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誣陷

文昭望着衆人激憤的臉龐,感受着他們身上充滿青春的活力,忽然有些時空錯亂的感覺。

他想起了五四青年運動,想起了無數熱血青年在街上打着橫幅遊走,爲了這個孱弱的國家,而奔波忙碌的情形。

他甚至還想到,不少學生遭遇軍閥鎮壓,橫屍街道的場景。

這一刻,陳旭鼻子忽然有些發酸,他喜歡、羨慕這些充滿活力、有理想、有朝氣、不畏強暴的熱血青年。

可是他也知道,亂世之中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

深吸了一口氣,強行壓制住內心深處異樣的情緒,文昭收斂了臉上的笑容,緩緩掃視着在場的太學生。

過了良久,待太學生們全都安靜下來以後,他才沉聲喝道:“我知道,你們都是非常優秀的青年,你們有理想、有抱負、沒有被這個社會所污染,心中充滿了正義感。”

“在你們眼中,孔融乃一代大儒,名聲著於四海,深受士林敬重。”

說到這裡,文昭忽然停頓了下來,而後猛然拔高了聲音,厲聲喝道:“然而,我陳旭出身於微末,不卻懂什麼大道理。”

“我只知道,亂世之中百姓流離失所,屍橫遍野,老無所依,幼無所養,甚至易子相食!”

“也許你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出身豪門大族,無法感受到這種殘酷的景象。可是你,你,你,還有你……”

“甚至於你們這種,許許多多出身於貧寒之人,難道還不知道這些麼?”

那些被陳旭點中的太學生,都是寒門中的佼佼者,故此才能考上太學傳統經學分院。文昭對於他們的家世背景,也都略有了解。

無論在哪個年代,父母都是望子成龍。

這些寒門士子,他們家中生活其實非常艱難,這些人能夠走到今日,父母與自己本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

有些人曾經在寒冷的冬天,衣不蔽體躲在私塾外面旁聽;有些人家中的父母,寧願忍飢挨餓,也要請先生爲自家孩子教書。

這些人能夠走到今天,也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蹟。

他們雖然相比起真正窮苦大衆,要幸運很多,卻也見慣了人間疾苦。

當然,這些年來陳旭致力於改革政治,發展民生,已經使得關中百姓,生活不像以前那麼艱苦了。

可是這些人,聽到文昭提起的那些情景,也不由想起了以前艱苦卓絕的生活,臉色不由微微發白。

不僅是那些窮苦學員,許多出身士族,見識過百姓疾苦的士子,也都臉色微變。

文昭將衆人表情盡收眼底,厲聲喝道:“再說一遍,我讀過的書不多,也不懂什麼大道理。雖然我敬佩大儒們的學識、風骨,卻不稀罕他們的名聲。”

“因爲我知道,諸侯作亂之時,大儒風骨不能使得天下太平;饑荒遍地之時,大儒學識不能讓百姓們填飽肚子;陛下遭劫之時,大儒們氣節不能感化叛逆。”

說到這裡,陳旭猛然拔出了腰中的佩劍,遙指天空。

“諸侯作亂,我以手中兵甲,軍中勁卒平定四方;饑荒遍地,我任命官吏、發展生產,分配、節約糧食,與大家一同度過饑荒;陛下遭劫,我用麾下大將,怒斬賊人之首。”

“今日,你們卻爲了一介腐儒,圍堵大將軍府,想要讓我誅殺麾下有功將領,何其謬也!”

陳旭的一番話,使得太學生騷動了起來。

有些人羞愧的低下了腦袋,有的人卻是梗着脖子,一臉不服。

再次掃視了那些人一眼,文昭厲聲喝道:“你們父母嘔心瀝血,節衣省食送你們來此地學習。”

“不是爲了讓你們聚衆鬧事,而是想讓你們真正能夠學到東西,能夠在光宗耀祖的同時,爲天下窮苦百姓謀福利!”

“莫說孔融不是典滿所殺,就算真是如此,朝中大事何時輪得到你們在這裡評頭論足?”

面對文昭的如此質問,太學生居然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了。

將衆人表情盡收眼底,文昭忽然再次喝道:“仲德何在,速速將孔融之死罪公諸於世!”

