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公開審判會

墨門迅速行動起來,配合監察部門提出最後的告知。

幾天下來,這十個縣城的官員並未理會,甚至私下出現勾連的情況,把地方的一些世家都拉下了水。他們似乎在商量着,脫離自治區,回到原本的郡治管轄範圍內。理由的李煜有辱官府威望,還打算聯合起來,告李煜意圖謀反。

結果然並卵,這些官員幾乎是第一時間被墨門的人制服,連同幾個和他們勾結的世家,其家主也被扣押了下來,然後被單獨關押起來。

縣城暫時有縣丞和縣尉負責接管,其中就有不少來自黃巾軍,但改名換姓的渠帥,如今他們都在地方縣城裡面擔任縣尉,當然更多的已經歸隱,安心承包土地或者工廠。

縣丞大多都是已經畢業的專科學生,他們知道自治區的規矩,上位後迅速進行整理和改革。在縣衙暫時沒辦法重建的情況下,還是開了縣衙大門,公開了政務情況和財政情況。

與此同時,設立法院和法律援助部門,和自治區接軌,爲需要申訴和伸冤的百姓服務。

針對已經下馬的官員帶來的空缺,李煜沒有直接派人上去,而是直接奏請劉宏另外派人過來上任,同時把這些官員和世家的串聯供詞也給遞上去。

其中不免添油加醋一番,甚至寫了他們打算密謀武裝推翻李煜,扶持一個傀儡成爲新的主事,讓自治區成爲吳越世家後花園的情況報告了上去。

劉宏如何安排不管,反正他們肯定沒有好下場。就算另外派人過來也沒用了,制度已經改革完畢,到時候他們來也必須要遵守自治區的規則。再說李煜又不是不允許他們經營副業,既然是正當的經營所得,有什麼好害怕的?

別的不說,他這個主事每個月都公開自己的收入,包括謝環的經營所得,還有卞玲瓏名下的幾座工廠的盈利情況。甚至他把所有工廠的股份情況,還有這筆錢如何而來都進行公開,乾淨清楚,百姓隨時都可以詢問調查。

這個舉動,自然是進一步提高了他的聲望。別的官員也是有樣學樣,公開他們手中持有的股份,還有這些股份帶來的盈利。可以說,自治區是當今世界上,最透明的一個政權。

百姓如果對某人的財務有疑問,甚至可以去專門的部門進行詢問或者查詢,自然有專門的人教導(忽悠)他們如何去了解這些財務情況。久而久之,大家都清楚了,主事大人連同官員們的每一分錢,都非常的乾淨,甚至不存在以權謀私的情況。

到了差不多九月份的時候,劉宏的回覆,罪首秋決——斬!從犯按嚴重程度來看,判流放或罰金不等!至於新的縣令,會隨着聖旨第一時間前往自治區!

有了這道聖旨,那麼這十個縣的縣令,基本上是難逃一死。

這些縣令背後的世家,自然也是收到了風聲,是故也是紛紛過來走人情,希望李煜能夠網開一面。也不求能夠免罪,至少可以免死!爲此,他們可以支付一定程度的罰金!

至於沒有勢力的少數兩個縣令,則是託獄卒向李煜表忠,只說能放過其一馬,以後必然以李煜馬首是瞻。李煜指東,他們絕對不敢往西。

情況就這樣放在李煜的辦公桌上,李煜卻是把程昱招了過來,問他該如何處理。

“若主公是一般人,那麼討好這些世家是必然的結果;但主公所行之事,以後必然會成爲所有世家的敵人,所以他們的友誼其實無關痛癢。

反而是那些沒有背景的官員,眼看世家子弟出事,他們卻沒事,只要有點腦筋的人,自會百般懇求主公的庇護,否則隨時會被那些世家算計。”程昱把問題的關鍵指了出來。

“既然如此,那不妨把事情鬧大一些,你看公開審判幾個主犯如何?”李煜問道。

宣判大會以前還少了?說到底就是政府爲了提高威望的宣傳,外加告訴所有的年輕人,違法犯罪是不對的事情!只是後來,類似的宣判大會就少了,甚至都不再舉行。

說到底還是媒體開始多了起來,很多東西在媒體上已經進行宣傳,就不需要另外進行公開宣判,也算是維護犯人最後的人權。

不過在東漢這個還不講人權,缺乏足夠媒體的時代,公開宣判也不是個例。只是那種公開召集所有百姓,大規模的進行宣判的行爲卻沒有出現過。

這是一個宣傳政府威嚴,貫徹政府政策,還有養成百姓自覺遵紀守法,這一良好習慣的效果。從這幾方面考慮,李煜打算以後每年都舉行一次這樣的公開審判大會。若某一年不再需要舉行,或許就意味着自治區的治安情況已經非常完美。

“以前就有這樣的習慣,主公此舉並不爲過!”程昱想了想回道,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就已經權衡好了利弊,並且支持這個做法。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過了幾天,所有小學、中學和大學,甚至專科學院的學生,都被學校組織起來,前往桃源鎮的中心廣場,觀看公開宣判大會。

