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

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

自從入了淮南之後,孫策一直都是老劉的心腹大患。

一方面是因爲兩家之前大戰,積怨已久;另一方面,是由於秦瑱給劉備定下的戰略,江東是必須要取的一部分。

隨着眼下袁術戰死,呂布北上,曹操西顧,他們也終於迎來了奪取江東的機會。

因而劉備一聽到朝廷下詔,便將麾下秦瑱、劉曄、袁渙、劉馥、簡雍、諸葛亮等叫到了一起議事。

會議的主題就一個,怎麼用最快的速度擊敗孫策,佔領江東。

針對這個問題,劉馥第一個站出來給劉備建議道:

“固知君患孫策佔據江東諸地已久,然則如今正值初秋,我軍秋糧還未收取,兵糧不足,實難出軍!”

“不妨先依照朝廷之令,出使荊州,與劉備商議進軍之事。”

“待得兩家商定結果,待得秋糧收取,再行進軍不遲!”

在劉馥加入了劉備麾下之後,就隱隱成了劉備麾下大管家。

本來最開始劉馥只是擔任九江太守之職,負責九江郡的全盤民政工作。

可隨着朝廷下詔之後,劉馥便升任爲揚州刺史,九江太守由孫幹頂替。

劉馥自然也就接手廬江和九江二郡的民政工作。

但秦瑱見之遊刃有餘,便對劉備建議道:

“今劉元穎治政頗爲得力,眼下我軍所得二州盡皆不全,若是分治,難免政令不通。”

“不若以劉元穎共治二州,統籌兼顧,也好通達政令。”

劉備聞言,也知道劉馥能幹,索性又將豫州各郡的民事盡皆託付。

算起來劉馥也是五十來歲的人了,許是因爲耽擱了大半輩子,此時得到如此重任,不僅不嫌麻煩,還每日勵精圖治,十分盡職盡責。

於是久而久之,劉備麾下的民政便都由劉馥總管,相當於老曹麾下的荀彧。

此時聽得劉馥之言,劉備自然是皺眉沉吟道:

“不知我軍現在能抽調的糧草能有幾何?”

可他不問還好,一問劉馥就板着臉道:

“公若問此,糧食一粒沒有,只有少糧,哪有餘糧!”

說着他便將現在劉備軍的經濟狀況簡述了一遍。

簡單來說,他們現在仍是入不敷出的狀態!

別看秦瑱建議出兵汝南、陳國等地都頗爲順暢,實際上他們存糧早已經到了警戒線內!

而論其原因,還是因爲他們現在的支出太過龐大。

首先劉備接收的淮南,本來就是一個負資產的狀態,雖然從荊州購買了大量陳糧,加上秦瑱建工坊開源節流,穩定了淮南大局。

可隨着他們擴張的速度,穩定的局勢便再度進入了窘迫之中。

最大的支出就是養軍隊,眼下劉備軍總兵力已經突破了十六萬。

其中包括北線八萬多兵馬,廬江三萬,合肥加上歷陽和水軍一共兩萬多,壽春三萬餘。

十六萬大軍配合秦瑱的練兵法,每個月要消耗至少十二萬石糧食。

光是他們軍隊訓練和屯田,這幾個月就消耗幾十萬石軍糧。

曹操之所以能養二十餘萬兵馬,那是因爲曹操施行屯田之策!

而他們才入淮南一年,秋糧都還沒收過,只能用錢去各地買糧。

這一年來,幾乎將徐州、兗州、豫州等地的民間餘糧購買一空。

此外還存在大量雜項支出,也虧得秦瑱在去年建立大量工坊不斷開工,有錢財可以支用。

不然的話,光是巨大的負擔,就已經能將他們直接拖垮!

像劉馥這裡管着大量民政,現在都在各種節衣縮食,就等着秋糧下來。

這個時候眼見劉備再想出徵,他自然拿不出糧食。

而老劉聽着劉馥這一番言語,自是有些尷尬。

實則在劉馥接管之後,他已經許久沒過問財政問題了。

現在看劉馥這樣,多半是累得夠嗆。

當下他自也不好再問劉馥,而是將視線轉向了秦瑱等人問道:

“眼下雖有朝廷下詔,然則我軍無糧,又當如何是好?”

秦瑱一聽這話,便看向劉曄笑道:

“不知子揚有何策略可用?”

算起來,這是他和劉曄第一次同時參加軍事會議。

之前的會議要麼是謀劃,要麼是出使,從未謀劃過進軍。

現在遇到問題,他倒想看看劉曄的思路。

劉曄聽得此言,自是沉吟了一會兒道:

“正是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既是缺糧,自當不能動軍。”

“然則依在下之見,現在我軍缺糧,孫策多半也缺糧。”

“自去年以來,孫策便在四處奔波平亂,如今亂象雖平,兵糧之缺卻在。”

“由此觀之,我軍雖無出兵之力,卻已至出兵之時!”

“當趁孫策兵糧不足之際,先南下江東站穩腳跟,而後大軍跟進,方爲上策!”