陳旭的這一句話,可謂是石破天驚。

不少人太學生驚怒交加着喊道:“少卿爲人公正清廉,如何會犯下死罪?”

程昱卻是沒有理會太學生們的吼叫,大聲喝道:“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寧,招合徒衆,此一罪也。”

“融曾言‘我大聖之後也,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如此言論,當真是包藏禍心,欲圖不軌,此二罪也。”

卯金刀乃是典故名,指劉姓,孔融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我乃大聖人孔子後裔,能夠擁有天下的人,爲什麼一定要姓劉呢?

“融身爲九列,卻不遵朝儀,常禿巾微行,唐突宮掖,又言論放蕩,誹謗朝廷,誣陷朝中重臣,此三罪也。”

招合徒衆,欲圖不軌、謗訕朝廷,這就是程昱給孔融制定的三條重罪。

繼而,程昱又厲聲高呼:“融有此三罪,死不足惜。其人於太和殿中畏罪自殺,又與典滿將軍何干?”

“縱融苟活至今,亦當殺其身,滅其族,以儆效尤。”

說到這裡,程昱陰測測掃視了衆多太學生一眼,喝道:“爾等現在散去,圍堵大將軍府之罪既往不咎。再敢於此鬧事者,以孔融同黨論處,格殺勿論!”

程昱一番話,使不少學員被氣得瑟瑟發抖,紛紛怒聲喝道:“大將軍雖然有功於天下,卻也不能縱容屬下如此誣陷少卿。”

“少卿名聲著於四海,誣陷賢良,必失人心!”

“誣陷賢良,必失人心!”

程昱這一招不可謂不狠毒,把三條罪狀扣在了孔融身上,不管典滿是逼死了孔融,還是真殺了他,都已經無關緊要了。

因爲陳旭已經代表朝廷,將孔融定爲了該殺之人。

如果這三條罪名坐實,不但孔融一生清名會毀於一旦,恐怕連他家人也會遭受誅連。

故此,太學生們反應纔會如此激烈,居然開始將矛頭指向了陳旭本人。因爲他們知道,這件事情若非陳旭授意,程昱絕對沒有膽量如此行事。

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807章 勸降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90章 回寨第686章 遭遇戰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373章 王承第424章 橋蕤第733章 破寨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302章 戲志才第468章 沙盜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196章 靈帝崩第1008章 去世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80章 抉擇第449章 說客第955章 鬥陣(上)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13章 渡河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328章 龜兒子第211章 歸心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237章 借貸第948章 蘆葦蕩第26章 易首邀酬第477章 反目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49章 援兵第267章 捷報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535章 仲達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20章 重逢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287章 厚葬之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01章 詭異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366章 內亂第246章 追擊第240章 被圍第1004章 病危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33章 破寨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40章 出戰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37章 絕路第264章 水淹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章 獵虎第659章 誣陷第487章 臨江仙第49章 援兵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795章 益州定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06章 鴻門亭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224章 襲城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102章 馬驚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272章 少年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7章 擇婿第453章 張遼至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80章 前途堪憂
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807章 勸降第571章 文昭領兵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90章 回寨第686章 遭遇戰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373章 王承第424章 橋蕤第733章 破寨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302章 戲志才第468章 沙盜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196章 靈帝崩第1008章 去世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580章 抉擇第449章 說客第955章 鬥陣(上)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13章 渡河第127章 一觸即潰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328章 龜兒子第211章 歸心第728章 算計高覽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237章 借貸第948章 蘆葦蕩第26章 易首邀酬第477章 反目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801章 塞外風雲第49章 援兵第267章 捷報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535章 仲達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20章 重逢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287章 厚葬之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101章 詭異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366章 內亂第246章 追擊第240章 被圍第1004章 病危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33章 破寨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40章 出戰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411章 不能退兵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337章 絕路第264章 水淹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章 獵虎第659章 誣陷第487章 臨江仙第49章 援兵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795章 益州定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06章 鴻門亭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224章 襲城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102章 馬驚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272章 少年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7章 擇婿第453章 張遼至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80章 前途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