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

公元193年1月,距離年底已經越來越近,很多人都在等待着今年春節的到來。

對於華夏共和國第一工兵團來說,他們卻是要在這過年的關頭接受一項重要使命。李文已經親自下達了通告,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裡,他們要前往一個特殊的環境裡面生活。

在這五年裡,他們要完成一座港口的建設,同時還有修造兩條公路和一條運輸鐵路。

完成這些之後,還要專門開採大量銅礦和金礦石,並就地進行冶煉。尤其是伴生礦,也會就地提煉,並且運輸回舟山碼頭。

出發的時間,確定爲正月初五,一般來說這個時候很多人還不打算工作。就算是政府,也是會在正月十五過完元宵之後,在十六纔會開始工作,但是他們初五就必須要開始出發。

對於軍人來說,服從命令就是他們的一切,哪怕只是專門負責修橋鋪路,建設防禦工事的工兵集團。對於國家的安排,他們只能服從,好在只有五年的時間,李文許諾五年後允許他們回鄉,表現出色的將得到晉升,甚至有資格進入總後勤部就職。

一年的和平,使得戰爭的影響開始淡化。徐州的百姓已經開始逐漸忘記,變革帶來的陣痛,開始在委員長呂布的帶領下,開始重新建設家園。華夏共和國在這裡投資了不少的工廠,這使得他們根本不缺乏就業的機會。

大漢帝國第一批商隊也開始歸來,帶回了大量的商品,但是由於有大漢共和國的商隊和他們搶生意,使得非常的低。於是這就給兩個國家帶來了很大的矛盾,本來大漢共和國就是以壟斷資本主義共和制爲主,商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相當於國家的利益受到損害。

大漢帝國那邊,劉辯對於大漢共和國那邊的商人,蓄意壓低出售價格,太高收購價格的行爲也是非常不滿。好不容易去一趟西域貿易,結果帶回來的利潤還不如在本土的交易,這讓他非常不滿。

同時,弘農楊氏和隴西李氏的牆頭草行爲也開始引起其他門閥的不滿。

最後,楊彪不得不帶着一部分嫡系子弟,進入青州建立青州楊氏族羣,算是脫離弘農楊氏。並且交割了一部分的股份和生意,保住了在大漢共和國裡面的地位;隴西李氏也分出了太原李氏和范陽李氏兩個房支,以保證隴西李氏在大漢共和國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說來真是諷刺,在以前純粹的糧本位時代,就算是朝代的交替,甚至兩個同族之人效力於不同的政權,也不至於鬧得要分家的程度。

可誰讓如今是經濟掛帥的時代,糧食已經不值錢了,就算加工也不值多少錢。世家門閥要維持門閥的開銷,還有各種政治投入,那麼就需要去經商賺錢。很顯然,目前佔據市場最大的國家,便是人口高達七千萬的大漢共和國,當然明面上的記錄只有三千萬人口。

市場就如同一塊蛋糕,和糧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誰多吃一口,誰就少吃一口,尤其壟斷經營那麼賺錢,誰不想要保持壟斷地位?

眼看弘農楊氏和隴西李氏兩個門閥,在大漢帝國那裡混得也不錯,大漢共和國其他的壟斷資本家門閥,自然也是非常眼紅,想要把他們踢出食利者的圈子。兩家自然不能放過已經經營成熟的市場,所以無奈之下只能分家了。

至於絲綢之路的問題,最後似乎劉協和劉辯達成了協議,組成聯合商會,其中大漢帝國佔據七成份額,大漢共和國佔據三成份額。統一採購商品,統一銷售商品。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浪費,也能最大限度的獲得利益。

不過很顯然的是,劉協肯定不滿足只有三成的獲益,主要是他治下的那些議員不滿意。經過內部協商,袁閥已經和南匈奴新任單于呼廚泉達成協議,一方面修建三條國道通往河套平原,並且幫助南匈奴建立三座草原城池。

收購大量的牛羊馬匹,當然還有羊毛。羊毛紡織技術在太原李氏手中出現,從隴西李氏分家出來之後,他們雖然沒有繼續壟斷畜牧業,但卻打算壟斷毛紡織業的樣子。也不難猜測,這個毛紡織技術,只怕根本就是李煜提供。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隴西李氏花費了五千枚金幣,直接向李煜購買了這項技術的專利。對於李煜來說,南方根本不適合搞毛紡織,與其浪費這項技術,還不如把它賣出去。

關鍵是有了這項技術,太原李氏可以源源不斷的向南匈奴,甚至是鮮卑烏桓等少數民族,收購當地的羊毛。這玩意當地的百姓一般都是直接丟掉的,但如今卻能夠拿它換取不少的金錢,並且拿來購買大量的生活用品,尤其是還有茶葉這種好東西。

南匈奴那邊表示,他們願意爲大漢共和國的商隊保駕護航,作爲護衛隊。畢竟大漢共和國的商隊在他們這裡路過,肯定也會帶動這裡的繁榮。另外也向大漢共和國提出另外一個要求,那就是幫助他們攻佔烏孫國。

烏孫國在公元前300年就已經存在,其歷史比大漢其實還要長。不過經歷了四百多年,烏孫國已經徹底衰落,國主大權旁落,落入各個旁系貴族的手中。更別說早三十年前,還被檀石槐多次入侵,早已的虛弱不堪。