說到此處,他便對劉備一拱手道:

“故照小侄看來,無論如何,我軍都要先出一支偏軍渡江,食於敵境,搶割敵麥,擾亂孫策根基。”

“這一支兵馬不必太多,八九千人即可,關鍵是要守住我軍進軍之基!”

“而八九千人所需糧草不多,只需五千石糧食便可南下。”

秦瑱聽此,自是微微一笑,對劉備道:

“吾觀子揚此言正合兵家之道,亦可行事!”

“我軍現在雖拿不出糧食,卻可向九江各個大族借取。”

“一家湊個百石左右,料想憑九江士族,不至於五千石也借不出來。”

“至於此番領軍之人,我推薦子龍與文向前去!”

“子龍忠心可用,又兼謹慎剛膽;”

“文向雖然年少,卻是少年老成,今駐守鍾離許久,頗爲得力,正可一用!

隨着去年他們奪取了淮南,徐盛就被老劉派到鍾離駐守。

現在要打江東,這種將領就該換防出來,準備南下了。

不然光憑他們現在壽春這些將領,未必能是孫策對手。

劉備聽得此言,不由點了點頭道:

“子龍與文向南下,我軍自無憂也,但不知鍾離又該換何人去守?”

雖然現在呂布將重心放到了北邊,可鍾離終究是九江門戶,除了徐盛駐守,換別人他還真不放心。

秦瑱見狀,便對劉備笑道:

“要守鍾離自然不難,待至出兵之時,明公可發信廣陵,讓陳元龍發兵東陽。”

“有陳元龍在一旁看顧,應無大事!”

“至於駐守之人,可以夏侯蘭前去,此人雖無文向之勇,治軍卻嚴,定可堅守!”

“另外還有與荊州交接之事,眼下雖有天子下詔,可劉表未必遵從。”

“再者,即便劉表出兵,也需與我軍策應。”

“當先遣一使前去,探清對方態度,我軍方可動兵!”

“而出兵之後,也需要爲我軍提供情報,爭取利益。”

定下了他們出軍的方略,接下來就劉表那邊的問題。

劉備聞言,不由一陣思慮道:

“故此使不僅需要能言善辯,還需明瞭我軍戰略!”

如此說着,他便將目光放在了劉曄和諸葛亮身上。

劉曄見狀,便急忙低下了頭去。

說實話,他現在是一點都不想再出使了!

因爲出使即奔波勞累,又費心費力。

就比如這一次的陳國之戰,他在陳國呆了幾個月,每天除了擔憂劉寵之外,還要防備袁術和曹操的動向。

在此基礎上,還要考慮他們的利益,緩和人際關係,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煎熬!

現在眼見老劉又要叫人出使,他自然有些不願。

而諸葛亮見之,便準備上前領命,不料秦瑱卻先一步出列道:

“明公也無須再慮使者人選,此番出使,由瑱親自前去!”

此話一出,衆人皆是一驚,劉備更是不解道:

“軍師何故至於親自出使前去啊?”

要知道秦瑱在入他麾下之後,除了領軍出征之外,幾乎沒有離開過他。

現在不過是出使荊州,怎麼輪也輪不到秦瑱去。

但秦瑱見此,卻是搖頭一笑道:

“此次出使卻非我爭功,而是我非去不可!”

“一則此次天子下詔令劉表助我軍,乃是我軍所請之事。”

“若是派他人前去,則劉表必不悅此請,因而當遣一重臣前去言說利害,使劉表心甘情願出兵。”

“不然即便劉表出兵,定也不願盡其力。”

“便盡其力,也必然會和我軍衝突。”

“其中利益糾葛,大事決斷,換他人不行,唯有再下親往。”

“二則此次說動劉表出軍,主要還是在水軍之上。”

“周瑜此人用兵了得,劉表麾下黃祖並無其能,如何敗之?”

“就怕荊州水軍勝不得周瑜,反被周瑜擊敗,致使江東水軍壯大,再無我軍水軍用武之地。”

“故當在下前去督軍,方可知其詳盡,調動子敬配合。”

“非如此,不可敗得周瑜,打開江東之路!”

實際上他也不想出使,但這一次出使卻有一定必要性。

因爲劉表可不是演義中那麼無能,實際上劉表在入荊州之後,就沒有安生過!

一邊爲了保住基業,讓荊州別駕劉闔策反了沈彌、婁發、甘寧等人。

另一邊又不斷扶持張繡,常有進攻潁川之意。

南邊和張羨、張津等人打得熱鬧,東邊也沒少進攻江東。

可以說劉表是守家之犬,但也是一條惡犬。

和劉表合作,少不了利益牽扯和分配問題,像現在的諸葛亮前去,資歷和身份都不夠入劉表的眼。

只有他親自前去,纔夠資格和劉表談。

此外,他們現在借劉表之力的主要目的是荊州水軍。

可荊州水軍打周瑜,那壓根就不是對手!

