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

“這!”

諸葛亮大驚不已,聽着身後傳來的鼓譟聲音,一臉不敢置信。

張繡軍怎麼可能會出現在自己身後?

難道是宛橋失守了?

陳羣見諸葛亮還在發愣,師君陳暮也沒有任何表態,反應最快,連忙說道:“師君,張繡來了,咱們必須要儘快鳴金收兵。”

陳暮搖搖頭:“不用,派人去跟許褚說聲讓他回來保護我就行,待會看看張繡什麼意思。”

“師君這是?”

陳羣一臉詫異,都到了這個關口,難道還不下令讓士兵回防嗎?

陳暮神秘一笑:“待會你就知道了。”

諸葛亮失魂落魄道:“師君是不是早就料到了張繡的軍隊會出現在我們身後?”

陳暮拍了拍愛徒的肩膀,說道:“孔明你還年輕,此戰你已經做得很好,無需自責。賈詡乃是狡詐之輩,被他算計並不是什麼難堪的事情。”

這句話雖然沒有告訴諸葛亮自己有沒有預料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但光那份自信從容不迫的態度,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諸葛亮頗爲氣餒,但他畢竟是百折不撓的性格,得到陳暮安慰之後,很快重拾信心。

思索片刻,他問道:“師君,張繡會出現在我們後方,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李蘭將軍那出了問題,宛橋失守。第二個就是他們用了疑兵之計,恐怕兵分兩路,一路南下育陽,一路北上雉縣,從東武橋過來的吧。”

陳暮笑着對他說道:“確切說,一定是疑兵之計。李蘭爲人機警,既然給他的命令是守橋,那肯定不會擅自離開崗位。所有隻有可能是第二種,孔明你被騙了。”

諸葛亮苦笑道:“兵者詭道也,我確實被那位從未見過的賈詡先生好好上了一課,師君如此從容,是不是早有補救?”

陳暮望向北方,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過了片刻,有張繡部將過來,在指揮所這邊外喊道:“我家軍師想求少府一面,煩請通傳。”

“不用了。”

陳暮向諸葛亮招了招手,示意他跟過來,然後騎着紫影越衆而出,遠遠地看到在自己後方谷口外,離着張繡軍隊約百丈處,獨立着一名騎馬的文士。

二人緩緩過去,來到近前,陳暮上下打量,這人年約五十左右,面容清攫,長相干瘦,一席黑色絲綢長袍,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

“文和先生,久仰大名。”

陳暮笑着向他拱拱手。

賈詡不敢怠慢,也是立即回禮道:“詡見過少府。”

“孔明見過先生。”

諸葛亮對於擊敗自己的這位先生並沒有任何傲慢,認真行禮。

賈詡其實沒明白爲什麼陳暮要帶個年輕後生過來,不過並不妨礙他也回了一禮道:“後起之秀,令人可畏。”

諸葛亮不知道賈詡只是客套,

還以爲他知道是自己在指揮,苦笑道:“先生今日這一課,卻是讓孔明自愧弗如。只是孔明還有一事不明,請先生賜教。”

賈詡一頭霧水。

自己明明是想證明自己的實力,希望將來得到重用,這纔在陳暮面前秀把操作,怎麼這後生跳出來說自己似乎把他教育了一頓,這是什麼情況?

扭頭看向陳暮,卻發現陳暮正在用深不可測的迷之微笑望着自己,一時遲疑,猶豫道:“少府,這是.......”

陳暮微笑道:“孔明是我的得意弟子,因而此戰我覺得有必要讓他歷練一番,便把監軍之任交到了他手上,我沒有插手。所以此戰是文和先生在與孔明對決,先生算計了我徒兒,卻是讓我面上無光呀。”

好傢伙。

賈詡心裡一萬個草泥馬奔騰而過。

之前看朝廷軍隊佈局還算嚴謹,戰術規劃都非常不錯,還以爲是陳暮親自指揮,因此下了決心要跟他好好比劃比劃。

到時候來了陣前,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然後再反水投降一波,從此得到朝廷的重用。

結果沒想到人家根本就沒出手,是自己的徒弟在和自己打。

一下子降了輩分不說,即便是贏了人家的徒弟也沒什麼好長臉的。因爲在人家眼裡,自己只配和徒弟交手,根本輪不到人家。

賈詡一時只覺得像是被羞辱了,面上十分尷尬。

不過他畢竟是個厚臉皮,雖然心中不悅,但也沒有說出來,只是對諸葛亮道:“不知孔明有何事不明?”

