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

隨着漢軍的入城,五萬蜀軍也正式歸降在了劉贇的帳下。當劉贇親自派人將監禁中的張任給放出來後,張任是一臉視死如歸地說道:“你還是殺了我吧,我是絕不會投降的。”

而劉贇笑了笑就說道:“張將軍,我記得你當初是先投了劉焉,然後才歸在了劉璋的麾下吧。而我要問的是;張將軍你究竟是漢臣還是蜀臣?”

聽劉贇這一問,張任頓時就啞口了起來。而劉贇又繼續說道:“我曾經也接受過童師的指點,而你的名字也是從童師那裡聽到的。你是童師所收的第二個弟子,當初童師雲遊西川之時,剛好遇到了你。而童師見你一片熱誠,所以纔將他的絕學‘百鳥朝鳳’槍法是傳授了與你。而你當時也指天發誓地說,學好這一身武技後,會報效我大漢王朝的,不知張將軍這話還算不算數?”

當張任在聽到劉贇提起了他的師父時,他的臉色頓時就有些羞愧了起來。而這時候的劉贇又繼續點醒他道:“張將軍,我大漢王朝經歷太多的曲折和磨難了,從黃巾起義到諸侯混戰,使得我大漢王朝是滿目瘡痍。而最令本王心痛的則是我大漢的百姓,他們顛簸流離、背井離鄉,整日裡是惶恐不安,這哪裡還是我漢家的天下啊。

自本王出道以來,戰黃巾、殺流寇、平異族,爲的就是這天下的百姓。現在本王已平定了大半個江山,並且我治下的百姓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這總算是讓本王得到了一絲的寬心。不過本王並沒有放棄要平定這天下的決心,所以本王這次來到了益州,就是想要告訴益州的百姓們,本王是來解救他們的,並讓他們重新回到我大漢王朝的懷抱。”

劉贇的話不僅感動了身邊的文臣武將們,就連鄧賢、冷皰這些降將也甘願跪在了劉贇的面前。此時的張任同樣是淚流滿面,只見他雙膝跪地地就向劉贇拜服道:“罪臣張任拜見攝政王大人,是我辜負了師父對我的教誨,同時也辜負了朝廷對臣的信任,還請王爺準我戴罪立功,已報國恩。”

見張任回心轉意後,劉贇是大喜地扶起了他,道:“張將軍,這收復益州的重任本王可就交給你了,希望你不要辜負了本王對你的信任。”

當劉贇又叫人把吳懿帶上來時,吳懿整個人看上去就像是老了十幾歲的樣子。此時的吳懿是一臉蒼白地跪在劉贇的面前,說道:“攝政王大人,你不能殺我,我妹妹可是你的皇嬸,按道理我們也算是親戚了。”

吳懿這麼說好像也對,畢竟劉瑁按輩分來說確實比劉贇要高一輩,所以劉贇見了劉瑁或者是劉璋都得叫一聲皇叔纔是。而劉贇也是知道吳懿這個人的,在演義中吳懿爲人高亢強勁,又因其妹的身份,在西川政權裡也算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了。同時吳懿還是一個文武雙全之人,他初隨劉焉入蜀,劉璋時任中郎將。劉備進攻劉璋,吳懿歸降劉備,歷任討逆將軍、護軍、關中都督。後隨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並與魏延在陽溪大破魏將郭淮、費曜,升任左將軍,進封高陽鄉侯。諸葛亮逝世後,任漢中都督,升任車騎將軍、雍州刺史、假節,又進封濟陽侯,建興十五年(237年)去世。

吳懿的簡歷那絕對是精彩的,所以劉贇打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殺他。只見劉贇叫人給他鬆綁後,就說道:“吳子遠,我知道你爲什麼會阻止我進川,因爲我一入蜀你們這些世家門閥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手握話語權了。當年先帝還在世的時候,你們這些世家門閥就將先帝逼到了牆角,讓先帝的詔書是出不了雒陽城。每當先帝想要重振朝綱之時,也是你們這些世家門閥出來是百般的阻撓,讓先帝的滿腔熱血最終化爲了烏有。

你們這些世家門閥就像是吸血鬼一樣,不停地吸着我大漢的血脈,也最終導致了黃巾軍的起義,以及諸侯割據、各自爲政的局面。現在我大漢已到了風雨飄搖、動盪不安的時局,而你們根本不顧朝廷的大義以及百姓的死活,任意惘然地爭奪着自己的權利,而最終也導致了我大漢朝的滅亡。”

劉贇說的這番話也確實是按着史記來講的,就算那司馬家族最後統一了整個大漢,但漢朝的底蘊也早已是名存實亡了。而且到了東西兩晉之時,由於人口的急劇下滑最終被異族人所侵,這也就是史記上所說的五胡亂華了,而到了那時大漢的百姓們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十室九空的慘狀。

劉贇當初在做出要爭霸天下的決定時,就是爲了要杜絕那些異族人的入侵,以及儘早地結束掉這場諸侯混戰,所以他才頻頻舉兵范進,以便收復失地。

此時的劉贇又看了吳懿一眼後,才繼續說道:“我入西川並不是想要對你們世家門閥趕盡殺絕,現在我已收復了八州之地,在這八州里同樣有許多的世家門閥。我只不過是拿回了一些屬於皇家的特權而已,同時我也對你們這些世家門閥是做過了補償的。只要你們執行我的新政,你們依然可以重回朝堂做我大漢的官員,畢竟你們也是我大漢的一份子,而且還是家學淵源。”

聽了劉贇的這番話後,吳懿算是徹底的明白了劉贇的用意。那就是皇權至高無上,所有的一切都必須以國家利益爲重。現在劉贇的勢頭已經無法阻擋,而且他手下還有雄兵百萬,就算把西川的世家門閥全都加起來也不會是劉贇的對手的。所以吳懿在長嘆了一聲後,便說道:“有王爺入駐我西川,乃是西川百姓們的福氣啊,我吳懿願代表西川各家族向王爺您俯首稱臣,也望王爺您能信守承諾。”

“吳先生請放心,我劉贇說過的話還從來沒有反悔過。只要你們一心爲公,我劉贇就敢保證你們的人身安全及財產安全。是你們的東西我劉贇絕不動分毫,同時我手裡的一些商機也願意拿出來與你們分享,總歸一句話爲了大漢的強盛,我願意與你們攜手並進。”

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
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二百一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三百八十四章 銅牆鐵壁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一百一十七章 阻擊烏桓聯軍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圍攻建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獸兵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五百六十二章 心中的陰影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