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都城壽春

就是糜勝開始回航的時候,華夏共和國也在進行着一件重要的事情——遷都!

桃源市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不過到底是靠近黃山山區,發展潛力非常有限,而且也會破壞黃山的生態,以後想要發展旅遊業顯然就不太合適了。

五年前,隨着華夏共和國佔據了中原,荀衍就建議:“近共和國雄踞中原,繼續偏居江南,難免會寒了中原百姓的心!且定都桃源也多有限制,不利於共和國的發展!”

當時遷都的提議就得到了超過七成以上的人大代表的支持,剩下三成不支持,主要是因爲他們的主要產業就在桃源市這裡,一旦遷都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共和國的未來,自然不會被某些人左右,實際上李煜也覺得繼續呆在這個小地方也不是辦法。作爲一個來自後世的穿越者,就算要在江南定都,那也應該是在金陵,也就是後世的南京,更別說如今北方的東漢都城雒陽,就在他的控制範圍。

遷都雒陽,自然是不可能的,太靠近前線,而且函谷關如今卻是落在大漢帝國手中。最後甚至作爲北宋都城的開封府,也被直接否決,畢竟太靠近黃河邊上。

李煜是很想拿出‘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概念來說服他們,只可惜此等關係到共和國未來的決策,臣子甚至是人大代表們都表示要慎重對待。

最終選定了一個折中的地方,那就是壽春!這裡曾經被楚國作爲國度,本來也是比較繁華的地方,徐州軍政府時期這裡一度遭到衝擊,不過大體還保留了下來,甚至原本的宮殿只需要好好修繕一番,就能夠作爲皇宮。

這個決定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同意,一則這裡沒有離開揚州,二則距離中原也很近。既然人大代表大會已經同意,那麼遷都就成爲了必然。不過當時也沒有立刻就遷都,按照大會的協商,壽春要經過爲期五年的建設。

重新規劃城市結構,重新翻修宮殿作爲元首府和政府辦公室,建設數條主幹道。並且陸續把一部分政府機構搬遷過去,以免一口氣搬遷造成政務方面的問題。

這可是一個大動作,不過卻也得到了絕大多數百姓的支持。桃源市的百姓多少有點不捨,畢竟在國都下生活,那其實也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結果不知不覺桃源市就要不是國都了,這裡的百姓多少有點失落,卻也知道這個決定無法改變。

有人卻是立刻嗅到了商機,第一時間進行了招標,承攬了所有的建築材料。也有人直接去了壽春,趁着那邊的人還不知道情況,迅速把房子買了下來,免得到時候房價暴漲。

有些傢伙極端一些的,甚至把壽春郊外的建築用地給買了下來,畢竟隨着國都的開發,這裡以後肯定也會身價暴漲,拿在手裡過幾年再賣出去,說不得都能賺個幾倍甚至是十倍以上的利潤,於是最古老的炒地團開始出現了……

歷經五年,壽春的改造已經徹底完成,大部分的政府機構也已經搬遷到了那裡。於是在這五年後的今天,李煜正式宣佈遷都壽春,並帶着家人,在近衛軍的護衛下,浩浩蕩蕩的朝着壽春前進。

作爲近衛軍指揮官的趙風在近側護衛,也是亮相了一把,讓不少沿途的女子芳心躁動。

可惜趙風早就成親,兒子都已經能夠打醬油了。相比之下,一門心思撲在軍營裡面的趙雲,至今依然沒有成親。眼看都快三十歲了,趙風其實也爲這個兄弟感到着急。

這不,關羽的長子關平,去年都已經成親;黃忠的兒子黃敘,也是前年成親,去年底都有了一個女兒;徐庶、劉行和歐陽行等年輕一帶的將領大多都有成親或添丁,結果只有趙雲單身漢一個,作爲兄長趙風如何能不擔心?

趙雲其實也有一個愛慕的女子,這點趙風很清楚,那便是太平教的教主聖女張寧。只可惜張寧明顯暗戀着的是李煜,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只是張寧一天不嫁,趙雲都並不打算放棄這段初戀。

張寧的暗戀,似乎也不會有什麼結果了,畢竟李煜一門心思撲在工作上,已經不打算繼續招惹別的女人。家中已經有兩個賢妻,他已經非常滿足。

作爲當事人的李煜,卻並不知道這點,畢竟他日理萬機,自然不可能關注這些兒女情長問題。下面的情報人員或許知道這點,問題是這件事情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自然不會向他提起。

“父親,明年我想從軍!”在加裝了彈簧的四輪馬車上,李昊突然說了句。

他今年已經虛歲二十,且明年就能大學畢業。到時候他也將走出社會,本來卞玲瓏還希望他能夠考公務員,以後能夠多學習點政治方面的知識,然後在政府裡面幫助李煜。

可惜李昊從小就喜歡兵法武藝,更有暗勁期修爲,滿懷雄心壯志要在戰場廝殺一番,如何會去辦公室裡面熬履歷?哪怕他是李煜的兒子,嚴格來說不需要熬履歷也一樣!