諸葛亮認真道:“我按照推算,先生大概還得半個時辰纔到,且我已經派了文謖將軍前去拖延你們的步伐,爲何你們提前了半個時辰不說,也沒有受到文將軍的拖延呢?”

賈詡想了想道:“南城出去的兵馬只是疑兵,他們從四更天出門,當時天色尚黑,我讓一人豎着舉五個火把,每人排列隔開至少六個身位,四千人佯裝兩萬,一路南下。同時再讓張將軍用早就準備好的船隻從西門出去,到棘陽對岸,用船隻搭建浮橋過河,我自己則北上繞道雉縣。”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諸葛亮被賈詡解釋之後,豁然開朗。

難怪文謖沒有拖住敵人腳步,原來他拖住的是人家派出去的疑兵。

主力部隊直接跑去棘陽河對岸去搭建浮橋去了。

如果光用木板搭建浮橋,速度肯定很慢。但有現成的船隻,用鐵鎖或者繩子捆起來,速度就會快很多。

最重要的是之前也說過,淯水並不是那種特別湍急的河流,後世南陽市人都知道,白河除了汛期以外,平時的流速都很緩慢,特別是如今還是夏季。

跟黃河不同,黃河上游是冰川,所以春夏雪水融化,再加上上游大雨,都會導致從春到夏,黃河會出現兩次較大的汛期。

而淯水發源自伏牛山,並不是靠雪山水,所以夏天炎熱的時候,會導致水位下降得厲害。

水位低,水流速慢,搭建浮橋自然迅速。

賈詡正是利用這一點,瞞天過海,讓張繡軍隊早早抵達。

聽到賈詡的計策,陳暮也十分佩服道:“先生之謀,確實神鬼莫測,令人敬佩呀。”

賈詡忙道:“少府算無遺策,當年在關中之時,我就從誠漢先生口中得知少府之智。與少府相比,詡不過是微末之伎,算不得什麼。”

陳暮笑道:“先生過謙了,如今我已經被先生包圍在此地,前進不得,後退不得,已是先生案板上的魚肉,怎麼能說我就比先生強呢?不過我等既然已是甕中之鱉,先生打算如何處置我們呀?”

賈詡當然就想現在就投降,畢竟面子裡子都掙到了,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還拿了劉表的兩萬軍隊做投名狀,現在絕對是一個投降朝廷的大好時機,將來得到重用指日可待。

可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剛纔的憋屈,自己好歹也曾經亂武長安,亦是天下智謀之士,結果被陳暮如此輕視,派出徒弟跟自己較量,屬實有些看不起人。

一時間有了捉弄的想法,惡意滿滿,狡黠說道:“少府今日落到了我的手裡,自然是要跟着我去一趟襄陽,在劉表府中做一次客了。”

谷詵</span>  “哦?”

陳暮詫異道:“文和先生真如此不明智,要打算投靠劉表?”

賈詡笑道:“朝廷大軍來勢洶洶,勢要取我南陽,我們已經無路可退,不投奔劉表,還能投奔誰?”

陳暮嘆息道:“先生可知,劉表可並非明主,此人老邁昏庸,虛名無實,在我眼中,不過是豚犬之輩也。先生乃是當世人傑,怎麼能明珠暗投呢?”

“既然劉表不能投靠,那我該投靠誰?”

賈詡故意問道。

陳暮指了指自己:“我,我們。”

“你們確實有實力。”

賈詡點點頭:“劉關張陳桃園結義,天下誰人不知,如今玄德公貴爲天子,又新得冀州之地,朝廷兵馬不知其數,有席捲天下之意,只是......”

“只是什麼?”

陳暮笑問道。

賈詡黠促笑道:“只是朝廷既然如此強大,那少府又爲何在這裡,落入了我的手中呢?”

陳暮頓時笑了起來:“文和先生,你不會真以爲我看到了學生在戰術上的失誤,而沒有任何補救措施吧。”

“哦?”

賈詡老神在在道:“既然如此,那倒是讓詡見識一番吧。”

陳暮看了眼天色。

已是過了傍晚日入三刻,臨近黃昏,太陽遠遠飄在伏牛山脈上方,緩緩下墜。

遠方的天空絢爛的火燒雲照亮了整個世界,迴旋的暮鴉星星點點地在雲下翱翔。北方不知道何時,出現了滾滾塵煙。

見到這一幕,陳暮輕笑道:“先生若是不信,看看你身後。”

“我身後?”

