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

而正當太史慈這邊出兵救援之時,一支兵馬已經悄然來到了皖縣城外。

這支兵馬,正是秦瑱派來詐取皖縣的梅成和陳策一衆。

因是當日秦瑱施展苦肉計之時,又多慮了一層,除了調令劉勳兵馬之外,還讓梅成相約帶兵投誠。

這支兵馬,便是他奪取皖縣的關鍵。

只不過皖縣並非那麼好取,還需要考慮會不會影響到東邊除賊的問題。

因而在命令趙雲離去之後,秦瑱便即留下三千兵馬在霍山之下駐紮,以作掩飾。

他親自帶領六千餘衆,並上陳策所領三千精銳,一路經過霍山盆地,繞到了龍舒城南部,悄然來到了皖縣之北。

而皖縣之所以會被劉勳當做老巢,就是因爲皖縣地勢比較特殊。

廬江北邊,作爲淮南的一部分,所有城池,均立於淮河平原上。

唯有龍舒以南的部分,有大別山脈橫插而出,將皖縣與龍舒隔成了兩塊。

此地北靠大別山,南抵天柱山,西邊又爲潛山谷道,可謂戰略要地。

往往在敵軍抵達之前,劉勳就能收到消息。

但由於秦瑱這一次並未走尋常路,所以更爲隱秘,路途也更爲崎嶇,行軍速度也慢。

等他抵達此處之時,劉勳已然出兵三日有餘。

面對這等情況,橋蕤自是對秦瑱擔憂道:

“軍師,眼下我軍雖至皖縣城外,可劉勳已去三日。”

“若是子龍他們順利,恐怕劉勳已然兵敗!”

“消息一旦傳回,我軍詐城之計,恐難行也!”

在他看來,詐城主打一個出其不意,可現在劉勳多半已經敗了。

一旦城內士兵聽到消息,那麼他們詐城的難度就會直線上升。

而秦瑱對此,自是笑道:

“此言差矣,要我看來,劉勳現在恐怕已是全軍覆沒。”

“我軍詐城,正是其時!”

橋蕤聞言,頓時一驚道:

“軍師何以知之劉勳已經全軍覆沒?”

秦瑱見其如此,便即笑道:

“只因此地距離九江不遠,若是劉勳出兵,順流而下,至多一日便可抵達巢湖!”

“眼下已經三日,無論如何,劉勳都已至九江之地。”

“他若至九江之地,便能發現我軍陷阱,如今還未回軍,便只有兩種可能,一則兵敗被困,二則兵馬盡失!”

“若是第一種可能,則劉勳多半水軍已失,難以回軍。”

“他若要回軍,便須求援皖縣,北上襄安接應,再以水軍救援”

“可直到如今,尚未見劉勳麾下水軍動作,可知劉勳求援之兵未至!”

“若非全軍覆沒,又豈會如此?”

“須知此去九江順流而下是快,可若是無船回之,便是傳令也需兩三日。”

“故吾敢斷言,皖縣之兵,直到現在還未收到劉勳消息!”

“現在不施詐城之計,又當待何時?”

橋蕤聞聽此言,頓時反應了過來,一時喜道:

“軍師見微知著之能屬實了得!”

“但不知此番我等又該如何行事?”

“此事卻也不難,將軍且附耳過來!”

秦瑱說着,又在橋蕤耳邊說了幾句,橋蕤聞之大喜,又忙去傳令梅成與陳策行事。

梅成自當日得計之後,便覺大功在握,聽得秦瑱之言,便與陳策帶着兵馬朝着皖縣行來。

青天白日之下,二人一路領軍至於皖縣城外。

城門守軍一見,自是大驚,急忙關了城門,又令人進得府內稟報劉偕。

要說劉偕這人,在歷史上記載也少,其人自也沒什麼大本事。

在原本歷程中,劉勳因爲吞併了袁術諸多兵馬,導致錢糧短缺,便派劉偕南下向華歆借糧。

華歆也沒多少糧食,就來了一招禍水東引,派郡吏帶着劉偕進入山中向山越宗帥求糧。

結果前往歷月,只得錢糧數千斛。

這哥們受了氣,就回到廬江,勸說劉勳攻打海昏。

由此導致孫策看到了可乘之機,便以錢糧誘之,使得劉勳出兵南下,趁機襲取了皖縣。

可以說,劉偕這人就是劉勳敗亡的導火索。

而在現在這個時間線,劉勳出兵之後,城內便以劉偕爲主。

一聽城外有兵馬至,他頓時便有些慌了,急忙問那傳令士兵道:

“城外來了多少兵馬?打的什麼旗號?”

