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三國之謀伐九桃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廣縣。

管氏宗賊聚攏族人,攻佔了縣城。

青州黃巾的來源其實就是之前被打散的冀州黃巾。

當初張角黃巾起義,在冀州戰場的主要兵馬來源,就是冀徐青三州。

漢朝鄉土情節嚴重,冀州戰場失敗後,被打散的黃巾各自逃命,又回了老家。

原來冀州的黃巾就往北,佔據了常山國北面的太行山,控制了這一點的土地和鄉縣。

徐州黃巾則撤到了兗州的泰山郡,再過幾年,會被泰山太守應劭擊敗。

青州黃巾也同樣回了青州,近百萬之衆,控制了北海、東萊二郡,散落在二郡各縣城,又當回了農民。

唯有濟南齊國和樂安的黃巾則還是佔山爲王,一邊種地一邊割據一方,青州處於一片混沌。

目前青州黃巾能夠存活下來,主要有三點。

一是以前的存貨,去年黃巾席捲天下的時候,黃巾攻殺各地豪強,搶奪了很多糧食,這些食物到現在還有存留。

後來夏侯淵攻破司馬俱和徐和二人,就繳獲了大量糧草物資,幫了曹操不少大忙。

二是劫掠地方,黃巾雖平,可餘勢還在,樹倒猢猻散,散掉的猢猻依舊要吃要喝,各黃巾部曲迴歸原籍之後,免不得禍亂地方。

青州便是如此,如今各地一片亂象,人人自危,青州百姓要麼依附豪強,要麼依附宗族,要麼依附黃巾,這三方勢力不是同盟關係,經常互相攻打劫掠,尤以黃巾最盛。

三是種地。

你沒看錯,黃巾確實在種地。

漢民族是最依賴土地的民族,千百年來,無數英雄豪傑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們的名字。

世人歌頌着英雄們的豐功偉績,卻忘了更多沒有在史書上寫下他們姓名的農民勤勤懇懇地紮根在這片土地裡。

無數朝代,億萬黎民百姓,與這片他們熱愛的大地融爲一體,最終歸於塵土。

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的名字,史書不會關心他們的生死。

但不要忘記,任何一個華夏子孫,追溯祖上,都是農民的兒子。

黃巾士兵的來源是什麼?

他們是以前被豪強惡吏掠奪了土地,活不下去的農民起義軍。

漢民族的農民是最清楚坐吃山空會有什麼後果。

廣縣城外,一片片良田上壘起了桔梗稻草,火光焚天,一堆堆的糞土攪拌在泥土裡。

黃巾兵們將水傾倒進田中,用手揉用腳踩,不斷將草木灰和糞土攪拌。

沒人會在意自己是不是光着腳踩在別人的大糞上。

因爲這是最好的田地肥料。

廣縣的宗賊比較特殊,並不是單純的管氏宗族的人佔據了這裡。

管亥回來的時候,還帶了幾萬黃巾,所以廣縣的人主力還是曾經的黃巾士兵,只是他們的頭目是管氏首領而已。

當關羽的大軍出現在地平線上的時候,連冬季都在農田裡忙活的廣縣黃巾兵愣住了,呆呆地看着遠方。

“那是什麼?”

“好像是大隊人馬。”

“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來廣縣?”

“不知道,難道是徐首領?”

“去稟報給首領!”

距離太遠了,只能隱約看到模糊的人影,不知道是敵是友。

有人回城裡稟報,大多數人都沒有動。

他們不相信真的會有人在冬季打仗,也不信是有人來攻擊他們,畢竟齊國境內哪來的敵人?

作爲齊國境內除了徐和以外最大的一股勢力,廣縣的黃巾已經安穩渡過一年了。

與其讓他們相信臨淄城裡那昏庸無能的太守會派兵攻打他們,

還不如相信管氏首領跟徐和的聯盟破裂了,兩方要大打出手一次。

然而,等地平線上的那條黑線越來越近,對面的人馬緩緩來到近前的時候,所有人都看到了那身官軍制式的札甲。

鋒利的長矛在冷厲的寒風中閃爍出冰冷的光澤,一杆高高的大旗豎起,上面龍飛鳳舞寫了一個“關”字!