賈詡回過頭,看到了遠處小長安聚方向漫天塵土飛揚。

有騎兵快馬來報,高聲喊道:“不好了軍師,從南就鄉的方向來了大量朝廷軍隊,最前面的騎兵打的旗號是“趙”,恐怕是趙雲來了。”

陳暮微笑道:“先生明白了嗎?”

賈詡愕然道:“少府把趙雲調過來了?你就不怕潁川空虛,曹操和孫堅趁勢進攻洛陽嗎?”

“曹操和孫堅之子孫策現在估計都在進攻袁術,哪敢來進犯洛陽。”

陳暮輕描淡寫地道:“至於孫堅,恐怕他已經在去洛陽的路上了,不過不是帶兵去,而是前往洛陽擔任衛尉。”

“孫堅去朝廷擔任衛尉?”

賈詡被這個消息震驚住了,思索片刻,肅然起敬道:“少府好算計,是詡輸了。”

陳暮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說道:“原來的尚書令鍾繇去青州擔任青州牧去了,現在朝廷還缺個尚書令,不知道文和先生是否滿意?”

賈詡拱手說道:“全憑少府做主。”

陳暮拱手回禮笑言道:“那從今往後,我就得稱呼文和先生爲賈尚書了。”

賈詡亦保持着作揖的姿勢,雙手連連上下晃動:“不敢不敢,詡今日棄暗投明,全仰仗少府寬容大量,從今開始,都是爲了朝廷效力罷了。”

“哈哈哈哈。”

二人相視一笑,把手放下來,猶如兩隻狐狸在對視,那種惺惺相惜,狼狽爲奸的感覺,油然而生。

一旁的諸葛亮只感覺像是在看一場高深莫測的大戲。

但他很是聰慧,眨眼間就已經想明白了。

原來賈詡,早就想投降朝廷。

而自己的師君也早早料到,所以才放心大膽地將此次戰術部署交予自己。

至於師君。

從一開始,就已經總攬了全局。

不管張繡投不投降,都已經在師君的算計之下。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沒有什麼用,因爲只要孫曹去爭奪江東,那趙雲就解放出來,立即可以進軍南陽。

想通了這一點,諸葛亮頓時感覺高山仰止,自己的師君,總是讓自己看不見他的能力到底有多深。

千古第一智者,當如是也!

就在諸葛亮感嘆之時,遠處的戰場已經發生了新的變化。

文聘看到張繡來援,大喜過望,還以爲有救,正準備派人聯絡張繡,立即讓他出兵來幫助自己。

只要張繡先幫忙頂住敵人的進攻, 他重新組織起潰散的部隊,很快就能發起反攻。

然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他的軍隊靠近張繡部的時候,忽然萬箭齊發,把他的軍隊殺傷無數。

緊接着張繡大軍出動,遇到荊州軍揮刀就砍,竟然臨陣叛變,把他們的後路給斷了!

文聘見到這一幕,又急又氣,奈何軍隊已經是一盤散沙,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抵抗力,很快就被殺得大敗,等到天色徹底暗下來的時候,才趁着夜色掩護突圍出去。

但荊州軍亡命奔逃一夜,還留在文聘身邊的只有數百人,此次劉表派出去的兩萬大軍,跪地投降近萬,被殺死兩三千,逃跑走散數千。

就連文聘的副將鄧濟,也在戰場上被張繡生擒,獻俘於陳暮面前。

張繡臨陣反戈,將荊州軍殺得大敗。

陳暮大喜,任命他爲朝廷揚武將軍,十六將軍增添一席,位列第十七將軍,封爲列侯。自此南陽平定,徹底落入了朝廷的手裡。

而張繡反正,趙雲來援,陳暮麾下大軍足有五六萬之數,一路追殺文聘,浩浩蕩蕩南下,直奔襄陽。

一時間,整個荊州震動,襄陽城內一片哀嚎遍野,舉家逃離者不計其數。

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十章 天子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十章 奇襲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六章 馬鈞第四十章 鳴金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十章 B計劃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章 等人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
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十章 天子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四十章 奇襲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年大業換帝位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六章 馬鈞第四十章 鳴金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十章 B計劃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章 等人第三十一章 先發制人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