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將星雲集

“公孫小兒,可敢與我一戰?!”巢車之下,騎乘赤兔的呂奉先耀武揚威。正如諸書所言。披掛大紅色西川錦袍,身着獸面吞口連環鎧,頭戴沖天鳳翅冠,手持方天畫戟。萬馬軍中也是異常奪目。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強將。

呂奉先這等賣相着實好看得很。就算是劉備也不得不承認,這一會兒的呂布,散發着一種非常狂野的,乃至是瘋狂的魅力。不管他平時的人品如何。但是戰場之上,的確是這樣的男人更能刺激諸將士的精神,更能獲得足夠多的兵士追隨。

只不過……

聽他這麼說,劉備上前一步:

“呂將軍,諸將皆是袍澤同盟,口下且積德吧。”

一句話,卻是讓異常興奮中的呂奉先有些不愉,多少給了公孫續一個臺階。

倘若這一會兒,公孫續服軟,說點什麼誇獎呂布的話的話,或許情況能好一些。

但是很遺憾的不行。

“怕你不成?!”

雖然知道劉備的意思,也知道,自己輸多贏少,然而公孫續還是毫不猶豫的應戰了——

當然,公孫續心中也有自己的算計:

“呂布的確厲害,倘若是單挑,我或遜他一籌。然而三千對三千,這是軍陣之爭。就算他神勇無敵又能如何?我幽州軍兵如何怕了他?!”

心裡面這麼想着,公孫續也大踏步的下了巢車。在劉備遺憾的目光注視下迅速點齊人馬。雙方列陣,在一陣陣鼓聲中,兩支軍陣緩緩向前——

公孫續軍中,如之前幽州軍的佈置一樣。重騎在中,兩側輕騎左右拱衛。

從軍事上看,劉備便忍不住感嘆,公孫伯圭還真疼兒子。這一會兒公孫續拿出的三千精騎,竟然都是白馬義從!

其中,居於中間,由公孫續親自護衛,散發着耀眼銀色光芒的,更是白馬義從中最爲精銳的,如今世界第一流的重騎兵,白馬精騎——

數量足有八百!

“這樣的話,勝負難料啊……”劉備身邊,曹孟德這樣嘟囔着。

他可是見識過白馬精騎的威力的。

也就是在之前的涼州平叛戰爭中。

當時由趙子龍率領的少許白馬精騎,所表現出的,令人驚歎的衝擊力讓他記憶猶新。

而這一會兒,如此強大、令人恐怖的精銳重騎兵,他公孫續麾下竟有八百!

如此可怕的部隊,讓人感覺就算有一萬,甚至幾萬大軍列陣,也會被他們毫不留情的突破,乃至殲滅。

“不一定。”

劉備還沒說話,倒是另一側的關羽開口了——

也不知道是因爲什麼原因,原本總是對高門子弟不假辭色的關雲長,對於同樣高門出身的曹孟德的感官,意外的不錯。

看曹操這樣說,他隨即回答:“呂奉先人品雖劣,然則勇武異常。白馬精騎雖是天下之雄,然而……”

“但是。這是三千對三千的戰鬥啊。”聽關雲長這麼說,曹操更加好奇了:‘就算呂布再怎麼厲害,他能是八百鐵騎的對手?”

“問題是,呂奉先手下的兵士,也都是精銳啊。”

聽他這麼說,另一側劉玄德如此感嘆道。

“精銳……?”

聽劉備這麼說,曹操就更加好奇了——因爲他也聽說過,這些人都是幷州兵來着——嗯,幷州兵,而並不是追隨董卓很久的涼州兵。

成軍時間也就這麼長,怎麼可能會有什麼精銳呢?

