。”

“此後劉備和孫策兩家不和,而今孫策攔江收稅,便是欲斷劉備之糧。”

“劉備雖以仁義爲名,卻也是一時豪傑,安能忍受孫策如此?”

“再者秦瑱亦是深謀之士,必欲對孫策處之而後快!”

“再下聞聽今年四月陳王遇刺,曹劉兩家出兵陳國,於陳國交戰一陣,又行和談。”

“最終劉備撤出陳縣交予曹操,而曹操與之平輿交換。”

“可知曹劉兩家必已私下結盟,互爲表裡。”

“而今朝廷被曹操把持,必是劉備向曹操請命,讓朝廷下詔討伐孫策。”

“故此非曹操之計,而是劉備圖謀江東之謀也!”

只見這個說話之人身長七尺有餘,長鬚飄飄,容貌不凡,正是劉表麾下主簿蒯良。

劉表聽聞此言,自是撫須沉吟道:

“如此觀之,劉玄德能與曹操共謀,亦非善與之人!”

在這個時間線上,劉表就沒見過劉備,自也不存在對劉備有什麼印象。

可他一聽劉備能逼得曹操和談,便知劉備沒有表面那麼簡單。

畢竟要是沒點本事的話,曹操這等梟雄也不會被逼要用平輿來換陳縣。

從種種表現看來,劉備至少也是個知人善用之輩,絕非庸人可比。

如此想着,他不由眉頭一皺,對衆人道:

“即如子柔之言,此乃劉備之謀,而今天子又已下詔,吾又當如何處之?”

他這人最喜歡的就是玩一手平衡,曹操太強,他就抵抗曹操。

劉璋安居益州,他就謀劃劉璋;張羨太囂張,他就討伐張羨。

眼見現在劉備要打孫策,還把他拉扯進來,他就頗爲不喜。

而他話音剛落,便又見一人起身,其人生得是長鬚寬肩,方面重頤,端的威武非常。

此人便是劉表麾下鎮南將軍軍師蔡瑁,他一起身便對劉表道:

“現雖有天子詔,主公卻不當領命!”

“因劉備其人非久居人下之輩,初時未得良謀,便縱橫於諸侯之間。”

“今一得秦瑱,便取淮南而殺袁術,若叫其全據揚州,必爲我軍大患!”

“現在彼等所以求助我軍,多半便在劉備乃北人,不習水戰,下江東不得。”

“我軍若出兵助之,劉備得以南下,江東必爲其所據。”

“我軍出兵不僅無一利,來日必反受其害,於情於理,不當出兵!”

劉表聞言,自是暗自點頭,可這時,卻見別駕劉先起身道:

“使君,事情不當如此而論,也不當如此行之。”

“劉玄德與使君乃是同宗,其先南下徐州,陶謙退位讓之徐州而不應,由此可見之仁。”

“後呂布兵敗投徐州,雖納呂布而不疑,此謂之義!”

“今雖得秦瑱而取淮南,亦是尊天子令而討袁術,此謂之忠。”

“去年劉備奪還玉璽,奉於天子,天子方纔以此功恢復其祖爵,以正其宗親之位。”

“方今天下大亂,羣雄並起,便須這等帝胄之後挺身而出,方可匡扶漢室,平定亂局。”

“與之相比,孫策乃逆賊之後,其父孫堅先殺王刺史,後隱玉璽而至敗亡。”

“孫策亦是不思進取,攻廬江、吳郡諸地,一路多造殺孽。”

“吾聞其人暴躁嗜殺,堪比昔日項羽,人稱小霸王,自佔領江東之後,便常有整軍尋仇之意!”

“使君於此不欲東去,卻需防孫策整軍西進。”

“而今正逢劉玄德欲討伐孫策,我軍正可助之一臂之力,先除此害爲妙。”

“如若不然,劉備不能南下,縱容孫策壯大,來日他攻淮南不得,又來取江夏,我軍又如何應對?”

“再者,眼下天子下詔令我軍出兵,使君受天子命而領荊州,豈可置天子命於不顧?”

“若主公抗命不出,則來日朝廷如何視使君?天下士人又如何視我等?”