原本歷程中,劉表支援劉勳,水路兩軍齊進,結果反倒被孫策給直接團滅。

不僅荊州水軍打崩了,還極大增強了孫策的水軍力量。

現在若是劉表出兵給周瑜再送個開胃菜,那這江東也就不用打了,他們以後就只能朝北面發展。

所以他要親自督戰,配合魯肅先滅江東水軍。

唯有如此,才能保證這一戰順利進行。

而且還有甘寧等人才需要發掘,他們的商路需要打開,荊州世家也需要先打好關係。

這一切除了他之外還有誰有權力去決斷?

故而這一切並不是他想去,而是不得不去。

在如此講述一番之後,他又對劉備補充道:

“再者現在子揚在此,我軍進軍自無近憂,有子揚輔佐,我軍便可兵分兩路。”

“一路子揚在此策應,明公秋後徑直出兵。”

“一路由在下往荊州先動,先敗江東水軍,再南下整合太史慈所部進攻。”

“如此一南一北兩面策應,必保孫策難以抵擋!”

聽得此話,劉備還沒說話,袁渙等人便出列道:

“此論在理,此使非軍師不可行也!”

劉曄考慮了一會兒,也覺得秦瑱去了方纔妥當,忙對劉備表示可行。

眼見衆人皆是如此言說,劉備方纔點頭道:

“也罷,便依軍師之言就是,但軍師此去,務必小心,莫要與奸人可趁之機!”

如此商定之後,一場討伐江東的軍事會議就此結束。

次日秦瑱便收拾行裝出發,帶着諸葛亮,以陳到帶着五百兵馬親自護衛,朝着荊州方向行去。

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182.第182章 大儒鄭玄,明公莫慌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45.第45章 得一縱一,時機已至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第351章 生擒文聘,江夏失陷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第11章 秦瑱用兵,老曹慟哭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周瑜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95.第95章 慌不擇路,逆轉之機?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
第311章 自導自演,曹袁開戰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74.第74章 袁術遷都,張 徐二將顯威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87.第187章 即食肉糜,速勝之策308.第305章 強國之道,大戰將起276.第275章 人心浮動,定計強攻170.第170章 輕輕揭過,太史享道來137.第137章 治理班底,野人兄弟228.第228章 諸葛用計,劉表之怒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93.第93章 初見周瑜,破城之計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121.第121章 四面皆敵,秦翊獻降68.第68章 臥龍之兄,江表虎臣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297.第295章 留其全屍,最後通牒158.第158章 人以類聚,劉勳上鉤202.第202章 劉表之意,王粲報信65.第65章 郭嘉的分析,一蛇吞象第316章 沮授之嘆,神秘情報269.第268章 呂布之勇,徐州危矣172.第172章 存人失地,收縮防線179.第179章 師生論道,禍亂之源26.第26章 法加於尊,衆將誠服第361章 全面改革,一府八司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78.第78章 孫 呂兩面進軍,爾敢謊報軍情?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第369章 關羽動兵,奇襲洛陽306.第303章 組建商會,圖窮匕見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11.第111章 一敗塗地,孫策大慟182.第182章 大儒鄭玄,明公莫慌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132.第132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168.第168章 初見二橋,文藝青年162.第162章 周瑜再謀,魯肅設伏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第7章 賈詡:此人若在,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第370章 程仲德殞命陳留,關雲長威震華夏73.第73章 陳登謀孫策,羣雄會九江207.第207章 能屈能伸,祭天何禮45.第45章 得一縱一,時機已至208.第208章 辯駁羣儒,奇物淮書247.第246章 激戰繁昌,柱石傾倒第321章 山越內亂,悍勇興霸116.第116章 劉家二郎,順道攀親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190.第190章 兩手準備,曹操到來第8章 什麼叫格局,這就叫格局!21.第21章 初次會面,敢問使君之志?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第351章 生擒文聘,江夏失陷217.第217章 依依惜別,鳳雛之志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第11章 秦瑱用兵,老曹慟哭第372章 漢中鏖戰,天亡我也第317章 逢紀所欲,兵臨東治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第381章 大江東去,羣雄喪盡278.第277章 鏖戰郯縣,困獸之鬥268.第267章 衆志成城,堅城鐵壁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第312章 南平山越,圖謀交州89.第89章 郭嘉的愁緒,曹操決意99.第99章 聲東擊西,壽春陷落第362章 北伐之機,張鬆入荊126.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術蒙了第13章 不懼曹操,但懼程昱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77章 秘不發喪,三家角逐83.第83章 陳登動手,秦瑱控局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204.第204章 人之常情,不講武德第338章 出兵荊南,劉曄論勢231.第231章 魯肅出兵,再戰周瑜258.第257章 謀奪徐州,峰迴路轉第29章 初次軍議,語出驚人第378章 長安兵變,馬超之死159.第159章 陳策歸降,小人心切151.第151章 淮南大治,劉寵危局243.第243章 藏兵之策,軍令入山131.第131章 不孝有三,妻賢禍少第339章 劉備起兵,長沙攻防113.第113章 呂布終去,趙子龍至第347章 失之東隅,黃祖之怒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95.第95章 慌不擇路,逆轉之機?第328章 以夷制夷,秦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