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

“是的,陛下……老奴這就給您講講,這兩天吶……”

張讓心裡面有些不舒服。甚至幾乎差一點,他就產生了對天子的埋怨。不過也只是一下子而已。

無論如何,身爲宦官不應該與天子作對……雖然還是很不甘心,但他還是滿臉堆笑,與天子說起了他精心準備的笑話。

就這樣,天子重新露出了開心,愉快的笑容,就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一樣。

……

理所當然,在當天晚上,在何進的宅邸內,也進行着與天子劉宏類似,卻又完全相反的討論。

“陛下真是——被羣小矇蔽!”

與天子可以隨隨便便的數落何進,說他是亂臣賊子什麼的不同。何進雖然也氣的要命的想要罵人,卻不能明目長大的直接罵劉宏是個混賬王八蛋,只能有些不痛不癢的說他“被羣小矇蔽”

至於說羣小什麼的……當然了,除了宦官集團的那些傢伙之外,不可能再有別的人。

蝨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反正十常侍已經是天下所有仁人志士的公共靶子了。也不用害怕多出一點罪名來對不對。

在何進身邊,是他的一衆親信幕僚,袁本初,曹孟德還有劉備赫然在列。除此之外,還有如今剛剛嶄露頭角的荀氏子弟,黃門侍郎荀攸……前兩年剛剛謀劃過一件“大事”,結果呵呵掉,在家裡面躲了一段時間,發現風聲已經過去了,於是大模大樣的重新出來活動的許攸,作爲袁本初附庸的淳于瓊。

除此之外,還有一衆文武,就不多一一敘述。

……

眼看着何進這個模樣。下手處許攸張了張嘴,似乎是想要說點什麼的樣子……當然在他想要說話之前,他身邊袁紹已經瞪了他一眼。再之後,許子遠便張了張嘴,最後什麼都沒說出來了。

當然。雖然什麼都沒說。但是看到他這個動作的人們都知道,這個混蛋想要說的內容究竟是什麼——那便是大逆不道的,想要慫恿何進廢立皇帝的話——就好像前兩年他與一羣狐朋狗友玩兒鬧一樣的廢立鬧劇一樣——

當然了,這一回許子遠的計劃,或者說實力,要比之前的玩鬧有效的多——倘若何進點頭,袁紹,劉備兩營禁軍隨時可以出動。再加上大將軍何進自己的部曲,以及在坐諸人的私兵。加起來能湊出數萬大軍。

在這洛陽城內登高一呼,數萬大軍就可以愉快的掌控局勢。

再接下來,便可以要求皇嫡長子劉辯繼位——本身他的繼承權也是最高的嘛——再之後,北方幷州的董卓是自己人,冀州盧植也是自己人。幽州公孫瓚也一樣……還有如今的涼州刺史丁原。這樣一來,就萬事大吉啦。自己可以愉快的獲得一個從龍功臣的待遇。大家一起升官發財,還不是美滋滋。

“只可惜,從上到下沒有一個膽子大的。哼,不就是廢立皇帝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袁紹瞪了他一眼之後,許子遠也回過神來,知道這種情況下,何進根本不可能採納他的意見。他說了這話,除了自絕於天下之外,沒別的可能。

所以,他閉了嘴。

但閉了嘴,卻不代表他心裡服氣。

對於這個膽大包天又有些不計後果的傢伙來說,廢立皇帝的確是一件可以不計後果的事。就好像另一條世界線上,官渡之戰時袁本初說了他兩句,他就毫不猶豫的投降了曹孟德。

當時他想的肯定也是:“不就是背叛主君當二五仔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這樣的傢伙說實話,非常危險來着。也因爲這種傢伙非常危險,所以劉玄德一直對他敬而遠之。

他倒是有點好奇,爲什麼袁本初這樣四平八穩的傢伙,專門愛結交這種膽大包天的人呢?

許子遠是這樣,曹孟德也是這樣。如果說的不客氣一點的話,那麼其實自己,也可以勉強歸納到這個範疇內。

“難道是因爲袁紹自己不敢,所以很羨慕這樣的角色嗎?”劉備這麼想着,忍不住的嘴角上翹,露出了一個顯得挺有趣的笑容。

……

也就是在他心裡面這麼想着的同時,何進也發夠了脾氣。說了一堆:那羣二椅子,老子有一天肯定把他們全都宰了,之類的沒營養的話後,就一屁股坐回到了椅子上——順便,椅子是劉玄德送的。

有了這樣的椅子之後,大家終於不用跪坐在地上那麼累,而是分兩列做成兩排,看上去至少進步了五百年。當然這個並不重要——

“你們都說說吧。”他環視四周,銳利的眼神讓周圍一衆人等都不太舒服:“接下來該怎麼辦?嗯!?難不成真讓那個董侯繼承大統不成?!”

