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

聽崔琰這麼一說,劉贇忽然又想起了什麼來。只見他皺了皺眉頭,就說道:“這幾年征戰下來,有不少的軍士都成了殘疾之人。雖然本王給了他們一筆撫卹金,但也不想看到他們坐吃山空。季珪,動物園招人手的事情,優先考慮那些退伍的老兵及傷殘的士卒吧。只要他們的活動不受影響,缺胳膊少腿的也沒什麼關係,畢竟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勇士,所以本王絕不會拋棄了他們。”

崔琰在點了點頭後,忽然又問道:“主公,那飲料又是什麼東西,難道是酒水嗎?”

“動物園裡最好不要賣酒,萬一有人喝醉了酒打開了那些猛獸的籠子,那可如何是好?至於我剛纔所說的飲料,其實就是糖水,孩子和大人們玩累了自然會口渴,這樣賣些糖水出去,不就能解渴了嗎?而且還可以掙錢。”

崔琰在徹底明白了劉贇的意思後,便告辭出了攝政王府。而劉贇的寶貝女兒鶯鶯見這麼多動物被留在了家裡,頓時歡喜得滿院子的亂跑,一會兒看看雄獅,一會兒又指着黑豹叫大貓,把劉贇也給逗樂了起來。並抱起了鶯鶯,就給她介紹起了這些動物的名字來。

由於家裡的動物太多,經常吵得劉贇睡不好覺,劉贇只好將一些猛獸是送去了戶部,並催促他們趕快將動物園給建好。同時劉贇將其中的一部分貢品留在了宮中後,剩下的則全都賞賜給了有功之臣。

同時劉贇在一次朝會上,還提議要建英雄祠和凌煙閣。把滿朝的文武大臣們給激動得是齊聲叫好,劉贇所提議的英雄祠則是用來祭奠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將士們。而凌煙閣則是爲了表彰那些有功於社稷的文武大臣們,所繪製的功臣圖像及修建的高閣。

不過這件事情劉贇並沒有心急,他讓工匠們先拿出了滿意的圖紙及模型後,在開始修建也不遲。這天劉贇並沒有去朝堂,而是帶着自己的三子劉希和小女鶯鶯在院子裡玩。

就在父子三人玩得開心之時,長子劉新走了過來並向劉贇請安。而劉贇好奇地看了他一眼後,便問道:“新兒今日爲何沒有去書院呢?”

“回父王的話,今日書院休沐,所以孩兒就回來了。”

哦,原來是學校放假啊。劉贇點了點頭,便揮手讓他自己去玩。而劉新並沒有離開,反而又行了一個禮,說道:“父王,孔書院說一會兒會來家裡拜訪您,望父王能召見他。”

劉新嘴裡所說的孔書院就是孔融。這傢伙現在是雒陽書院裡的院長,所以學生們都稱呼他爲孔書院。而劉贇聽到孔融要來拜訪他後,便點了點頭,道:“等文舉來了,讓他來見我就是了。”

果然不一會兒就有下人來報說,孔融孔書院求見。當劉贇將孔融請進了自己的書房後,就笑着對他說道:“文舉,今日爲何想起來我這裡了,你不是最喜歡待在書院裡嗎?是不是有什麼事情需要本王幫你的。”

“王爺,今日我來是想給你推薦一位賢才,此人家學淵源、飽諳經史,是難得的大才之人啊。”

“哦,既然還有如此的賢才,那本王一定要見見。”

當孔融聽到劉贇的話後,立馬就叫人去把人給請了進來。當劉贇看到進來的是他的長子劉新和一個年輕人時,不由得就問道:“文舉,你向我推薦的人不會就是這位年輕人吧。”

“王爺,正是此人,他叫楊修,字德祖,乃是太尉楊彪之子。”

一聽到孔融報出的人名時,劉贇立刻就知道眼前這年輕人是誰了。楊修字德祖,東漢文學家,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母爲袁氏族人。

不過劉贇對楊彪的印象並不是很好,這傢伙是正統的儒學派,而且也是保皇黨一系。當初劉贇將劉協帶到了翼州後,楊彪便成了尚書令,這官職可相當於丞相了,而且屢次與劉贇作對。好在這傢伙有自知之明,並沒有與董承、伏完等人同流合污,否則他早就被劉贇給清算了。不過這也說明了此人的老奸巨猾,他知道硬碰硬是鬥不過劉贇的,因此纔將這份怨念是放在了心底。

而劉贇根本沒有給他反擊的機會,當聽到袁術在淮南稱僭號時,就以楊彪與袁術是親戚關係,想要勾結袁術廢獻帝,因此纔將他拿下,並剝去了他的爵位、罷免了他的官職,將他是徹底的趕出了朝堂並永不錄用。

當劉贇一想起這件事情來,看楊修的眼神就很不一樣了。同時他還發現自己的長子劉新對楊修此人很敬重,頓時又讓他想起了楊修是怎麼死的了。

楊修此人確實學問淵博,而且人也是極其的聰慧。有人說曹操是忌才了,所以才殺掉了楊修。不過劉贇可是看過三國演義及三國志的,楊修真正的死因乃是他參加了多嫡之爭。楊修可是曹植身邊的侍讀,同時也是丞相府的主薄。他多次參與了曹植與曹丕的繼位之爭,並幫曹植是出謀劃策,差一點就讓他的計劃成功了。

而曹操的身邊可不缺有才之士,像奇變橫生的賈詡,深通兵法和政治的荀彧、荀攸叔侄,有膽有謀的程昱等等,這些人在軍事和政治上的能力都遠超於楊修,卻沒有一個因爲有才而遭曹操忌殺的,所以曹操因忌才而殺掉楊修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這傢伙純粹是犯了古代皇室權力之爭中的大忌,參與了奪嫡之爭。再加上楊彪、楊修本人的身份及政治觀念與曹魏政權的利益有衝突,因此才招來了殺身之禍。楊彪、楊修可都是保皇黨和復古派一系的人,而曹操則是個不拘小節的改革派,所以他們註定了不會成爲一路人。

而劉贇的改革比曹操更犀利,也因此成了保皇黨一系裡的眼中釘。當劉贇再次擡頭望向這位彬彬有禮的年輕人時,不由得就說道:“你叫楊修,聽文舉說你有大才,不知你可願出仕呢?本王招賢納士從不拘一格,只要你有才,本王就會栽培你,讓你從底層做起,這樣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爲官之道。”

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十二章 打臉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
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三十六章 遼東公孫度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謀奪徐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二百一十六章 甘寧甘興霸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十二章 打臉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