不僅如此,周圍的居民,也可以前往旁聽,不過必須要服從現場警察和官兵的管理,不能隨意走動,不能喧譁鬧事。爲了確保大會順利進行,別說警察和武警,就算桃源鎮的縣尉管亥,也帶着五百士卒前來管理。

陵陽縣第一小學,在校長的帶領下,所有的師生也開始列隊,進入廣場。他們昨天開始組織人手前來,爲此調動了不少的車馬。

這次的情況有點特殊,再加上自治區的範圍還不是太大,是故花了一天時間,把陵陽縣、桃源縣和黔縣三地的學生們,都帶到桃源縣這裡觀看宣判大會。以後這樣的大會,將根據情況,直接在當地舉行,不再需要他們過來桃源縣這裡。

“郭小寶,你說這次宣判大會,主要是說什麼的?”有學生朝着自己的死黨問了句。

“不要叫我小名,我現在大名叫郭志!”郭小寶卻是郭義的長子,此刻也在隊伍裡面,被從小玩到大的死黨叫了小名,頓時有點不好意思。

至於郭志這個名字,其實也反映出了時代的特色。

自治區建立以後,山民爲了感激李煜,所以這幾年生出來的孩子,名字裡面以‘自治區’三個字命名的情況最多。後來出現了不少諧音,郭志的‘志’何嘗不是諧音‘治’?好在還有表字這玩意,否則到處都是同名同姓的。

“可是這名字聽起來和‘鍋子’很像,還不如小寶好聽!”後面的死黨開玩笑道。

“這是我爹取的名字,我當兒子的怎麼能反對?”郭志也只能表示無奈。

“這個大會你認爲主要是說什麼的?”郭志的死黨,也就是這個叫做陳至的學童繼續了之前的問題。

“既然是宣判大會,那自然是宣判犯人的唄!至於是什麼犯人,待會不就知道了?”郭志倒是沒有小學生的那種幼稚,這年頭不管哪裡的孩子,都非常的早熟。

十多歲的孩子,有時候感覺就是老大人一樣,彬彬有禮,甚至隱隱有點威嚴。這種情況在世家裡面尤爲常見,就算是普通家庭,小孩子七八歲開始承擔一些勞作的也不在少數,到底還是時代背景的問題。

見郭志興致缺缺,陳至也不說什麼,只是默默的跟着大隊伍排好隊。整個廣場按照縣城分成三個區域,然後每個學校從右往左進行排列,依次是第一小學,第二小學什麼的。中學排在稍微靠後的地方,大學和專科院校則更加靠後,這是考慮到身高的問題。

不過爲了避免站得太累,所以在校長的帶領下,所有人都坐了下來。

臺上的官員已經陸續就位,甚至犯人也被陸續押了出來。他們有不少都是肥頭大耳,一看就是富裕人家出身,不少感覺就算落魄,卻也有些儒雅。他們胸前都掛着一個牌子,大多上面寫着‘******’幾個字。

“老師,什麼是******?”郭小寶在最前面,老師就在他身邊,於是問了句。

“就是對自治區的存在有反對意見,甚至打算顛覆自治區存在的人啊!”老師想了想回道,他們大概也就瞭解過這個宣判大會的性質,更知道上面的人是什麼情況。

都有預先學習過,目的就是方便學生提問的時候,進行回答。

這些老師大多都是李煜培養出來的第一批學生,不少其實只有小學左右的文化。但相對的,他們對李煜的忠誠卻是狂熱級別。不少人有機會就自學,已經有少數成爲中學老師,甚至是大學老師。

留下來的,幾乎有不少也有真材實料,只是喜歡這份工作,所以並未打算升遷。

“那他們真該死!”郭小寶聞言,立刻露出厭惡的表情,不僅僅是他,其他聽到老師這個解釋的人,都露出這種表情。

第二代已經不止一次,被家裡人說過:“沒有自治區,就沒有他們如今的新生活。沒有自治區,他們還是沒有戶籍的山民。”

不少小學生的記憶深處,甚至還殘留着在山林裡面討生活的片段,對來之不易的生活非常珍惜。對給他們這一切的自治區和主事李煜,歸屬感和認可感都直接爆棚。

或許這份感情,會在新一代的孩子那裡淡化,不過要說狂熱,郭小寶這一代人,將是李煜最忠誠的支持者和擁護者!

宣判大會其實沒什麼,主要就是宣佈這幾個人的罪責和大漢陛下的決定。其中幾個情節嚴重的,被拉去菜市口公開處刑。少數被剝奪政治權利,有些則是意外被判定爲‘被牽連’或者‘被誣陷’,得以恢復職位。

若有人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都是寒門出身的縣令。

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一年春節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一年春節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79章 一朝天下驚
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95章 三猛士應召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一年春節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一年春節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79章 一朝天下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