“使君昔日單騎而來,所以平定荊州,皆因使君奉王命而尊天子。”

“現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羣民悅服,正是報王命之時,豈可言抗詔不出?”

劉先其人,字始宗,乃荊州神童周不疑的舅父,此人博聞強記、明典故,口才極佳。

現在一番話說出來,頓時又讓劉表皺緊了眉頭。

在他看來,蔡瑁的話有道理,劉備絕非久居人下之輩。

讓劉備佔據揚州,就是給自己找來一個強敵。

在天下局勢面前,什麼宗室親戚之名都是假的,有時候說翻臉就翻臉。

這也是爲什麼劉焉一死,他就派人算計劉璋的原因。

可劉先的話同樣也有道理,劉備是強不假,可孫策就不強麼?

劉備好歹和他是同宗,能說上話,孫策卻把他當做殺父仇人。

現在不趁劉備南下滅了孫策,那孫策在奪取不了淮南的基礎上,很可能會把矛頭轉向他!

而且天子之詔也是一個問題,因爲之前他祭祀天地已經引得荊州士人不滿。

現在若是再抗命,這些士人還真可能會對他口誅筆伐!

這種情況,無疑是他不想看到的!

兩個人說得都有道理,他又當如何決斷?

想到此處,他不由將目光移到了一個身材魁梧的士人問道:

“不知異度以爲我軍當如何應之?”

異度,乃是蒯良之弟蒯越的字,相比文弱的蒯良來說,蒯越可是文武雙全之人。

面對劉表的提問,蒯越微微一笑,便起身道:

“依在下之見,使君如何應對,不當以我軍而論!”

“乃因天子此詔爲劉備之謀,多半出於其軍師秦瑱之手。”

“劉備既要借我軍之力討伐孫策,必是欲以彼等爲主。”

“吾觀秦瑱此人歷來謀劃,均借他人之力爲彼等謀利。”

“不妨先等劉備使者前來,看其如何言說。”

“若彼等有意與我軍爲善,其利足夠,那我軍出兵也無不可。”

“若劉備一心獨佔江東,那我軍自也無須出兵,左右天子只是叫我軍出兵助力。”

“出一萬兩萬是助,一千兩千也是助,至多不過給他些許糧草。”

“在下斷定憑劉備此人仁義之名,未必會以此責難!”

他這番話,可謂正對劉表心思,其人撫須片刻,便對衆人道:

“異度之言頗合吾意,既是劉玄德上表請吾出兵,便先見見其使。”

“若是其人無使前來,那我軍便先按兵不動!”

說罷便令衆人離去,由此靜待東邊的消息。

不料還未安居幾日,便收到了黃射來信,言說劉備軍使者秦瑱已至章陵。

一聽劉備軍的使者乃是秦瑱,劉表就大爲驚訝,連忙將蒯越和蔡瑁等人又招來道:

“日前還說先見劉備使者,再議出兵之事,不料劉備竟然派秦子瑄前來出使!”

“吾聞此人乃蔡伯喈之婿,能言善辯,而今親自前來,如何應對?”

蔡瑁和蒯越聽到劉備的使者是秦瑱,一時自是暗驚不已。

須知秦瑱自入劉備麾下之後,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極重。

這次不過是商議出軍而已,秦瑱怎會親自到來?

想了一會兒,蒯越即皺眉沉聲道:

“若劉備遣他人爲使,我軍還可辭讓,若是秦瑱親至,可不能怠慢此人!”

而蔡瑁一聽蒯越之言,便冷笑道:

“可見劉備定是怕我軍不願出兵,這纔派了秦子瑄前來!”

“此人詭計多端,曹操尚懼他三分,如今至此,我等怕是不出兵也得出兵矣!”

劉表見得二人如此,一時有些不悅道:

“雖是秦瑱前來,吾亦不懼之。”

“只慮此人乃當今名士,兼之蔡中郎弟子,不知如何招待。”

“二位對此可有良言教我?”

蒯越一看劉表不悅,心知定是自己等人反應太過,便建議道:

“我荊州士人之中,唯有王仲宣昔日從學於蔡伯喈,與秦子瑄有舊,可令此人前去接洽!”

“至於如何招待,還看使君是否願意出兵!”

