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

孫文臺與龐令明算得上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名刀古錠對上森冷長槍,最開始的時候孫堅略有些吃虧,因爲武器比對方短了一截。

龐令明非常精明的於孫堅保持着距離。在孫堅怒吼向前的同時,長槍突刺護住周身同時倒退半步,以確保對方永遠處在攻擊範圍之外。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武器長度的劣勢,讓孫堅忍不住氣急敗壞大喊起來——

尤其是在龐德冷笑着,槍尖一轉,將孫文臺身邊兩名士兵殺死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賊子!”

孫堅怒吼着——雖然比較起來,他的刀法更好。但現在不是計較這個的時候了。

他靴子一提,將地上的一杆長槍挑了起來握在手裡。

對面龐德當然不會錯過這個空檔,長槍突刺,如蛇一樣直取孫堅心臟部位——緊接着,卻被孫堅的長刀格擋——

儘管持槍,但孫堅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刀。而是選擇了刀槍並用。

“荒唐!”

眼看着這一幕,龐德冷笑着——雙武器聽上去好像挺厲害的樣子。但實際上九成九都是花架子,不把自己砍傷得就算好了。極少有聽說有高手是雙持武器的。

他這樣冷笑着,手上動作卻沒有放鬆。被格擋的長槍改刺爲砸,微微一提,而後那硬而沉重的槍桿,便對着孫堅持刀的右手手腕砸了下去。

這一下動作雖小,力氣卻是十足。儘管孫堅手腕處有鎧甲護體,然而砸中的話絕對是筋折骨裂的下場——雖然並沒有砸中就是——在那之前,孫堅的右手已經向後一縮,讓過了槍桿。同一時間,幾乎在龐德再次變招,改砸爲戳,長槍對着他的肩膀一“突”的同時,孫堅的第一次有效攻擊也已經到了。

他左手向前一送,手中長槍“忽”的一下,便對準了龐德喉頭刺了過去。

幾乎同一時間,龐德向左,孫堅也向左(兩人相對,他的左就是龐德的右)閃了過去。兩柄長槍全都貼身而過。兩人又一晃胳膊,長槍向對方肩膀劃去——這一下孫堅手持長刀格擋,只聽見“叮”的一聲,槍尖在古錠刀刃口彈開。同時又有“刺啦”的一聲,那是孫堅長槍在對方臂鎧處,劃出了一串火花。

一輪鏖戰,暫且算是平手。孫、龐二將對視了一眼,各自加倍小心,緊接着再次怒吼,第二回合繼續。

……

他們兩個的戰鬥,暫時分不出勝負。然而孫堅麾下漢軍與羌人叛軍之間的勝負,卻很快分了出來——

倘若是騎兵戰,那麼羌人精銳決勝於漢軍。但現在卻是以步對騎的正面硬撼。

之前在輕騎遊擊中略顯累贅的盔甲,在這樣硬碰硬的戰鬥中,卻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漢軍更加精銳,配合更加默契,武器裝備更加優秀——槍與劍更鋒利,還配備了盾牌。

與之相對的,羌人雜亂無章,他們的裝備也一樣。與漢軍,孫堅部曲全面着甲相比,羌人只有頭目纔有佩甲。而且他們的甲冑大多並非鐵製裲襠甲,而是皮革鞣製的皮甲。

這種甲,面對輕箭流矢,或者鈍刀軟槍的時候還有點作用。但是面對孫堅麾下的三十煉劍、槍卻完全不夠。

如果說羌人惟一的優勢的話,就是他們的速度與衝擊力。可糟糕的是,他們的唯一優勢,已經在剛纔的衝陣中消耗掉了。

沒有了速度,陷在原地的輕騎兵對抗重步兵,簡直就像是一邊倒的屠殺。

——歡呼聲,歡呼聲,緊接着又是歡呼聲——

在連續不斷的勝利,將一個個怒吼着的,披着破破爛爛的袍子,拿着破破爛爛的刀劍的羌人掀翻在地,殺死之後,孫堅所部漢軍士氣飆升。

在之前,因爲被埋伏,被圍困導致的恐懼幾乎煙消雲散了。

與此同時,羌人則被削弱,士氣低迷。

眼看着這一幕,龐令明冷哼了一聲:“廢物!”緊接着毫不猶豫倒退向後。翻身跨上一匹無主戰馬的馬背,毫不猶豫預備撤退。

眼看着一幕,孫堅下意識的想追,然而追出兩步又停了下來。只因爲他想到了現在的局勢。

對方這一波進攻雖然被打退了,然而主力還在。如果自己這麼不管不顧的追過去。困守的圓陣失了主帥該怎麼辦?

雖然這一波戰鬥勝得漂亮。但仍舊改不了己方的守勢。

如果拋棄陣型的話,敵人必定會利用騎兵機動優勢,將己方步卒一一斬殺。

所以孫堅猶豫一下,咬了咬牙,怒吼着:

“賊子,休走!”將手中長槍,猛地向龐德擲了過去——龐德側身,讓過了對方投槍,接着輕哼了一聲,毫不猶豫轉身就走。

這一波戰鬥到此爲止,衝陣的兩百輕騎折了將近半數,而守陣的步兵,只最初抗擊衝鋒時折損了十幾人。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除了龐德分心殺的之外,只折了兩人。交換比大概是五比一。漢軍大獲全勝。孫堅陣中歡聲如雷。

“主君打得真漂亮!”

“那可不——更重要的是主君下的命令及時!倘若按我說的突圍,這一會兒說不定會怎麼樣呢。”

“那可不——主君哪次下的命令不比你說的對?”

