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

李煜也沒想過,一次講話就能讓他們直接回心轉意,甚至發憤圖強。

他的講話強調的只是兩點,底蘊和法治。前者是家族崛起的根本,真正聰明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去做;後者卻是國家穩定的根本,任何人不應該有特殊!

說是勸誡,何嘗不是警告?北方還沒有完善法制,甚至警察和檢查機構也沒有完善。百姓們還停留在封建時代,對官員有着本能的畏懼,這才縱容了這些二代的行爲!

至於老地盤裡面,則更多是一種報復心理,大概就是‘昔日對我愛理不理,如今讓你巴結不起’。地位的驟然拔高,使得不少人迷失了本心,僅此而已。

一週後,調查結果已經彙總了過來。經過他的演講,有六成以上的二代們,開始努力學習,還有不少的二代都有轉學的情況,或許是當衆被元首批評了一番,覺得沒臉留在原本的學校。一些犯過錯的二代,也在父親的職責下,開始向受害人道歉。

關鍵還是社會方面,有一個人開始檢舉這些二代的不法行爲,又沒有《未成年保護法》這種玩意,於是一夥聚衆鬥毆的二代,直接就被拘留了十五天。由於是公開拘留,消息也沒有加以限制,很快這些二代的背景就鬧得天下皆知的程度。

最後導致三個縣官引咎辭職,這個結果傳出,更多的二代也乖了起來。至少大家都清楚,如今就是風口浪尖,不好惹事。卻不想李煜趁熱打鐵,繼續深入宣傳法制社會和人民監督檢舉,以後想要惹事,只怕更難了!

做到這一步,李煜也就不再繼續深入關注。放在後世,這種父母打打屁股就了事的事情,國家領導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去管?老牌世家已經根深蒂固,拱衛着國家。又有股份制這種東西存在,哪個新貴維持不下去,回家吃乾股便是,董事會另外委派董事長便是。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在政治結構已經穩定的後世,暴發戶問題已經變得無關緊要。更別說在加強社會監督和法治力度的情況下,這個情況或許能進一步遏制。

李煜有這個時間,一則外部壓力還不大;二則國家範圍還小,需要處理的事情還不多;關鍵是真正能夠拱衛國家的世家階級還沒有構成,新貴的佔有比例太高,這纔不得不早點解決,以免以後問題鬧大了,難以收拾。

本質上,這玩意只需要父母多關心一下兒女的情況就好。實在不行還有社會的監督,以及法制機構進行維持,若這樣還解決不了,那也沒必要指望國家還能做什麼了……

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李煜的目光放在了第一次海戰上面。

這是昨天剛剛發回來的戰報結果,在對馬島駐紮的海軍部隊,與朝鮮半島那邊的大漢共和國海軍,或者說是近海水軍發生戰鬥。只是最終結果哭笑不得,己軍這邊憑藉着三艘近海巡邏艦,就直接把對方三十多艘樓船打得狼狽逃竄,最後還俘虜了對方事多艘樓船。

樓船這玩意看着巨大,實際上在內河航行都有翻船的危險,更別說直接在近海作戰。

高大的閣樓使得船隻的重量受到很大的影響,幾乎是平底的船底也使得重心在海上非常的不穩定。也就是當天沒有大風大雨,否則的話只要一股大一點的海風,說不得都能直接把這些樓船掀翻,根本不需要海軍部隊出手。

對方的樓船上裝備着火炮,但剛剛來了一次齊射,結果居然導致船體直接就解體了。巡邏到這裡的海軍部隊才意識到,這些樓船隻怕根本是剛剛建造出來,下水試航來着。

這不由得讓他們哭笑不得,試航都沒有開始,居然就膽敢對他們發動攻擊,到底是哪個白癡指揮這支海軍部隊的?

至於打出來的炮彈,的確有不少落到了海軍艦隊前方的海中。大漢共和國似乎也研究出了開花彈,以至於炮彈落水之後,居然還能夠爆炸開來。但就算這樣,火炮技術的落後,使得炮彈根本飛的不遠。

反而是華夏共和國這邊的海軍部隊,軍艦已經接受過實戰訓練的考驗。於是第一時間進行反擊射擊。由於只是近海巡邏艇,船上只裝備了三門火炮,饒是這樣也是直接命中對方的船體,直接把其中一艘樓船砸沉了。

隨即炮彈爆炸開來,更是直接把樓船攔腰炸成了兩半,落入海中。最讓人無語的是,樓船上居然連救生艇都沒有,上面的船員算是真的悲催了。

航行速度更是沒法比,近海巡邏艦明顯比樓船要小得多,但流線船身和軟帆的使用,使得船身的航行速度卻是遠超對方。通過遊鬥,再加上樓船有着致命的速度限制,頓時就把對方血虐得一塌糊塗。