雖然他們的陣列很嚴整,而且武器裝備也都很精良,看上去像模像樣的。但是根據曹操的經驗,沒有足夠長的時間,以及戰爭經驗,是沒辦法將組建一支真正的,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的。

——與對面的全騎兵配置的涼州軍不同,幷州軍是步、騎混合。

而且是騎兵護衛兩翼,而步兵處在中間。

兩翼的騎兵,一支乃是呂奉先所率領的精銳騎兵,乃是從幷州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衝騎,配備了從冀州,以及從中央武庫獲得的精良馬槊,戰馬以及鎧甲,組成的全新的具裝重騎兵。數量並不如對面多……畢竟幷州的人口數量,以及底蘊,成軍時間都不如幽州。所以數量只有五百。

這些精銳重騎兵,在進入戰場之後,幾乎不約而同的發出了,好像狼嚎一樣的聲音。這樣的聲音讓劉備忍不住皺了皺眉。

“太胡化了。”劉玄德忍不住這樣評價說——

雖然說,胡服騎射,騎兵部隊使用,甚至說從遊牧民那裡學習都是應該的——但是,學習的應該是戰術,乃至戰略。而並不應該是他們野蠻的習俗。

但是很遺憾的,這支精銳重騎兵與劉玄德所想的完全不同。

他們的行爲習慣,接近完全胡化。也就是那種信奉實力至上的,習慣燒殺掠奪,破壞比建設更加順手。認爲掠奪別人的纔是勇士。而認真經營土地的都是懦夫的遊牧胡人。

雖然只是第一個照面而已,但是劉備卻不由得,皺起了眉,對於這支部隊並不是太感冒。

“這羣傢伙……還有呂奉先……在錯誤的道路上走的有些遠了。”劉備忍不住的這樣想。

“所謂的,幷州狼騎兵麼?”

與之相對的,在幷州軍右翼的騎兵就讓劉備覺得順眼了不少。

總共大概有一千以上,突騎與弓騎的混合部隊。

在護甲方面是輕裝化的。只有大概兩個百人隊,配備了鐵甲,而馬匹沒有一匹配備馬鎧——即使是皮製的馬鎧都沒有。

輕裝騎兵的近戰,以及突破能力自然不如精銳重騎兵。但卻能夠執行比重騎兵更多,更靈活的戰術。這也是輕裝騎兵對戰的看點之一。

——再之後,便是中間的步兵部隊——與兩翼輕、重騎兵比起來,劉玄德更重視這支步兵——只是因爲他深諳戰術,對於輕、重步兵的武器裝備,戰術選擇瞭然於胸。

然而對於中間這支精銳步兵,劉玄德卻有些看不明白——

披掛重甲,這個沒有問題——配備沉重的櫓盾與重弩,這個同樣的沒問題。事實上,劉玄德麾下的精銳弩兵部隊,同樣是這樣的配備。

以櫓盾組成盾牆,而後依靠盾牆裝填弩機,防禦敵人。這樣的戰術對於弩兵來說非常正常。

但是與此同時,這些士兵還配備了足夠多的、大概六尺長的短槍。

這就是劉備不太理解的了。

按理說,長槍備敵,應該是越長越好,組成的陣列也是。

“是投擲用的標槍麼?”劉備思考着:“但是已經配備了重弩,再配備標槍也沒什麼意義啊。這些短槍是與櫓盾一起,組成盾矛兵使用的麼?但是就算是單手盾矛,這樣的槍也太短了一點。”

