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章 姐夫如斯

甘信這話一喊完,原本也是兩眼亮晶晶看着那牛車的甘梅的小嫩臉立馬就是變得通紅,甚至有些氣急敗壞地拍了一下甘信的腦袋,嬌嗔道:“阿信!你胡說八道什麼啊!”說完這話,看一眼越來越近的牛車,嬌羞地喊了一聲,掉頭就跑。

看着甘梅跑開了,甘信也是嘿嘿賊笑了起來,而這個時候,牛車也是停了下來,從上面跳下了一名年輕男子,帶着一臉微笑,朝着甘信這邊走了過來。只見這名年輕男子也不過二十來歲,身形不算高大,但行進間卻是器宇軒昂,雖然身上的衣衫很是簡樸,卻掩飾不住從他舉手投足之間所流露出來的貴族氣質。膚色雖然白皙,但不知爲何,看上去卻是透着一股陽剛之氣,特別是那雙星目,迸射出的光芒能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拜服在他的腳下。

“嘿嘿!劉大哥!你回來了!”看着眼前這人,甘信心裡也是不由自主地歎服,隨即又是笑呵呵地走上前,說道:“聽說你這次去拜訪盧大人,結果如何?”

年輕男子微微一笑,這一笑,就彷彿是天上的日頭一樣,讓人從心底裡暖了起來,只聽得年輕男子說道:“你這小子倒是消息靈通!不錯,這次恩師回鄉祭祖,我與公孫伯珪一塊前去拜訪恩師,不過恩師還要趕回洛陽,所以我們與恩師也只是匆匆一會罷了。”

聽完年輕男子的話之後,甘信的兩隻眼睛頓時就是綻放出了亮光,頗有些嚮往之色地望向了遠處,說道:“聽聞盧大人乃是宇內名士,士之楷模,國之楨榦!只可惜,沒有能夠一睹他的風采啊!”

聽得甘信的話,年輕男子一臉的訝然,看着甘信就是問道:“阿信!這些話你是從哪裡聽來的?我倒是沒想到,你竟然如此崇敬我的恩師!”

聽得年輕男子對自己的稱呼,甘信也是不由得嘴角抽動了一下,立馬就是撇了撇嘴,哼道:“我說劉大哥!你怎麼跟我姐姐一個模樣,人家不是說夫唱婦隨麼?怎麼?我姐姐都還沒嫁過去呢,你就變成婦唱夫隨了?”

被甘信這麼一番調侃,年輕男子的白嫩臉頰上也是浮現起了一片紅暈,只不過他這天生的高貴氣質,就算是生氣,也是表現得很優雅。有些尷尬地看了一眼甘信,輕咳了幾句,隨即又是笑道:“對了!剛剛我還看到你姐姐在這裡,怎麼轉眼間就不見了人了?”

看着對方那侷促的模樣,甘信卻是沒心沒肺地笑了起來,不過很快又是一本正經地說道:“我說劉大哥!你看你和我姐姐年紀都不小了,村裡面和我姐姐差不多大的女人都生娃了!你什麼時候到我家提親啊?”

被甘信這麼一說,年輕男子越發感到侷促了,甚至還有點像小姑娘一樣將雙手緊緊勾在一起,說起話來也是結結巴巴的:“這個,這個,我,我,我現在,這不是,這不是一事無成嘛!我,我現在哪裡有臉上,上你們家去啊?”

看到年輕男子如此模樣,甘信不由得聯想起對方將

來在歷史上所留下的威名,心裡也是不由得流露出一種荒唐的感覺。強忍着心裡的笑意,甘信還是一本正經地拍着胸口說道:“劉大哥!你就別說那些有的沒的了!我只問你一句!你想不想娶我姐姐!現在我們家裡就我一個男丁,準確來說,我就是咱家的家主!家裡我說了算!只要你來提親,你和我姐姐的事情,就抱在我身上了!”

甘信的話一說完,年輕男子下意識地就是露出了驚喜之色,可見他對甘梅的確是心儀已久了,不過很快他便是反應了過來,看着眼前這個只有十歲的小子,不由得暗暗苦笑,沒想到自己這麼大的人了,竟然差點被這麼一個小子給忽悠了!只是在腦海裡想起那個有如白玉般的女子,年輕男子的心神也是不由得盪漾起來,忍不住說道:“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一定會風風光光地到你家提親的!相信我!”

年輕男子說出這話的時候,話語中透着濃濃的自信,讓甘信也是不由得一愣,不過很快甘信就是笑了起來,看着對方那充滿自信的模樣,低下頭,用僅有自己能夠聽到的聲音自言自語道:“相信,我當然相信,所以,我下半輩子可就全靠你這個姐夫了!劉備劉玄德!”

