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後續人才至

於袁渙的初見是在三天後,當時好在李煜正在山下處理春耕的事情,倒是容易找到。否則若是在啓越鎮那裡處理公務,只怕袁渙要上山可不容易!

李煜看過歷史資料,這袁渙雖然官當得大,但本身卻是一個滿口仁義道德的腐儒。御史大夫的這個官職本身也就是爲了納諫設立,本身也算是一個言官,倒也算是專業對口。從歷史資料來看,其實就是是魏徵一樣的馬骨。

在身邊很煩人,但不得不供起來來表明自己賢明……歷代君王都愛玩這個,活受罪!

好在他目前只有三十來歲,還不算迂腐。按照歷史他如今應該是剛剛被推薦到雒陽,接受考覈後本來應該是成爲譙縣縣令,卻不想劉宏將其安排到了自治區這裡當縣丞了。

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救,不過一般滿口仁義道德的傢伙,總是有幾分爲國爲民的。只希望能夠用墨家或者共產主義思想,能稍微影響到他。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年頭儒家和後世的也完全不同,沒有那麼坑,其實也沒必要把事情往壞的地方去想。

袁渙可不知道,在見面初李煜就想到了那麼多的東西。只是按照官場習慣,來到李煜面前,行禮問好:“屬下袁渙,見過李大人!”

“袁縣丞,以後大家就是同僚,在自治區事務方面,還請多多費心!”李煜當即回禮,在漢朝就算是臣子給皇帝行了禮,後者也會回禮,禮尚往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刻李煜已經結城了髮髻,換上了儒袍,看起來和普通世家子弟沒什麼區別,就是黑瘦了一些。不過這文質彬彬的會話,卻絕對不是蠻夷所能模仿得出的,故而就連袁渙都不由得懷疑,李煜難道真的是隴西李氏子弟?

只是爲什麼那個門閥出身的子弟,會來到這裡,還建立了這個自治區!這種帶着明顯裂土封疆意味的存在,爲什麼陛下會批准成立?!

或許,這也是他需要在這裡工作的過程中,仔細查明的東西。世家會允許袁渙來到這裡任職,肯定也是帶着這種想法。換做別人,或許就是得過且過,但袁渙的話,應該會仔細探明究竟,然後從容上諫。若這裡有什麼不合理的,那麼他肯定會上奏廢除自治區。

若是沒有,則自治區必然有什麼特殊的情況,到時候也會被他發掘出來。

李煜自然也爲他引薦了縣尉祖茂,祖茂只是小世家出身,不過袁渙的出身也差不多,主要還是因爲有個牛x的老爹。故而也沒有擺出架子,大家平等交往倒也是有說有笑的。

“說起來,這位莫非是令郎?”李煜終於是找到了空隙問了問,之前開始就一直很在意,這個跟着袁渙的小男孩是誰。人雖然小卻懂規矩,大人說話絕對不插嘴。

“此乃犬子,此番出仕也不知道要留多久,且帶在身邊也好照顧!”袁渙沒有說真話,主要也是照顧兒子的情緒,不得不說他是個不錯的父親。

“原來如此,說來在啓越鎮那邊,某開設了一個學堂,只要是自治區的居民,都有資格前去聽書。若令郎喜歡,也可以過去聽課!”李煜順勢說道。

“李大人此舉乃大功德也!”袁渙沒有怪李煜胡亂教人。於公而言李煜教導越人,相當於是在漢化他們,這對於大漢來說的確是件大功德的事情。

至於這些學生能否出仕,袁渙卻並不考慮。畢竟要出仕可沒那麼簡單,別的不說,劉宏在建立自治區的時候,可沒有給李煜舉孝廉的權力。換言之只要州郡的官員沒有推舉孝廉,那麼他這些學生,不管學會多少知識,都有可能一輩子不能出仕。

但不管如何,教化一羣蠻夷,讓他們懂得禮儀廉恥,卻也是個不錯的結果了吧?袁渙到底是北方中原人,對吳越地區的情況一概不知,否則也不知道會有怎麼樣的感慨!

也不奇怪,這年頭通訊那麼落後,難得聽到些傳言還是世家故意安排出來的。換言之那些沒有真正來到這裡的人,又有幾個能知道山越的真正情況?!

本來按照李煜的意思,是讓袁渙先去啓越鎮那邊,適應一下辦公場所,順便安排好住宿的地方。不過當對方瞭解到,李煜正在視察當地春耕情況後,毅然決定跟着一起去查看,哪怕打打下手也好,他也很想了解一下吳越地區的春耕情況。

至於他的兒子袁廠,卻只是託人帶上啓越鎮就好。他相信,李煜沒有任何理由迫害他這個幫他的存在。他也沒有打算,給對方添亂。這往日無怨近日無仇的,何必要那麼戒備?

對於袁渙的豁達,李煜也是笑了笑,立刻安排心腹送袁廠前去啓越鎮。

本身卻是和袁渙忙碌了起來,近距離接觸,才知道袁渙真的是一個做實事的存在。他貫徹的是學以致用的思想理念,並不是那種死讀書專門研究理論的腐儒。

“這些就是番薯?”袁渙看了看在下田裡面的作物後問道。

“這些就是所謂的番薯,乃是我在外地待會。這玩意對土地的要求不大,所以就算是這種不肥的下田也能夠種植。至於產量,我說了也沒用,不若等它長出來再說吧!若是可以,便推廣到華夏各地,如此百姓將不必捱餓了!”李煜鄭重的說到。

爲了買到這五十畝地所需要的番薯,他可花費了三萬聲望值。量不大,就那麼三斤,價格奇高的原因是這個時代還沒有番薯這種東西,所以嚴重破壞了歷史線,爲了避免意外的發生,所以多收了一些錢作爲修復歷史線的費用。至於番薯本身,的確不貴。

尤其是購買了第一次之後,以後每斤只需要三點聲望值,相當於三塊錢一斤,可以說超便宜的。同時這也提醒了李煜,若是技術跟上了節奏,那麼是不是以後購買工業產品,也會變得便宜許多?

“大善!”李煜大概告訴了袁渙這些番薯的產量,說真的袁渙是不太相信有那麼高產量的,不過若真的是那麼高,而且能推廣出去的話,那的確是大漢百姓的福氣。

其實他不知道,後世所謂的康熙盛世,其實很大程度就是靠着寫番薯堆起來的!百姓就是靠着番薯粥,好歹是活了下來!生活還湊合得過去,感覺比明末的時候沒有番薯時要好得多,於是一個盛世就到了!

“大人,又有六個來訪者要面見大人您,說是要來應聘官員!”就在李煜正打算繼續和袁渙工作的時候,有親信前來報告。

“讓他們過來吧!”李煜就奇怪了,怎麼還有人來應聘這個自治區的官職?別的不說,就衝着這點,見上一面又如何?若真的有真才實學,那就算安排下去也無妨!

不多時,在親信的帶領下,六人緩緩走上前來,行了一禮後,紛紛自我介紹起來……

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62章 亂世的序幕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99章 幫呂布自立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
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02章 一下擄了三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62章 亂世的序幕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32章 事了返鄉去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50章 共唱《中國人》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10章 劉宏的苦惱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103章 暴力型革命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109章 劉備的崛起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85章 李煜的強勢第77章 兩炮定宛陵第154章 道家練氣術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38章 公開或辭職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31章 進一步說服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99章 幫呂布自立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