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

半月後,徐庶一行便進入了翼州的地界,當他們剛一到達魏郡之時,就見前方出現了一支軍隊,領頭之人正是張郃張儁乂。

當張郃率領着數百騎兵隊出現在徐庶等人的面前時,張郃便跳下了馬來並拱手對徐庶等人,說道:“元直,主公聽說你已到了翼州,所以特派我來護送你們前去鄴城,而且主公對你的這幾位朋友也是十分的看重,他會在鄴城掃榻相迎各位的。”

聽到張郃的解釋後,徐庶頓時是感動地說道:“沒想到與主公分別數年,主公依然還記得庶,當初主公對我母子恩同再造,這次庶回來就是要報答主公的知遇之恩的。張將軍,還請你前面帶路,咱們這就去見主公吧。”

兩日後,徐庶一行終於在攝政王府裡見到了劉贇,而劉贇也早就在王府裡設下了酒宴歡迎徐庶的迴歸。在酒宴中徐庶也將自己的好友介紹給了劉贇,當劉贇聽到這幾人分別是石韜、孟建、龐統時,他頓時是大喜地說道:“廣元、公威、士元,歡迎你們來到鄴城,這幾日就讓元直陪着你們四處看看吧,你們想去哪裡都行,沒有人會爲難你們的。等你們所見所聞之後,再來告訴我你們的想法怎樣?”

聽到劉贇的話後,石韜等人拱了拱手就回答道:“多謝王爺的賞識,我等恭敬不如從命。”

石韜、孟建等人都屬於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也更是士林中的名士。而龐統不僅家學淵源,其謀略更不在諸葛亮、司馬懿等人之下,所以劉贇對龐統也是抱有了極大的收服之心。

而石韜等人也沒想到位高權重的攝政王竟然是如此的平易近人,頓時在他們的心目中對劉贇又親近了幾分,就連龐統也對劉贇的態度是微微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數十日裡,徐庶帶着石韜他們去了青州、徐州、司州及幽州等地,讓他們見識到了在劉贇的治理之下,百姓們都過着衣食無憂的景象,特別是看着百姓們那一張張的笑臉,石韜不僅感慨地說道:“好啊,太平盛世也不過如此吧,這可都是攝政王大人的功勞啊,難怪百姓們對攝政王大人是如此的敬重,還真是應了孟子的那句名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啊。”

“嗯,廣元說的不錯,攝政王大人的確不同於何進、董卓之輩,他是真心在爲百姓們開創一個太平盛世啊。”

此時的徐庶聽到好友們在誇讚劉贇之時,心裡也是美滋滋地說道:“廣元、公威、士元兄,不知你們的心中可有了答案,主公一向都是唯纔是舉,絕不會有任何的歧視與偏狹,所以他纔會得到這麼多人的輔佐。”

聽到徐庶的話後,石韜和孟建都笑了笑,說道:“元直,我們的心中早有了答案,等見了攝政王大人再說吧,哈哈哈。”

三日後,幾人再次來到攝政王府,當劉贇將幾人請進了大廳後,石韜和孟建是躬身地就拜在了劉贇的面前。此刻的他們已被劉贇的胸襟所折服,所以甘願拜在劉贇的麾下。

當劉贇又把目光看向了龐統時,龐統則問道:“攝政王大人,如果有一天你統一了整個大漢十三州,你會坐上那張龍椅嗎?同時你也會繼續爲百姓們開創這個太平盛世嗎?”

聽到龐統提出的問題,石韜、孟建等人頓時就替是他捏了一把冷汗。而劉贇則笑了笑說道:“如果真有那麼一天的話,我會順應民心、尊重民意,並繼續關注民情及致力民生的。”

劉贇的話剛一說完,龐統頓時就拜服了下來,並連稱劉贇爲主公。而劉贇見龐統等人都拜服在自己的帳下後,也是大喜地說道:“諸位賢士,能得到你們的相助是我劉贇之幸事,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與諸位攜手並進。”

說實話劉贇得了這麼多的地盤還真是緊缺人才,雖然每年都有不少的士子從北海書院裡畢業,但往往剛一出北海書院,就被各州郡的州牧們是爭搶一空,所以劉贇常常抱怨那些州牧們有本事去別的地方搶人才啊,別隻盯着北海這一家書院。

同時劉贇對石韜和孟建的安排也早有了主意,那就是三韓剛打下來,需要官員前去坐鎮,而石韜和孟建就是最好的人選。至於龐統和徐庶,劉贇則另有重用。

不過劉贇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當他叫來了徐庶和龐統後,就說道:“元直,我知道你和廣元他們都被稱作是諸葛四友,現在我已見到了你們三位,那還有一位崔鈞崔州平又去了哪裡呢?”

當徐庶將崔鈞的身世告訴給了劉贇後,劉贇不由得是嘆息地說道:“當日在殿前的一番爭論又豈能如此的介懷,不是元直提起此事我都已經忘了那崔威考。不過崔烈在長安城殉職一事倒是值得表彰,這樣吧,明日我啓奏陛下後,給那崔烈及他的後人們封一個官職和爵位吧。

對了元直,你們來翼州時,可曾邀請了那諸葛亮?不知這位諸葛孔明對本王又有什麼評價呢?”

當徐庶和龐統將諸葛亮的原話及想法說出來後,劉贇不由得是搖了搖頭說道:“士元的猜測沒有錯,那諸葛亮確實有些偏重於權力的掌控了。而恰恰有一人還真能滿足他的要求,不過一旦這人重用了諸葛亮後,那劉表和他的荊州可就有麻煩了,希望曹操能及早的重視起此人來。”

“主公,你所說的這人是誰,他真能給孔明兄如此的權重嗎?”

聽到龐統的疑問,劉贇笑了笑就說道:“此人叫劉備、字玄德,我聽說他敗走徐州後,就投了劉表劉景升,而劉表則把宛城交給了劉備來駐守,這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考驗吧。雖然這傢伙很有些僞善,但他卻有真正的梟雄之相,劉表收留他就等於是引狼入室了。如果那諸葛孔明真投了劉備的話,劉備肯定會一飛沖天的,而到了那時真正頭痛的就應該是我那位好友曹操曹孟德了,他們之間必會有一場龍爭虎鬥的。”

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
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九十一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二十四章 說客秦宓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七十九章 黑名單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三百九十六章 落井下石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五百七十二章 夷爲平地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二十三章 一詩成名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同仇敵愾第一百五十四章 攻打荊州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一章 “狂龍”劉惲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八十六章 袁術的末日 (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