“官軍!”

隨着一聲尖銳的長嘯,在田地裡忙活的黃巾士兵都愣住。

當最前頭奔馬的馬蹄聲震動大地的時候,人們瞬間從呆若木雞的狀態驚醒過來。

官軍,真的是官軍!

一剎那,所有黃巾士兵全都顫慄起來,爭先恐後地從田裡跑出去,連在田邊的鞋子都來不及穿,光着腳一身泥往城裡跑。

然而關羽卻只是騎着馬,帶着五百騎兵蜂擁而來。

看着滿身是泥,滿臉驚恐的黃巾士兵,關羽微微皺眉,對身邊的傳令官道:“傳令,不許殺手無寸鐵之人。”

“將軍,他們都是黃巾士兵,等他們拿了武器.......”

傳令官略微猶豫。

“嗯?”

關羽冷厲的眼神掃過來。

只是看了他一眼,傳令官便覺得遍體生寒,連忙道:“唯!”

“關將軍有令,不許殺手無寸鐵之人。”

傳令官迴轉後方,高聲宣佈。

關羽帶着五百騎兵猶如一隻錐子一般殺到了城門口,那城門甚至還來不及關上,因爲外面還有無數沒有來得及進去的黃巾士兵。

“誰敢來我廣縣撒野。”

正在此時,城中忽然殺出一標人馬,爲首的是一個彪形大漢,揮舞着手中的長刀,拍馬而來。

來人正是在管亥,之前進城報信的人告訴他來了人,管亥出來的時候,恰好看到了數百匹戰馬向着城門口方向衝來,管亥大怒下,帶着人馬殺出城。

可是當他衝出城門,看到那風中迎面而來的長鬚紅臉漢子時,只覺得寒毛倒豎,差點一個沒穩住從馬上墜落下去。

“關......關羽?”

管亥頭皮發麻,怎麼是這個殺神來了?

雖然在戰場上,管亥只報了自己的姓名,關羽並沒有說他的名字。

但事後關羽勇猛無匹的名氣也傳遍天下,管亥自然知道那日差點把他殺了的紅臉漢子是誰。

沒想到自己都從冀州跑回了青州,甚至都沒有回樂安老家,而是千里迢迢來了齊國投奔遠方親戚,竟然還能碰到這廝。

難道這人是自己命裡剋星,老天要他殺了自己?

“管亥?”

關羽眯着眼睛,管亥還真在這兒。

“你怎地在此?”

管亥語調都有些變弱了許多,作爲黃巾第一勇將,他差點被這紅臉漢子劈死,若不是最後兩邊鳴金罷戰,也許自己的屍體都已經變成泥漿。

關羽坐在馬上,青龍偃月刀倒持在身後,左手撫須,緩緩開口道:“關某調任青州,吾爲官軍,汝爲賊軍,自當來討之。”

“汝要趕盡殺絕?”聽到關羽的話,反倒激起了管亥的兇厲,自己都跑到齊國來了,關羽還不放過自己?

“哈哈哈哈。”

關羽朗聲笑道:“非也,某來是來給你一條生路。”

“給我生路?”

管亥語調沒有變化,拳頭卻握緊了一些。

他感覺到了一絲屈辱。

“不錯。”

關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話有問題,繼續道:“如今我四弟調任青州刺史,治理一州之地,我來前四弟特意囑咐我,莫要對爾等斬盡殺絕,以招降爲主,你若是識相,就下馬受降,免得這城中生靈塗炭。”

“我若是說不呢?”

管亥眼裡冒出熊熊的怒火,的確,我是打不過你,但不代表你就可以這樣羞辱我!

“那就打到你降爲止!”