劉表看着蒯越反應了過來,方纔點了點頭道:

“若吾不願出兵又當如何?”

蒯越聽得此言,思慮片刻,又諫言道:

“若不願出兵,便以大禮待之,以糧草資助,堵住此人之口!”

而他話音剛落,蔡瑁便笑道:

“若依異度此言,就怕糧草被劉備所取,我軍還要被逼着出兵哩!”

“豈不知這秦瑱乃謀而後動之人,豈會無備而來?”

“吾有一計,即可堵住秦瑱之口,又讓他空手而歸!”

劉表一聽,自是眼睛一亮,連忙問道:

“德珪有何計策堵住此人之口,可速道來!”

蔡瑁見狀,當即上前與劉表低語了幾句。

劉表一聽,便即大喜,當下即令蔡瑁前去準備,又讓人通報王粲前去接洽秦瑱。

又說王粲其人,曾經跟從蔡邕而學,與秦瑱相識多年,交情匪淺。

聽得秦瑱前來荊州,自是欣喜,連忙前往迎接。

可在出行之前,又聽蔡瑁召集襄陽經學家前來,一時心中大驚,暗道:

“這襄陽之地雖常有學會,卻少召集大儒,而今吾兄前來,其人便召彼等,莫非是爲了爲難吾兄?”

想到此處,王粲心道不好,他知秦瑱歷來不喜學經,哪裡論得過這些老學究!

若是什麼都不知道,恐怕秦瑱來了便要出醜。

想到此處,他便連忙渡江而來,連忙給秦瑱通風報信。

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來投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第16章 秦瑱南下,程昱慌了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31章 囤積糧草,別有用心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97.第97章 周瑜醒悟,孫策暴怒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
261.第260章 焦頭爛額,主動出擊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92.第92章 再度增兵,着手收網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來投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252.第251章 兵臨潥陽,秦瑱的猜想239.第239章 瑜策之交,周瑜再謀291.第289章 關羽動兵,使虎相爭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第383章 益州陷落,河北動亂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第344章 太史慈vs黃忠,劉磐撤軍87.第87章 呂布:劉備還是個厚道人啊第33章 劉使君背後有高人啊!166.第166章 破格提拔,借刀殺人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209.第209章 國之重器,杯酒成賦第325章 無冕之王,士燮歸附309.第306章 荀彧論勢,請殺董昭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141.第141章 當家之難,合夥做個大生意146.第146章 意料之外,南轅北轍第16章 秦瑱南下,程昱慌了80.第80章 整訓俘虜,紀靈來信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第323章 攻伐交州,全據南海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164.第164章 劉勳之死,孫策來襲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128.第128章 時光荏苒,再見曹操298.第296章 雙英對泣,孫策之死249.第248章 何喜何傷,言者無心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192.第192章 鄭玄的怨念,懷疑人生的曹操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50.第50章 我推斷有誤?陳宮死諫198.第198章 人生之喜,春風幾度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125.第125章 小將文稷,天命在劉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101.第101章 驅虎吞狼,呂布發難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95.第195章 收穫滿滿,君即無子第19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1.第1章 老曹不聽勸,那我走?124.第124章 亂自內生,傳國玉璽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149.第149章 襲承祖爵,荀攸之謀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第350章 裡應外合,西陵城破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110.第110章 大戰再起,又中計了?248.第247章 雨中破敵,人心離散153.第153章 出兵廬江,橋蕤提親180.第180章 教育問題,劉寵遇刺第12章 去追!把我軍師追回來!129.第129章 一毛不拔,君子之交235.第235章 周瑜悔悟,窮寇當追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70.第70章 同謀五家,軍師果有鬼神不測之能!173.第173章 上善若水,周瑜的智慧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第15章 昭姬貞姬,暗度陳倉216.第216章 隱世高人,羣賢匯聚175.第175章 湘君之賦,孔明到來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186.第186章 內憂外患,曹操出兵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31章 囤積糧草,別有用心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117.第117章 折節下士,鳥則擇木第382章 別來無恙,張飛伐蜀210.第210章 宴席難盡,借之外力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第374章 決死突圍,往日重現97.第97章 周瑜醒悟,孫策暴怒75.第75章 張飛穿針,敵有所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