以前礙於父母的期待,所以也不好把自己的決定說出來。但眼看畢業在即,他也不好繼續猶豫,趁着遷都,直接在車裡面提了出來。其實他也聰明,在那麼多人的注意下,卞玲瓏或者李煜再不滿,也不會斥責他。

“我以前和你說過,你的未來你來掌握。不過也必須要記住,我也說過你的未來,我不會給予你任何幫助,所以能走到多遠,看你自己的本事,爲父不會給你任何幫助!”李煜並沒有反對的意思,只是平靜的對他說道。

“這樣自然最好!”李昊也想要憑着自己的實力上位,只可惜他沒有明白,李煜不可能真的不去管他,而外面的人也不會認爲他真的是憑着自己的實力上位的。

長子李昊就是一個純粹的武者,在武道的熱情方面,和他叔父李文差不多,甚至兩叔侄有空也會切磋一番,又或者正是李煜忙於公務無法顧忌,李昊又經常和李文接觸,所以才逐漸成爲一個武癡的吧?

李文其實也是真心把這個侄子當兒子來培養,哪怕四年前他也有了一個兒子李衝。這個侄子非常對他胃口,不是親生兒子勝似親生兒子。嚴格來說其實誰都懂,李文甚至是李懿,其實和李煜沒有半點血緣關係,不過到了如今還有誰在乎這些?

不知不覺陵陽李氏立宗已經快要二十年,最初只有李煜和李伶,之後加入了李文,李懿卻也不是最後一個加入,近幾年來,也有不少隴西李氏的旁系過來投靠,家族的規模也開始龐大起來。

陵陽李氏和隴西李氏一樣,主要是活躍在軍中,只有少部分一兩個人,纔在政府裡面就職。其中一個便是李煜這個華夏共和國的元首,另外一個則是在地方擔任縣令的李崇。

隴西李氏的族人,似乎在軍事方面都有着天賦,甚至在經濟方面也還可以。但在政治方面的天賦卻是有點糟糕,否則李廣和李敢等人也不會落得那種下場。這幾代裡面,文才還算不錯的,也就那麼一掌之數,其他最多能當到縣令,說不定已經是極限。

李煜是隴西李氏最值得驕傲的族人,只可惜大家心裡都清楚,李煜未必和隴西李氏有血緣關係,他的來歷至今還是一個謎,不過至今這點已經被大家忽略了不計了。

“戰場如今可不同以往,危險重重的,昊兒你既然要從軍,母親也不阻攔你,只是在戰場之上,務必要保全好你自己……順帶,在參軍之前,先把親給訂了!”卞玲瓏隨着年紀的增長,變得有點唸叨,不過還是保持着嚴母的態度。

李煜有很多時間不在家,家裡雖然有任紅昌幫襯,不過作爲主母,卞玲瓏有義務也有責任把這個家看好。哪怕心有不忍,也要戴上面具,當着嚴母的角色。

也正因爲這樣,幾個兒女都管教的很好,至少沒有那種二代的脾氣。對於那種風氣,卞玲瓏是最爲反感的,尤其李煜已經明確說明了暴發戶和世家的區別,他們隴西李氏可是真正的老牌大世家,自然不能讓兒女如同那些暴發戶一樣。

一家人聊着聊着,終於是在李昊的妥協和弟妹們的祝福聲中,馬車來到了壽春。

此刻的壽春已經沒有城牆,或者說經過擴建之後,外部已經不再設置新的城牆。原本的城牆也得到了修繕,一方面作爲古蹟,一方面也作爲內城劃分的界限。

壽春的皇宮也是經過一系列的擴建和修繕,變得富麗堂皇卻不失威嚴。皇宮的後半部分是李煜的居所,這也是出於對元首的一種保護。前面部分是則是辦公室,華夏共和國的最高級行政部門都在這裡有辦公室。

李煜其實不怎麼喜歡這樣的安排,這有種籠中鳥的感覺。不過好在他心裡也清楚,自己不是歷史上那些封建君王,而這裡也絕對不會困住他的鳥籠。

宮殿前面不遠處,一座巨大的超市就在視線範圍之內,‘宜家超市’四個大字直接映入眼簾之中。作爲華夏共和國最大的連鎖超市,宜家超市也把總部搬遷到了這裡,花了五年時間,把這裡建設成爲華夏最大的綜合超市。

值得一說的是,華夏中央學院、中央師範學院和華夏國防學院則留在了桃源市那邊。按照李煜的構思,壽春將成爲華夏共和國一段時間內重要的政治首都;但是桃源市這個老都城,將作爲華夏共和國真正的文化中心,關鍵是那裡也的確具備那個條件。

“恭迎夫君,姐姐回家!”到了居所,先一步過來打點的任紅昌,帶着下人們出來迎接。如今的她出落得更加的嫵媚動人,近距離與她對上,只要是正常的男人都會生出與其上.牀的衝動,不愧是歷史有名的紅顏。

好在大家也是老夫老妻了,李煜也還算淡定,直接上前將其抱在懷中,溫聲細語的說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奴家不辛苦……”任紅昌感受着李煜的提問,幸福的回道。

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06章 陳氏的決定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62章 狠狠刷聲望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6章 幕後的帝王
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97章 決戰的準備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06章 陳氏的決定第47章 割地又賠款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22章 工會與野望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93章 坑慘了糜竺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52章 曹操統西域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62章 狠狠刷聲望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6章 幕後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