心裡面這麼想着,劉備對於這支步兵的戰術,以及指揮這支步兵的指揮官都有些好奇了。

“旗號的話,指揮這支騎兵的人是張遼張文遠?指揮中間步兵的,是高順高文卿(字是杜撰的)”劉備側身看看,然後這樣問道。

“沒錯,就是張遼。”關羽點點頭,這樣回答。

雖然理論上的身份是冀州刺史,但是這段時間,關雲長卻沒有上任,而是一直都待在洛陽軍中。

並不是他貪戀洛陽繁榮。當然更不是洛陽這裡有他相好的女人。而是他在等着劉備。等劉備安頓好洛陽,再等盧植來後,他就可以與劉備一起返回洛陽。

至於說冀州諸事。有田豐、沮授兩人維持,又有事先已經回去了的陳叔至暗中扶持,以及大批精銳主力軍隊。這樣的冀州可以說穩如泰山。無論文事武備,都不需要關雲長去管。

所以他也樂得繼續在洛陽,與自家兄弟相處。

同時這洛陽目前強兵名將雲集。對於關羽這樣的武人來說,再沒有比這更妙的所在了。

所以,這段時間,他這個冀州刺史就一直待在禁軍大營裡面。與禁軍的不少將領都混熟了。

其中他最喜歡的,除了自家人,還有算是半個自家人的幽州軍,趙子龍與公孫續之外,便是幷州軍中的兩位年輕人。

張遼張文遠與高順高文卿。

這兩個都是非常優秀的年輕人,在關羽見到的五州諸將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優秀。

“只是可惜,這兩個是董卓的屬下。”

在這之前,關於常常爲此覺得可惜。

“不過現在……”

又想到了劉備與董白的聯姻,關羽就覺得,自己的兄長所作所爲無比正確。刨除掉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偉大事業需要優秀繼承人這種大道理,他也覺得大哥這樣的英雄,也需要人來照顧才行。

與董卓的聯姻,強化勢力,並且能夠獲得如高順、張遼這樣的優秀的年輕人爲己用。這是一石數鳥的好事兒。

——與另一個世界線上,張遼、高順與呂布一起投降,而後算是呂布的部曲不同。

這一次的張遼與高順,是在幷州時,與呂布一起投靠了董卓的。他們之間並沒有上下級的關係。雖然佩服呂布的勇武,認爲他是幷州系的首領。但也僅僅如此。

他們並沒有效忠呂布的意思。

他們效忠的人是董卓。

而在劉備與董白訂婚後。理論上,作爲董卓一系繼承人的劉備,才更應該獲得他們的忠誠。

這個順位,要比呂奉先高得多。

想來再過一段時間,在察覺到這一點之後,呂布對劉備的憎惡,還會進一步增強……

當然這是在所難免的事。

除非他調整自己的心態,認識到自己應該是劉備的下屬,而非競爭對象。否則在這種認識錯誤的情況下,呂布無論如何不會對劉備產生好感的。

“呂奉先,哼……”

想到這裡,關羽心中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同一時間,鼓聲驟起。兩支軍隊也高聲吶喊着,撞在了一起……

演習戰開始了。

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三十章急轉直下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十三章甘氏幼女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九章瓜分狂潮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十五章幸福感?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三十八章最後的老馬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五章末路?第二十章交易第四十八章崩潰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三章相見恨晚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七十章另一次背叛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十九章陷陣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三十八章血與火第十四章生氣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二章出山第五章撥亂反正第七章王見王?!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章撥亂反正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十一章開始了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十章火焰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五十章進攻第七十章另一次背叛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四十三章最後的爭辯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
第五十三章援軍與援軍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二十九章方陣的側翼與騎兵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三十章急轉直下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十三章甘氏幼女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九章瓜分狂潮第四十四章冰雪中的行軍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三十四章備非良人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十五章幸福感?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七章如日中天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十一章兩千萬人口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三十八章最後的老馬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五章末路?第二十章交易第四十八章崩潰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六十六章戰爭的腳步臨近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三章相見恨晚第六十七章激動地要命的劉玄德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七十章另一次背叛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十九章陷陣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三十八章血與火第十四章生氣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三十三章人才濟濟董仲穎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三十三章撤退第二章出山第五章撥亂反正第七章王見王?!第六章曹劉敘事司冀別第五章撥亂反正第九章遼東,洛陽(二合一大章節)第十一章開始了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十三章最精銳的步兵部隊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十章火焰第三十六章漢中王第五十章進攻第七十章另一次背叛第三十一章你擋路了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七章高門的優勢第四十三章最後的爭辯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七十八章孩子們,你們是我的希望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