那士兵聞言,急忙告之道:

“約莫兩三千人,未有旗號,然則率軍之人自稱梅成,乃奉主公之令,率軍南下投誠!”

聽到只有兩三千人,劉偕不由鬆了口氣。

他城內尚有數千人馬,只要不是秦瑱親自領軍前來,他就不用畏懼!

但梅成這件事情,他也只是聽到劉勳說過一次,不知詳盡。

由是他便又喚人將董幹、周條和寇才二人尋來問道:

“眼下城外來了一支兵馬,自稱奉吾兄之令前來投誠,不知二位可識梅成其人?”

董幹聽聞此言,還在沉思,寇才便道:

“啓稟將軍,確有此事,梅成此人乃我故舊。”

“此次亦是在下親自北上交接。”

“當日我等相約投誠之事,因是梅成受得杖責,難以隨我等南下,便相約暫待幾日,他欲趁機爲我軍拉攏一支人馬。”

“如今城外行來兵馬,定是梅成已然得手前來!”

“將軍既是不識此人,在下願出城一見!”

周條在一旁見之,亦是點了點頭道:

“此事在下也知,願爲佐證!”

聽得二人此言,劉偕頓時喜道:

“原來如此,吾還道是秦瑱率軍南下,便令士兵關門!”

“若是前來投誠,也是好事,吾自當與爾等出城迎接!”

說着便要起身與二人同去。

可就在這時,一直沒有發話的董幹開口道:

“將軍且慢,謹防有詐!”

他一出聲,衆人皆是一愣,劉偕神色一異道:

“先生此言何意?眼下正是白日高懸,能有何詐?”

董幹見狀,便即撫須沉吟道:

“本來白日高懸,卻非詐城之時。”

“然則秦瑱其人狡猾,不可不慮!”

“梅成雖有些機敏,卻須防他行事不備,被秦瑱所查,派軍裹挾而來!”

“現在尚不可開門,可先將梅成吊入城內,確定並非是秦瑱強行押來,方可開門!”

雖說他本人也沒見過秦瑱,但沒吃過豬肉,卻也見過豬跑。

眼見秦瑱名聲這麼大,他們面對秦瑱,自要小心行事。

城外雖然有梅成,卻也不能排除梅成事泄,被秦瑱將計就計的可能。

故而他們必須先向梅成確定完全沒問題,才能放人入城!

劉偕尚不知劉勳已經身死,聽着董幹之言,不由暗道此人謹慎。

但思慮片刻,卻也覺得有理,便笑道:

“先生此言有理,我等自當先探此事真假!”

說罷,他便帶着衆人一路行到了城門之上,一眼望去。

但見城外士兵頗爲懶散,旗幟歪七豎八,唯有一面容俊俏之人,騎着馬立於城下。

劉偕見之,心說這梅成形貌不凡,卻非奸猾之人。

寇纔則是一臉欣喜,朝下叫道:

“城下可是我梅成賢弟?可否上城一敘?”

梅成看着寇才探出腦袋,便即高呼道:

“寇兄別來無恙?小弟至此,正欲入城一見,兄何不開門,讓小弟入內一敘?”

寇才見其要他開門,自是朝劉偕看來。

劉偕見狀,便朝下笑道:

“吾乃劉將軍從弟劉偕,今吾兄不在,不敢輕易開門,還望將軍見諒!”

“不妨將軍先使吊籃上城,待我等驗明正身,再行開門,如何?”

梅成聽得此話,自是急忙道:

“自無不可,將軍且放吊籃下來!”

看着梅成並無異狀,劉偕便令士兵放吊籃至城下,待得梅成攀上,又將其拽上城來。

然則梅成一上城來,衆人才見梅成身上皆是血跡,寇才忙道:

“賢弟何至於此,何以如此模樣?”