沒錯了,眼前這個看上去雖然有些窮困的年輕男子,正是在歷史上創下西蜀霸業的一代梟雄,劉備劉玄德!當然,現在的他,還只是一名籍籍無名的窮小子,但甘信可以肯定,只要抱緊了劉備的大腿,將來可就用不着擔心在這個年代混不下去了。而當他知道劉備的身份,以及劉備與他姐姐甘梅之間那點曖昧的情絮,甘信就可以確定,自己的姐姐就是歷史上嫁給劉備,併爲劉備生下太子爺劉禪的甘夫人。只是按照歷史上所記載,甘夫人應該是在徐州才嫁給劉備的,怎麼會出現在幽州,而且還與劉備這麼早就相識了。對於這些,甘信自己也是弄不清楚,不過不管怎樣,甘信可是認準劉備這個姐夫了,而且有這麼一尊牛人姐夫罩着,這也是甘信在這個年代最大的依仗!

“呃!阿信,你剛剛在嘀咕什麼呢?”雖然甘信自言自語的聲音很小,但劉備還是聽到甘信在嘀嘀咕咕的,對於自己心愛女人的這個寶貝弟弟,劉備也是覺得有些看不透,忍不住問了一句。

“沒,沒什麼?”甘信當然不會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說出來,連忙是擺了擺手,隨即又是笑着對劉備說道:“對了!劉大哥!你這次可曾給我姐姐帶了什麼好東西啊?先說清楚哦,要是你給我姐姐帶的東西不夠好的話,我姐姐可是會生氣的哦!”

“咳咳!”劉備下意識地就是摸了摸自己的袖口,顯然他給甘梅帶的禮物就藏在那裡,不過很快劉備就意識到自己又被這個未來小舅子給耍了,不由得一臉苦笑着說道:“你這個小子,當真是人小鬼大!還不趕緊回去!我回家見過母親之後,再去你家找你姐,咳咳,找你,找你!”

劉備這一張口又差點說錯話,一看到甘信那挪揄的表情

,劉備的臉那叫一個紅啊,再也顧不得那麼許多,直接掉頭就往村裡跑了。而甘信目送這劉備離開的背影,臉上的笑容卻是慢慢消失了,眉頭一皺,琢磨了起來。

算起來,如今已經是光和元年,剛剛劉備的話也是提起了一個人的名字,公孫瓚!若是甘信前世在歷史上看到的資料沒有記錯的話,公孫瓚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發跡的。先是被舉孝廉,擔任了遼東屬國長史,隨後又是在一場與鮮卑人的遭遇戰中立下軍功,被升遷爲涿縣縣令。後來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徵用兵馬,由公孫瓚領兵前去佐戰,此後連連征戰,立下無數軍功,成爲公孫瓚日後稱霸遼東的基石!

從剛剛劉備對公孫瓚的稱呼上來看,現在公孫瓚應該還沒有當上涿縣的縣令。原本的歷史上,劉備與公孫瓚兩人的起點都差不多,而公孫瓚就要比劉備幸運得多,當然,其中公孫瓚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但劉備的能力也根本不遜於公孫瓚!既然甘信來到這個年代,又成爲了劉備的未來小舅子,自然就不想讓劉備和原本歷史上記載的那樣,上半輩子一直顛沛流離,等到最後十多年才能過上好日子。劉備吃苦也就罷了,甘信可不想讓自己的姐姐甘梅也跟着吃苦,所以甘信必須要做點什麼,好改變這個歷史!

“公孫瓚現在比劉備多出的優勢,應該就是他在官場上的資歷,所以,首先,就要先讓劉備步入官場纔是!”甘信磨蹭着自己那一根毛都沒長的下巴,皺着眉頭思索着,想了好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只能是一邊繼續想辦法,一邊朝着村子裡面走去。

要步入官場,無論是在前世還是在現在,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個年代,步入官場最爲便捷的辦法,那就是舉孝廉。

以前看一些古裝電視劇和電影,古代想要當官,那就是要去參加科考,文人去參加文考,武人蔘加武考。不過這科考可不是從古就有的,而是在隋朝的時候,由隋煬帝楊廣所創立的一種選拔官吏、人才的制度,而在漢朝,則實行的是察舉制,顧名思義,就是察覺人才,然後上報舉薦的選拔制度。

按照舉期分類,察舉的科目可分爲常科與特科兩大類。歲科有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特科又分爲常見特科和一般特科。

