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

張飛的勇猛顏良也是知道的,劉備三兄弟來幷州也有一段時日了,而顏良、文丑等武將也沒少跟關、張二人切磋過武技,所以看到張繡退走後,他並沒有去責怪張飛,反而是安慰地說道:“翼德將軍不必在意,那張繡小兒定不是將軍的對手,所以他才退回了馮翊關裡。等咱們攻破了馮翊關後,再殺他也不遲。”

而張繡在退回馮翊關後,李傕和張濟是加強了對馮翊關的防守,同時也阻止了張繡再出城去挑戰那名武將。畢竟袁紹軍不是白波軍,誰知道袁紹會用什麼手段來對付他們,所以守住這三輔一線對他們來說纔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當張飛再次發起挑戰時,馮翊關上卻掛起了免戰牌來,這可把張飛等人給氣得不行。當顏良派出人馬強攻馮翊關時,卻被李傕等人是一次次地擋了下來,這頓時讓顏良有些束手無策了起來。

好在這次辛評也跟了過來,當他建議顏良用以逸待勞之計時,顏良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仲治先生,你確定此計能成功嗎?”

“顏將軍,現在李傕和張濟就在馮翊關裡,以他們的兵力我們是無法拿下這馮翊關來的。不過西涼太守馬騰也正在攻打長安城,只要咱們假意退守幷州,李傕等人必會回援長安城的。一旦李傕將人馬調離了馮翊郡後,咱們再殺個回馬槍必能拿下此城來的。對了,臨來前主公正準備突襲扶風郡,到時候我們兩路大軍同時出手,必能攻下三輔一線並迎回少帝來的。”

辛評的話也得到了劉備的支持,劉備之所以會毛遂自薦地請戰,也是爲了能儘快地攻下長安城並救出獻帝來。只要他能在獻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番,就不怕獻帝不對他加官晉爵的。

到時候有了官位和地盤,再加上他這兩位義弟的勇武,他相信自己也能成爲一方諸侯的。而此時的顏良在聽了辛評的計策後,又想到袁紹還留了後手,於是便同意了辛評的計謀。第二天一早,他便率領着大軍就朝幷州的方向退去。

而袁軍的退走很快就傳到了李傕和張濟的耳朵裡,當兩人派出探馬跟了袁軍好長一段路後,才終於肯定了袁軍確實是退回了幷州一帶。而這時的李傕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對張濟說道:“翰昉兄,過幾日我就回長安城去,那裡還有西涼軍在攻打長安城。我怕郭阿多和樊稠他們忙不過來,所以想回長安城去助他們一臂之力。不過本部的人馬我會繼續留在馮翊關裡由你來統領,而我只帶走白波軍的人馬就夠了。”

兩天後,李傕帶着數萬白波軍就離開了馮翊郡,當他剛一到達長安城的時候,郭汜就把他迎了進來,並說道:“稚然,你回來的正好,我剛接到侍中馬宇家的一名家僮來報說,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三人正與馬騰、韓遂商議要裡應外合地拿下這長安城來,所以我剛纔也跟賈先生商量過了,不如咱們就給他來個將計就計,將馬騰和韓遂引進長安城來,然後用亂箭射死他們。”

聽了郭汜的話後,李傕想了想便說道:“賈先生的計策可行,而且馬騰和韓遂一定料不到我會回來的這麼快,到時候我會潛出東門,並襲擊他們的大營的。”

就在李傕和郭汜商定好了一切後,馬騰和韓遂也接到了馬宇傳來的密信,信中提到會在明晚寅時十分爲他們打開長安城的大門的。

當馬騰和韓遂在看完了這封密信後,馬騰是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就說道:“這封密信來得還真是及時啊,要是他們再不採取行動的話,那咱們也只能是打道回府了。現在咱們所剩的糧草已不多了,剛好夠我們回到西涼去。要是明日能拿下這長安城來,倒是不用再擔心這糧草的問題了。”

兩人在大帳裡有商量了一番攻城的事宜後,這才各自下去準備了起來。而這時候的長安城已進入了戒嚴狀態,同時由樊稠帶領的西涼軍也抄了侍中馬宇、諫議大夫種邵、左中郎將劉範三人的家,並且還將三人的人頭是砍了下來。

就在樊稠做完這一切的時候,郭汜與李傕也在長安城裡是佈置了起來。當第二天進入到寅時十分時,就見西門處的上方是燃起了一堆火光來,同時西城門也被一羣黑衣人是打了開來。

當馬騰和韓遂在看到西城門上方燃起的火光時,就知道他們的內應得手了。這時候就見馬騰一揮手,頓時西涼鐵騎就朝大門處是衝了過去,領頭的一人正是馬騰的兒子馬超。

而就在馬超率領着騎兵衝進城門時,忽然看到城門的兩邊豎起了無數的拒馬來,同時城門的四周也涌出了無數的弓箭手來。

當馬超一看到這情景時,就知道他們上當了,只見他揮舞着手裡的鐵槍就大聲地喊道:“不好,咱們中計了,快快退出城門去。”

而他的喊話聲纔剛落,就見四周是射來了無數的箭羽,有很多的騎兵都倒在了箭羽之下。而這時的馬超在挑飛了射來的箭羽後,也是奮力地就朝城外衝去。

當他好不容易衝出了城門時,就看到他們的大營也陷入了一片火光之中。而這時候郭汜和樊稠也衝出了城門,並率領着大軍就朝他們是殺了過來。

此刻馬騰和韓遂率領的西涼軍已成了驚弓之鳥,哪裡還抵擋得住李傕和郭汜等人的衝擊,於是他們在殺出了一條血路後,就朝西涼的方向是急速遁去。

韓遂在逃出了一段路後,竟然發現自己迷失了方向。當他剛要逃往陳倉的時候,卻被樊稠給堵住了去路。此時的韓遂在勒住了馬後,就說道:“吾與公乃是同鄉之人,今日又何必太絕情了呢?不如放吾一馬如何?”

而樊稠猶豫了一下,說道:“韓文約,我也是上命不可違啊。”

而這時的韓遂又說道:“吾此番來長安也是爲了家國大事,公又何必對吾苦苦相逼呢。”

聽了韓遂的話後,樊稠是拔轉了馬頭,並又下令收兵回營,竟就這樣放走了韓遂。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
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敗西涼軍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九章 屠神門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