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王幸要行動

話說兩頭,自從李煜拜訪了一次之後,就沒有再來過後,王幸也開始關注這事起來。

李煜不來拜訪,那是他忙着合併各村,同時也沒有派人去隴西,怕王幸反應過來來個擒賊先擒王,所以自然不敢再來。

王幸也不是傻子,就算給了李煜地契,卻也是時刻關注着山上的一舉一動。

世家在山民裡面安插眼線,已經是公認的,所以山民們必須要想辦法甄選出來,否則的話只會把自己給害了。

世家們一方面不希望他們獲得戶籍,一方面又希望他們能夠爲他們做牛做馬,吃了那麼多次虧,山民們心裡其實都亮堂着!

只是在用間方面,山民到底比不上那些世家。別人若是認準了目標,久不久就派一個過來,有時候潛伏下來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到時候別人兒子都可以打醬油了,大家也沒有發現他其實是別人的眼線。

在李煜的村子裡面也有世家的眼線,雖然李煜限制了大家離開,但要傳遞些消息卻不成問題。村子緊鑼密鼓的備戰,建立塢堡。說是防禦生番,可方圓百里其實就是他們這些山民,哪裡的生番?

生番在這年頭,估計也就是福建以南的一帶的深山裡面纔有可能會有,人數並不多。

防生番是假,準備傢伙造反纔是真的吧?更別說就在昨天,眼線又冒死傳回了一個新的消息,有一支商隊往村子裡面運來了大量的鹽鐵,甚至還有武器。

這個眼線的確是冒死給出的消息,他傳遞完消息回去之後就被發現,並被處死了。

至於李煜是不是隴西李氏子弟,據說至今沒有派人北上。看來李煜的出身是假,卻是一個蓄謀已久的反賊!但若是這樣,他豈非就是那個養賊爲患的傻x?

夜光玻璃珠已經遞了上去,想來已經送到家族那邊。白狼皮他留了下來,等着獲得升遷後用來做人情用。按照他的想法,大概明年左右,他就有可能會升遷。所以在這段時間,千萬不能有事!

“可記得李煜那邊有多少人手?”王幸招來幕僚,這個幕僚也來自太原王氏,是王幸家的家生子,從小當過他的書童,如今則是他的助理。

若是他上進,那麼說不得王氏也會培養他,當個縣令什麼的,作爲旁系子弟存在。只是這類人很少,大多都是給家族的嫡系和庶出子弟當跟班,最多是當到管家。

“據說將近三萬人,青壯上萬,不管男女都能開弓射箭,狠下心殺個人都沒問題。不過據報告說,他們村就兩千多把弓,箭也不算多,除非打算玩近戰,否則也就能湊齊兩千人左右的隊伍吧?”那幕僚眼睛轉溜了一下,這纔回道。

爲少爺記住這些關鍵的東西是他的義務,適當的提醒是他的本分。最後就是想辦法讓少爺放寬心,這是額外的奉承。

近戰不怕,山民近戰難道有朝廷的軍人厲害?就是怕他們神出鬼沒的冷箭,稍有不慎就中招了。只有兩千把弓,而且箭矢不多,那就不足爲慮。

其實他哪裡知道,傳消息的那個還沒有把消息傳出去就被擒下了。然後李煜吩咐下屬,照着他的字體,修改了一下武器的數量。

比如五千張弓,改爲兩千,大量箭矢改爲少量箭矢。沒必要完全改掉,否則容易露出破綻,修改完畢按照原本的方式傳遞出去,王幸果然是收到了假消息。

和楊浪說的一樣,陵陽這裡其實就那麼一百號人,還有不少年紀已經有點大了。不過陵陽縣也有那麼兩三戶世家,爲了保護莊園也招募有那麼三百多個家丁兵。他們一般農閒的時候就是兵,農忙的時候就是佃戶。

世家們也是胃口奇大,把吳越之地的原住民都給趕上了山,然後把他們的土地給佔據了去。在中原地區,想要買一畝土地都要花不少心思。在這裡要弄上一頃土地卻容易得很。

世家和逃難到這裡的中原百姓,其實都是這種強盜行爲的最終受益者,李煜不敢直接打土豪分田地就是這樣。

那些逃難過來的百姓,每人都負責耕種好幾畝地,地租也便宜,不必自己開荒收入少,自然是對世家百般擁護,最終受到損傷的只有山民而已。

王幸不免在心裡盤算了一下,陵陽這邊大概可以湊出六百到七百個士卒左右。若是算上黔縣和涇縣大概也能湊出兩千人。只是這樣不保險,只怕還要加上歙縣和於潛縣才行。

於潛那邊靠近吳郡,世家大族多,全部算起來大概能湊出兩千人。算起來差不多五千人這樣,居然和楊浪說的沒什麼區別,也不知道他是猜的還是事先調查過的。

本來這種事情可以上報給郡治,甚至上報給朝廷,數萬人聚衆,而且還修建塢堡打造兵器怎麼看都是在謀反。只是若真查起來,別人是在他手裡買的土地,說不得就把自己給牽連進去,最後若是被革除了官職,那他這輩子也就完了,就算送上夜明珠都沒用!

該死的,爲什麼不早在對方獻上夜明珠的時候,就找人砍了他?

不過話又說回來,誰能保證他不是隴西李氏子弟?又或者自己是被對方拿出來的白狼皮和夜明珠給唬到了,白狼皮還好,夜明珠一般泥腿子怎麼可能弄得到,那一瞬間還真以爲他是落難世家子弟了。

地位越高越多顧忌,人越富有膽子越小,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真的到了世家門閥的級別,那規矩可就多了。李煜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就不信王幸會不顧及到隴西李氏的反應,這才冒充的隴西李氏子弟。

卻不想,自己裝x還真的裝上了,劉宏都爲他親自操作。如今他最擔心的,反而是王幸認慫,不敢來了!

好在隴西李氏那邊傳出的消息還沒過來,王幸還不知道這點,故而此刻他認定了李煜是冒充的,爲了避免他們主動行動,打算先下手爲強了。

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巧合,但所謂一個王者的成功之路,哪個不是充滿了各種巧合?

“立刻研磨!”王幸打定主意,立刻對幕僚吩咐道。

次日,好幾個信使就迅速離開,前往周圍的幾個縣城,陳述利害。不到五日,各縣迅速行動起來,調集五千士卒做好了進攻準備。

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48章 祖家來親戚
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72章 真正的怪物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48章 祖家來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