所謂特科,就是特別情況下的選拔,至少眼前這一窮二白的劉備是肯定用不上了。而歲科,則是按照年份,固定向朝廷舉薦人才,其中就以舉孝廉爲重,公孫瓚就是靠着舉孝廉才踏入官場的。舉孝廉,乃是以郡國爲單位,由該郡國的長官審查管轄地區內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才,上報給朝廷提拔重用的一種選拔手段。當然,這種選拔手段最後也是要通過考試的,而考試的內容也主要是以儒家、經學爲主,對於這一點,師從儒家大師盧植的劉備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了,問題是,這舉孝廉的名額有限,劉備要如何才能從幽州各地的那些世家子弟當中脫穎而出?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五章 識破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十章 叔侄出動第十一章 潛入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五百二十章 聚焦許昌第九十二章 兩不相幫第一百零一章 客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奪先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糾紛第五百二十五章 許昌大戰(五)第三百零三章 趙昱第十章 叔侄出動第六十五章 強徵募兵第一百章 城門爭端第一百二十四章 曹操贈甲第十二章 初見太平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草原胡漢第二十章 程遠志第一百八十六章 胸襟第一百六十章 大戰偃師(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三百一十五章 叔侄密談第四百七十三章 佔據漢中城第三百零七章 糜家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北海被圍第四百五十九章 劉禪第四百九十四章 梟雄之亡第四百五十二章 爭馬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統之爭第二百一十一章 英雄殤第三百章 酒樓第三百四十二章 宿敵第五百二十一章 許昌大戰(一)第四百五十章 不甘心第四百六十章 刺客之謎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廣陵第四百九十五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四章 連環刺殺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發冷箭第四十二章 背叛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子的援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棄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潼關之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二百零九章 突圍第二百八十章 大鬧聚集地第二百四十章 擊潰於禁第九十一章 驕傲第三百三十章 北海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郭嘉獻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袁氏相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即位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 秦嶺大戰(上)第七十一章 涿郡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沂源大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綁架第三百六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二百零八章 突襲薊縣第五百一十四章 全城拜祭第一百八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三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獻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蔡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棄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祭拜第一百八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四十五章 騎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寡情薄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馬騰之死第六十二章 唐周的口供第四百九十六章 客卿第四百九十三章 長安之亂(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永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挑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零九章 突圍第四十七章 離去第一百零二章 州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倫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三百一十一章 樂成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玉帶第二百九十五章 襲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郭嘉獻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騰曹操第四百零九章 美豔少婦第三百七十六章 袖裡乾坤第三十九章 兩位高手第九十九章 盧植的手段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二百四十三章 該成親了第一百零三章 烏桓叛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虛城內第一百零三章 烏桓叛亂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子逃了第七十三章 涿郡之戰(六)第二百零三章 相邀
第四百一十五章 識破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十章 叔侄出動第十一章 潛入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五百二十章 聚焦許昌第九十二章 兩不相幫第一百零一章 客套第一百三十一章 爭奪先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糾紛第五百二十五章 許昌大戰(五)第三百零三章 趙昱第十章 叔侄出動第六十五章 強徵募兵第一百章 城門爭端第一百二十四章 曹操贈甲第十二章 初見太平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草原胡漢第二十章 程遠志第一百八十六章 胸襟第一百六十章 大戰偃師(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三百一十五章 叔侄密談第四百七十三章 佔據漢中城第三百零七章 糜家之死第三百一十六章 北海被圍第四百五十九章 劉禪第四百九十四章 梟雄之亡第四百五十二章 爭馬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統之爭第二百一十一章 英雄殤第三百章 酒樓第三百四十二章 宿敵第五百二十一章 許昌大戰(一)第四百五十章 不甘心第四百六十章 刺客之謎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下廣陵第四百九十五章 發難第四百五十四章 連環刺殺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發冷箭第四十二章 背叛第四百四十九章 天子的援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棄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潼關之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倫第二百零九章 突圍第二百八十章 大鬧聚集地第二百四十章 擊潰於禁第九十一章 驕傲第三百三十章 北海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郭嘉獻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袁氏相爭第四百九十七章 即位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 秦嶺大戰(上)第七十一章 涿郡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沂源大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綁架第三百六十九章 內訌第二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二百零八章 突襲薊縣第五百一十四章 全城拜祭第一百八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三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獻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蔡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棄城?第一百八十五章 祭拜第一百八十九章 禍水東移第四十五章 騎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寡情薄意第四百五十五章 馬騰之死第六十二章 唐周的口供第四百九十六章 客卿第四百九十三章 長安之亂(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流言四起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永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挑戰第四百一十一章 兵出潼關第二百零九章 突圍第四十七章 離去第一百零二章 州牧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倫上架公告及充值講解第三百一十一章 樂成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戰偃師(十)第三百九十一章 玉帶第二百九十五章 襲殺第四百五十八章 郭嘉獻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折騰曹操第四百零九章 美豔少婦第三百七十六章 袖裡乾坤第三十九章 兩位高手第九十九章 盧植的手段第三百五十四章 曹操的困境第二百四十三章 該成親了第一百零三章 烏桓叛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虛城內第一百零三章 烏桓叛亂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子逃了第七十三章 涿郡之戰(六)第二百零三章 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