梅成聞言,頓時哀聲一嘆道:

“說來此事不怕諸位恥笑,因我在軍中被秦瑱所忌,又見陳策不是秦瑱敵手,便暗中聯繫陳策準備南下投靠劉公!”

“不料一個不慎,竟中了秦瑱之計,他以我聯繫陳策兵馬,卻暗中派軍埋伏。”

“結果我等剛一出寨,便被秦瑱所破,一連追殺十數裡,虧得我們奮戰方纔逃出!”

“在下思慮秦瑱剛取大寨,南下還有幾日,便與陳兄一路領軍翻山至此!”

“可憐我一心爲劉公說動陳策南下,至此卻只餘這點兵馬!”

說到此地,他又擡頭對劉偕道:

“將軍,眼下我等已經事泄,秦瑱恐怕正在領軍南下。”

“若是劉公不在,不妨先開門讓我等入城。”

“如此,待得秦瑱南下之時,也多添一分守城之力!”

他這一番話語說完,便讓衆人神色一緊,心想果如董幹所言,秦瑱屬實不好對付。

而劉偕還未說話,董幹便一步上前道:

“敢問將軍,秦瑱兵馬距此地還有多遠?”

梅成聞言便搖頭道:

“此事我卻不知,我等逃出之後,只是一路南下,不知秦瑱何時會至!”

“然則此人用兵了得,或是已銜尾而來!”

“若是將軍不放我等入城,我等也只能先往東去,暫避此人鋒芒!”

董幹聽此,自是心中一沉,思慮道梅成此人與秦瑱有仇,如今又是隻身上城,也沒理由說謊。

現在是白天,秦瑱便是銜尾而來,也難以近城。

若是放梅成離去,秦瑱又率兵前來,他們城內兵馬恐怕未必能是秦瑱對手。

這般思考了一會兒,他便對劉偕道:

“將軍,如今秦瑱勢大,梅成將軍率衆而來,卻也可增我軍之力!”

“不妨開啓城門,放將軍等部入城!”

劉偕本就準備開城,是因董幹阻攔,這纔多此一舉,聽得此言便即點頭應諾。

於是皖縣城門大開,又將陳策等人放入城中。

爲了給梅成和陳策接風洗塵,劉偕便令人備宴,爲了助興,又喚來舞姬獻舞。

衆人飲宴一番,便即睡去。

豈料才至三更時分,忽聽城內一陣喧鬧,劉偕急忙起身問道:

“城內生了何事,爲何喧鬧?”

士兵急忙外出探查,不一會兒便回道:

“將軍,大事不好!”

“陳策梅成二人正在城內作亂!”

劉偕一聽,便拍頭大呼道:

“不好,吾中奸賊計矣!”

大呼之中,他急忙起身,令人尋來披掛,行出府外。

便見城內已然喊殺聲四起。

忽聽西邊一聲大喊,便有一人渾身浴血來報道:

“將軍,西門已被敵軍所破!”

劉偕聞言,自是大驚,急忙率軍前去抵抗,結果才至半路,便見梅成和陳策率軍殺來。

見得梅成二人,劉偕頓時大罵道:

“梅成小兒,吾兄好心收納,何以又叛我軍?”

梅成見此,頓時大笑道:

“吾非降將,何須爾等納之?”

“何以如此不智,不知全然中我軍師算計!”