圍在孫堅身邊的兩人興奮地大聲嚷嚷着。

“公覆,大榮,多虧你們了!”

孫堅分別拍了拍兩員將領的肩膀,如此說道。

……

與之相對的,眼看着這一幕,羌人叛軍的士氣有些低落。

“主君。”

策馬回陣之後,龐令明回到了馬騰身邊,施了一禮:“末將無能。”

“怪不得你。”

馬壽成面色不改:“這是漢軍精銳。可與我們之前打的郡國兵不一樣。

那些郡國兵,看見戰馬呼嘯而至,心裡先怯了三分。陣型便不穩固。被衝倒了一陣,心裡就怯了六分。陣型便破了。

等到我們揮刀砍殺時,他們就再提不起心思作戰,而要選擇逃跑。但他們是步兵,怎麼可能跑的過我們騎兵?他們一跑,我們更好追擊。輕而易舉,就能把他們打贏。”

“這些漢軍精銳,面對騎兵也怡然不懼。”聽馬騰說到這裡,龐德想了想便接着說道:

“我們衝陣的時候,漢軍會毫不猶豫扛着衝擊。衝倒了敵人,其他漢軍也不害怕,反而會填補進來,維持陣型。”

“是啊。”馬騰點點頭:“這樣一來,他們陣型完整。我軍大都是輕騎。站在原地作戰,可不比他披甲的精兵。輸了也是理所當然,不足爲奇。

是我失了計較。我們困住的是真英雄,不是那麼輕鬆就能對付的了的。”

“那將軍,我們應該如何是好呢?”龐德這樣問道:“是否要我帶湟中胡衝一輪?”

“……”馬騰搖搖頭。湟中義從胡可是他的精銳,死多少羌人無所謂。他們就像雜草,死了多少都能長出來。但是湟中義從胡數量可不多。死一個就少一個。

搖頭之後,他糾正了龐令明的一個說法:“是湟中義從。”

“這,是——”龐德點點頭:“那麼主君……”

“令明啊”馬騰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這樣說:“你看過草原上,狼羣捕獵的景象嗎?”

“這,倒是沒有。”龐德老實的回答,同時有點不理解,自己的主君爲什麼提起這件事。

“在草原上,牛羣遇到了狼的時候,也不是乖乖等着被吃的。

它們會圍成一個圓陣。成年的公牛在外面,犄角對着狼。將未成年的小牛護在當中。這樣一來,狼羣就無從下口了……你說,那場面是不是和現在有點類似啊?”

“好像是的。”龐德覺得他有點明白他的意思了。於是他追問:“那麼狼羣是怎麼做的?”

“硬拼是不行的。因爲牛的體積更大,力氣更強。牛角也很尖銳,被刺中了就是不死也會受傷。草原上,受了傷的狼就會抓不住獵物。抓不住獵物就會越來越虛弱,早死晚死的問題而已。

所以它們會繞着牛羣,一點點的做出攻擊的姿態,恐嚇它們,讓它們不斷地驚嚇,緊張。

逐漸的,它們會因爲得不到食物,進水,還有因爲得不到休息,所以越來越虛弱。

等到它們再也站不住的時候。狼羣就會進攻了。那時候,它們能輕而易舉的獲勝,幾乎不費吹灰之力。”

“原來如此。”龐德有些明白了:“末將懂了。”

“懂了就去做吧。要我們的人分組,不斷騷擾對方,讓對方疲憊。”

“但是將軍。”

“還有事?”

“是的,您說,如果在狼羣圍攻牛羣的時候,外面又來了一羣野牛來救它們,狼羣又該怎麼辦呢?”

“你說之前遇到的那批漢軍騎兵?”

“是的,將軍。”

“趕走他們。”他說:“我早已經聽說了,漢軍內部矛盾重重。張溫老兒頗不知兵。故意挑動麾下將士拼鬥。方便他居中做主。

這種情況下,漢軍看到另一部漢軍被圍,必不會拼命去救。畢竟這世上多事奸詐之徒,只顧自己。又有幾個真心待人的?”

“還是主君英明!”龐德聞言恍然大悟,對馬壽成心悅誠服。

第四章千里之外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三十一章最後一搏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八章遮蔽戰場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五十四章州兵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六十九章江東糜爛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三十二章預備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六十七章力行軍法第三章解決辦法第十章火焰第六十七章外交局勢不容樂觀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遲到的本章小結: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五十一章天下!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四十八章崩潰第五章兩路人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七十九章立志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一章三年之後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第七章登陸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八章登陸了啊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六十二章瞬殺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十五章幸福感?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四十五章焦躁不安的人們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十一章開始了第二十四章美陽之戰·軍隊職業化的問題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
第四章千里之外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三十一章最後一搏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八章遮蔽戰場第六十五章風傳九州第五十四章州兵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六十九章江東糜爛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三十章山民的堅韌第三十二章預備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十六章審配,審正南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四章董卓的痛苦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六十七章力行軍法第三章解決辦法第十章火焰第六十七章外交局勢不容樂觀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章對於北方未來的暢想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五十三章即將揭曉遲到的本章小結: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九章爭相拉攏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五十一章天下!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四十八章崩潰第五章兩路人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七十九章立志第四章頓兵堅城之下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七十五章涼州警訊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一章三年之後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十六章戰俘第四十章精銳禁軍·二十萬!第三十七章攻城第五章這樣可不行啊第七章登陸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八章登陸了啊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六十二章瞬殺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十五章幸福感?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三十六章拼命努力的擴充隊伍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四十五章焦躁不安的人們第三十九章兄弟相聚第十一章開始了第二十四章美陽之戰·軍隊職業化的問題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