南匈奴早就有了擴張的野望,以前檀石槐還在的時候沒辦法囂張,本來大漢混亂還想要撿便宜,但誰知道動亂都是迅速消弭,使得他們失去了渾水摸魚的機會。

長期居住在河套平原,使得南匈奴已經開始有一部分百姓開始種植小麥,而不會去放牧或者征戰,這也是大漢長期漢化的一個成功之處。

呼廚泉是一個有進取之心的單于,他只要南匈奴想要崛起,就必須要依附一個強者。但如果是一個真正的強者,那麼就很難想要再擺脫出來。顯然,根基稍微有點空虛的大漢共和國顯然是最好的對象,一方面軍事實力強大,一方面又不至於強大到完全沒辦法擺脫的程度,是故南匈奴至今依然依附在大漢共和國麾下。

這次大漢共和國打算藉助南匈奴,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另外走一條路去西域經商。當然,未必沒有繼續向北,做草原人生意的意思。

前段時間,公孫瓚那個喪心病狂的傢伙,更是直接攻破了好幾個鮮卑部落,把裡面的男女作爲奴隸進行出售,居然還真的賣出了好價錢。這批奴隸主要用於開採礦石和高體力勞動,從而讓大漢百姓能夠從事別的輕鬆工作。

奴隸的成本是廉價的,基本上就一口價,但一個年輕的健康奴隸,能夠爲主人工作十年以上,十年以上的勞動至少能獲得十倍以上的利潤,是故奴隸貿易也開始繁榮起來。

大量的異族奴隸開始登陸華夏境內,不僅僅是鮮卑,甚至烏桓,扶余和高句麗那些‘東夷’的族人,也開始流入華夏大地。也就是南匈奴因爲依附大漢共和國,所以並不在劫掠的對象之中。

對於南匈奴的提議,大漢共和國最後還是應允了下來,烏孫國毗鄰大宛國,甚至能夠直接通往更前方的康居國。國會經過討論,決定可以幫助南匈奴擴張勢力範圍,關鍵是這樣能夠在北方邊境上,給予大漢帝國一定的壓力。

到了公元193年2月,隨着新年的到來,很多人結束了繁忙的工作,就算是生意再好的商店也提前貼出告示,在春節期間x天內不營業云云。

官府也直接封印,直至元宵節後纔開始重新辦公。據說人大代表大會,即將修訂春節辦公原則,部分關鍵部門,在初三開始也會有部分官吏值守,以應對緊急情況。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那天,這天是東漢明帝制定的法定節日,原本是爲佛教準備的。不過李煜卻是宣佈這是元宵節,不僅有花燈和猜燈謎,還有元宵這種食物,更別說還有其他各種民俗活動,硬生生把宗教性質的節日,變成了純粹的民間節日。

元宵佳節之後,一支船隊開始浩浩蕩蕩離開了舟山碼頭,朝着南方東治縣那邊前進。兩天後抵達當地,略作休整之後,開始向東航行,當天就抵達了基隆港。專門有人記錄了這裡的經緯座標,方便以後直接從這裡前往舟山碼頭,不是要先回到東治縣。

第一工兵團的士卒開始下船,開始需要把周圍的樹木砍伐,把亂七八糟的植物清理乾淨,甚至還要分出一部分人探路,同時軍醫也在緊急準備藥物,預防瘴氣和其他的疾病。

夷州島上倒是有不少野鹿,其實就是臺灣水鹿,還有別的動物可以獵殺,不多時外出探索的士卒就回來,帶回了不少的獵物,看來今晚不需要再需要吃乾糧了。

負責農耕的士卒,也在悉心呵護着帶來的番薯、馬鈴薯和玉米的種子,畢竟在五年的時間裡,他們也將在這裡開墾出一批田地,並且在這裡種植糧食來補充食物來源。說到底,直接從本土把糧食運輸過來什麼的,成本到底還是太低了。

五天後,金瓜石金礦被發現,探索者驚喜的發現,這是一座大型的金礦牀,不僅有大量的金礦石在表層,非常方便開採。

同時這條礦脈裡面,還伴生了硫砷銅礦、黃銅礦、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銀金礦等,其他非金屬礦物也有不少,可以說是一座巨大的寶藏!

難怪這是秘密的行動,這個金礦若是傳出去,只怕就算是在內陸的大漢帝國,都要想方設法獲得出海口,然後直接殺過來搶奪!

只可惜,這和他們沒什麼關係,先不說他們本身就是軍人,他們這次來的任務,也是在這裡開礦五年。這不僅關係到他們的家人還有他們的仕途,李文也許諾他們這幾年算是外出執勤,所以薪水按照兩倍的數量進行發放,五年下來,也能攢下一筆豐厚的收入。

姑且,也算是有點湯水可以喝喝,士卒們也沒什麼好抱怨的,畢竟再抱怨下去,別人把他們丟在這座荒島上,那纔不知道該如何哭去……

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一年春節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67章 江夏蠻作亂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
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一年春節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49章 歃血以爲盟第67章 江夏蠻作亂被人忽略的那些女人背景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94章 何人不識君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