他那邊還在廢話,陳策卻已經持槊殺上前來,劉偕一時不備,被一槊捅死當場。

至此劉勳兵馬失去指揮,不到半個時辰,便即投降。

隨着皖縣一陷,廬江正式宣告納入劉備麾下。

秦瑱在外聽得捷報,自令橋蕤等人張榜安民,又帶兵行入了皖縣城內。

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第307章 倒反天罡,曹操的忌憚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第27章 當爲軍師,火中取栗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236.第236章 形勢逆轉,大敗周瑜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來投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42.第42章 擒獲張勳,張飛服輸
114.第114章 關羽請戰,秦瑱激將225.第225章 首戰不利,黃射求計193.第193章 當局者迷,鄭玄之威122.第122章 建立水軍,招攬魯肅第9章 仁至義盡,老曹醒悟48.第48章 擒賊擒王,秦瑱之謀第10章 軍師之言,無一不中第34章 陳氏之謀,惆悵的老曹第5章 荀彧急了,驚訝的老曹266.第265章 兩千石的誘惑,臧霸出兵69.第69章 與老曹搶時間,秦瑱設謀第355章 兩次詐城,江陵陷落39.第39章 先聲奪人,料敵於先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262.第261章 離山設伏,計擒二將118.第118章 攻之以勢,以德服人第18章 中原亂局,劉備求賢第28章 爲猿爲狸,化名上任144.第144章 外交人才,開啓民智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第308章 腹背受敵,賈詡獻策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21.第221章 甘寧歸心,取敗之道160.第160章 着手佈局,劉勳出兵第307章 倒反天罡,曹操的忌憚44.第44章 勸降橋蕤,請將軍赴死!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第341章 緩步進軍,繞襲其後283.第282章 英雄時勢,北地之局第27章 當爲軍師,火中取栗275.第274章 再施離間,立竿見影77.第77章 詐取上蔡,北線告破86.第86章 聯合進軍,袁渙之嘆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第373章 雪崩之勢,曹操末路第332章 逆轉之勢,袁紹之喜112.第112章 是戰是和,溫侯自擇61.第61章 劉備已取相縣?呂布破防了第327章 海上絲路,世界地圖163.第163章 兩路皆破,劉勳敗走71.第71章 猘兒狂傲,陳宮:帶不動,真的帶不動第342章 夜襲益陽,劉磐慌了第22章 劉備之志,根基之地51.第51章 請攻劉備,陳宮獻計256.第255章 陳登之策,自討苦吃62.第62章 攻守易勢,陳宮的恐懼295.第293章 調轉方向,軍中叛將234.第234章 夜襲敵寨,甘寧雙殺134.第134章 初見魯肅,苦逼孫策236.第236章 形勢逆轉,大敗周瑜196.第196章 情報機構,監察之要3.第3章 臨行三策,掛印而去150.第150章 朝堂之爭,主臣生隙102.第102章 連戰連敗,紀靈之死176.第176章 壽春諸事,老劉的煩惱148.第148章 玉璽風波,劉協之喜227.第227章 周瑜殺招,孔明渡江156.第156章 苦肉之苦,孺子不可教也90.第90章 袁術傻眼,孫策抵達第324章 將相無能,一日陷城147.第147章 智取宛陵,世之豪傑140.第140章 保甲制度,招攬孔明199.第199章 入不敷出,出使荊州142.第142章 淮南紙貴,利益鏈條174.第174章 棋逢對手,戰略決斷214.第214章 達成一致,隆中驚變第385章 劉備稱帝,休養生息88.第88章 淮南旱情,驚呆的老曹181.第181章 路中悍鬼,窮途末路79.第79章 上兵伐謀,袁渙獻策91.第91章 羣英會,周瑜的警覺241.第241章 進軍南下,張飛戰孫策300.第298章 碧眼兒的想法,孫氏獻降第345章 功高震主,龐統來投第35章 袁術出兵,秘密武器271.第270章 下邳之謀,老將出山82.第82章 周瑜的算計,孫策的狠厲218.第218章 突發狀況,劉表出兵206.第206章 不按套路,當真妙人246.第245章 料敵制勝,春谷陷落307.第304章 攤丁入畝,千里良駒165.第165章 故技重施,皖縣陷落67.第67章 袁術增兵,人才來投第334章 生子當如,父子同心270.第269章 呂布退兵,銜尾追擊223.第223章 輕敵冒進,敵軍有詐第363章 三家同謀,大棋開盤6.第6章 忠臣佞臣?老曹的試探第349章 自證陷阱,直取江陵285.第283章 作壁上觀,軍政分治58.第58章 相縣攻略,迷惑的梅乾155.第155章 軍師知我,梅成之用第358章 荊州大定,天下震動第380章 裡通外敵,袁紹大敗152.第152章 謀劃陳國,引蛇出洞200.第200章 荊州才俊,魏延來投59.第59章 真真假假,疑慮頓消第2章 先生若去,如斷我父一臂!299.第297章 進軍吳縣,孫家碧眼兒42.第42章 擒獲張勳,張飛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