歷史上的漢獻帝劉協,因爲是他奶奶董太后養大的,所以人們經常稱呼他董侯。順便,少帝劉辯之前,有許多皇子都在年幼時夭折了。何皇后害怕自己的兒子也會死去,所以送到宮外,要史姓道人養大,期望藉助神仙的力量讓兒子健康成長。因爲劉辯是史道人養大的,所以人們經常稱呼他史侯

又因爲是在百姓家裡養大的,所以劉辯舉止不夠大氣。而相對的,劉協接受了正統皇室教育,所以比他哥哥更出色一點……至少表面上是這樣沒錯。

“可在下次朝會中,向天子情願立儲。”

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劉備身邊袁本初朗聲說道:“天子若猶豫,便請奏徵集四方諸臣之意。”

“四方諸臣……州牧們嗎?”大將軍何進沉默了一會兒,而後這樣問。

作爲一個代表了中央政府權威的人來說,這個提議讓他本能的感覺有些不舒服。

“然也。倘若立董侯爲儲君,便會導致天下大亂。那麼便是天子再偏愛董侯,也不會立他爲儲君了。”

……

在袁本初說出這話之後,周圍一衆文武幕僚互相商量了一下,然後竟然大多數都點頭,認爲袁紹的辦法很正確。

這讓劉備覺得有點驚訝。

難道說在座的文武羣臣都是傻子?看不出其中的危害嗎?

也就是在劉備感到非常驚訝的時候,他對面不遠處,黃門侍郎荀攸已經忍不住說道:“中郎所言差矣!諸州牧權柄已然夠大的了。倘若再讓他們於立儲一事上有權抉擇,我恐今後,將國無寧日啊!”

“這……”

原本被袁本初說的已經有些意動了的何進,這一會兒又猶豫起來了。而看到他的猶豫,袁本初忍不住質問道:

“那麼荀侍郎,你來說說,究竟應該如何是好?”

“朝中正直君子頗多,自然應該集中朝中諸臣之力,而後向陛下進諫,此爲正途!”

……

聽荀攸說出這樣的話,劉玄德幾乎沒忍住笑出聲來。

開玩笑,這傢伙是沒看到今天早朝時的場面啊。如果那些“正人君子”們真的靠得住的話,早朝時候就不用大將軍何進一個人單槍匹馬的硬懟天子劉宏了。

當然,這話絕對不能說出來。後世堪稱頂級謀臣的荀公達,這一會兒還是個熱血憤青,在原本的歷史線上,他還曾經做出過刺殺董卓的熱血事件。

這一會兒和他講道理,講述世界有多黑暗,這孩子多半不會太相信。所以果然還是不要說話比較好。

……

果然,在荀攸說出這樣的辦法之後,周圍一衆文臣武將,都用一副好像看怪物一樣的眼神看着荀攸,讓荀公達氣憤異常。

不過在他再想說話之前,坐在他旁邊的曹操也伸手,拉了拉他的衣服。讓荀攸氣哼哼的坐了下去。

就這樣,三個辦法就這麼提出來了。

愉快的發動政變,廢立皇帝。

或者諮詢各地州牧的意見,變相提升各地州牧的自主權以及政治地位。

最後就是荀攸說的,朝廷裡的正人君子們一起進諫皇帝,相信陛下是個非常聰明的君主,肯定會做出正確的決定的。

坐在上手處的何進何遂高皺着眉頭,再三權衡着幾種辦法。

——朝廷裡的正人君子是什麼德行,他自然也知道,第三種辦法是他第一個拋棄的……當然,像是荀攸這樣的熱血青年,該表揚還是要表揚一下,畢竟還要靠這樣的傢伙衝鋒陷陣什麼的呢。

再接下來,第一種辦法,他認認真真的思考,最後果然還是……

還是不敢啊。

雖然理論上,他擁有全洛陽最大的武裝部隊,數萬大軍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身爲大將軍,自己理論上也可以調動天下兵馬。但是……

“萬一失敗了該怎麼辦?我何家的富貴……”

他思考着,拿不定主意。

就好像是之前憤怒了一會兒,還是忍不住猶豫的天子劉宏一樣。他這個國舅爺,膽子其實也不是太大嘛。尤其是在思考了一下“如果我兵變的話,我的這些‘屬下’們,究竟有幾個會聽話”這個問題後,他得出了一個相當讓人傷心的結論。

那就是,恐怕不會有太多,和他一條路走到黑的人。

“這樣的話,就只有第二個辦法了。”

他心想。

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六十四章狂熱第六十七章力行軍法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六十九章江東糜爛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八章遮蔽戰場第五十七章擔憂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一章三年之後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第五章兩路人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章交易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七章登陸卷末小結第一章在路上卷末小結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二章向外第六十七章力行軍法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九十二章喜悅嗎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七章帝劍,龍牙卷末小結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四十六章鉅鹿之野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十九章陷陣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八章登陸了啊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章糧食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十一章璀璨第五十四章張燕的迷茫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四章婚事?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二十六章面色不太好看第二十二章前鋒(二更)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十章大計劃卷末小結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五十章進攻第十八章將星雲集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十三章甘氏幼女尾聲:不同的世界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
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六十四章狂熱第六十七章力行軍法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一章洛陽的狂歡第六十九章江東糜爛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八章遮蔽戰場第五十七章擔憂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一章三年之後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第五章兩路人第六十章發怒第二十章交易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七章登陸卷末小結第一章在路上卷末小結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二章向外第六十七章力行軍法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二十三章白馬義從出動第七十九章立志第九十二章喜悅嗎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七章帝劍,龍牙卷末小結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二十一章天不假年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四十六章鉅鹿之野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十九章陷陣第四十六章公田的兩種生產製度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五十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八章登陸了啊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三章糧食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十一章璀璨第五十四章張燕的迷茫第九十章人事安排第四章婚事?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二十六章面色不太好看第二十二章前鋒(二更)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十章大計劃卷末小結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五十章進攻第十八章將星雲集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十三章甘氏幼女尾聲:不同的世界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