最後他們狼狽逃竄,還被俘虜了十多艘樓船,將近數百名海軍將士。

這場海戰是打贏了,卻也說明了不少問題。首先就是大漢共和國已經開始在朝鮮半島造船,看樣子是打算通過朝鮮海峽登陸對馬島,甚至抵達倭國。他們那裡如今奴隸橫行,甚至有些奴隸販子,還把奴隸運輸到南方出售。

只可惜華夏共和國不允許有奴隸,也不打算做奴隸貿易。最終國家直接出面買下了這些奴隸,並且把這些奴隸送到了勞改營。畢竟他們都是戰敗的胡人部落的俘虜,不可能直接把他們釋放。他們會以勞改犯的名義,在勞改營工作五年,五年後表現出色,才能夠離開獲得華夏共和國公民身份。

至於怎麼樣才能算是表現出色……李煜認爲至少也要能說流利的官話,並且改變一些粗俗的行爲模式,學會基本的禮儀,簡單來說基本上就是重造三觀了。話又說回來,若非如此,豈能隨便把他們放回社會?到時候直接成爲恐.怖分子,報復社會怎麼辦?!

對於倭國那邊,李煜也打算是這樣安排,打得亞洲共榮圈的名義,解放和引導奴國奪取倭國的最高政權,最後成爲小弟,反正當年他們也用過這個藉口;最後,甚至讓他們放棄武裝,成爲純粹的附屬國家便是。

倭國九州島北部的金礦,還有南部鹿兒島地區的金礦,李煜可是垂涎得很。這是華夏共和國的禁.臠,豈能容許別人染指?

再說若是讓其他勢力,知道倭國那裡有大量的金礦銀礦,別的姑且不說,大漢共和國只怕能和李煜發了瘋的打海戰,更別說徐州軍政府的那位呂委員長。

進一步擴大李寧島(對馬島)的軍港規模,同時擴大海軍駐紮,全面阻止大漢共和國進入我國範圍內,這是李煜訂下的政策。經過代表大會同意,隨着第二批移民落實到位。

早些時候出去的第一批移民,已經陸續到位。由於沒有海外的都督,所以暫時採用軍事管理。反正本身就有大量的軍民家屬在內,所以軍官落實也非常順利。

再說這些移民地區,本身都是蠻荒之地,大量的土地尚未開發出來,沒有軍人的保護哪裡都有危險。是故一般來說,移民也不敢離開移民地太遠,就算要去耕作,也要在周圍有軍人巡邏的情況進行。

前往移民地的路上,也有一部分百姓因爲水土不服而出現各種問題,好在隨船醫生已經做好了準備,終究是有驚無險的抵達,並未出現任何傷亡。

第二批移民,預定是在三個月後出發。到時候新一批的海軍也會隨着新的軍艦揚帆出航,抵達前線進行駐防和巡邏!

結果卻不想到了195年6月,李寧島那邊再次傳回了新的消息。卻不是大漢共和國有進一步的動作,而是奴國那邊提出求援。

原來在九州島,奴國不過是幾個勢力之一,當地還有別的勢力,最大的勢力自然是邪馬臺國。這個國家前不久剛剛吞併了奴國隔壁的投馬國,如今開始調轉兵鋒,朝着奴國殺了過來。

投馬國可比奴國強大,這樣都被別人給滅掉,奴國自然以爲自己要完蛋了。

他們的國主,實際上在很多人看來,就是部落的酋長本來已經孤立無援,突然想到海外有強大的大漢可以作爲臂助!趁着海商前去出售商品,就提出依附華夏共和國,並希望藉助華夏共和國的兵力,對付邪馬臺國。

海商當然做不了主,於是就把消息帶了回來李寧島,最後傳回了本土。

“過去救援嗎?要不要先打探一下邪馬臺國的態度?”袁渙等人接到李煜的召集,過來就這件事進行討論,他看了報告之後,向李煜問道。

“一個願意臣服我們的國家,和一個態度不明的國家,要怎麼看其實早就一目瞭然了吧?當然,我們是正義的軍隊,趁機奪取別人政權的事情,總是做不出來!派出一支維和部隊,幫助奴國穩定倭國的安定和和平,也是人道主義應有之舉!”李煜淡淡的說道。

“元首所言在理!”衆人微微一笑,立刻開始安排下去。

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
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41章 楊浪說戰爭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114章 全民大掃盲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60章 大肚子山民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章 大海商糜勝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05章 呂布的野望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