關羽一夾馬腹,倒拖長刀,直奔管亥而去。

高頭大馬如颶風奔來。

普通馬根本馱不動關羽,青龍刀加上他的體重達到在220公斤以上。

所以關羽的馬,是精心挑選的北地草原戰馬。

雖然比不過赤兔、烏騅、的盧之類的絕世好馬,卻也是上等的優良品種,價值數十萬錢。

只見那棗紅馬揚蹄飛奔,眨眼間就已經來到管亥身前,青龍偃月刀閃爍的寒光晃人眼睛,如銀色月牙般絢爛奪目。

管亥一咬牙,擡刀橫舉試圖將劈來的大刀架住。

錚!

只聽鏗鏘一聲,發出劇烈金屬碰撞的聲音。

管亥的刀穩穩將偃月刀格擋住。

關羽眼睛眯起來,他只用了單手,管亥雙手舉刀架住並不奇怪,因此立即變招,換劈爲削,橫掃向管亥的手指。

就看見偃月刀在管亥的刀杆上擦出火光迸濺,刺耳的摩擦聲像是要把人的耳膜擊穿。

“呀!”

管亥一聲咆哮,鬆開左手讓關羽的刀劈下去,同時自己往右邊躲開。

偃月刀帶着可怕的勁風從他的身側劃過,眼看就要劈到馬的身上,關羽卻是及時收住,硬生生將刀提了回來。

這收刀?

管亥心驚膽戰。

就這舉重若輕的收刀本事,他就自認做不到。

幾十斤的刀劈下去慣性多大?

揮舞就很不容易,更別說止住這股慣性。

然而關羽卻能做到。

管亥只覺得毛骨悚然,心中惶恐。

他本來就對關羽十分畏懼,心裡有了陰影,現在更加害怕。

但管亥也是條漢子,咬牙繼續揮刀劈砍。

官軍的突襲讓廣縣沒有一絲防備, 城門到現在都還沒有關上,要是他調轉馬頭逃回城裡,官軍眨眼間就能殺入城裡,他必須要拖延時間。

見管亥又舉刀揮來,關羽怡然不懼,單手提刀格擋,又是噌的一聲金鐵交鳴,長刀刃上似有青龍咆哮,虎虎生風。

不過二三十招,管亥就落入下風,苦苦支撐。到第四十招的時候,關羽陡然變招,上撩斜刺。

這個變招是管亥沒有預料到的事情,只聽嗆啷一聲,長刀被挑走,掉在地上。

關羽又該劈爲拍,打在管亥肩頭,將他拍下馬去。

管亥掙扎着直起腰,躺在地上看着只覺得自己渾身都在顫抖,低頭看了眼裂開的虎口和發白的掌心,苦笑道:“某輸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別看他的戰馬沒有逃跑,就在身邊,但管亥手裡沒有武器,要是翻身上馬駕馭馬匹逃跑,光馬匹發力的那幾秒鐘,就足夠關羽劈死他三次,所以管亥很清楚,他要是逃跑,必死無疑。

關羽瞥了眼不遠處正在緩緩關上的城門,輕笑道:“你是條漢子,待在這裡可惜了,跟某走吧。”

管亥搖搖頭:“這裡是我管氏宗族,都是我的族人,我是不會投降的。”

族人?

關羽擡頭看向城樓,城樓上人頭攢動,隱隱有箭矢從女牆上冒出來,不由皺眉問道:“你確定他們把你當族人?”

管亥擡起頭,只見城樓上往日喊他族侄喊得十分親熱的那位廣縣管氏族長,站在上頭,冷漠地看向城下,二人對視,那族長咧嘴一笑,一聲令下:“放箭!”

箭鏃如雨,劈頭蓋臉地射下來。

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請假條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七章 定徐州(2)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三章 盧植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五十章 鬥將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
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請假條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七章 覬覦河內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七章 定徐州(2)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三章 盧植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五十章 鬥將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